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开设以来,众多教师采取了专题教学作为其授课的主要形式,在过去的七八年间,取得了不少课堂效果,但同时该做法亦越来越引起不少师生的不满。为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形式要加以变通,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求知欲。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专门史 专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17-01
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实施“2005 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新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受到了师生的普遍重视和欢迎。对于教学教法的改革,众多高校教师采取了专题教学作为其授课的主要形式,经过七八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而经验总结和学术论文更是层出不穷。然而在如此繁荣的气象之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却逐渐呈现出疲态,遭致了大学生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不满,或是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逐渐与历史学专业课越来越相似,忽视了思想性、政治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或是认为纲要授课是讲述过去事情的,十年如一日,很难将时事性熔铸于一体。之所以出现这种困境,究其原因,无非是出于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晚清史、民国史等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之间,在内容上难以衔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可见,它侧重的是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然作为纲要,是要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近现代史史料中做到“纲举目张”,而所采取的专题教学则更是如此,往往只是选择部分专题内容进行探讨,譬如有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等。这客观上造成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难以与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课难以抗衡。甚者,由于大量主流网页历史频道、历史贴吧、和历史学通俗著作的存在,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专门内容就成为部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常识性知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知识性、深刻性。
其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容上很难做到有效连接,并能及时跟进党中央最新动态和国内外政治形势变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纲要”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知识铺垫。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形势风云变幻,大学生对此的求知欲很旺盛,而网络等媒介既很难传递更多的信息,也缺乏对此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故而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能求助于日常上课的教师。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脱胎于教材体系,是要将其中的精髓如实地表达出来,这客观上造成其教学体系和内容主题是早已确定的,很难根据形势加以调整和更改。换言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灵活性是有限的。由于它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课是错开时间的,即纲要在众多高校往往安排大一,而概论等课安排在大二,这使得大一学生无法如其他课对时事获得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纲要授课教师要么牺牲授课时间,来分析形势与政策;要么全然不顾学生诉求,根据既定进度授课,从而很少有人像其他课程教师那样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要突破这种教学困境,必须要有做到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紧跟党中央步伐,及时推动相关理论创见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仍是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设上、中、下三编,共10个专题、3个综述,准确而精炼地概括叙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170年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线索脉络、重要事件和基本理论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自问世以来,尽管出版了多种版本的修订本,但由于当前教材体系有较强的科学性,其部分内容有所调整和修改外,其主体框架基本不变,同时由于修改周期较长,印刷出版又尚需时间,故而即使出版,也往往滞后于形势发展。为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应在吃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尊重教材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基本观点、基本结论,推动党中央最新理论动态进课堂,使得课堂内的教学与外界的政治动向相结合,从而引发学生对党中央理论、政策发展的兴趣和讨论。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述,为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即为理论价值引导、教学语言通俗化等方向提供了众多可供参考的经验和方法。
其二,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出发,教学内容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地将政治时事、社会热点焦点,引入教学,并从历史角度作出分析。当前,随着网络电视的发展、娱乐产业化的加剧等,全民陷入了娱乐狂欢的境地,于是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开始在高校蔓延,而部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存在的问题,则更是加剧了这种现象的传播,一些学生深受其影响,将慈禧太后等人当成了忧国忧民的“悲剧英雄”,而孙中山、毛泽东等人山等则被矮化、丑化。为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应对学生关心的、困惑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要在专题教学中穿插讲解,或专题深度解答,同时对当前学界以及影视界比较流行的观点进行重点联系,做到与现实、学术发展同步,以期对当前流行的错误观点进行反驳,譬如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必须要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为指导,摒弃仅凭个别史料的堆砌,“碎片化”地获取历史知识,主张全面看待日新月异的历史资料,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新的阐释。从而做到正确对待历史,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唯心主义本质。
其三,在坚持以专题式教学为主体的前提,增加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以营造课堂良好的互动氛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讲述的内容,尽管多为历史学的知识,然而它更多强调的是其理论性、政治性的色彩,这就造成部分大学生感觉到该课程是学之无味。为此,纲要教师不仅要深化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现实,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即增设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这其中,不仅牵涉到教学内容的安排,也关系着学生参与形式的变化。然而无论形式怎么变化,其目的就是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使之真正喜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并从中受益。譬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或是引导学生有不同见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历史问题的见解,对历史上的一些现象提出假设;或是由教师根据教材或是时事热点提出相应的问题,最终通过教师授课或是学生亲身体验,即以观看视频、参观历史遗迹、阅读文献、查找资料等方式,参与问题的解答体验,在体验中寻求答案。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专门史 专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17-01
