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力荐:《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推荐】
  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个假耳朵吗?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吗?你知道汉代穿深衣的人所穿的裤子是露屁股的开裆裤吗?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结是什么样子吗?你知道黄帝战蚩尤的真相吗?你知道最古老的酒瓶出现在6000年前吗?你知道猪肉的“腥”字本来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中国近3500年来经历过何等让人匪夷所思的三次大规模变冷吗?所有这些奇趣横生的知识,尽在新近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最新增补的内容中。这是一本不掺水的书:那些深入浅出、无一字无出处的真材实料,那些精美清晰的线图,那些古物新知、古史新证,在近世30年的同类出版物中无出其右。数十位专家集四代学人的学术功力,用最平实通达的语言,为广大读者献上了一幅中国古代文化生活的全面、绚丽的图景画卷,这就是可以传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
  【本书亮点】
  ★经典必读本书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至今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
  ★集体创作书稿编写修订的时间总跨度有四十多年,倾注了三代编写者大量的心血,历经千锤百炼,是集体创作的成果。
  ★古史新证本次修订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最新文化研究成果。
  ★改谬补漏本次修订在增加新知的基础上,针对古代文献未能准确诠释的部分,援引大量考古发现重新做了精确的解释,纠正了大众乃至学界的错误认识,呈现给读者一幅更具趣味性、更准确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图景。
  ★编排精心本书论述从创世神话到古代文明社会,内容精深,语言生动简练,精选的图片和鲜为人知的图片说明相结合,使读者更贴近古代文化生活,从而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方便读者阅读,专门为有兴趣的中学生扫清了字词和基本概念上的障碍。
  【主编简介】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后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著有《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同源字典》等四十余部,主编有《古代汉语》《王力古汉语字典》等,翻译有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诗集)等三十余部作品。
  【先睹为快】
  上古的粮食作物有所谓五谷、六谷和百谷之说。按照一般的说法,五谷是稷(j#)、黍(sh^)、麦、菽(sh$)、麻;六谷是稻、稷、黍、麦、菽、麻。六谷比起五谷来只多了一种稻,这显然是因为水稻本是南方作物,后来才传到北方的。(五谷还有别的说法,例如《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歧注:“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六谷也有别的说法,这里不列举)至于百谷,不是说上古真有那么多的粮食品种,而是多种谷物的意思。
  稷是小米,又叫谷子。(有人说稷和黍是一类,黍的籽粒黄色,有粘性;稷的籽粒白色,没有粘性)稷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最重要的粮食。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社神(土神)合称为社稷,并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由此可见稷在上古的重要性。
  黍是现代北方所说的黍子,又叫黄米。《诗经》里常见黍稷连称,可见黍在上古也很重要。上古时代,黍被认为是比较好吃的粮食,所以《论语·微子》说:“杀鸡为黍而食之。”
  麦有大麦小麦之分。古代大麦叫麰(mu),又名来牟。
  菽就是豆。上古只称菽,汉以后叫豆。
  麻指大麻子,古代也供食用,后世还有吃麻粥的。《诗经·豳(b~n)风·七月》“九月叔苴(j$)”,苴就是麻子。麻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古代以丝麻或桑麻并称,那是指大麻的纤维。
  现在说一说谷、禾、粟、粱。
  谷是百谷的总称。禾本来专指稷,后来逐渐变为一般粮食的通称。粟本来是禾黍的籽粒,后来也用作粮食的通称。粱是稷的良种。古人常以稻粱并称,认为这两种谷物好吃;又以膏粱或粱肉并称,认为是精美的膳食。
  粮食炒成干粮叫糗(qi^),也叫糇(hu)粮。《诗经·大雅·公刘》:“迺(n2i)裹糇粮。” 粮字本身也指的是干粮,行军或旅行时才吃粮。所以《庄子·逍遥游》说:“适千里者,三月集粮。”
  
