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教育;协同效应
引言:课程思政依据大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教师给予针对性的引领,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大学生探究、思考解决品格和价值观的思路,将知识教育和成长教育合二为一。课程思政作为思政课程的必要补充,旨在更好的发挥育人成效,达到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解决了思政课程单一的灌输教育形式,以多元化教学开展形式,发挥各门课程的优势和潜力,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进而提升课程教學的有效性。高校应重视思政课程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与构建,进而构建高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模式。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对育人本质的内在探究。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思考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路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符合社会需要、能够立足于社会且具有强劲发展潜力的一员;从专业教育而言,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两大目标,但是忽视专业素养和人的视野、心胸、品格的塑造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学子的情怀和职业操守以及性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思政课来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人格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思政教育就显得重要而迫切。
一、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
课程思政并非是增加几门思政课、开几场思政报告,搞几次思政交流,而是将思政教育的功能细化到专业课的教育之中,拓展思政教育的环节,将火力集中变为大水漫灌,使学生能够时时沉浸在思政的氛围中,在德育和教化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在这方面,思想教育与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总体目标相同,方法各异,在培养谁会主义接班人的方向引领下,发挥课程教学的优势,形成全过程、多环节德育的培育体系,充分利用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以及专业实践课的条件,扩展人格培养和伟大情怀的教育沃土。德育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专业教师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将思政因子嵌入到课程教学,结合社会需求和时代特征,自然而巧妙地将德育工作融入到专业教学中,通过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领略人生奥秘,修炼自己的品行,认识自己,了解社会。作为最经济最巧妙的德化教育的途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互动,可以大大提高德育的渗透力和教育的效果,有效拓展德育空间,形成碎片化教育,专业教育自然而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是统筹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础,构建专业教育为背景的思政教育的微循环,思政教育得以呈现专业色彩。
二、问题与思考
1、德育功能定位偏差。目前的思政教育多从社会需要着手,而没有突出思政教育与人格的养成对于学习者个人发展的重大意义,诚然,社会需要一大批有奉献精神,顾大局识大体,团结奋进的年轻人,但是忽视人自身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必然会出现问题,必然让学生出现要我学的想法,出现思政无用论的思潮,导致不少学生对思政教育出现逆反心理,不愿学或者被动地学成为一种必然。人格教育和品德的提升不仅是社会的需要,更是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这一点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题中应有之意,以人为本,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片面强调社会需求而忽视人的个性显然是有失偏颇的,结果则是德育效果的非理想化。
2、德育理念的缺失。无论是教育主体还是教育客体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不少教育工作者政治观念淡薄,崇尚实用主义,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政治素养的养成,无法形成大思政的环境和氛围,还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没有认识到学生群体在当今专业教育背景下的思想意识需求,不会借力,体现出了一种不自洽性,很多教师在专业思政教育中,说教生硬,单调枯燥,简单粗暴,缺乏亲和力。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必然为教育本身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带来隐患,教育为传道和授业的结合体,任何偏颇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导致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不注重个人修养,甚至对于国家和社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再加上受到诸多负面的影响,思想的消极情绪挥之不去,久而久之,人性中的阴暗面会日积月累。从教育客体而言,不少学生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学习一技之长,如何增长自己的才干,对于学习有较强的功利性,对于思政教育敷衍了事,没有真正认识到职业素养和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学生从小受到的德化教育不可谓不多,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体等不同渠道,都能接收到不同的思想教育的信息,但是总体而言这些信息都是不成体系,甚至是相互排斥和矛盾的,导致学生无所适从,产生叛逆和反感,一听到思政教育,骨子里就有一种抵触心理,简单地敷衍,不可能真心实意地理解其中的深意,最终导致人格培养和思想认识上的缺失。
3、制度和规范的保障体系尚未形成,思政教育能力不达标。任何教育教学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和政策的引领和规范,思政教育也不例外,从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制度和政策的不成熟是普遍存在的,这为课程思政的展开埋下隐患,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缺乏动力,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愿望不强,措施不到位,思政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还有些学校的制度落实不到位,缺少强有力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形成人浮于事的局面,制度、规范没有约束力,教师和教学依然我行我素,制度和规范的目的无法实现。同时,由于很多高校过于强调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人格、价值观和思想的教育,导致很多教师把时间和精力多放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上,专业素养可有可无,很多教师还面临班级管理和科研压力,基本上也无暇过多考虑思政教育,留下了诸多思政教育的空白。
4、有些课程的思政元素提炼的难度较大。一般来讲,理工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难度较大,人文社科类难度相对较小,这是由课程性质决定的,所以理工科教师确实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挖掘思政素材,再思考将思政因子嵌入到课程教学的方式和技巧,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心,肯定能不断提取思政因子,然后进行加工整合,再将其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三、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协同的路径和效应
