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海昏侯的火锅宴上被涮了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y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2015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土豪金百元钞票之际,江西的考古工作者在南昌的汉代海昏侯墓发掘出了总共75枚马蹄金和金饼,并且发现了一尊类似于火锅的青铜器。于是,笔者脑海中闪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两千多年前海昏侯的火锅宴上都会涮些什么呢?
  现在我们涮火锅时的主要食材包括:羊肉片、牛肉片,白菜、菠菜、小油菜,豆腐、粉条加面条,土豆、萝卜、地瓜片等,这些东西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奇物异宝,其中有一些却是海昏侯无论如何也享受不到的,即使对于贵为天子的皇帝而言,也是不可能的食物。
  羊肉片在海昏侯的火锅宴上出现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牛肉片就不一定了,因为汉朝法律规定私宰耕牛是要充军流放的,而那时又没有什么肉牛养殖专业户,这就注定海昏侯没有法定牛肉片可涮。耕牛在古代一直是非常受重视和受特别保护的,因为“君所恃在民,民所恃在食,食所资在耕,耕所资在牛,牛废则耕废,耕废则食去,食去则民亡,民亡则何恃为君?”(《新唐书·张廷珪传》)汉代典籍《淮南子·说山训》中就有一个振聋发聩的警告——“杀牛,必亡之数。”
  白菜和油菜是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栽种的农作物,但菠菜却是远道而至的舶来品,据《唐会要》记载:菠菜种子是唐太宗时从尼泊尔作为贡品传入中国的。唐太宗活跃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而第一代到最后一代海昏侯则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也就是说,海昏侯要想在火锅宴上涮菠菜吃必须再等它个四五百年。
  海昏侯无福品尝“秋天的菠菜”,但他可以享用冬天的萝卜,可是,如果他想涮点面的或者甜的换换口味,比如土豆、地瓜,那他就要等个天荒地老,因为薯类家族的这两位老兄都是明朝后期才从遥远的南美洲来到中土大明的。土豆外形酷似马脖子上挂着的铃铛,也叫做马铃薯,味道与山药难分彼此,故又名山药蛋,由于来自西洋,所以又被称为洋芋;地瓜的小名番薯则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它也是从异族地区漂洋过海来看咱们中国人的。
  海昏侯涮不了地瓜、土豆也许还不算太令人吃惊,真正让你我大跌眼镜的是——他连粉条、粉丝都无缘邂逅。粉条的直径相对较长,在0.7毫米以上,制作起来难度较小,虽然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离海昏侯生活的年代还是有一定距离。粉丝的直径必须小于0.7毫米,制作难度远远大于它哥哥粉条,300年前才得以面世,海昏侯要想在火锅宴上一品其细腻柔滑,恐怕得剃发留辫作满洲人打扮了。
  不幸中的万幸是,海昏侯还有美味的豆腐和面条可吃,但需要说明的是,那时候的面条不叫面条,而是称为面饼。饼者,水和面二者相并所成之食品也,面条这个名字是在一千年后的北宋时期才出现的。
  现在的火锅汤料通常分为麻辣、清汤、番茄等,如果海昏侯是个口味重的哥们儿,那他一定会颇为失望,因为那时只有麻味的花椒没有辛味的辣椒。辣椒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的呢?也是明朝后期。辣椒是沿着长江从下游向上游传播的,有趣的是,最先吃到辣椒的江浙人浅尝辄止,稍晚接触辣椒的湖南人和四川人却后来居上,成了最能吃辣的人群。
  对于海昏侯的舌尖来说,纯正的麻辣口味没指望了,那么番茄口味怎样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番茄和辣椒、土豆、地瓜一样,是在16世纪才来到中华大地的。番茄的老家也在南美洲,原名“狼果”,刚发现时谁也不敢对它下嘴,生怕咬了之后会立马中毒倒地。对于番茄的拥粉来说,真的应该非常感谢世界上第一个吃它的人,没有他不怕牺牲的吃货精神,我们怎么能享受到如此美味的番茄呢?
