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责任 用心履行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bage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7月1日,香港特区宪报刊登了获委任为非官守太平绅士的49人名单,郑锦钟先生是其中之一。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的日子里获得这样的殊荣,郑锦钟十分开心。这固然是肯定他多年来服务社会的最好方式,他说:“太平绅士其实是一份工作,需要用心去做。”
  其实,郑锦钟在过去二十多年来的社会服务工作中体会到了很多乐趣。这无不显露出他乐于承担责任的人生态度。他将男女谈恋爱的关系比喻生意合作者的心态,并以“阴性”和“阳性”分辨;置身社会,帮助他人,他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关爱子女,他还会和夫人相互配合,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
  郑锦钟先生的人生堪称完美,而演绎完美的源动力是他的那颗“爱”心。汕头市委统战部长谢惠鹏曾这样评价郑锦钟先生:爱国、爱港、爱乡、爱事业、爱朋友、爱家庭。可谓恰如其分,实至名归。
  
  经商之道自在领悟
  
  1975年,18岁的郑锦钟中学毕业。因家境困难,无法继续念书的他在一间服装厂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工作期间,通过在夜校的学习,他取得了高级证书。5年后,郑锦钟成了生产部门的管理者,生产计划、流程及质检都由他来打理。不久,凭借着积累下来的经验和对服装行业的了解,郑锦钟承转了负责服装销售工作,开始和人谈生意、讲价格。
  因为谈生意的需要,1980年开始郑锦钟去过内地很多大中城市并熟悉了那些地方的经济状况和竞争环境。这些为他以后的创业作了必要的知识储备。1982年,郑锦钟有了自己的服装生意。在第一个月,他赚到的钱是以前打工三年工资的总和,顺利的开始让郑锦钟信心十足。
  然而,郑锦钟的事业并没有就此一帆风顺地走下去,一次贸易的受阻导致了公司的倒闭。1986年,中美双方出现了关于纺织业贸易配额的争论。 “当时有一批销往美国的货被挡在了关口之外,引发了资金周转的困难,最后公司只好关门。”郑锦钟说。
  随着公司的倒闭,郑锦钟的拍檔舍弃了他们另组公司去觅新商机。“他们责怪我对社会服务投入太多。”回想起那次失败的经历,郑锦钟淡淡一笑,“有拍檔就意味着有责任,这种责任既是对他们本人,也是对公司。”后来,郑锦钟和另一个朋友创办了新的公司,但他仍然热衷社会服务。
  1990年,郑锦钟进入IT行业,代理国外计算机配置,如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在香港及内地市场的销售。“一次,一个从事IT行业的朋友在广东有批生意,请我过去帮忙,而后生意的成功使朋友萌发了和我长期合作的想法。”郑锦钟介绍,“那时,我对中国内地市场已有了深刻体会,中国的IT还不能叫一个行业,因为做研发的人少,主要是做市场。”就中国政策环境和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敏锐的郑锦钟很快捕捉到了这一信息:“要科教,就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因此,我就觉得IT行业前景广大,可以去做。”
  在常人看来,服装业和IT相距甚远,郑锦钟是如何成功的?从他对IT行业的思考和果断投入,不难看出他的勇谋兼备,而他也经常这样对年轻人说:“在选择投身的行业时,必先要认清楚它是否有长远的发展与增长空间。不管是否与所学专业对口,都要勇敢去做。有些传统的行业,比如服装业,生产、设计、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十分精到的人在做,一个新加入的人要去竞争是很难的。”除去选择行业应当具备的长远眼光,郑锦钟认为个人的性格也非常重要,“社会与学校是不一样的。进入社会,虚心和用心特别重要。因为谦虚的人才容易被中国人所接纳,而只有用心,才能成功。”
  对于IT行业的前景,郑锦钟表示出了乐观:“单看中国市场,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商业发展接近世界大城市,但这些城市的计算机渗透率在2005年只有20%~30%,而香港的这一数字是50%。再看内陆城市或西北地区,渗透率少于1%,发展空间极大。随着中国高位的经济增长,计算机的需求只会愈来愈大。”
  商海之中,没有交谈,就没有生意。郑锦钟将他洽谈生意对象的心理特征分为“阴性”和“阳性”:“‘阳性’心态的人倾向于理智分析,洽谈生意时十分豪爽,直接跟你谈价格、谈销售;‘阴性’·心态则易受情绪及感情影响,他们谈生意的方式,往往是先吃饭喝酒,了解你内心真正的目的之后再谈。”论效率,和男性心态的人做生意理所当然会快。“但也有一些弊端,比如,生意过程中要是出现某些问题后,女性心态的人会和你商量,而男性心态的人可能会找个律师来和你谈。”郑锦钟笑着说。
  如今,郑锦钟是多利安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虽已不在其创办的上市公司伟仕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局担任职务,但他说,只要昔日拍文件打电话要求帮忙,他就必会全力以赴。
  