课程思政不光是党中央和教育部的部署和要求,也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如何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就是一项需要认真思考的难题。
1、政策引领和政策激励同向同行。一方面发挥制度和政策的威力,约束和规范教学行为,要求教师学习制度,了解规章,认真领悟,真正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各机构各部门做好保障措施,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制定,再具体细化到授课计划和授課教案,都能体现课程思政的影子,及时检查有关资料,不足之处及时修订,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总结课堂思政的课堂落实情况,及时对授课教师进行教学反馈,层层把关,处处落实,这样才能筑起课程思政的堡垒。但是仅仅靠冷冰冰的制度还是无法彻底解决课程思政问题,高校毕竟是人本思想的阵地,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需要规章和制度加以规范,更需要柔性化的激励措施;高校需要从资金、物质上加以扶持,对于教师在课程思政上面临的困难加以帮助,鼓励教师大胆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有机地融入思政因子,搭建课程思政综合工作平台,学生处、团委、思政部能够及时提供思政素材,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树立典型和模范,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领导部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以及各二级部门都能同心同力,凝聚人心,从政策制定到具体落实都能形成和谐机制。
2、发挥模范和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好传帮带。学校打造好一批课程思政的精品和金课,以点带面,形成课程思政的高潮,组织教学名师,做好示范课和汇报课,教师间相互交流切磋,阐释心得体会;学校还可以聘请校外有影响力的课程思政名师来校讲座,组织讨论,相互借鉴经验和体会;还可以考虑打造课程思政教学模板,教师通过组织、整合、归档,将其复制到有关课程中;编写相关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组织教师共同分享,大家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安排一些教学骨干,到有关高校取经,学习其他兄弟院校课程思政取得的成就,返校后将其经验分享给学校的教师。当然能够将本校课程思政取得的成就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兄弟院校不失为共同进步之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和技巧。归根结底,教师教学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决定了教学的成败,所以设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课程思政作为新生事物,是需要慢慢摸索的渐进过程,学校领导班子必须通过内培外引等方式,累积教学能手,把内部学习培训和外部培养、访学进修结合起来,拓展教师的视野,启发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教师挖掘课程思政素材,将其整合、罗列、融合,最终成为课程教学的关键元素;课程组的老师形成备课组,经常讨论磋商,想办法出主意,相互激荡,激发大家课程思政的热情,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思政元素嵌入到专业课程的有效途径和技巧,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的培养和积累过程,操之过急反而容易拔苗助长,给教师带来巨大压力。
4、协调好课程思政和专业教学的关系,提升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不能将精彩的专业课变成整堂的思政教育,而是在专业课进行的过程中有机自然地镶嵌思政因素和信息,将思政内容和专业教育进行匹配,寻找思政和专业课程的联结点和纽带,利用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法,达到浸润式教学目的,这种巧妙的教学方式可以起到思政课无法达到的启迪人生、启航梦想的效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升和思想意识的成熟,当然,这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没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和课堂驾驭能力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另一方面,专业课堂离开了思想政治和德化教育,也会使专业课堂变成功利性的教学,知识和能力也成为冰冷的世俗教条,为学生走上社会埋下隐患,因而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应形成盐溶于汤,水漫于田的效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穿插,相互渗透,共同前行,使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叠加效应。专业课程是思政教育的载体,是其重要的基础和背景,思政教育需要专业课的嫁接,需要不同机制的协调运行,从而形成有机整体。
5、重视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中的思政教育效果。单纯依靠专业理论课堂进行思政教育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教育的本质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所以在实践中加以体验和运用,将思政教育的理念变成实践行动,将内化教育和人的品行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原本目的。学校利用讲座、沙龙、报告等第二课堂,进一步丰富德育的渠道,把活生生的人物、故事、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德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二课堂的展开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德育和思政理念,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强化德育意识,把课程思政的效果验证于第二课堂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思政意识,达到提炼和升华思政教育的目的;同时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又为思政教育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推进学生可持续发展,通过第二课堂和实践课堂,将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到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打通德育教化的最后一公里,大胆地让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会,在实践中体验人生价值和生活真谛,领悟到付出和奉献的快乐,把能力、知识、素质的培养构成有机统一体。这种真实的社会体验固化了学生的价值观,使其根深蒂固地植根于学生脑海中。
课程思政倡导将思政教育理念与思政教育内容融人全部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各类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专业教育与德化教育协同并进,打造具有立体效应的思政教育体系。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政教学的新模式,与思政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根本目的相契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育人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创新了思政教育方法, 体现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合理联动,构建了教书育人的科学生态。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2020年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协同效应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B81)
作者简介:张建华,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教育管理。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浙江东阳 322100
