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管控的艺术

来源 :财经界·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团管控一直是大型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难题。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进入了集团化的发展阶段。建立集团企业的目的,无非是希望通过下属业务单位整合产生“1+1>2”的协同效应。而管理过程中,企业却普遍面临着“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处境。本刊就如何理解集团管控,采访了王吉鹏,王吉鹏是北京仁达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最早提出这个理念的专家。
  
  管理学家:当初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集团管控这个概念的?
  
  王吉鹏:国内对于集团化的研究比较晚,也比较少。国内最早对集团化的研究是1992年,原国家经贸委提议研究,搞了一个课题组,我是其成员之一。那会儿研究的集团应该叫企业集团,是一种邦联制。我们研究集团的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企业结构,而且主要研究的是产权关系和管理权限的划分,远没有现在的产业集群、价值链协同等等深入的研究。研究后来就中止了,虽然研究终止了,但实践并没有终止,国内企业实体发展越来越大,规模经济现象越来越突出,跨领域、跨区域、跨行业投资活动也都变得正常,只有通过国家批准才可以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一直在研究集团管理与控制,不断进行总结,简称为集团管控,这是我们在项目咨询的实战过程中形成的,明确叫“集团管控”开始于2002年,当时很多老总还觉得很新鲜,第一次听说。以后经过不断演化,管控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集团管控,既不是管也不是控,集团管控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的本质是集团价值创造能力的最大化。就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做了大量的项目,在2006年出了国内第一本实证研究专著,社会上才到处宣讲集团管控,这两年这个概念变得很热。
  
  管理学家:能谈谈国有集团公司的管控现状吗?
  
  王吉鹏:大多数国有企业的集团管控做得是不错的。看一个事物要看主流,前些年,国有企业常常会跟制度僵化、经营不善、管理落后联系到一起,这几年很少有人会指责国有企业了,因为它们开始慢慢好了起来。市场上影响力大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的,它们在经济上有话语权,产业规模也大,比较有能力进行一些新的管理方式的探索。但对集团管控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毕竟认识新事物还需要一个过程。国有企业有其责任和社会使命,为了控制风险,有建立集团管控体系的需求。
  
  管理学家:不是由市场产生的“集团化”是不是一个管理上的悖论?
  
  王吉鹏:管理本身就是悖论,管理本身充满矛盾。比如企业内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矛盾的,个性和共性也是矛盾的。不是由市场产生集团化,而是各种市场要素促成了集团化。企业进行投资、自我发展形成的规模经济叫集团化,政府主导的产业整合(所谓“拉郎配”)也是集团化,不能说政府“拉郎配”就不是市场化了,要承认政策是市场的一个要素,只不过我们需要的是公正的、公开的政策,关键是要按照市场的手段去整合。把资金放在产出较大的企业,其内在的要求就是市场规律,如果用行政的手段,就要符合市场规律。我们现在只是没有完全按照市场自由的规律办事而已。
  
  管理学家:既然如钱德勒所言“战略决定结构”,那么企业该如何正确理解、制定战略?
  
  王吉鹏:企业如何理解和制定战略,这个很难来确定。就战略本身而言,在各种情境下也是不同的。我们提倡国内企业以战略为先导,因为我们“流浪汉”的现象太严重了,机会导向、机会主义过于普遍、过于严重,在美国,非战略这种呼声也很高。
  企业预则立,不预则废。我还有一个管理感悟,就是不要为没有发生的事情而焦虑。从这句话本身来看,是要先做战略,做不做房地产、在北京做房地产还是在上海做房地产,这是战略的问题。但是在中国,制定战略就很麻烦,结构决定战略。例如一家公司做战略,他已经投资了房地产,在北京有,在上海也有,这时,他更多的会考虑如何发展的问题,这是竞争策略,他忽略了制定战略,成了结构决定战略。按道理说,这是错误的,但这种事情大量存在。我们就是要研究这个现象,进行实证研究。我们要做的是,要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去争取产出最大化。
  我们要学习这个规律,尽可能运用这个规律,但不能本末倒置。因为在国内的情况下,退出的难度非常大,基本上不太可能。各种发展还是不成熟,国内环境不是一个充分的市场环境,很多企业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活动主体。
  
  管理学家:有没有比事业部制更适合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
  
  王吉鹏:二级子集团制代替事业部制,这是非常明显的趋势。事业部制对管理学有非常大的贡献,但二级子集团制,是把战略重心进一步下移。目前来看,二级子集团制显然要比事业部制更适合集团公司。事业部制解决了原来不少集团企业的许多问题,但我们现在考虑的是,从事业部制回归到二级子集团制能否真正有效,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考察。
  
  管理学家:总部如何拿捏管控的方式和尺度问题?
  
  王吉鹏:总部定位的实证研究已经非常成熟。我们对总部的研究很透彻,几大模式、怎样定位、如何组织、流程配合等都很成熟,只要按照规律进行操作即可。总部定位要基于战略明晰基础之上的管控模式选择、管理传统和领导风格等。
  如果在管控模式选择上面出问题,就是脑袋进水了。我们可能不知道规律,但是不能不尊重规律,有些企业总是偷懒或者凭经验做事情,别人不能管你,但是规律可以来管你,永远是谁适应了规律谁成功,谁违背了规律早晚会失败。
  
  管理学家:集团公司管理和变革对领导者的挑战?
  