  服务社会铭记不忘
  
  作为太平绅士,需要按照香港法例中的《太平绅士条例》所规定履行一定的职能:巡视监狱、羁留中心及其它场所包括医院、感化院、老人院等;通过巡视及接受投诉以确保这些部门的有效管理及合理服务,确保不会有任何人士被不公平对待或被剥夺合法权力;无论犯人或被拘役人投诉的问题大还是小,太平绅士都应当接纳并给予保护。“比如,监狱内的北方人要求吃面条、西方国家的人不喜欢吃米饭,回族的人不能吃猪肉等等,监狱工作人员都应当注意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安排。”谈到保护人权工作的细致入微,郑锦钟笑着说。
  1982年,郑锦钟开始从事社会服务工作:“当时,我住的是公共房屋,香港民政事务处希望每栋楼都设立一个互助委员会,用于防盗、治安、排解困难等等。那时我就参加了互助委员会。”那一年正是郑锦钟创业的第一年,时间固然宝贵,但他认为事业和义务工作是互为补充的,他说:“在义务工作上获得的回报是无法以金钱去衡量的。”
  而郑锦钟对义务工作的投入甚至引来合作伙伴的指责。再次创业后,他的社会工作范围不断扩大,涉及道路安全、救伤医疗、青少年教育等诸多领域。郑锦钟如此热心公共事业,可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他说:“父亲在乡间的时候,经常帮人,修桥筑路等等,有钱出钱,没钱出力。”虽然父亲在他13岁时就已过身,但父亲乐于助人的质量让他记忆尤深。
  郑锦钟出生香港,父母都是潮汕人。“我的老家是现在的汕头市濠江区,以前叫达濠区,后来和河浦区合并后,叫濠江区。”现在,郑锦钟是汕头市政协委员及汕头市濠江区政协常务委员。2005年,他在长期服务的香港深水埠区和一班潮籍好友创办了香港潮人深水埠同乡会。“听前辈讲,每6个香港人,就有1个是潮籍人士。我想,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一个区的潮汕人一定也不少。后来发现确实很多,于是就有了创办这个同乡会的想法。”郑锦钟说。
  香港潮人深水埠同乡会以鼓励、组织及团结潮人爱祖国、爱香港、爱家乡和发扬潮人优良传统及崇高情操为宗旨,积极开展各项有益国家发展、香港稳定繁荣及小区建设的工作。郑锦钟说:“同乡会不仅鼓励潮人同乡之间加强互相合作,更会为基层同乡争取合理权益,谋取福利。”成立之初,同乡会在汕头参与捐赠了“深水埠地区团体希望小学”并于2005年主办了“王德渭奖学金”,和2006年度主办了“林建康奖助学金”,对深水埠区内学业成绩及操行表现有明显进步的中小学生进行嘉勉,及赞助经济上有需要的同学,获奖学生不局限于潮人弟子。此外,郑锦钟曾分别以个人的名义和发动亲戚的方式在家乡捐赠过两所希望学校。
  在香港,有很多由政府资助的大型艺术团体,如管弦乐团、舞蹈团等等,对于资助的政策,身为特区政府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的郑锦钟会提出自己的意见来给民政事务局。
  回归十年来,香港经历了不小的变化。“现在香港的穷人比以前生活要好,但贫富的差距依然很大,这是个不稳定的因素。在舒缓这些问题上,我希望自己能出点力,发挥一点作用。”正是怀着这种信念,郑锦钟在保良局做了5年总理,“如果能安排出时间话,我希望可以继续做下去。”郑锦钟说,“我还会以深水埠潮人同乡会作为一个平台,为社会有需要的人服务。”
  郑锦钟现在是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非全职顾问。中央政策组被认为是特区政府的智囊团,具体意见可直接提供给特首、政务司司长及财政司司长三人。作为非全职顾问,郑锦钟不用每天上班。“政府提出具体题目后,我们就会开会,发表意见。”
  对于香港政府在未来如何作为,郑锦钟建议:“未来特区政府需要继续注意民情,民意,处理和国内外的各种关系,为经济、为民生、为社会和谐、为香港进一步发展做好工作。”
  
