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曹植是建安时期颇负盛名的作家,同时他的王侯身份也让他备受瞩目,但后以争储失势几度欲为阶下囚,从此愁眉不展含恨而终。曹植卓越的才华与显赫的家世,使他成为历代文学研究的焦点。作家在文学作品的形象塑造上,都会不同程度的呈现出作家本身的生活经历。在曹植词赋中的人物形象中,有怨而不怒的女性形象,也有立体多维的士子形象。曹植以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呈现文化内蕴,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曹植词赋中人物形象来分析其文化内蕴。
关键词:曹植 词赋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士子形象 意象
三曹是建安文学的创立者,也是代表人物,在他们的努力下,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在历史上被称为建安风骨,在中华文学史上留下了永久的光芒。而在三曹中,曹植又以其精湛的学养和诗艺超群绝伦,成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被后人誉为“建安之杰”。曹植的身世及经历,使他在创作中不仅融入了浓墨重彩的身世感伤,而且还蕴含着辞藻华丽的比兴寄托,深深地感动读者。对于曹植的诗文研究的很多,而对于其词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简要分析曹植词赋中人物形象的类型及内蕴。
一 怨而不怒的女子群像
在曹植词赋中,并没有女性的主体地位,当时的文化主体以封建男性为中心,女性必定与文化主体无缘。曹植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当时的女性,因此,在他的笔下,所有的女性都成为了美丽、灵敏、柔弱的代言,她们怨而不怒的性情致使她们都以悲剧收场。在曹植词赋中,关于女性的作品凤毛麟角,但是却都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1 美丽——仪态万端
在曹植的笔下,女子都有着美丽的共性。她们千娇百媚、仙姿佚貎、娇小玲珑、梨花带雨等,曹植在词赋中赋予了这一群粉装玉琢的女子以晶莹灵动的形容。在《感婚赋》中,曹植以轻灵的文字反映了他背后的隐忧。美丽的少女待字闺中,渴望爱情又异常无助,叹息自己的人生。少女内心的热烈与现实的无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在嫣然一笑之后又深叹女子命运的无奈,同时也显现出了曹植对这些女子即关爱又无助。
2 柔弱——命若浮萍
在封建制度下,女子是男性的附属物,在曹植的词赋中她们的柔弱得以体现。女子的命运完全由父母作主,从恋爱到婚姻的全部过程。这些女子不能爱,也不敢爱,不能反抗,也不敢反抗。在当时社会中,这些女子就构成了失声的群体,她们主动的屈膝在“礼”的教条下。在她们看来,只有登清台以荡志、登高楼以临下,哪怕是神灵洛神也在哀叹匏瓜星的孤零无匹,同情牵牛星的寂寞独居。这些女子唯有不断悲叹才能使内心的孤独得以宣泄,最终成为纤纤弱体。在曹植的词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少女无声的接受了现实对爱的抑制,就算是弃妇也不会有愤恨,实在是让人心生怜悯。曹植是感叹生命的文人,他天生具有仁孝之心,对于弃妇的内心有深刻的了解,所以会从弃妇的角度叙写婚嫁,被逐出家门的境遇,从侧面揭示了妇女受欺凌和摧残的命运。在曹植漫漫的生命意识中,意识到女性的弱势值得反思,因此,曹植在词赋中将女子置于无声的位置。
3 聪慧——佳人尊礼
聪慧也是这些女子的共性,这些女子英明但不尖锐,在曹植的词赋中,即使是最弱势的弃妇群体,依然是颖悟绝伦的。仅仅一句“衣入门之初服”就可以让我们看出为自己保留着最后的尊严。在《叙愁赋》中,曹植刻画了两个王侯之女的聪慧。她们虽在年幼时就受母亲与教师的学习处事礼仪,学习帝舜妃的聪颖贞仁,希望可以辅助君王,不过她们也深知,如果进入王宫就再难见亲人一面。作为王侯之女,她们仅是权利的筹码。不过从现实中来看,在当时的男权社会,这些王侯之女确实是政治联姻的棋子,女人的命运掌握在男人的手中。在《洛神赋》中,曹植呈现出了处于高雅境界女子的另一种聪慧。洛神不仅是旷世美人,而且充满着青春的朝气,如出水芙蓉般的清新,而且她披罗衣、缀明珠,使得她更加的华贵,可以说是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洛神最后的离开正是她聪慧的选择,发乎情而止于礼,足以让我们叹惜礼仪对美的摧毁、对自由的束缚。