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实施“2005 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新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受到了师生的普遍重视和欢迎。对于教学教法的改革,众多高校教师采取了专题教学作为其授课的主要形式,经过七八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而经验总结和学术论文更是层出不穷。然而在如此繁荣的气象之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却逐渐呈现出疲态,遭致了大学生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不满,或是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逐渐与历史学专业课越来越相似,忽视了思想性、政治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或是认为纲要授课是讲述过去事情的,十年如一日,很难将时事性熔铸于一体。之所以出现这种困境,究其原因,无非是出于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晚清史、民国史等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之间,在内容上难以衔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可见,它侧重的是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然作为纲要,是要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近现代史史料中做到“纲举目张”,而所采取的专题教学则更是如此,往往只是选择部分专题内容进行探讨,譬如有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等。这客观上造成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难以与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课难以抗衡。甚者,由于大量主流网页历史频道、历史贴吧、和历史学通俗著作的存在,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专门内容就成为部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常识性知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知识性、深刻性。
其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容上很难做到有效连接,并能及时跟进党中央最新动态和国内外政治形势变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纲要”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知识铺垫。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形势风云变幻,大学生对此的求知欲很旺盛,而网络等媒介既很难传递更多的信息,也缺乏对此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故而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能求助于日常上课的教师。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脱胎于教材体系,是要将其中的精髓如实地表达出来,这客观上造成其教学体系和内容主题是早已确定的,很难根据形势加以调整和更改。换言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灵活性是有限的。由于它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课是错开时间的,即纲要在众多高校往往安排大一,而概论等课安排在大二,这使得大一学生无法如其他课对时事获得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纲要授课教师要么牺牲授课时间,来分析形势与政策;要么全然不顾学生诉求,根据既定进度授课,从而很少有人像其他课程教师那样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要突破这种教学困境,必须要有做到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紧跟党中央步伐,及时推动相关理论创见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仍是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设上、中、下三编,共10个专题、3个综述,准确而精炼地概括叙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170年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线索脉络、重要事件和基本理论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自问世以来,尽管出版了多种版本的修订本,但由于当前教材体系有较强的科学性,其部分内容有所调整和修改外,其主体框架基本不变,同时由于修改周期较长,印刷出版又尚需时间,故而即使出版,也往往滞后于形势发展。为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应在吃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尊重教材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基本观点、基本结论,推动党中央最新理论动态进课堂,使得课堂内的教学与外界的政治动向相结合,从而引发学生对党中央理论、政策发展的兴趣和讨论。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述,为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即为理论价值引导、教学语言通俗化等方向提供了众多可供参考的经验和方法。
其二,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出发,教学内容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地将政治时事、社会热点焦点,引入教学,并从历史角度作出分析。当前,随着网络电视的发展、娱乐产业化的加剧等,全民陷入了娱乐狂欢的境地,于是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开始在高校蔓延,而部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存在的问题,则更是加剧了这种现象的传播,一些学生深受其影响,将慈禧太后等人当成了忧国忧民的“悲剧英雄”,而孙中山、毛泽东等人山等则被矮化、丑化。为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应对学生关心的、困惑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要在专题教学中穿插讲解,或专题深度解答,同时对当前学界以及影视界比较流行的观点进行重点联系,做到与现实、学术发展同步,以期对当前流行的错误观点进行反驳,譬如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必须要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为指导,摒弃仅凭个别史料的堆砌,“碎片化”地获取历史知识,主张全面看待日新月异的历史资料,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新的阐释。从而做到正确对待历史,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唯心主义本质。
其三,在坚持以专题式教学为主体的前提,增加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以营造课堂良好的互动氛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讲述的内容,尽管多为历史学的知识,然而它更多强调的是其理论性、政治性的色彩,这就造成部分大学生感觉到该课程是学之无味。为此,纲要教师不仅要深化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现实,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即增设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这其中,不仅牵涉到教学内容的安排,也关系着学生参与形式的变化。然而无论形式怎么变化,其目的就是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使之真正喜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并从中受益。譬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或是引导学生有不同见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历史问题的见解,对历史上的一些现象提出假设;或是由教师根据教材或是时事热点提出相应的问题,最终通过教师授课或是学生亲身体验,即以观看视频、参观历史遗迹、阅读文献、查找资料等方式,参与问题的解答体验,在体验中寻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