  猪面鸟首彩陶壶高20.8厘米,1981年出土于甘肃秦安王家阴洼。陶壶制作使用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500年),属于半坡晚期文化类型。(见右上角图)
  古代常用猪代表财富和生育,代表女性;鸟则代表权力,代表男性。
  在游牧民族的畜牧经济中,猪是难养的动物(猪不像牛、羊、狗那样适合游牧迁徒)。从这一点讲,很多讲肉食的字,从“牛”或从“羊”而极少从“豕”是很好理解的。
  中原方国在距今8000年前出现了游牧狩猎经济向(定居的)种植农业经济的转化,但是和肉食有关的字还保留了许多游牧狩猎生活的特征,即牛、羊做偏旁居多。这种特征直到商代仍有遗留。商代国都屡迁,“前八后五”(张衡《西京赋》),500多年里国都搬了13回。这在今人看来非常滑稽诡异,直似“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无良江湖游商。傅筑夫将商代这种多次搬家的情形解释为“游农”经济。游农经济的时代,猪的饲养成本比定居农业时代饲养成本高,其价值也就更大。商代的猪被人认为是贵重、吉祥的礼物。随便举例来说,2003年山东大辛庄就出土有一片商代有字卜甲,卜辞的主要内容讲的是用猪祭祀去世的母亲以求趋避灾祸。
  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居住地的稳定(游农经济渐渐被定居农业经济取代)和猪的驯化,很多和猪有关的字产生出来,比如“家”(房子底下有猪。豕,读sh@,意思就是猪)、“圂”(圂,读h&n,意思是厕所,即厕所同猪圈。现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农村仍然能见到人的厕所就是猪圈、猪养在人的厕所里的实例)。
  另外,我们常说的“腥”“臊”二字也和猪有关。《周礼·天官冢宰》上说:腥、臊不能食。《说文》上解释说,所谓“腥”,并不是肉闻上去的味道,而是“肉中的星星”,指猪肉中有像米粒的星星点点的肉息(长有寄生虫猪肉绦虫的“米星猪”,或称“痘猪肉”);所谓“臊”,是猪肉上油脂发臭。对于屠宰前检疫和食品安全的问题,周代的人只怕比现在还控制得好一些。
  这种彩陶壶法象日月,糅合阴阳,描绘的是非常吉利的意象。陶壶顶上的孔很小 ,让我们怀疑这件器物的性质:它应该不会只是日常使用的生活器皿;它里面所盛放的,恐怕也不会只是清水。
其他文献
近日,中科院理化所高级工程师王格侠对外透露,其团队研制出了一种可在海水中降解的聚酯复合材料,能在数天到数百天内分解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水等,有望在诸多领
期刊
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优势和必要性,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具体策略.
视听室的拓展与创新服务已成为许多图书馆研究的新课题,文章阐述了视听室的功能拓展及创新服务。
课堂中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权,就要让学生经历真实学习、深度学习的过程。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后梳理出三条实施策略:展露认知过程,照亮学习的思辨性;展露对话过程,照亮学习
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烟夜蛾、烟实夜蛾,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也是湖南省辣椒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害严重时,蛀果率可高达30%~50%。除为
在过去一年中的某一天某一时刻,因为在同一个班,同一个寝室,我们的命运在那瞬间有了交集。在对方的世界里有了彼此的身影。  可能,上帝的安排出了错,我们的化学反应,不是那样的平淡无奇。  也许因为上帝的疏忽,本该擦身而过的我们不期而遇,然后相识。  有些时候,我常在想,我们三个因为什么而选择了在一起?与这环境格格不入的我,为什么会与你们成为好朋友?难道是心理老师说的那样,是我们散发的电波吸引了彼此?我
当代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关乎国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自2015年的《食品安全法》全面施行后,凸显了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决心。而我国的食品问题层
农民为了省时省工,往往采取喷施杀虫剂这种简单方法来防控害虫,但往往事与愿违。应在了解害虫生活习性及为害特点的基础上,抓住防控最佳时期,多种措施、多种药剂有效结合,做
《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并开始执行、普及,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投票通过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汉语拼音方案》是中西文
在国家整体发展过程中,煤矿行业具有战略性地位。因此煤矿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家整体发展而言尤为重要,而煤矿机电设备作为煤矿生产中所需要的重要设备,其安全与否就直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