二 多维立体的士子形象
综合曹植的全部词赋作品,可以看到这些词赋是对曹植本人形象的多维度刻画。综合到一起,我们可以更深刻的认识曹植的命运以及他的内心思想,也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个体生命的被摧毁的美。
1 骄奢宠溺
曹植自幼就聪慧过人,由于他具有超常的创作能力,使曹操怀疑曹植是请他人捉刀,曹植坚定否认,当场就以一首《登台赋》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赋中对铜雀台的描绘,对曹操的称赞都非常的恰当,由衷的祈颂曹魏恩泽四方,与天同寿,祝愿曹操天保九如,从此曹操对曹植刮目相看,对曹植万般宠爱,甚至想要立曹植为太子。
因此,曹植过了一段放荡不羁的日子,整日与文人诗酒唱和。在一次宴游中,曹植的一首《娱宾赋》强烈的表达了曹植的治国之心。此外,这种奢靡的生活虽然是王侯荣耀的写实,但是也透露出了曹植的年少轻狂与浅薄。而也正是他这种浅薄与逞才为他日后遭受迫害做了铺垫。再加之曹植过于骄傲的弱点,都显示了其政治的幼稚。从曹植的《斗鸡篇》中,我们能够感受得到其年少时激昂的斗志。
2 立身扬名
建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人亲眼目睹战乱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他们要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曹植的《离思赋》和《东征赋》深刻表达了他的政治诉求。这两首词赋记录了曹操不断征伐的脚步,为了追寻功名,其甚至愿意效死力。此为曹植一直以来的志向,并不是为了讨好曹操而作。例如,在诗歌《白马篇》中“捐躯赴国难”、《杂诗》中“甘心赴国忧愁”等,在很多的诗文中都有提及这一志向。
曹植的功名欲望表现在建安的时代中,不过这多少也会与其自幼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受其影响有关。当文人都服从于三曹时,曹植的欲望得到了催化。年少时的政治热情是他最终的目标。曹植为百姓建构陵墓的艰辛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对于秦始皇的残酷而感到愤恨。对于关心民生,在曹植的很多词赋中都有体现,例如,《大暑赋》、《慰子赋》等。 3 象箸玉杯
虽然曹植一生都有政治的抱负,但是他还是比较懂得享受生活,在他的很多词赋中,都体现了其精致的生活。例如,《九华扇赋》,九华扇出自于王宫,以稀有的名竹和精湛的工艺制成,是美伦美奂的工艺品。在《车渠椀赋》中,描写了此玉的出身,不张扬的个性也是一种美德。不过其珍贵之处在于金黄的本色,它的光芒甚至超过了朝阳。黑色与白色的嵌入,赤色的光,赋予了此玉莫测之感。再加上玉石天性的奇异,也是一种美德。仿佛与人一般,它起初并没有引得他人的注意,后来经过巧匠的精雕细琢,成为了稀世珍宝。这首词赋恰恰是曹植的缩影,他期待自己可以与这块宝玉一样,自身超凡卓越,如果经过栽培提拔,那么就会有更显著的作为。
《宝刀赋》是曹植受宠的体现,曹植也以此来鸣谢曹操。曹植由于自己的文学而受到曹操的宠爱,不过也是因为这一点,被曹丕认为是最大的威胁,成为了最先受到打击的人。
4 恪守儒礼
曹植一生所信守的原则之一包括恪守如礼。在其所有的诗赋中,对父亲曹操的称呼是最显而易见的,“明后”、“慈君”、“至尊”、“大人”等。不只对父亲,对于兄长曹丕也习惯性的用敬称,“我君”、“公子”、“主人”等,即使是他在后期受到迫害之时,也是一直使用敬语。哪怕是对侄子曹叡,曹植也非常敬重,导致后人对他的嘲讽。当曹植受到迫害后,依然采用敬语,很大程度上会让人感到有些木讷,不过曹植作为臣子,他坚持要恪守儒礼,以此来做为抑制本性的一种方式。
5 重情守义
