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数学教学中要渗透数学文化应从现实生活导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审美角度出发,体现数学的美学价值;从对数学史的了解,发掘数学的人文价值。
[关键词]新课标;渗透;数学文化;体现;应用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通过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一、从现实生活导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文化的意义还不仅在于知识本身和它的内涵,还在于它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要用到数学。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一科学论断在一百多年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得到了验证,“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华罗庚教授于1959年5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题为《大哉,数学之为用》一文中作了精辟的阐释:“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方面,无处没有数学的贡献,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比如,数列在实际生活中就有很多应用,人们在贷款、储蓄、购房、购物等经济生活中就大量用到数列的知识,还有在学习立体几何的线面关系时,可以布置学生去观察建筑师傅砌墙是怎样做到既垂直于地面又使得墙面不弯曲,只要我们留意,数学在日常生活的应用是随处可见的。
二、从审美角度出发,体现数学的美学价值
美学的价值不仅在于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美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数学中各个知识点都能体现不同的美,比如,直线的刚劲平稳、曲线的对称柔和、波浪起伏的图像、黄金分割的美妙……正如数理哲学家罗素所说:“数学如果正确看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这种美正是数学家们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按他们的美学观以自己最满意的形式总结出来并献给人类的美,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
数学中的美大致分为四类: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统一美、奇异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美,如,简洁美在数字符號、运算符号等数学符号上,在命题的表述和论证上,在数学的逻辑体系上都有所表现,在几何图形中更存在着大量的对称美的例子,典型的如数学分型图。利用几何画板可展示精美的数学图形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美学教育,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赏心悦目的,陶冶学生性情,实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
三、从对数学史的了解,发掘数学的人文价值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数学教学应关注在数学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历史,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整体认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领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联系,领会数学发展的历史和伟大成就,体验数学文化的底蕴。
根据教材所涉及的知识介绍不同层次的相关数学家的故事,介绍数学家的名言和故事等,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一起去欣赏古今中外的数学史料,让祖冲之、阿基米德、高斯、加罗华等等数学大师成了学生经常讨论和崇拜的人物,数学史上这些伟大的数学家,体现着一些典型的数学文化,通过这些数学家的介绍,既可让学生体验到精深的数学文化。也可追踪数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人类创造历史,也创造文化,数学文化因数学名人而变得更加生动、精彩,以数学家、特别是数学哲学家为载体,介绍数学文化,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提供动力、指明方向,也为学生从中汲取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一种理想和信念,对我国众多的数学家如祖冲之、刘徽、贾宪、杨辉、华罗庚、陈景润等等的介绍,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激发其爱国主义精神。
数学教育所要传授的不仅仅是一套概念体系,也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技术和结论,而应当是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播,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很好地整合起来,使得数学教育也成为人文素质的教育,并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也是终身的内在的品质,只有这样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才正是一趟美妙、丰硕的精神之旅。
[关键词]新课标;渗透;数学文化;体现;应用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通过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一、从现实生活导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文化的意义还不仅在于知识本身和它的内涵,还在于它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要用到数学。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一科学论断在一百多年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得到了验证,“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华罗庚教授于1959年5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题为《大哉,数学之为用》一文中作了精辟的阐释:“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方面,无处没有数学的贡献,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比如,数列在实际生活中就有很多应用,人们在贷款、储蓄、购房、购物等经济生活中就大量用到数列的知识,还有在学习立体几何的线面关系时,可以布置学生去观察建筑师傅砌墙是怎样做到既垂直于地面又使得墙面不弯曲,只要我们留意,数学在日常生活的应用是随处可见的。
二、从审美角度出发,体现数学的美学价值
美学的价值不仅在于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美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数学中各个知识点都能体现不同的美,比如,直线的刚劲平稳、曲线的对称柔和、波浪起伏的图像、黄金分割的美妙……正如数理哲学家罗素所说:“数学如果正确看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这种美正是数学家们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按他们的美学观以自己最满意的形式总结出来并献给人类的美,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
数学中的美大致分为四类: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统一美、奇异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美,如,简洁美在数字符號、运算符号等数学符号上,在命题的表述和论证上,在数学的逻辑体系上都有所表现,在几何图形中更存在着大量的对称美的例子,典型的如数学分型图。利用几何画板可展示精美的数学图形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美学教育,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赏心悦目的,陶冶学生性情,实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
三、从对数学史的了解,发掘数学的人文价值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数学教学应关注在数学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历史,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整体认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领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联系,领会数学发展的历史和伟大成就,体验数学文化的底蕴。
根据教材所涉及的知识介绍不同层次的相关数学家的故事,介绍数学家的名言和故事等,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一起去欣赏古今中外的数学史料,让祖冲之、阿基米德、高斯、加罗华等等数学大师成了学生经常讨论和崇拜的人物,数学史上这些伟大的数学家,体现着一些典型的数学文化,通过这些数学家的介绍,既可让学生体验到精深的数学文化。也可追踪数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人类创造历史,也创造文化,数学文化因数学名人而变得更加生动、精彩,以数学家、特别是数学哲学家为载体,介绍数学文化,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提供动力、指明方向,也为学生从中汲取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一种理想和信念,对我国众多的数学家如祖冲之、刘徽、贾宪、杨辉、华罗庚、陈景润等等的介绍,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激发其爱国主义精神。
数学教育所要传授的不仅仅是一套概念体系,也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技术和结论,而应当是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播,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很好地整合起来,使得数学教育也成为人文素质的教育,并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也是终身的内在的品质,只有这样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才正是一趟美妙、丰硕的精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