  王吉鹏: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是否成熟,制约着中国企业能否走向成功。我们现在的领导者多是官员、创业者,这种思维不正常。企业需要职业经理人,很多官员、企业的创业者不懂管理,由他们来做企业领导,这怎么行。
  集团管控不是对领导者产生挑战,而是对产生领导的这种方式进行挑战。不能随便任命一个总经理,总经理要有能力去管理企业,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既不能浪费国家的钱,也不能浪费创业者的钱。
  集团化管控是对传统管理思维的一种极大的挑战。企业需要去学习一些好的东西,而不是指望碰运气。我个人很反对官员进集团做老总,本来应该从政,现在来从商,多半会干不好,浪费国家的资源。
  
  管理学家:集团业绩管理体系中难点和盲点?
  
  王吉鹏:盲点不敢说。对于难点,现在相对成熟的方法论体系不多,虽然现在有很多诸如BSC(平衡记分卡)、MBO(目标管理)、EVA(经济增加值)等业绩评价方法,但是这些国外的方法论能不能在国内企业中产生效果还有待考察。我们通过自己的摸索,为企业设计构建了绩效管理体系,给企业以帮助,有很多企业做得不错,但是制度化程度还不够。
  难点还在于评价理念,即为什么要评价下级企业,怎么评价,这是个难点。评价理念必须和行为相符合,企业管理首先要把理念、使命搞清楚,绝不能为了考核而考核。
  再一个是方法论体系。选取什么样的指标、如何细分体系、考核周期如何设计等这些技术问题相对比较简单,麻烦的是考核兑现问题很难。原来说“人们不会做你提倡的事情,只会做你考核的事情”,这句话没说透,事实上,如果你考核了不兑现,他也不会认真做。目前,考核不兑现的问题在国企和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业绩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
  
  管理学家:如何将企业文化在管理中落到实处?
  
  王吉鹏:首先要信,很多人对企业文化不信,觉得很虚,不相信就不重视,就不会花精力研究和实践。那就没有办法,自作孽,不可活。
   再者,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是个能力问题。国内企业把企业文化搞懂的不多,这样就很难成为一个体系。没有科学的理论就不会有科学的实践。
  最后一个是载体选择的问题,通道问题,企业管理跟教育孩子是一样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和渠道,不能着急,不能今天教孩子几个英文单词,就指望孩子明天能做同声翻译,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管理学家:您的个人经历?
  
  王吉鹏:我自幼家境贫寒。从小我就认定“读书是惟一的出路”,可是家里穷,买不起书,小伙伴家有书,我就想方设法借来看;别人家里糊墙的报纸我也会认真地看完。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后来顺利地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
  毕业以后,我进了国家机关,成了一名机关干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激起了我下海经商的热情。于是我离开了机关,投身到企业中去。那时的我还是干出了一点小名堂,其中之一是在火箭发射民用趋势刚刚呈现的时候抓住时机,促成了尚属国家一级保密单位的火箭发射基地的对外开放,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当时的人们有机会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还专门报道了此事。
  1993年,我牵头组织全国147家四星级饭店总经理的老总到北朝鲜去开会,发起成立“中国旅游饭店股份有限公司”。当时中国的饭店硬件设施差强人意,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更加跟不上国际饭店业发展的步伐,从而陷入窘境,类似海尔所说的“休克鱼”,引来了外资大举进入,大肆低价收购酒店。李嘉诚长子李泽钜当时就在大陆低价收购饭店。中国旅游饭店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可以整合国内饭店资源,集中财力对加盟饭店逐一进行改造升级,从而有效遏制了境外资本的廉价介入。我们的发起协议刚一签署,李泽钜立刻停止了对大陆饭店的收购,我们为国内酒店业的良性发展赢得了时间与空间。
  在黑龙江担任吉泰集团总经理期间,我将集团主产品古龙贡米打进了悉尼奥运会,作为悉尼奥运会亚洲运动员指定营养早餐,是专供产品,和农夫山泉一起成为当年打入奥运会的两种中国产品,中央电视台也做了相关报道。
  1995年 ,我创办了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是国内成立较早的大型管理咨询机构。
  面对国内咨询和培训公司的杂乱无序,我把自己的公司定位在:“要做最受尊重的大型管理咨询公司。” 公司专注于组织行为与组织变革的实证研究与咨询服务。 作为年轻而波诡云谲的管理咨询行业里硕果仅存的几家“老”咨询机构之一,仁达方略已成功为电力、烟草、煤炭、钢铁、石油、化工、房地产、商贸、制造等二十多个重点行业数百家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管理咨询服务,为逾千家企业提供了专业的管理培训服务。现在在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热度很高的几个词汇,如“企业文化落地”、“集团管控”等都是我们首创并率先体系化的。
  仁达方略始终坚持“方法型”咨询理念与“公司制”运做模式,为企业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解决方案,并持续为客户提供咨询跟踪服务。
  
  管理学家:您平时看什么书?
  