看重情义也是是曹植信守的原则,在其词赋中,充满了对亲情的依附。在曹操去世多年,自己也历经几度迫害的情况下,经过曹操当年作战的营垒,曹植以一首《怀亲赋》深切的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赋中描写了曹操当年作战的军营和军垒,回忆了曹植当年与父亲征战沙场的情景。这种睹物思人对于受尽煎熬的曹植来说是最不愿意面对的,不过他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存在。虽然此赋是悼念曹操,但是也是在悼念自己的青春。
《释思赋》表现了一种兄弟的离别。曹植的弟弟过继给了叔父,面对离别,都有众多的无奈,通过此赋,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身为王孙,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悲哀。在曹丕称帝后,不让曹植去祭祀父亲,说曹植是庶出,虽然曹植与曹丕是同一个母亲。在词赋中,我们不能体会到曹植当时的感受,不过应该与妹妹入宫的痛楚相同吧,因为他写到自此之后不再是一个家庭,也不是一个根系,心伤肝催。曹植对于兄弟情的决裂,不仅愤恨,而且徒增了一丝凄凉。
6 时不再来
一生以政治为功名的曹植,为我们展现了他一生的抱负,以及他无法逃避的现实。在曹植的一生中,不能自保也不无法保全他人一点一点地吞噬了他的信仰。在《离缴雁赋》中,曹植描写了孤傲的大雁每年往返于魏国,但是却被猎捕。它的伙伴各自逃命,无视它的痛苦,当它成为美餐的刹那,忽被援助得以逃生。从此大雁以感恩之心生活,不再有任何欲求。词赋中的大雁正是曹植自己,当他陷入危难的时刻,期盼着有人能够施以帮助,但是现实的残酷终使他得以清醒。
曹植的后半生闲居度过,历经多年,在功业上没有取得成就,时间的流逝让曹植惶恐不安,也是其后期词赋的主题之一。尽管如此,曹植依然在奋力追寻,并没有放弃理想,虽然这些理想不同程度的被熏染了悲剧的色彩。文帝时,曹植上表过多封请战表,想为国效力,不过他不会揆情度理,虽然出于好意,却得来兄侄的厌弃,以至于成为了处境最难的王侯。曹丕继承王位之后,曹丕的冷酷终于让他明白他只是一己之见,他的热情不仅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反而还迫害了自己,他才慢慢懂得了如何自保。
其实曹植对生活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假若能够让他实现人生的不朽,那么无论是荣华还是贫苦,对他来说并无所谓。曹丕继承王位之后,铲除了曹植的羽翼,将曹植推入了孤独之中。因而,曹植有大量的时间用来作诗,他大部分时间出游,可以让他忘却忧伤,但是也会强化他的痛苦。例如,《临观赋》、《潜志赋》等,都表达了曹植压抑情绪。而《九愁赋》终于展示了曹植压抑已久的情感,他不再怨而不怒,淋漓尽致的表述了自己所遭遇的不公。
三 结语
曹植词赋中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使我们进行更加透彻地了解,更加深刻的研究曹植思想。综合曹植词赋中人物形象,女性的共性就是美丽、柔弱与聪慧,而男性的形象较为多变,重情的男子、忠贞的义士、放荡不羁的游子、遭受迫害之士等。通过对词赋的分析,能够得出曹植的性格比较全面,博学多才、骄纵之弊、重情守义、立志扬名。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曹植内心追求的形象与现实形象极大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使曹植陷入了悲惨的人生,最终构成了他多维的立体形象。从曹植词赋中所传达的情感来看,不管是怎样的人物形象,都是压抑的。通过对曹植词赋的简要分析,可以更为立体的了解曹植的真实状况。
参考文献:
[1] 王萍:《曹植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2] 杨贵环:《曹植文学的批评史略》,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4] 周清遐:《曹植诗歌意象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5] 袁野:《曹操、曹植游仙诗与朝鲜李春英游仙诗比较研究》,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6] 杨娟:《从曹植接受史中考察历代对曹植赋的接受情况——兼论曹植赋的艺术成就》,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郑家刚,淄博职业学院讲师)
