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长期的灌输式的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要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探究过程,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都已意识到语文课堂要变成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的重要性。但一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就放不开手脚,为什么?因为顾虑太多:其一,怕学生打乱了讲课程序:其二,怕学生追根问底,教师回答不出难为情;其三,怕学生的问题离题太远,收不住而达不到教学目的;其四,怕耽误教学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正是这些原因,使教师不敢让学生质疑问难。于是,课堂上,提问只是教师的事,教师一问接一问,学生被动地围绕教师的提问回答了一轮又一轮。40分钟的教学,不是围绕学生怎么学,而是围绕教师怎么教。这与课程改革的要求极不相符。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让学生处于主动的位置。“主动求知、主动练习”,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就必须依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创设情景,提倡、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敢于问答,通过引导,使学生善于问答。
如何引导?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指明发问的途径,教给学生发问的方法。比如:可从课题上发问,从课文的内容、语句上发问,也可从某些看似矛盾的地方发问,还可以从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发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从课题着眼,即找出题眼,据此发问,例如,《捞铁牛》,为什么捞?如何捞?
2、找依据。即知道结果,要找出其依据是什么,例如《骄傲的孔雀》,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孔雀很骄傲?
3、辨别差异。即在相同或相异的语句和段落中,辨别出他们所表达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如:“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4、揭示矛盾。即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杨槐树,焦急而又耐心的等待着”,“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这两个词用在一起不是矛盾了吗?
5、抓住联系。即把课文前后之间的联系找出来,如:《将相和》第一句话“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与下文中的三个小故事有什么联系?
6、比较优劣。即比较这样写和那样写哪个好,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如:《荷花》中的句子:有的从荷叶之间冒出来。为什么用“冒”,而不用“长、生”?
7、注意标点。如:《鸟的天堂》一课中,“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句话里,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后一个不加?
8、找原因。即找出课文所写的结果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例如:黄继光为什么要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
9、做解释。即理解某个词语、句子、段落的意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句子: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句子中的两个“幸福”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10、寻实质。即思考:课文说明了什么道理?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训练应从低年级抓起,分阶段进行。提倡鼓励阶段:学生此时所提的问题,可能多停留在字、词、句和文章表面情节上。还可能“杂而乱”,但不论学生提问题大或小、对或错,教师都要给予表扬、点拨和引导,让学生知道,能提问是动脑筋、想问题、认真学习的表现,让学生积极大胆地质疑问难,养成敢问、想问、善问的习惯;引导阶段:教师边教给方法边逐步将学生思维的着力点引向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上。这一阶段应向“少而精”过渡,重在看问题提得好不好,是不是触及文章的重点、难点,是否属于探究性、鉴赏性的质疑。
教会了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快速地对学生的质疑做出恰当的处理:是因读书不认真而产生的疑问,便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去释疑;是自己经过学习、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便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是游离子学习任务之外的疑问,便冷处理,告诉学生可课后解决或相机采用转移话题的方法,将之转移到教学中来;是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便表扬提问的学生,并组织讨论、研究;是教师一时解答不了的问题,使用存疑待查的方法,引导学生课后探究。
俗话说:“滴水穿石”。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也就会得到根本的提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都已意识到语文课堂要变成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的重要性。但一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就放不开手脚,为什么?因为顾虑太多:其一,怕学生打乱了讲课程序:其二,怕学生追根问底,教师回答不出难为情;其三,怕学生的问题离题太远,收不住而达不到教学目的;其四,怕耽误教学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正是这些原因,使教师不敢让学生质疑问难。于是,课堂上,提问只是教师的事,教师一问接一问,学生被动地围绕教师的提问回答了一轮又一轮。40分钟的教学,不是围绕学生怎么学,而是围绕教师怎么教。这与课程改革的要求极不相符。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让学生处于主动的位置。“主动求知、主动练习”,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就必须依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创设情景,提倡、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敢于问答,通过引导,使学生善于问答。
如何引导?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指明发问的途径,教给学生发问的方法。比如:可从课题上发问,从课文的内容、语句上发问,也可从某些看似矛盾的地方发问,还可以从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发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从课题着眼,即找出题眼,据此发问,例如,《捞铁牛》,为什么捞?如何捞?
2、找依据。即知道结果,要找出其依据是什么,例如《骄傲的孔雀》,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孔雀很骄傲?
3、辨别差异。即在相同或相异的语句和段落中,辨别出他们所表达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如:“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4、揭示矛盾。即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杨槐树,焦急而又耐心的等待着”,“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这两个词用在一起不是矛盾了吗?
5、抓住联系。即把课文前后之间的联系找出来,如:《将相和》第一句话“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与下文中的三个小故事有什么联系?
6、比较优劣。即比较这样写和那样写哪个好,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如:《荷花》中的句子:有的从荷叶之间冒出来。为什么用“冒”,而不用“长、生”?
7、注意标点。如:《鸟的天堂》一课中,“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句话里,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后一个不加?
8、找原因。即找出课文所写的结果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例如:黄继光为什么要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
9、做解释。即理解某个词语、句子、段落的意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句子: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句子中的两个“幸福”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10、寻实质。即思考:课文说明了什么道理?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训练应从低年级抓起,分阶段进行。提倡鼓励阶段:学生此时所提的问题,可能多停留在字、词、句和文章表面情节上。还可能“杂而乱”,但不论学生提问题大或小、对或错,教师都要给予表扬、点拨和引导,让学生知道,能提问是动脑筋、想问题、认真学习的表现,让学生积极大胆地质疑问难,养成敢问、想问、善问的习惯;引导阶段:教师边教给方法边逐步将学生思维的着力点引向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上。这一阶段应向“少而精”过渡,重在看问题提得好不好,是不是触及文章的重点、难点,是否属于探究性、鉴赏性的质疑。
教会了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快速地对学生的质疑做出恰当的处理:是因读书不认真而产生的疑问,便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去释疑;是自己经过学习、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便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是游离子学习任务之外的疑问,便冷处理,告诉学生可课后解决或相机采用转移话题的方法,将之转移到教学中来;是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便表扬提问的学生,并组织讨论、研究;是教师一时解答不了的问题,使用存疑待查的方法,引导学生课后探究。
俗话说:“滴水穿石”。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也就会得到根本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