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4月的一个周末,我和一个朋友在校园里谈起考试时,心里突然一动,再过一个多月,中国就到了每年的高考了。刚好之前看过一个电影叫《高考1977》,很让我感动,为那些曾经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还在努力着的青年。
从1977年到现在,高考已经是第33个年头了。
现在,在美国交换留学的我,已经不知不觉在美国就呆了快一年了,而当年面对高考的场景似乎还历历在目:一本本厚厚的复习资料,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坐在教室里没日没夜地苦熬……
策划一次跨越地球的感动
越是临近高考,也是压力最大,越需要支持和鼓励的时候。记得我在高三的时候,已经在大学的朋友们总是对我说:“高三眨眼就过了,坚持住,熬过最后的黑暗时刻,等待你的就是一份满意的大学通知书!”这样的时候,我为什么不也像当年的那些朋友一样,为高三的学子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呢?
假如在这个时候,那些高三同学突然收到另一个国家的大学生的祝福,那该是一件多么让他们惊喜和感动的事情。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我就决定要让它成真。
我开始寻找国内的同学帮助联系学校。我想到了重庆,一来因为我是在重庆上的大学,二来重庆地处中国西部,那些偏远区县的学生,肯定最需要帮助。
我找到了我的朋友,出生在重庆黔江的李军洋,重庆少年作家协会的主席,对重庆也很了解。他一听我说到这个想法。非常赞赏和支持,一口答应帮我联系国内的学校及学生。
可是该给什么样的同学写信呢?这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那么多的学生,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写一封信。几经讨论,我们达成共识,今年是高考恢复的33周年,就请33位外国大学生,给33位中国高三学生各写一封信。
在国内,李军洋非常迅速地联系到了重庆黔江的两所高中,分别是黔江区民族中学和黔江中学,从这两所学校的高三年级挑选了33名学生。他很详细地给我介绍了这33位高三学生的情况,他们中有家庭情况不太好的,有品学兼优的,都无一例外地热情支持这一活动,非常希望能和美国同学成为朋友。
而在美国,学习中文的人越来越多。我交换的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彭布洛克分校,也开设了中文课,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基础。拿到李军洋发来的33位中国学生的详细名单后,我要做的,就是找那些美国同学交流我的想法了。
给美国同学讲中国高考
我找到了学校教中文课的于佩旋老师,希望能让我在她的班上做这个活动的宣传。听了活动的详细介绍,于老师非常支持和感兴趣,并询问了一些细节情况,例如这两所国内中学的情况、寄信的方式等。之后,她向学院主任汇报了这次活动的构思,学院主任也非常感兴趣,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同意我在中文课上向学生宣传。
由于要错开我上课的时间,我在三个中文班中选了两个班亲自去,另外一个班就由于老师代为宣传。这是我第一次在外国人面前用英文做活动介绍,去之前,我上网搜集了很多和中国高考相关的资料,整理出一个说明,试图用比较简洁的话语,让这些美国学生理解中国高考和美国SAT的异同。
第一次去宣讲时,站在讲台上,我心里非常紧张。我用简单的中文做了自我介绍,让我意外的是,他们中大部分都能理解,然后我就开始了对活动的介绍。在解释中国高考时,我用了对比的方法,让他们理解了中国高考对中国学生比美国高考对美国学生更重要这个事实,从中国高考每年举办的次数、参加的人数、录取的人数等各方面,一一做了比较,以让这些美国学生了解中国的高中生身上的压力。
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而且经常会提出问题。在介绍到这两所中国中学的环境条件时,这些美国学生都很难相信中国学生能在没有空调的教室里学习。当最后我说明这次活动的具体方式和内容时,全班都举手要求参加这次活动。这让我非常兴奋,和他们相互留下了姓名和联系方式。在另外一个班上。我介绍完后,举手报名的美国同学同样非常踊跃。
因为美国是小班,人数少,加上于老师宣传的那个班,最后愿意参加这次活动的美国同学也不够33人,为了确保让33位中国高中生在5月中旬之前收到信,我来到了学生休闲室。
美国的学生休闲室是一个给学生聊天、上网、看电视、放松娱乐的地方,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到这里,娱乐放松,也可以结识新的朋友。在这里,我对活动进行了最大力度的游说。我先从认识的一些朋友入手,在美国快一年了,也交到了许多好朋友。他们听到我这个活动后都非常感兴趣,都有意要参加,但我必须得一个一个地给他们解释活动的具体内容和中国高考的情况,而且还要让他们了解写信的具体格式,和启发一下他们写些什么。