  支持子女的选择
  
  郑锦钟先生的家里有这样一张全家福:前排中间是他的母亲,满头白发、安详端坐,夫人和他坐在两旁。小儿子和女儿分别搭着郑锦钟和郑夫人的肩膀。最后一排的大儿子左手拥着他的弟弟,气质成熟而内敛。
  郑锦钟先生的大儿子现已结婚,“再过2个月,我就要抱孙子了。”郑锦钟欣喜地说到,脸上的神情似乎有些迫不及待。他的女儿快大学毕业,小儿子还在读书, “他们小的时候,我工作忙;而现在,我有了闲的时间,他们却要忙碌地工作和学习。”郑锦钟慨叹着,显现出了一个父亲对子女深深的爱。“看他们的需要吧,我希望以后能好好地培养他们,尊重他们的选择、支持他们。”
  以前尽管工作繁忙,但郑锦钟始终坚持一个星期至少和孩子们见面一天,除非是出差。“我会和他们一起喝茶、看电影。对他们的教育,也有严厉的时候,而往往是我太太唱白脸,我唱黑脸。”他嘿嘿地笑着说。
  打高尔夫和赛马活动是郑锦钟最主要的爱好,有时他也会唱歌和麻将耍乐。同时,他也十分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他鼓励他们做马会会员。他说,他经常和朋友们去马场,把赌马当作娱乐。“小的时候,父母告诉我不要赌马。长大后,我依然记得。但我觉得,可能用赌马的‘赌’字不好,若叫赛马比较好,称为赛马运动就更好了。”郑锦钟说只要克制赌博的心态,用赛马来娱乐没有什么不妥,“马场也是一个与人交往的好场合。”
  对于交际,郑锦钟说他没有什么固定的原则,什么朋友都可以来往,只要对方愿意就行。“但如果交了一些恩将仇报的朋友,这也没办法。”郑锦钟广交朋友,但他说自己对中国北方的豪爽还是学不来,“北方人第一次见面就可以拍胸脯、称兄道弟,这些我做不到。我和人往来,其实还是保持着一种基于尊重的距离。”
  五十年过去了,郑锦钟说,他的很多愿望已经实现,“我看来是可以提早到五十岁便可以退休了。”
  