关键词:曹植 词赋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士子形象 意象
三曹是建安文学的创立者,也是代表人物,在他们的努力下,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在历史上被称为建安风骨,在中华文学史上留下了永久的光芒。而在三曹中,曹植又以其精湛的学养和诗艺超群绝伦,成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被后人誉为“建安之杰”。曹植的身世及经历,使他在创作中不仅融入了浓墨重彩的身世感伤,而且还蕴含着辞藻华丽的比兴寄托,深深地感动读者。对于曹植的诗文研究的很多,而对于其词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简要分析曹植词赋中人物形象的类型及内蕴。
一 怨而不怒的女子群像
在曹植词赋中,并没有女性的主体地位,当时的文化主体以封建男性为中心,女性必定与文化主体无缘。曹植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当时的女性,因此,在他的笔下,所有的女性都成为了美丽、灵敏、柔弱的代言,她们怨而不怒的性情致使她们都以悲剧收场。在曹植词赋中,关于女性的作品凤毛麟角,但是却都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1 美丽——仪态万端
在曹植的笔下,女子都有着美丽的共性。她们千娇百媚、仙姿佚貎、娇小玲珑、梨花带雨等,曹植在词赋中赋予了这一群粉装玉琢的女子以晶莹灵动的形容。在《感婚赋》中,曹植以轻灵的文字反映了他背后的隐忧。美丽的少女待字闺中,渴望爱情又异常无助,叹息自己的人生。少女内心的热烈与现实的无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在嫣然一笑之后又深叹女子命运的无奈,同时也显现出了曹植对这些女子即关爱又无助。
2 柔弱——命若浮萍
在封建制度下,女子是男性的附属物,在曹植的词赋中她们的柔弱得以体现。女子的命运完全由父母作主,从恋爱到婚姻的全部过程。这些女子不能爱,也不敢爱,不能反抗,也不敢反抗。在当时社会中,这些女子就构成了失声的群体,她们主动的屈膝在“礼”的教条下。在她们看来,只有登清台以荡志、登高楼以临下,哪怕是神灵洛神也在哀叹匏瓜星的孤零无匹,同情牵牛星的寂寞独居。这些女子唯有不断悲叹才能使内心的孤独得以宣泄,最终成为纤纤弱体。在曹植的词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少女无声的接受了现实对爱的抑制,就算是弃妇也不会有愤恨,实在是让人心生怜悯。曹植是感叹生命的文人,他天生具有仁孝之心,对于弃妇的内心有深刻的了解,所以会从弃妇的角度叙写婚嫁,被逐出家门的境遇,从侧面揭示了妇女受欺凌和摧残的命运。在曹植漫漫的生命意识中,意识到女性的弱势值得反思,因此,曹植在词赋中将女子置于无声的位置。
3 聪慧——佳人尊礼
聪慧也是这些女子的共性,这些女子英明但不尖锐,在曹植的词赋中,即使是最弱势的弃妇群体,依然是颖悟绝伦的。仅仅一句“衣入门之初服”就可以让我们看出为自己保留着最后的尊严。在《叙愁赋》中,曹植刻画了两个王侯之女的聪慧。她们虽在年幼时就受母亲与教师的学习处事礼仪,学习帝舜妃的聪颖贞仁,希望可以辅助君王,不过她们也深知,如果进入王宫就再难见亲人一面。作为王侯之女,她们仅是权利的筹码。不过从现实中来看,在当时的男权社会,这些王侯之女确实是政治联姻的棋子,女人的命运掌握在男人的手中。在《洛神赋》中,曹植呈现出了处于高雅境界女子的另一种聪慧。洛神不仅是旷世美人,而且充满着青春的朝气,如出水芙蓉般的清新,而且她披罗衣、缀明珠,使得她更加的华贵,可以说是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洛神最后的离开正是她聪慧的选择,发乎情而止于礼,足以让我们叹惜礼仪对美的摧毁、对自由的束缚。