  王吉鹏:我最喜欢读史书,但是现在好的史书不多。管理类的书也是必读的。其实看哪一类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多读书,量一定要大。读书达到一定量时你会发现,读哪类书都是一样的,都是相通的,看哲学的书可以悟管理,看管理的书可以悟人生。我提倡大量阅读,并且要悟,体悟。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在人事行政和组织问题上,经理们受到了两个互相竞争的方法的攻击。第一,通常称为组织的古典学派。它强调:必须很好地建立起权威的行列,清晰地规定工作任务,并且使权威与责任相等。第二,通常被称为参与管理的方法。它的中心思想是:使组织中的人员参与决策是合乎需要的,因为这将高度地激励他们。  麦格雷戈通过他那众所周知的“X理论和Y理论”,将有关人的动力的假设(这是两种方法的基础)区分如下。 
期刊
2001年9月,在深圳的会计师事务所做了七年多专业财务工作的安宁,被朱保国相中,加盟太太药业(健康元)任CFO,负责梳理企业相对薄弱的财务体系。他独辟蹊径,不守本分地从业务流程的重整和规范入手,以企业信息化为突破口,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快刀斩乱麻,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身为CFO的安宁“越位”了,但也成功了。他不仅为太太药业带来了企业运营质量实质优化的副产品,自己也与企业的信息化工作结下了不解之
期刊
案例最后发问: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特质的人力资源经理?问题本身就存在重大的问题。  企业管理重要的是发现隐藏在表面现象背后的本质,而不是针对突发的事件本身,头疼医头,脚痛治脚。如果本案例将人力资源部的名称随便换成另外一个部门的名称,那么上述案例中的问题,是否不再发生了呢?如公司内部派系林立,职能部门工作推诿不前,公司文化塑造事与愿违、背道而驰。  答案是否定的,这已经不是某个部门的问题,而是公司
期刊
“在中国开车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行人与宠物突然会横穿马路,即使绿灯也绝对不能把油门踩到底,还要学会怎样跟强行加队的斗智斗勇。所以如果你在中国能成为一个好司机,那么你在全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游刃有余”这是一个在国外生活多年的人的中国感悟,反映了中国环境本身的复杂性,从中也不难看出中国企业的生存特点。   同样,全球任何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都不会比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更复杂、更尖锐,David的头
期刊
按常理,企业管理人员是“经济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会更加理性,可是我们从天地公司创始人吴天贵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身上看不到这种理性。吴天贵重视人力资源建设是“必须的”,而且在企业创立及发展初期亲自负责把关也是必要的,但是老吴的做法表现出很多不理性。身为董事长兼总裁的老吴是这家天地公司的所有人、控制人、决策人,在企业扩展,自己的管理跨度不够时把握人力资源战略,直接涉足中层及部分骨干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就罢了
期刊
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许多多的企业在实现大战略目标过程中都会选择国内或跨国收购,收购的目的就是通过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来实现财富与价值的增加。如何使被并购的企业业绩持续赢利,首先需对收购和被收购的双方人力资源进行一次新的整合,这种整合往往又是最需要智慧的。本案例中3A公司迫于竞争对手在利用“中国制造”的优势,而直接采取收购政策。在有着较好制造基因的天地公司处于内忧外患时,利用资本市场杠杆将
期刊
朱兰在82岁高龄时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质量三部曲》,其副标题为“一种普遍适用的质量管理方法”,这就是被世界各国广为推崇的“朱兰三部曲”。  朱兰在提出质量三部曲时,美国的质量管理正存在着危机。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迅速崛起,而美国产品受到了日本的严峻挑战。百年来雄踞世界老大地位的美国,开始感到力不从心,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这种新的思想和方法首先要能有效地应对日本的威胁,而对日本崛起有
期刊
当商业环境日新月异、极速变化之时,企业的领导者也在变吗?未来的市场对今日的领导者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伦敦商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的Srikumar Rao指出了未来领导者的必要特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领导者的画像。     什么在变?   达尔文的确具有先见之明: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者、最智者,而是最适者,即最能随机应变者。简而言之,“适者生存”。达尔文考虑的当然
期刊
戴明、朱兰和克劳士比三人,并称世界质量管理运动的领军人物。纵观三人各自的质量管理思想,可以发现,他们的思想有异有同。这三位大师根据各自的特点提出的质量管理思想,都已经成为质量管理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不可否认,三位大师的质量管理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在对质量内涵的理解上,三人都一致认为质量不仅仅意味着相应的规格和标准,更重要的是顾客的需要。戴明认为,真正的质量是立足于
期刊
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B. Crosby,1926-2001),是另一位著名的质量管理学者。他拥有50余年亲历亲为的质量管理和企业经营经验,被人称作是美国最具个人魅力的、最具传奇色彩的、最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名师之一,被誉为当代“伟大的管理思想家”、“零缺陷之父”、“世界质量先生”。  1926年6月18日,克劳士比出生在西弗吉尼亚惠灵市的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手足病医生,叔叔是一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