  【座右铭】
  虚心为人 用心做事
其他文献
海涵,这简单的两个字蕴含的意境卻有大气磅礴之势,有着海纳百川的气魄,有着涵吐天地的雄浑。也许在林海涵的父母为他们的孩儿取下这个大气的名字的时候,希望的只是他有着广阔的胸襟,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事实也正如他们所愿,並且让他们更加欣慰的是林海涵正如他名字一样,以一种气吞山河之势名震香港政治、福利、房地产、金融等各领域。他不仅创办了自己的会计师行,还历任香港狮子总会总监,香港遊乐场协会副主席,香港社
期刊
他,内地长大,谋生菲律宾、香港、美国,奔波亚太地区,构建商业帝国,成为商界巨擘;  他,且行且施,享誉海内外,任职社团50多个,捐资公益数千万元。  他是德高望重的陈守仁先生,传媒称他是塞班王、大企业家、大慈善家。但他谦逊友善、躬亲力行,恪守为人处事之“诚信勤奋”, 广施德泽与仁爱,勘称表率。   和统会上表心声    作为香港地区和平统一促进会董事会主席,陈守仁先生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奉献良多。
期刊
争取妇女地位,她体会细腻“妇女会平衡家里的经济,会出面解决家庭成员间的纠纷”;  感悟生活真谛,她自知其乐“要顺其自然,有家庭会有乐趣,单身人也有自己的逍遥自在”;  香港民主问题,她看得更远“普选不是终点,民主制度的发展不会停留在某一个地步”;  一国两制方针,她信仰坚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梁爱诗,一个在香港获得尊敬和赞美无数的名字,一位女士:她庄重典雅,着装和言语如此般配,
期刊
随着市场化经济结构的完善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大量涌入,中国金融业将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民族企业崛起,个人和企业财务策划服务在中国的市场需求日益扩大。注册财务策划师成为时代的宠儿是大势所趋,金融服务业将会成为朝阳产业。  ——前 言    20世纪80年代,香港成为培育金融资本的热土,“金融大都市”之美名由此而蜚声国际。凭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独到的经济眼光,冼伟超先生果断地投身金融保险业
期刊
他在澳门立法会议上慷慨陈词;他在议员办事处里博采民意;他为澳门的经济发展尽心竭力;他为青年联合会的创立而不停奔走;他为澳门青年的进步、成长而亲力亲为。这就是全国青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澳门青年联合会会长陈明金先生的真实写照。  作为成功的企业家,陈明金先生所领导的澳门金龙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着十多个知名企业。 短短二十余年时间,从白手起家到事业辉煌;从社会最底层的打工者到特
期刊
她是美国政坛的一个传奇,她是全球华人的又一个典范,她创造了执掌美国权力中心的奇蹟。2001年,年仅48岁的赵小兰,以这个在中国国内看来还非常年轻的政治年龄进入了美国政坛的决策层,成为布什总统内阁的十三分之一,成为劳工部的掌门人。  而随着布什总统的连任,这位华裔女部长也荣膺连任之职,成为了四位获得连任资格的部长之一,也将是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劳工部长。  赵小兰,带我们走进了美国权力的高端;赵小兰
期刊
鲜花簇拥,笑语荡漾。  2006年7月15日,香港。  在镁光灯的闪烁中,头戴博士帽的陈洁女士容光焕发,微笑着接过美国五旬节大学校长授予的荣誉博士证书。作为该校2006年度获此称号的两名女性之一,作为一名在湖北武汉投资十四载的港商,以及一名在以男性称雄的房地产界颇有成就的女性商人,陈洁女士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大浪淘沙的商海中,以其卓越的成就证实了现代女性的智慧和坚强。  十四年前,当中国沿
期刊
一百多年前,民族工业在屡遭外侮和内乱的九州大地萌芽,卻在严酷的社会环境里備受朔风冰霜的摧残。一百年後的今天,二十餘载的改革开放,如春风吹绿了祖国的大江两岸,似春雨孕育了生机盎然的民族工业。新时代创造新的机遇,民族工业进行曲在“入世”後变得更加雄壮嘹亮,一批又一批的民族实业家正在激情澎湃地为之伴奏,在和平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演绎着盛世乐章。  —— 题记    在为民族工业进行曲伴奏的实业家群体里,李
期刊
一双永远凝视前方的眼睛,一股自然流露的浩然正气,一副爱国爱澳爱民的心肠。这就是澳门胡氏集团主席胡顺谦先生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无论当年受到江泽民主席接见之时,还是在接受法国五旬节国际大学校长颁授名誉哲学博士学位的典礼上,还是在众多的捐赠仪式上,他总是表现得宠辱不惊、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也许是经历了太多风霜的洗礼,也许是功成名就后的淡然,他的侠气、他的真爱遍及濠江,传达神州。  正是这样一位侠之大
期刊
不断参加香港诸多社团活动,不断组织或率领香港各界人士到内地参观考察,不断接见从内地来港寻求合作的人员,不断呼吁海内外中华同胞为和统作贡献。他外表清瘦却坚定,工作繁忙而尽职,这是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黎桂康先生给人们留下的印象。  他为人真诚,也欣赏能包容和帮助别人的人。无论是为家乡奉献的30多个年头,还是在香港甘为桥梁地工作至今,黎桂康先生的每一步踏实而向前,没有轻浮,没有幻想,只有为实现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