引言:课程思政依据大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教师给予针对性的引领,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大学生探究、思考解决品格和价值观的思路,将知识教育和成长教育合二为一。课程思政作为思政课程的必要补充,旨在更好的发挥育人成效,达到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解决了思政课程单一的灌输教育形式,以多元化教学开展形式,发挥各门课程的优势和潜力,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进而提升课程教學的有效性。高校应重视思政课程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与构建,进而构建高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模式。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对育人本质的内在探究。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思考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路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符合社会需要、能够立足于社会且具有强劲发展潜力的一员;从专业教育而言,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两大目标,但是忽视专业素养和人的视野、心胸、品格的塑造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学子的情怀和职业操守以及性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思政课来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人格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思政教育就显得重要而迫切。
一、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
课程思政并非是增加几门思政课、开几场思政报告,搞几次思政交流,而是将思政教育的功能细化到专业课的教育之中,拓展思政教育的环节,将火力集中变为大水漫灌,使学生能够时时沉浸在思政的氛围中,在德育和教化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在这方面,思想教育与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总体目标相同,方法各异,在培养谁会主义接班人的方向引领下,发挥课程教学的优势,形成全过程、多环节德育的培育体系,充分利用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以及专业实践课的条件,扩展人格培养和伟大情怀的教育沃土。德育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专业教师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将思政因子嵌入到课程教学,结合社会需求和时代特征,自然而巧妙地将德育工作融入到专业教学中,通过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领略人生奥秘,修炼自己的品行,认识自己,了解社会。作为最经济最巧妙的德化教育的途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互动,可以大大提高德育的渗透力和教育的效果,有效拓展德育空间,形成碎片化教育,专业教育自然而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是统筹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础,构建专业教育为背景的思政教育的微循环,思政教育得以呈现专业色彩。
二、问题与思考
1、德育功能定位偏差。目前的思政教育多从社会需要着手,而没有突出思政教育与人格的养成对于学习者个人发展的重大意义,诚然,社会需要一大批有奉献精神,顾大局识大体,团结奋进的年轻人,但是忽视人自身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必然会出现问题,必然让学生出现要我学的想法,出现思政无用论的思潮,导致不少学生对思政教育出现逆反心理,不愿学或者被动地学成为一种必然。人格教育和品德的提升不仅是社会的需要,更是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这一点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题中应有之意,以人为本,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片面强调社会需求而忽视人的个性显然是有失偏颇的,结果则是德育效果的非理想化。
2、德育理念的缺失。无论是教育主体还是教育客体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不少教育工作者政治观念淡薄,崇尚实用主义,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政治素养的养成,无法形成大思政的环境和氛围,还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没有认识到学生群体在当今专业教育背景下的思想意识需求,不会借力,体现出了一种不自洽性,很多教师在专业思政教育中,说教生硬,单调枯燥,简单粗暴,缺乏亲和力。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必然为教育本身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带来隐患,教育为传道和授业的结合体,任何偏颇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导致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不注重个人修养,甚至对于国家和社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再加上受到诸多负面的影响,思想的消极情绪挥之不去,久而久之,人性中的阴暗面会日积月累。从教育客体而言,不少学生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学习一技之长,如何增长自己的才干,对于学习有较强的功利性,对于思政教育敷衍了事,没有真正认识到职业素养和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学生从小受到的德化教育不可谓不多,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体等不同渠道,都能接收到不同的思想教育的信息,但是总体而言这些信息都是不成体系,甚至是相互排斥和矛盾的,导致学生无所适从,产生叛逆和反感,一听到思政教育,骨子里就有一种抵触心理,简单地敷衍,不可能真心实意地理解其中的深意,最终导致人格培养和思想认识上的缺失。
3、制度和规范的保障体系尚未形成,思政教育能力不达标。任何教育教学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和政策的引领和规范,思政教育也不例外,从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制度和政策的不成熟是普遍存在的,这为课程思政的展开埋下隐患,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缺乏动力,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愿望不强,措施不到位,思政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还有些学校的制度落实不到位,缺少强有力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形成人浮于事的局面,制度、规范没有约束力,教师和教学依然我行我素,制度和规范的目的无法实现。同时,由于很多高校过于强调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人格、价值观和思想的教育,导致很多教师把时间和精力多放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上,专业素养可有可无,很多教师还面临班级管理和科研压力,基本上也无暇过多考虑思政教育,留下了诸多思政教育的空白。
4、有些课程的思政元素提炼的难度较大。一般来讲,理工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难度较大,人文社科类难度相对较小,这是由课程性质决定的,所以理工科教师确实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挖掘思政素材,再思考将思政因子嵌入到课程教学的方式和技巧,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心,肯定能不断提取思政因子,然后进行加工整合,再将其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三、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协同的路径和效应
