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文】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出处】
《诗经》
【大意】
指无论提的意见正确与否,提意见的人都没有过错;无论有没有对方所指出的错误,被批评的人都应该虚心接受,引以为戒。
【小故事一】
道路以目
周厉王施政暴虐,受被他宠信的大臣荣夷公唆使,改变了周朝原有的制度,把平民赖以谋生的许多行业改归王室所有,一时间民生困苦、民怨沸腾。
召公就对周厉王说:“不能再这样做了!老百姓已经受不了了!”厉王不听召公的劝诫,却采用特殊手段对付老百姓,他派人去卫国请了很多巫师,在首都镐京巡视大街小巷,偷听人们的谈话,凡经他们指认为反叛或诽谤的人,即下狱处决。这样一来,举国上下不再敢对国事品头论足了,就是相互见面,也不乱搭腔,而是道路以目。周厉王高兴地对召公说:“我现在能够统一老百姓的思想,不再有人敢胡言乱语了。”召公听后,说道:“您这是强行封住老百姓的嘴,哪里是统一老百姓的想法呢?要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对待老百姓也是一样的道理啊!”可是,召公的这番话周厉王根本听不进去,老百姓依旧敢怒不敢言。
三年后,老百姓们终于无法忍受周厉王的暴政,自發地组织起来攻入王宫,把周厉王放逐到一个叫彘(今属山西)的地方。这个事件史称“国人暴动”。
【拓展延伸】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空间总是有限的,有时候,听取别人意见也是一种明智的行为。不同的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分析问题,得出的结论也就各有千秋,况且,如果听取的是比自己更有经验、更有深度的人的意见,结果更会事半功倍。
听取别人意见,向别人请教,不要在乎对方的身份高低,要对事不对人,只要是好的意见,我们都要虚心接受。古语说得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孔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试想一下,如果唐太宗没有听取魏征的谏言,对自己进行反省,怎么可能出现“贞观之治”的繁盛景象?如果达·芬奇没有听取老师的批评和建议,怎么可能成为世界著名画家……所以,我们也要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小故事二】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较好。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妻子的话,又向他的妾问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道:“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有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徐公,越看越觉得自己不如徐公美;再看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自言自语道:“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有事情求助于我。”
第二天,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赞美我。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是无事想求助于大王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得很对!”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下达后,人们纷纷向齐威王进谏,齐国上上下下一片祥和。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齐国变得十分强盛。
【词语积累】
从谏如流 公听并观 反听内视
谏鼓谤木 敬守良箴 小决使导
周听不蔽 兼听则明 虚己以听
闻过即改 惠施之谋 广谋从众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出处】
《诗经》
【大意】
指无论提的意见正确与否,提意见的人都没有过错;无论有没有对方所指出的错误,被批评的人都应该虚心接受,引以为戒。
【小故事一】
道路以目
周厉王施政暴虐,受被他宠信的大臣荣夷公唆使,改变了周朝原有的制度,把平民赖以谋生的许多行业改归王室所有,一时间民生困苦、民怨沸腾。
召公就对周厉王说:“不能再这样做了!老百姓已经受不了了!”厉王不听召公的劝诫,却采用特殊手段对付老百姓,他派人去卫国请了很多巫师,在首都镐京巡视大街小巷,偷听人们的谈话,凡经他们指认为反叛或诽谤的人,即下狱处决。这样一来,举国上下不再敢对国事品头论足了,就是相互见面,也不乱搭腔,而是道路以目。周厉王高兴地对召公说:“我现在能够统一老百姓的思想,不再有人敢胡言乱语了。”召公听后,说道:“您这是强行封住老百姓的嘴,哪里是统一老百姓的想法呢?要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对待老百姓也是一样的道理啊!”可是,召公的这番话周厉王根本听不进去,老百姓依旧敢怒不敢言。
三年后,老百姓们终于无法忍受周厉王的暴政,自發地组织起来攻入王宫,把周厉王放逐到一个叫彘(今属山西)的地方。这个事件史称“国人暴动”。
【拓展延伸】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空间总是有限的,有时候,听取别人意见也是一种明智的行为。不同的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分析问题,得出的结论也就各有千秋,况且,如果听取的是比自己更有经验、更有深度的人的意见,结果更会事半功倍。
听取别人意见,向别人请教,不要在乎对方的身份高低,要对事不对人,只要是好的意见,我们都要虚心接受。古语说得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孔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试想一下,如果唐太宗没有听取魏征的谏言,对自己进行反省,怎么可能出现“贞观之治”的繁盛景象?如果达·芬奇没有听取老师的批评和建议,怎么可能成为世界著名画家……所以,我们也要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小故事二】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较好。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妻子的话,又向他的妾问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道:“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有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徐公,越看越觉得自己不如徐公美;再看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自言自语道:“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有事情求助于我。”
第二天,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赞美我。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是无事想求助于大王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得很对!”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下达后,人们纷纷向齐威王进谏,齐国上上下下一片祥和。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齐国变得十分强盛。
【词语积累】
从谏如流 公听并观 反听内视
谏鼓谤木 敬守良箴 小决使导
周听不蔽 兼听则明 虚己以听
闻过即改 惠施之谋 广谋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