二 多维立体的士子形象
综合曹植的全部词赋作品,可以看到这些词赋是对曹植本人形象的多维度刻画。综合到一起,我们可以更深刻的认识曹植的命运以及他的内心思想,也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个体生命的被摧毁的美。
1 骄奢宠溺
曹植自幼就聪慧过人,由于他具有超常的创作能力,使曹操怀疑曹植是请他人捉刀,曹植坚定否认,当场就以一首《登台赋》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赋中对铜雀台的描绘,对曹操的称赞都非常的恰当,由衷的祈颂曹魏恩泽四方,与天同寿,祝愿曹操天保九如,从此曹操对曹植刮目相看,对曹植万般宠爱,甚至想要立曹植为太子。
因此,曹植过了一段放荡不羁的日子,整日与文人诗酒唱和。在一次宴游中,曹植的一首《娱宾赋》强烈的表达了曹植的治国之心。此外,这种奢靡的生活虽然是王侯荣耀的写实,但是也透露出了曹植的年少轻狂与浅薄。而也正是他这种浅薄与逞才为他日后遭受迫害做了铺垫。再加之曹植过于骄傲的弱点,都显示了其政治的幼稚。从曹植的《斗鸡篇》中,我们能够感受得到其年少时激昂的斗志。
2 立身扬名
建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人亲眼目睹战乱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他们要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曹植的《离思赋》和《东征赋》深刻表达了他的政治诉求。这两首词赋记录了曹操不断征伐的脚步,为了追寻功名,其甚至愿意效死力。此为曹植一直以来的志向,并不是为了讨好曹操而作。例如,在诗歌《白马篇》中“捐躯赴国难”、《杂诗》中“甘心赴国忧愁”等,在很多的诗文中都有提及这一志向。
曹植的功名欲望表现在建安的时代中,不过这多少也会与其自幼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受其影响有关。当文人都服从于三曹时,曹植的欲望得到了催化。年少时的政治热情是他最终的目标。曹植为百姓建构陵墓的艰辛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对于秦始皇的残酷而感到愤恨。对于关心民生,在曹植的很多词赋中都有体现,例如,《大暑赋》、《慰子赋》等。 3 象箸玉杯
虽然曹植一生都有政治的抱负,但是他还是比较懂得享受生活,在他的很多词赋中,都体现了其精致的生活。例如,《九华扇赋》,九华扇出自于王宫,以稀有的名竹和精湛的工艺制成,是美伦美奂的工艺品。在《车渠椀赋》中,描写了此玉的出身,不张扬的个性也是一种美德。不过其珍贵之处在于金黄的本色,它的光芒甚至超过了朝阳。黑色与白色的嵌入,赤色的光,赋予了此玉莫测之感。再加上玉石天性的奇异,也是一种美德。仿佛与人一般,它起初并没有引得他人的注意,后来经过巧匠的精雕细琢,成为了稀世珍宝。这首词赋恰恰是曹植的缩影,他期待自己可以与这块宝玉一样,自身超凡卓越,如果经过栽培提拔,那么就会有更显著的作为。
《宝刀赋》是曹植受宠的体现,曹植也以此来鸣谢曹操。曹植由于自己的文学而受到曹操的宠爱,不过也是因为这一点,被曹丕认为是最大的威胁,成为了最先受到打击的人。
4 恪守儒礼
曹植一生所信守的原则之一包括恪守如礼。在其所有的诗赋中,对父亲曹操的称呼是最显而易见的,“明后”、“慈君”、“至尊”、“大人”等。不只对父亲,对于兄长曹丕也习惯性的用敬称,“我君”、“公子”、“主人”等,即使是他在后期受到迫害之时,也是一直使用敬语。哪怕是对侄子曹叡,曹植也非常敬重,导致后人对他的嘲讽。当曹植受到迫害后,依然采用敬语,很大程度上会让人感到有些木讷,不过曹植作为臣子,他坚持要恪守儒礼,以此来做为抑制本性的一种方式。
5 重情守义
看重情义也是是曹植信守的原则,在其词赋中,充满了对亲情的依附。在曹操去世多年,自己也历经几度迫害的情况下,经过曹操当年作战的营垒,曹植以一首《怀亲赋》深切的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赋中描写了曹操当年作战的军营和军垒,回忆了曹植当年与父亲征战沙场的情景。这种睹物思人对于受尽煎熬的曹植来说是最不愿意面对的,不过他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存在。虽然此赋是悼念曹操,但是也是在悼念自己的青春。
