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很平凡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66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年国手生涯,不仅我的教练、我的对手教会了我很多,一路伴随我走到今天的丹迷们,更是给予了我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刚进国家队的时候,还没有微博,甚至还没有手机。每次在天坛公寓传达室的桌上发现“中国羽毛球队林丹收”的信件,都能高兴上好一阵子。那时候每封信我都会拆开看,然后用鞋盒一封封地装好。现在想来,这样古朴的方式,传递的才是最珍贵的情谊。
  曾经,我经常在赛场遇到这样的球迷他们会拉住我,让我帮忙转交信件或是礼物给小鲍,他们用一种非常虔诚的眼神看着我说“帮帮我吧”。他们忘了,我可能也会吃醋,也会心里不舒服。但是球迷都是很单纯的,小鲍也是我非常好的队友,事实上我都出色地完成了“邮差”的使命。久而久之,随着我在国际赛场的表现越来越好,写信给我的球迷也越来越多。公寓里的鞋盒越堆越高,后来这些信件连抽屉里都塞满了。虽然传达室里,给小鲍的信永远是最多的,但每次能收到球迷给我的信,我依然会感到小小的满足。
  在这些丹迷中,有一部分是与我同龄的人,他们几乎陪着我一道成长。他们不只是欣赏我的球技,搜集我的比赛信息,他们甚至感受着我的喜怒哀乐,他们是真正“看着我成长”的一群人。在彼此人生中最美好的10年里,我是多么幸运地得到了他们的眷顾!为了我,他们放下自己,因为我的每一次成功,他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因为我的失意伤心,他們感同身受、黯然神伤。这是我的幸运。
  我一直很想见见他们,看看他们是怎样可爱的一群人,直到2007年我生日那天。那次,大家帮我办了一场生日会,听说林丹全国球迷会的会长也会来。我早就听说过她,但从没见过面,甚至没有直接沟通过。当时她还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即使是这样的素昧平生,她却愿意拿出自己的课余时间,帮我把球迷会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说,是靠着我的鼓励,才闯过了学业、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关卡。如果真如他们说的那样,我会非常欣慰。人生路上,比奥运会、比高考更严酷的考验还有很多。庆幸的是,我们彼此都从对方那里得到了无穷的力量。
  在那以后,我陆陆续续地见过不少“丹迷”。不管他们来自哪里,做着什么样的工作,我总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他们中有的是我的前辈,有些比我还小,特别是一些学生,非常单纯。只要我有时间,总是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愿望。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寄照片给他们,还有纪念T恤、LD的纪念服饰等。想象着他们拿在手中的那种欣喜,我也会感到开心。这是我们之间的一种感情。
  人与人之间,需要一点真诚。这么多年走过来,无论是曾经支持我,还是不看好我,这都不要紧,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但是对我自己来说,无论是对我好的,还是攻击我的人,都在让我成长。我需要这样的环境,让自己成熟起来,让自己变得更坚强。
  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决赛场上,我非常感谢当天晚上从世界各地赶来为林丹加油的所有球迷。除了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里的8000名球迷,还有电视机前无数为我祝福的人。在他们的欢呼声中,我也在感受着作为一个运动员的存在价值。我把我的球衣、球拍甚至球鞋都送给了他们。后来有朋友问我:“你当时为什么要扔球拍?其实这些东西你可以留着自己珍藏,或者将来拍卖。”但我觉得,这个真的无所谓,这些东西对我不是不重要,但它只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部分。那是我对球迷的一种感激。这真的没什么。

  2011年苏迪曼杯夺冠后,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栏目来到国家羽毛球队青岛集训基地录制节目。那期节目的主角是我们的李永波教练,我们去现场本来只是当后援团。结果,突然有球迷说有样东西要送给林丹。那是一件T恤,上面写了一个“十”,记录了10年间我们共同经历的大赛,一起拿到的冠军。他们说:“你打了10年比赛,我们也陪你走过了10年,而且还会有将来的下一个10年。”我当时很意外,也很惊讶。因为球迷真的很用心。10年来,虽然我打出过很多好球,但依然有人对我不满,指指点点。与此同时,却有这样一群球迷,这样地爱护我、支持我。我知道,每一次出发,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家人以外,我最愿意把心交付的人就是我的球迷。
  也正是从那以后,“挚爱林丹,完美待续”成为林丹全国球迷会的口号。他们制作了一面巨大的横幅,随我南征北战,走过了不少地方。2012年在武汉举行的汤尤杯上,球迷会再次自发地组织了不少丹迷前来为我助阵。我给他们送去了一些全满贯纪念T恤,我们约定好每场比赛都要穿,这样我就能很容易地看到他们。
  我做这些,只是希望他们感受到,他们喜欢的林丹离他们并不远。如果你是丹迷,当你看到这里时,我要告诉你们:千万不要忘了,我也是一个普通人,我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全满贯、所谓的外星人,我只是个普通的小伙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我们都可以做到让别人刮目相看。我们都很平凡,但是我们可以做成一些不平凡的事。
其他文献
一、小学数学培优转差体现的教学原则  (一)潜移默化原则  教育是个长期连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交错互补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用渗透的方式,让小学数学内容自然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情、景、理”的相互交融中明白道理的同时也能做出正确的行动,通过培优转差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适度性原则  教师要将培优转差的教学方法适时、适度和适量地渗透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制