  谁在海昏侯的火锅宴上被涮了?行文至此,谜底已经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了哟……
  链接:
  2015年11月8日,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了十余吨近200万枚的五铢钱,相当于今天一百多万元人民币。五铢钱初铸于汉武帝时期,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五铢钱出土首次以考古方式证明唐宋以来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校量方式最迟起源于西汉。
  而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出现数量惊人的金器堆,包括数十枚马蹄金、两盒金饼等。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表示,这是目前在国内西汉墓葬考古中保存最完整、数量最集中的一次此類文物发现。
其他文献
在童话世界里,闪闪发光的神奇魔镜是《白雪公主》里恶毒皇后每天都照的妖镜。它不仅可以识别人的外貌,还能与主人流畅对话,是很多女孩子津津乐道的童年心爱之物。而如今,随着面部识别技术的发展,童话故事里的“魔镜”正在成真。  它名叫Hi Mirror,是一面智能镜子,尺寸约为28厘米×42厘米,具备抗湿能力。它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可利用专利技术深度分析人的肤质状况。首先,它会拍摄一张使用者的素颜照片,分析脸
放鸽子  儿子问:“爸爸,‘放鸽子’是什么意思?”  爸爸答:“比如,我把你带到野外玩,我说要去买一点东西,请你在这里等我。结果,我没有来接你,这就是‘放鸽子’。”  儿子说:“爸爸,你这不是‘放鸽子’,而是犯了遗弃罪。”食物  一个小伙子抱着一只兔子上公交车,司机拦着他喊:“没看见牌子上写着不能带宠物乘车吗?”小伙子不慌不忙地转身道:“师傅,它是食物!”萝卜腿  课间的时候,小琳在座位上哭了起来
判定一个人是否聪明,有没有一个标准?有人说,聪明就是要有一个大脑袋,脑门越大,说明大脑的容量越大,人也就越聪明。但是,这个观点同样也可以用大象来反证。  IQ得分是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的标准,但是长期以来,古今中外的研究者在大脑体积和IQ之间的关系上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IQ得分越高,是因为这个人大脑体积越大;反之,得分越低,说明脑容量越小。  1836年,德国解剖学家弗里德里希·蒂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我的泪水全无/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我第一次听周云蓬的这首《九月》,是在初春时纪念海子的诗会上。走进会场时,主办方就一直在循环播放这首曲子,苍凉而又悲壮的旋律一下子住进了我的耳朵,也让我记住了周云蓬这个名字,一朵在黑暗里触碰世界的飞蓬。  说到周云蓬,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民谣。那些背着吉他的民谣歌手,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出发,由南到北
从夫子庙熙熙攘攘、人流如织的人群里挤身出来,我猛然一转身,就发现了这个依偎着秦淮河茕茕孑立的乌衣巷伫立在眼前。这个承载着厚重文化的巷子里游人稀少,蜷缩在距离文德桥头几十米远的建筑群里,与夫子庙步行街热闹景象形成强烈反差,仿佛一位踽踽独行,被遗弃在街角,与繁华都市格格不入的清修道士。  我们来到乌衣巷时,已是傍晚时分,太阳已经西斜,这个时间节点,不知是否与当年那位诗豪站在乌衣巷口的时间恰巧吻合?虽然
亲爱的:  我在纸张上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你正在晒衣服,阳光从你的侧脸照过来,有一片温暖的光晕,在蓝天与你之间,我只看见你。  又是一年秋初,今年的九月不像往年一般有在阳光下微笑的花蕾,更多的是绵长的细雨。我从学校里出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看见你撑着伞,在雨帘中静候。  那天,你拉着我的手,走在城市的繁华街道,雨落在伞面上,奏响柔情的乐章。我已经忘记有多久没有和你这样牵手走在路上,安然走过街角
我们就要参加大学的毕业典礼了,这时候我想起了大学期间最让我憷头的一位教授。大二那年,我选修了一门表演课。我想以后有机会就到剧院后台找一份临时工作,但即使是在后台打工,剧院也要求你进修过表演课。  影星苏珊·萨兰登和乔恩·沃伊特就是从这所大学毕业,但是在课堂上,我发现自己是唯一一个没有主修过戏剧或音乐的学生。第一堂课开始了,老师诺姆走进了教室,这是一个身材矮小的男人,喜欢一边说话一边打着有力的手势,
秋风染黄了村子,徐艳丰坐在院子里编织蛐蛐笼子,他抽出一根细长的高粱秆,剥下外皮,麻利地在空中打折缠绕几圈,再用传统的榫卯咬合固定,一个四角翘伸、形如鸟翅的飞檐便栩栩如生。他手中,绽放出数不胜数的编织品,天安门、黄鹤楼、走马灯……造型巧妙丰富,精致壮观。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编高粱秆。”──这是徐艳丰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高粱秆堆满屋子,午饭凉在桌上,他像凝视一朵花儿一样,专注在手中那抹温暖的黄
他的声音仿佛一列老旧而汽笛轰鸣的蒸汽火车,从中东铁路上缓缓驶过,驶入西伯利亚的方向,只抖落下厚厚一地煤渣。  家乡市中心旁边有一个开阔的广场,由于地处商业街区,这个广场养活了不少乞讨者。不论冬夏,经常能看到穿着朴素的年轻人蹲在广场边,手里举着一块纸板或者塑料板,上面书写着自己的凄惨故事,真伪不辨。商业街平日很繁华,路人们总是像看戏一般,看着不少身强力壮的乞讨者“表演”,偶尔发发善心,扔下一些零钱。
在安德烈很小的时候,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就制订出周详的培养计划,希望儿子今后能像她一样,成为一名作家。  儿子上学了,龙应台惊讶地发现,儿子似乎对写作并不感兴趣,曾经教给他的诗词、儿歌全忘了。她常常被老师喊到学校,告知她安德烈的作文写得很不理想,希望她这个当作家的妈妈能够多指导一下。  龙应台感到很不解: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去培养儿子,可儿子对写作还是不感兴趣呢?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对吗?  一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