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20682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它往往以科学精神为载体,决定着一个人的思维活动和外在表现。科学价值观强调了客观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和人类认识自然的局限性,提倡探索、质疑、合作、实证等科学精神。
  在教科版的科学教材中,透过教材表面的文字,我们读到了编者对于科学价值观的关注,承载这些的是大量的活动、事件和人物。尤其是在《地球与宇宙》板块的学习过程中,折射出的科学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其承载科学价值观培养的丰富资源。从哥白尼30年如一日的天象观测,到贝塞尔发现仅为0.31角秒的恒星周年视差,再到布鲁诺为了真理葬身火海,先哲们对科学精神的诠释,是《地球与宇宙》板块不容忽视的财富,更是培养学生科学价值观的珍贵素材。
  一、 在思维的碰撞中,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
  很多学生都认为现代人比古人要聪明,你看,多少古代人的幻想被现代人实现。然而,牛顿的名言点醒了我们:“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科学的发展史来讲,每一项科技的进步,都是站在“科学历史”这个巨人的肩膀上。
  案例:“托勒密是个笨蛋”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中《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课时,有个声音从角落里传来:“托勒密是个笨蛋!太阳是恒星那么大,地球比它小了那么多倍,怎么可能大的绕着小的转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很显然赞成他意见的同学不在少数。
  教师灵机一动道:“既然那么多同学认为托勒密是笨蛋,那就让我们来查一查他们的资料,看一看他们笨不笨。”
  利用网络,学生马上找到了托勒密的资料,他们发现,他是当时很有影响力的天文学家。更让学生惊讶的是,最初提出“地心说”的希腊人亚里士多德,更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
  师:“为什么那么博学多才的科学家却提出那么‘笨’的理论呢?”
  师:“让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他们当时观察天象的条件是怎么样的?”
  学生的思维被点亮了:“哦,他们那时候应该连天文望远镜都没有,都是用肉眼观测的。”
  师:“是的,虽然托勒密的理论最终被证明是不正确的,但他却是推动人类‘宇宙观’不断前进的推动力,这些也都是他和其他古代科学家的杰出贡献。”
  通过这样的思维碰撞,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都具有某一时代的特征,也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局限性。现代人之所以发现得更多,除了更多的信息摄入,观察工具的改进之外,更重要的是无数的先哲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所作出的努力。
  二、在实验的探究中,为科学价值观奠基
  1.在过程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
  近几年,多起谣言的广泛传播,证明了这个时代实证精神的缺失。而一个具备正确科学价值观的人肯定是一个具有实证精神的人。
  在教学《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时,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迅速地作出了“陨石撞击说”的结论。教师并不作直接肯定,而是让学生认真分析和概括了月球环形山的特点,结合月球自身的结构特点,让学生重新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了验证。让学生体会到陨石撞击说相比于火山喷发说和其他学说,更接近于我们看到的现实,但是现在的科学界其实并未对环形山的形成盖棺定论,因为至今也没有最直接的证据证明环形山就是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科学家同我们一样,在用各种各样的证据证明自己的假设,结论必须是各种证据所叠加出的一个结果。
  这是一节没有结论的科学课,却在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了实证精神的价值。
  2.在概念的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科学史上每一次成功的探索都是从科学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始。如牛顿被苹果砸中想到了地球引力、傅科从摆的偏转中想到了地球的自转,但是,如果仅仅只有好奇心,那么他们便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他们的伟大,是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保持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即不畏困难、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在执教《地球在公转吗》一课时,书上的材料向学生介绍了贝塞尔发现0.31角秒的恒星周年视差。如果教学只进行到这里,那么学生认知的仅仅是一组数据而已。
  于是,教师利用课件,模拟了两颗恒星及在地球上的观测点,让学生感受随着观测点的位移,以及两颗恒星间的“距离” 的微妙变化。教师有意放慢播放速度,让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完成这一观察。
  学生感受:我们的观察是在离屏幕几米的距离,而贝塞尔相当于在宁波雅戈尔体育馆(距离学校所在地十六公里)来观察屏幕上的这两个图案;我们的观察只维持了十分钟,而贝塞尔完成这一试验,足足用了一年;我们的观察仅仅是一个演示实验,我们知道它有个成功的结果;而贝塞尔是一个崭新的试验,他面对的很可能是一个失败的结果,学生对贝塞尔肃然起敬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我平生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试验的结果。”同样,每一个科学家看似大海拾贝般不经意的发现,背后却是他们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三、 在科普读物的熏陶中,点燃科学精神的火种
  《地球与宇宙》板块中教材所能记载的仅仅是对地球与宇宙概念的初步认知,它为学生揭开的仅仅是这个庞大体系中的冰山一角。学生对于地球和宇宙的更多认识往往是通过课外科普读物来实现的,幸运的是,现在有很多以《地球与宇宙》内容为背景的科普作品,比如《太空知识三千问》《地球的故事》等。它们不仅为我们的孩子清晰地勾勒了这个世界的容貌,更是在字里行间内化了科学精神的灌输。
  科普读物的价值并不局限于揭示原理、告知结论,还能从故事的主人公身上体会到那种勇于探索、不断求知的科学精神。比如凡尔纳的《太阳历险记》中那36个不同种族的人们,随着那颗彗星在太阳系漫游的故事,他们同舟共济战胜了太空中的种种困难,最终重返地球。故事中所展示的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天文知识的介绍一起相得益彰,让学生经历了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双重洗礼。这样的科普读物还有很多,比如《征服月亮的人们》《地心历险记》等。