有的美国学生很疑惑地问我为什么要写信,不能发邮件吗?对于美国学生,特别是美国的大学生来说,写信对于他们已是一件十分陌生的事情,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从来就没有写过信。如何去写好一封信,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通过朋友,再找到一些新的朋友,我一遍遍地重复解释着他们关心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次又一次讲解活动的意义和内容,口干舌燥,身体乏累,好歹总算找齐了33位美国同学。
快乐其实只是举手之劳
第二次去中文班时,已经有同学把信或者贺卡写好了,还画了画,有的还用自己学到的中文写上了祝福的话,让我看了好感动。他们是那么的用心,用自己的真情去关心远在地球另一端的陌生人。
看到他们的信,我突然才发现我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之前我用E-mail发给美国同学挑选的中国学生的地址,和做宣传时告诉他们的寄信地址格式,都是中国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我赶快编辑好一封更改地址格式的邮件,详细举例说明改动的方法,发给每位美国同学。
到现在为止,大部分的美国同学告诉我,他们已经把写好的信件寄出去了。而且他们都向我表示。非常希望能收到中国学生的回信!
这次活动算是圆满地告一段落了,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做到了!之前还只是一个突发的奇想,这么快就成为了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在活动的过程中,我还交到了许多新朋友,我们互换语言,他们和我练习英语。我教他们学习中文,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每次想到,这样的一个举动,如果能给国内的高三学生带去一份惊喜和感动,我就特别开心。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不仅仅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一些快乐,其实只是举手之劳,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
我想,这个活动,明年我还要做下去,一直做下去……
从1977年到现在,高考已经是第33个年头了。
现在,在美国交换留学的我,已经不知不觉在美国就呆了快一年了,而当年面对高考的场景似乎还历历在目:一本本厚厚的复习资料,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坐在教室里没日没夜地苦熬……
策划一次跨越地球的感动
越是临近高考,也是压力最大,越需要支持和鼓励的时候。记得我在高三的时候,已经在大学的朋友们总是对我说:“高三眨眼就过了,坚持住,熬过最后的黑暗时刻,等待你的就是一份满意的大学通知书!”这样的时候,我为什么不也像当年的那些朋友一样,为高三的学子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呢?
假如在这个时候,那些高三同学突然收到另一个国家的大学生的祝福,那该是一件多么让他们惊喜和感动的事情。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我就决定要让它成真。
我开始寻找国内的同学帮助联系学校。我想到了重庆,一来因为我是在重庆上的大学,二来重庆地处中国西部,那些偏远区县的学生,肯定最需要帮助。
我找到了我的朋友,出生在重庆黔江的李军洋,重庆少年作家协会的主席,对重庆也很了解。他一听我说到这个想法。非常赞赏和支持,一口答应帮我联系国内的学校及学生。
可是该给什么样的同学写信呢?这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那么多的学生,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写一封信。几经讨论,我们达成共识,今年是高考恢复的33周年,就请33位外国大学生,给33位中国高三学生各写一封信。
在国内,李军洋非常迅速地联系到了重庆黔江的两所高中,分别是黔江区民族中学和黔江中学,从这两所学校的高三年级挑选了33名学生。他很详细地给我介绍了这33位高三学生的情况,他们中有家庭情况不太好的,有品学兼优的,都无一例外地热情支持这一活动,非常希望能和美国同学成为朋友。
而在美国,学习中文的人越来越多。我交换的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彭布洛克分校,也开设了中文课,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基础。拿到李军洋发来的33位中国学生的详细名单后,我要做的,就是找那些美国同学交流我的想法了。