期刊
立德树人是学校体育课程最重要的指导思想,任何运动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拥有优秀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大家熟悉的篮球运动也是一样的。针对小学生目前的身体条件,篮球是非常适合在小学生中开展的。根据篮球运动中体现比较突出的特性,如对抗性、集体性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篮球练习,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专项运动能力,为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更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提供一条锻炼的道路。  一、主要特性的
期刊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初中生物实验对提升初中生生物素养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出来。相应的,在中考的考察方面生物实验的比重越来越大,多地也已在逐渐讨论如何将实验操作纳入中考考试中。在这样的形势下,以前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逐渐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生物学本身有实验科学的特点,只有让学生动起来,主动放手去做,才能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感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本知識的学习。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过
期刊
以源自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为教学素材,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学会在多元价值、多种行为理由中选择自己认为合乎道德的行为反应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道德成为理性的选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如何选择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如何构建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库以及如何组织案例教学进行了思考。  一、选择教学案例的标准  1.文明行为规范。选择教学案例时,应该考虑文明社会约定俗成
期刊
做好基层公共服务,关键看实效。要提高針对性,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要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和能力。  习近平  通过公共服务优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本地人力资本水平,促进更多人口合理流入海南,挖掘释放教育、医疗、文体、养老等领域产品和服务需求,更大范围扩大内需,促进境外消费回流,推动海南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及旅游业等产业发展。  《海南省“十四五”公共服
期刊
這个夏天,又一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学子来到基层一线,走向生活中的“大思政课”。在这些大学生团队中,奔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的民族团结实践团,是一股特殊的青春力量。  他们将自己所学专业与当地少数民族特色相结合,手绘“美丽乡村”、送医下乡,探寻“非遗”故事、开展爱心支教……在乡村振兴的新图景里,他们留下了自己的青春印记,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盛。一支画笔,绘出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靠近中朝边
期刊
进入“三孩时代”,如何维持出生人口规模、提升生育积极性?  数据显示,全国现有0—3岁的婴幼儿约4200万人,其中1/3有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但实际入托率为5.5%左右,托育服务供需不平衡的矛盾突出。要破解不敢生、不愿生的难题,完善托育服务是重要前提。  如今,双职工家庭普遍,兼顾好职业发展和孩子的养育对于年轻父母而言实属不易。尤其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来说,请老家的父母来照顾小孩,又不可避免会
期刊
如今,讨论“舒适圈”,或者“痛心疾首”地规劝年轻人走出“舒适圈”,俨然成了时尚。  好像也有些道理。就像我,有一阵儿,连续多日在早晨起床前刷一会儿小视频,感觉都有些无缘由的牵挂了。那樣平躺,那样乐呵,那样“全无心肝”,确实很舒坦。不用去琢磨屋子外边的那些事情,不用跟自己的身体和智力较劲,不用操心又有哪些新书新观点新思想出来,你说是偷懒也成,你说是逃避也罢。  然而,这不过是短暂的“错神”而已。毕竟
期刊
“馒头大师”张玮是传统媒体人转型自媒体人的典范,他的“馒头说”则是知名大众历史科普公众号.2016年7月15日,张玮在“馒头说”上推送自己的第一篇讲历史故事的文章《历史上
期刊
因为给河南灾区低调捐赠5000万元物资,鸿星尔克突然火了。人们纷纷涌入鸿星尔克直播间、实体店“野性消费”,将架上的商品一扫而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对此评价道:“如潮水般的力挺和关爱,背后是一个善引发善、爱传递爱的动人故事。”  匆匆赶去直播间呼吁大家“理性消费”的总裁吴荣照也意外“圈粉”。网友喜欢他“真诚善良接地气”,媒体人评价他“格局大,有担当”,“玻璃大王”曹德旺称赞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