  不仅仅是科普读物的主人公可以成为榜样,有时候,科普读物的作者本身便是一个传奇。如撰写《时间简史》的霍金,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要把它当做一种有意识的教学活动来加以对待,这样,既能激发和坚定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科学概念的形成,从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一个课例的三个片段来阐述基于基本经验学情之下如何理清儿童的现实经验和思维过程,以促进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间的相互融通,让学习历程看得见、说得清。  【关键词】基本经验 “理学” 思维过程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师应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儿童现有知识和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适时引导儿童依据先前习得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问题,充分展示学情材料、思维过程和个性化问题并逐步理清、理明。  一、立足经
【摘要】加强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是应时而生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等是非连续性教学的基本问题,本文就此做了初步的解答。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 非线性思维 教学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多种复杂的信息和多样的表达形式常常交织在一起,而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迫使人们需要快节奏转换的阅读和表达方式。所以,阅读与使用非连续性文本就成为一种重要的生存需要。  一、非连续性文本是什么 
【摘要】数学课堂之中通过展示交流,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赋予学生交流碰撞的机会,给出一方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了知识的增厚,情感的共鸣,思想的生成,交流与碰撞使数学课堂真正达到灵动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 交流碰撞 灵动高效  托尔斯泰说过:与人交流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交流是人类传递信息、融洽情感、碰撞思想的途径,正是因为有了交流,才使得社会变得开放,得以不断发展。小学
[摘要]在情境创设中,应积极问答,多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思维导图呈现语言点的搭建,能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由于有了教师的充分铺垫,创造了合适的练习平台,学生的练习发挥出色,学生很想讲,也很能讲。  [关键词]创设情境 思维导图 铺垫充分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课程,它一方面承载着优秀丰富的文化内容,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另一方面,它也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结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征,立足教学实践,语文阅读教学自然就成为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依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规律收录课文数百篇,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优质多元的阅读素材。笔者认为,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就必须充分利用教材文本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活動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所积累的活动经验,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多边形的面积”是帮助学生丰富“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逻辑思维和空间观念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图形转化”这一主线,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各种多边形面积的过程中,主动获取并逐步积累、提炼,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数学活动 基本活动经验 多边形的面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目前,小学教育正在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智力水平也能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那么,教师如何通过明理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学习动机,诱
摘要:  本文以阅读教学课《小壁虎借尾巴》为例,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基于课标要求,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根据教材特点,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如拼音识字、归类识字,在识字中推动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整体推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阅读体验,来发展学生的语言,并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识字方法 思维能力  正文:  《义务教育语
教学目标:  1.感受一领众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能用热情、饱满的歌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  2.通过欣赏、聆听、体验、创编,感受号子一领众和的形式。  3.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有兴趣积极参与创编劳动号子,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加深对生活与劳动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一领众和的劳动场面,能热情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  2.歌曲中附点与前后十六分音符节奏的掌握。  教具准备:  多媒体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打破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仿佛把人一下子拉到了一个“不能脚踏实地”的空间中。整个社会心浮气躁,教师也不能幸免,教师是人,也要吃喝拉撒,也有七情六欲,也要享受生活。联合国专家曾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与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及时克服消极心理的影响,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教学工作中去。  然而,我们总能看到有些教师从课堂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