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病毒学证明了85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了96.45±23.7个月的长期随诊,以了解本病的远期预后。85例中,63例(74.1%)痊愈;14例(16.5%)遗留轻度后遗症;3例(3.5%)转为慢性;5例(5.9%)死亡。存活者遗留阳性体征及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改变不多。转为慢性者,临床表现似扩张型心肌病。死亡原因主要是心力衰竭和猝死。为提高确诊率和治愈率,强调了早期做病毒学检查、早期诊断和早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病毒学证明了85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了96.45±23.7个月的长期随诊,以了解本病的远期预后。85例中,63例(74.1%)痊愈;14例(16.5%)遗留轻度后遗症;3例(3.5%)转为慢性;5例(5.9%)死亡。存活者遗留阳性体征及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改变不多。转为慢性者,临床表现似扩张型心肌病。死亡原因主要是心力衰竭和猝死。为提高确诊率和治愈率,强调了早期做病毒学检查、早期诊断和早期并坚持治疗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乙胺碘呋酮是对抗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理想的药物。现将我院用乙胺碘呋酮治疗69例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在特高海拔5620米对15名世居藏族及10名移居汉族科考队员(均健康男性)测定了心功能。结果显示静息时两组心泵功能相近,运动负荷后队员组心脏储备功能较差,表现在高强负荷时SV时显下降,HR上升幅度受限,CO值降低,PEP/LVET比值回升,其肺动脉压升高明显。而藏族组随运动负荷递增HR逐级明显增速,SV可维持稳定,CO值明显增大,PEP/LVET比值逐级减小,认为藏族组心力储备强与最大摄氧能力强有
16例粘液水肿病人对标准急性水负荷的排泄能力较正常组降低并延迟(P<0.05)。病人组在水负荷前、后平均血浆渗透压(Posm)低于正常组(相差值>2.9mOsm/L);但平均尿渗透压(Uosm)无明显降低,甚至升高。水负荷前病人组游离水清除率(CH2O)低于正常,而渗透清除率(Cosm)高于正常,但相差均不显著;水负荷后两者的上升幅度均低于正常组。水负荷前病人组钠排泄分数(FENa)明显高于正常组
采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及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STs)功能检测法,比较分析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Ts功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及其与免疫功能紊乱之间的关系,旨在探讨EHF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状况及其在发病机理中的意义。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学会于1989年5月18~21日在扬州市邗江县召开了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专题学术讨论会。全国各地有30名代表参加。会议就MCTD的历史发展、临床特点、血清学特征、诊断标准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归纳如下。
由中华医学会、华西医科大学和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代谢性骨病和骨密度测量方法与临床应用学术会议,于1989年11月2~6日在成都市召开。与会代表220人,包括内分泌、肾脏、骨、妇产、儿、放射、病理、检验、同位素等专科及测量技术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会议宣读论文122篇。大会专题报告5篇:钙磷代谢研究进展的几个方面(湖南医科大学伍汉文)、维生素D研究的进展(北京协和医院周学瀛)、地方性氟中
用透射电镜对14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骨髓巨核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进行了观察。最常见的改变是核的发育落后于胞质。血小板分界膜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血小板释放障碍和巨核细胞髓内变性死亡可能与无效血小板生成有关。探讨了在叶酸、B12缺乏时形态学改变与DNA合成受阻和体内甲基化作用减弱之间的关系。
患者男,42岁。肝炎史17年,肝硬化4年,多次因肝硬化腹水住院治疗,长期服护肝、利尿药物,未曾出现肝昏迷和食道静脉破裂出血。1988年8月14日因呕血,黑便6小时再次入院。
从1423例肺部感染患者咯痰和纤支镜吸痰标本中,分离出145株病原性假单胞菌(简称P菌),确定分类共8个P菌种,其中铜绿P菌(绿脓P菌)占31.7%,其余为非绿脓P菌。老年肺感染以绿脓P菌为主,老年前期则以恶臭P菌多见。住院获得性P菌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占40%,COPD合并肺感染占9.1%,其他肺感染仅为6.6%,追踪24例COPD带菌者(疾菌≤106/ml),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