给美国同学讲中国高考
我找到了学校教中文课的于佩旋老师,希望能让我在她的班上做这个活动的宣传。听了活动的详细介绍,于老师非常支持和感兴趣,并询问了一些细节情况,例如这两所国内中学的情况、寄信的方式等。之后,她向学院主任汇报了这次活动的构思,学院主任也非常感兴趣,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同意我在中文课上向学生宣传。
由于要错开我上课的时间,我在三个中文班中选了两个班亲自去,另外一个班就由于老师代为宣传。这是我第一次在外国人面前用英文做活动介绍,去之前,我上网搜集了很多和中国高考相关的资料,整理出一个说明,试图用比较简洁的话语,让这些美国学生理解中国高考和美国SAT的异同。
第一次去宣讲时,站在讲台上,我心里非常紧张。我用简单的中文做了自我介绍,让我意外的是,他们中大部分都能理解,然后我就开始了对活动的介绍。在解释中国高考时,我用了对比的方法,让他们理解了中国高考对中国学生比美国高考对美国学生更重要这个事实,从中国高考每年举办的次数、参加的人数、录取的人数等各方面,一一做了比较,以让这些美国学生了解中国的高中生身上的压力。
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而且经常会提出问题。在介绍到这两所中国中学的环境条件时,这些美国学生都很难相信中国学生能在没有空调的教室里学习。当最后我说明这次活动的具体方式和内容时,全班都举手要求参加这次活动。这让我非常兴奋,和他们相互留下了姓名和联系方式。在另外一个班上。我介绍完后,举手报名的美国同学同样非常踊跃。
因为美国是小班,人数少,加上于老师宣传的那个班,最后愿意参加这次活动的美国同学也不够33人,为了确保让33位中国高中生在5月中旬之前收到信,我来到了学生休闲室。
美国的学生休闲室是一个给学生聊天、上网、看电视、放松娱乐的地方,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到这里,娱乐放松,也可以结识新的朋友。在这里,我对活动进行了最大力度的游说。我先从认识的一些朋友入手,在美国快一年了,也交到了许多好朋友。他们听到我这个活动后都非常感兴趣,都有意要参加,但我必须得一个一个地给他们解释活动的具体内容和中国高考的情况,而且还要让他们了解写信的具体格式,和启发一下他们写些什么。
有的美国学生很疑惑地问我为什么要写信,不能发邮件吗?对于美国学生,特别是美国的大学生来说,写信对于他们已是一件十分陌生的事情,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从来就没有写过信。如何去写好一封信,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通过朋友,再找到一些新的朋友,我一遍遍地重复解释着他们关心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次又一次讲解活动的意义和内容,口干舌燥,身体乏累,好歹总算找齐了33位美国同学。
快乐其实只是举手之劳
第二次去中文班时,已经有同学把信或者贺卡写好了,还画了画,有的还用自己学到的中文写上了祝福的话,让我看了好感动。他们是那么的用心,用自己的真情去关心远在地球另一端的陌生人。
看到他们的信,我突然才发现我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之前我用E-mail发给美国同学挑选的中国学生的地址,和做宣传时告诉他们的寄信地址格式,都是中国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我赶快编辑好一封更改地址格式的邮件,详细举例说明改动的方法,发给每位美国同学。
到现在为止,大部分的美国同学告诉我,他们已经把写好的信件寄出去了。而且他们都向我表示。非常希望能收到中国学生的回信!
这次活动算是圆满地告一段落了,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做到了!之前还只是一个突发的奇想,这么快就成为了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在活动的过程中,我还交到了许多新朋友,我们互换语言,他们和我练习英语。我教他们学习中文,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每次想到,这样的一个举动,如果能给国内的高三学生带去一份惊喜和感动,我就特别开心。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不仅仅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一些快乐,其实只是举手之劳,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
我想,这个活动,明年我还要做下去,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