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悬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2例

来源 :云南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ey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加悬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电针加悬灸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电针治疗。结果:第1个疗程结束时,2组间无明显差异,第2个疗程结束后,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Z值=-2.586,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配合悬灸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电针;灸法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1-0027-0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的面神经病变产生的面瘫,为针灸科的常见病之一。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配合悬灸治疗该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将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20~30岁24例;31~50岁37例,51~76岁7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1月。在治疗组32例中,重度12例,中度20例;对照组36例中,重度14例,中度22例。2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面神经炎”诊断标准确诊为周围型面神经麻痹者,均为单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取穴以患侧下关,迎香,阳白透鱼腰,瞳子髂透太阳,地仓透颊车,合谷为主穴。配穴攒竹,夹承浆,翳风,太冲。操作:患侧皮肤常规消毒。施平补平泻法,捻转以得气为度,并用6805-A电针仪接电,用断续波,频率0.2~0.3HZ,输出电量以患者感到适宜为度,留针30min。出针后采用清艾条,:悬灸患侧下关与翳风两穴,每次每穴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后,继续灸7~10min,治疗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天,再继续第2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只用针刺治疗,治疗方法及疗程均同治疗组。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参照第五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推荐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并结合临床实际确定。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显效:仔细观察时才能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可能有轻微的联带运动,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中等,眼轻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但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和(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用力可移动口角,口明显不对称;无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仅有轻微运动。
  3.2 治疗结果 统计结果使用spss软件包进行秩和检验,2组第1个疗程结束时,疗效无显著性养异,第2个疗程结束后,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方美善等将面神经麻痹分为3期,发病第1~7天为急性期,第8~15天为静止期,15天后为恢复期。由于1个疗程为10天,而面神经的急性期在第1~7天之间,第8~15天为静止期。故于第1个疗程未见有明显差异。而当治疗完2个疗程后,全部病例已>17天,处于恢复期,故第2个疗程的疗效有显著差别。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观察心脉通合并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1次/日,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通片1.2g,3次/日,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治疗组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健脾和胃兼消导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将105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3组,其中治疗组40例,以健脾和胃兼消导法拟中药内服;针刺组25例,以快针点刺四缝穴,2日1次;针药并施组40例,以中药内服配合针刺四缝穴,1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8%,针药并施组总有效率为97.5%;治疗组与针刺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与针药
期刊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  中圈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1-0014-0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经初次或多次治疗后复发患者的再治疗是临床上常见的棘手问题。笔者自2002年1月~2007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74例,并与74例单纯西药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
期刊
关键词:婴儿湿疹;辨证施治;婴儿湿疹霜  中图分类号:R7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1-0016-0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2001年1月~2005年1月确诊为婴儿湿疹的患儿共180例,男102例,女78例,年龄20天~2岁,平均11个月。  1.2 诊断标准 (1)多发生于1个月至两岁左右的婴幼儿,症状时轻时重,或反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柴芩和胃汤对功能性胃肠病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的22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59例采用自拟紫芩和胃汤治疗;对照组69例采用吗丁啉片、雷尼替丁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结论:自拟柴芩和胃汤口服治疗功能性胃肠病肝胃不和型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柴芩和胃汤;
期刊
关键词:婴儿湿疹;肤洁灵液;外治  中图分类号:R7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1-0017-01    婴儿湿疹在皮肤科为婴儿常见的多发性变应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急性或亚急性湿疹,俗称“奶癣”。笔者自2006年9月~2007年9月用肤洁灵液外洗治疗该病9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2例病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例。
期刊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压疮;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1-0023-01    压疮是卧床病人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不良,气血瘀滞,而引起的压力性局部组织溃烂。笔者自2002年1月~2007年1月采用无菌棉签直接在创面涂搽湿润烧伤膏和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Ⅰ期、Ⅱ期压疮5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期刊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学;中医证候学;综述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2-0046-0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为关节滑膜细胞浸润,滑膜翳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的侵蚀。RA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研究认为,其发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索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途径。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徐福松教授创立的萆菟汤(草蔛、菟丝子、茯苓、车前子、泽泻、牡蛎、川断、沙苑子、丹参、红藤、黄柏、甘草等中药,清水煎至500ml)予以肛门滴入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草菟汤肛门滴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
期刊
摘 要:本文为探讨CT造影检查对复杂性肛瘘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将60例复杂性肛瘘分为2组,观察组30例行平扫和瘘管造影,对照组30例行普通X线肛瘘造影。将术前获取的影像学资料与复杂性肛瘘手术和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T造影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诊断一致,指导手术治愈率达96.7%,而普通X线肛瘘造影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诊断上有一定差异,指导手术治愈率达70%。结果表明CT造影检查在显示解剖结构及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