课程思政不光是党中央和教育部的部署和要求,也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如何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就是一项需要认真思考的难题。
1、政策引领和政策激励同向同行。一方面发挥制度和政策的威力,约束和规范教学行为,要求教师学习制度,了解规章,认真领悟,真正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各机构各部门做好保障措施,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制定,再具体细化到授课计划和授課教案,都能体现课程思政的影子,及时检查有关资料,不足之处及时修订,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总结课堂思政的课堂落实情况,及时对授课教师进行教学反馈,层层把关,处处落实,这样才能筑起课程思政的堡垒。但是仅仅靠冷冰冰的制度还是无法彻底解决课程思政问题,高校毕竟是人本思想的阵地,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需要规章和制度加以规范,更需要柔性化的激励措施;高校需要从资金、物质上加以扶持,对于教师在课程思政上面临的困难加以帮助,鼓励教师大胆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有机地融入思政因子,搭建课程思政综合工作平台,学生处、团委、思政部能够及时提供思政素材,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树立典型和模范,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领导部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以及各二级部门都能同心同力,凝聚人心,从政策制定到具体落实都能形成和谐机制。
2、发挥模范和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好传帮带。学校打造好一批课程思政的精品和金课,以点带面,形成课程思政的高潮,组织教学名师,做好示范课和汇报课,教师间相互交流切磋,阐释心得体会;学校还可以聘请校外有影响力的课程思政名师来校讲座,组织讨论,相互借鉴经验和体会;还可以考虑打造课程思政教学模板,教师通过组织、整合、归档,将其复制到有关课程中;编写相关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组织教师共同分享,大家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安排一些教学骨干,到有关高校取经,学习其他兄弟院校课程思政取得的成就,返校后将其经验分享给学校的教师。当然能够将本校课程思政取得的成就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兄弟院校不失为共同进步之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和技巧。归根结底,教师教学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决定了教学的成败,所以设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课程思政作为新生事物,是需要慢慢摸索的渐进过程,学校领导班子必须通过内培外引等方式,累积教学能手,把内部学习培训和外部培养、访学进修结合起来,拓展教师的视野,启发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教师挖掘课程思政素材,将其整合、罗列、融合,最终成为课程教学的关键元素;课程组的老师形成备课组,经常讨论磋商,想办法出主意,相互激荡,激发大家课程思政的热情,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思政元素嵌入到专业课程的有效途径和技巧,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的培养和积累过程,操之过急反而容易拔苗助长,给教师带来巨大压力。
4、协调好课程思政和专业教学的关系,提升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不能将精彩的专业课变成整堂的思政教育,而是在专业课进行的过程中有机自然地镶嵌思政因素和信息,将思政内容和专业教育进行匹配,寻找思政和专业课程的联结点和纽带,利用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法,达到浸润式教学目的,这种巧妙的教学方式可以起到思政课无法达到的启迪人生、启航梦想的效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升和思想意识的成熟,当然,这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没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和课堂驾驭能力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另一方面,专业课堂离开了思想政治和德化教育,也会使专业课堂变成功利性的教学,知识和能力也成为冰冷的世俗教条,为学生走上社会埋下隐患,因而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应形成盐溶于汤,水漫于田的效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穿插,相互渗透,共同前行,使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叠加效应。专业课程是思政教育的载体,是其重要的基础和背景,思政教育需要专业课的嫁接,需要不同机制的协调运行,从而形成有机整体。
5、重视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中的思政教育效果。单纯依靠专业理论课堂进行思政教育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教育的本质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所以在实践中加以体验和运用,将思政教育的理念变成实践行动,将内化教育和人的品行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原本目的。学校利用讲座、沙龙、报告等第二课堂,进一步丰富德育的渠道,把活生生的人物、故事、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德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二课堂的展开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德育和思政理念,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强化德育意识,把课程思政的效果验证于第二课堂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思政意识,达到提炼和升华思政教育的目的;同时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又为思政教育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推进学生可持续发展,通过第二课堂和实践课堂,将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到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打通德育教化的最后一公里,大胆地让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会,在实践中体验人生价值和生活真谛,领悟到付出和奉献的快乐,把能力、知识、素质的培养构成有机统一体。这种真实的社会体验固化了学生的价值观,使其根深蒂固地植根于学生脑海中。
课程思政倡导将思政教育理念与思政教育内容融人全部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各类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专业教育与德化教育协同并进,打造具有立体效应的思政教育体系。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政教学的新模式,与思政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根本目的相契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育人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创新了思政教育方法, 体现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合理联动,构建了教书育人的科学生态。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2020年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协同效应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B81)
作者简介:张建华,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教育管理。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浙江东阳 3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