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旧社区的微更新策略研究——以重庆市国际村社区为例

来源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居民对生活需求的提高,老旧社区的改造成为中国城市空间更新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重庆市渝中区国际村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城市更新和老旧社区的改造,针对国际村的现状展开了调研和分析,提出小尺度、微更新的解决策略,对社区的现有道路交通优化、绿地空间优化、增加基础活动设施以及更新物业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造,以社区微更新的设计方式介入,为城市环境更新和社区营造的实践研究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探索样本.
其他文献
增长情况rn“十三五”期间,勘察设计行业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33337.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2496.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4%;设计收入从2016年的3610.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482.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0%;净利润从2016年的1617.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512.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6%.
期刊
当前,城市发展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但在这一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与水环境发展呈现出了恶化趋势,要想更好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与水环境,应加大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施工力度,科学有效地处理城市的污水排放.整个过程需要有良好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来作为保障,这样才可以发挥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对策.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2020年3月1日开始执行已一年有余,这是继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之后,针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的又一重磅文件.随后,各地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
期刊
中国社会在高速发展,而中国城市建设面临着西化的危机.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传统山水文化,分析建筑师马岩松的设计作品,探求中国城市建设的本土化设计语言,从宗教、古代文人、老庄哲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山水观的形成,探求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核心.分析建筑师马岩松在中国的一系列设计作品,从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建筑材料等多方面探讨山水城市理念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实现,探求将抽象的传统山水文化融入具体建筑设计的路径.
随着二十四节气被列入“非遗”,节气的知名度开始提升,人们再度对这一传统文化关注起来.本文基于其丰富的文化内蕴,及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的独特认识,尝试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与景观设计进行契合,运用“二十四节气”文化的相关内容给予现代景观设计一定的指导和设计依据.
隐喻作为文学语言的修辞手法,是人们解释认知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文章以室内空间界面设计研究为切入点,展开界面设计中隐喻视角理论的设计方法研究,为室内空间界面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上海确定了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主要目标,在推动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里,上海将强化“四
期刊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作为承包人前期工作开展的关键信息,发包人提供基础资料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最终的完工项目能否顺利实现合同目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由发包人提出发包人要求、提供基础资料,承包人负责完成包括设计、采购、施工在内的全部工作,并交付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和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发包人提供的基础资料是承包人工作开展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各种原因,司法实务中常出现因发包人提供基础资料错误而导致承包人完工工程无法交付的情况,双方就此产生纠纷,进而诉至法院.为避免该类争议频发,合同发承包双
期刊
那个画很多瓶子的画家是人们对画家莫兰迪最直观的描述,尽管这个描述简明扼要地点明了莫兰迪的代表作,但是远不能形容莫兰迪在美术史上的伟大成就.莫兰迪色系作为当下各个领域的流行色系,逐渐反映出大众追求简约、高级的审美趋势.通过研究莫兰迪色系,分析如何将莫兰迪色系合理地应用到室内设计的氛围营造上,打造出清新高级的室内空间环境.
近日,笔者收到《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委会聘请担任“建筑评论”栏目主持人的函,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尽全力在政策与学理层面上做好.联想到为建筑评论作出并在继续作出成就的诸位前辈,我认为本栏目是要依次邀请建筑大家“登场”的,本人也曾写过“城市批评即建设”(《中国建设报》2017年4月24日)感悟一文.回望在时间刻度中绽放的2021年,第十批全国勘察设计大师评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换届等行业大事分外耀眼;2021年12月29日,住建部召开工程勘察设计工作视频座谈会,对2022年有太多行业发展值得期待的要点.住建部建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