《释思赋》表现了一种兄弟的离别。曹植的弟弟过继给了叔父,面对离别,都有众多的无奈,通过此赋,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身为王孙,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悲哀。在曹丕称帝后,不让曹植去祭祀父亲,说曹植是庶出,虽然曹植与曹丕是同一个母亲。在词赋中,我们不能体会到曹植当时的感受,不过应该与妹妹入宫的痛楚相同吧,因为他写到自此之后不再是一个家庭,也不是一个根系,心伤肝催。曹植对于兄弟情的决裂,不仅愤恨,而且徒增了一丝凄凉。
6 时不再来
一生以政治为功名的曹植,为我们展现了他一生的抱负,以及他无法逃避的现实。在曹植的一生中,不能自保也不无法保全他人一点一点地吞噬了他的信仰。在《离缴雁赋》中,曹植描写了孤傲的大雁每年往返于魏国,但是却被猎捕。它的伙伴各自逃命,无视它的痛苦,当它成为美餐的刹那,忽被援助得以逃生。从此大雁以感恩之心生活,不再有任何欲求。词赋中的大雁正是曹植自己,当他陷入危难的时刻,期盼着有人能够施以帮助,但是现实的残酷终使他得以清醒。
曹植的后半生闲居度过,历经多年,在功业上没有取得成就,时间的流逝让曹植惶恐不安,也是其后期词赋的主题之一。尽管如此,曹植依然在奋力追寻,并没有放弃理想,虽然这些理想不同程度的被熏染了悲剧的色彩。文帝时,曹植上表过多封请战表,想为国效力,不过他不会揆情度理,虽然出于好意,却得来兄侄的厌弃,以至于成为了处境最难的王侯。曹丕继承王位之后,曹丕的冷酷终于让他明白他只是一己之见,他的热情不仅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反而还迫害了自己,他才慢慢懂得了如何自保。
其实曹植对生活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假若能够让他实现人生的不朽,那么无论是荣华还是贫苦,对他来说并无所谓。曹丕继承王位之后,铲除了曹植的羽翼,将曹植推入了孤独之中。因而,曹植有大量的时间用来作诗,他大部分时间出游,可以让他忘却忧伤,但是也会强化他的痛苦。例如,《临观赋》、《潜志赋》等,都表达了曹植压抑情绪。而《九愁赋》终于展示了曹植压抑已久的情感,他不再怨而不怒,淋漓尽致的表述了自己所遭遇的不公。
三 结语
曹植词赋中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使我们进行更加透彻地了解,更加深刻的研究曹植思想。综合曹植词赋中人物形象,女性的共性就是美丽、柔弱与聪慧,而男性的形象较为多变,重情的男子、忠贞的义士、放荡不羁的游子、遭受迫害之士等。通过对词赋的分析,能够得出曹植的性格比较全面,博学多才、骄纵之弊、重情守义、立志扬名。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曹植内心追求的形象与现实形象极大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使曹植陷入了悲惨的人生,最终构成了他多维的立体形象。从曹植词赋中所传达的情感来看,不管是怎样的人物形象,都是压抑的。通过对曹植词赋的简要分析,可以更为立体的了解曹植的真实状况。
参考文献:
[1] 王萍:《曹植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2] 杨贵环:《曹植文学的批评史略》,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4] 周清遐:《曹植诗歌意象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5] 袁野:《曹操、曹植游仙诗与朝鲜李春英游仙诗比较研究》,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6] 杨娟:《从曹植接受史中考察历代对曹植赋的接受情况——兼论曹植赋的艺术成就》,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郑家刚,淄博职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