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它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随着经济建设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教育 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236-01
引言
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初期,需要有良好的政策和外部环境支持,还需要建立理论层面的支撑体系。应用型本科重点是“应用”二字,必须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主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1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价值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可以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科理论是基于现有学科理论建设滞后,难以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实践的现实,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研究对象,所形成的教育科学体系中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群建设的新兴分支学科。应用型本科教育是近年来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相对于理论型本科教育而言的。简单地讲,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同样也背离不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在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核心价值之前,首先应该知道教育的核心价值,以此奠定应用型本科教育核心价值研究的基础。教育价值观是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教育的本质问题在价值观上的反映,研究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是为了深刻揭示教育的本质。所谓教育的核心价值,首先要为人的个性化服务,其次是要为人的社会化发展服务[1]。揭示教育的核心价值一方面在于教育使人的人格和人性得到健全发展。人格和人性反映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教育在这方面的核心价值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在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中,教育与人的人格、人性健全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联系。另一方面,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尽可能完美的、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地方,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服务的,选择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生个人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既构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价值,又体现了这一教育类型的特色。
2 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价值体现的途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术管理人员,这些人员需要在技术密集型单位承担组织者、协调者等重要领导岗位。因此,重专业轻思想、重技能轻做人、重职业能力忽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模式是不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面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客观现状,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反思和研究,牢牢把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充分动员党政、教学和学校管理等部门教职员工和全校大学生,多部门、多角度,全方位努力,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常抓不懈,方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2]。
2.1 以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为目标
从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走向社会后,用人单位在使用中必然关注两方面的能力,即适用性、应用性。具体表现是实践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尤其是后者。因此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设计上应由专科的“必需、够用”为度转变为基础扎实、增强后劲;在知识面的把握上由专科的宽窄结合转变为专业知识面广、提高适用性;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由实用型、岗位针对型转变为应用型、适用型,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在适应社会需求、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做到外语、计算机、实践环节不断线,课程体系的设计做到文理渗透,增加经管、艺术、技术成果转换法概论等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的构成结构上由原有的二段式转变为“平台+柔性模块”(即: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方向模块)。
2.2 提倡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它一般是在教师启发式的指导下,以案例为基础,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或做出判断,从而锻炼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选择的案例必须要以实践活动为主体,具有针对性、实务性、综合性、难易度适宜,还要不断更新。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案例中应融入适度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基本方法,达到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目的。在课堂上老师要积极给予正确的引导,使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督促学生做好充分的案例分析准备,让学生独立写出案例分析和评价报告,要求学生不可以照搬权威性的分析评价结论,掌握在复杂多变的实践环境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3 强化对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职业判断意识是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4]。以会计专业为例,会计人员要合理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处理各类会计事项,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判断意识。高校学习阶段是大学生的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善恶判断标准初步形成的时期。所以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学习,努力学好会计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坚持准则、诚实守信不做假账,确保会计判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能客观、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依赖于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水平[5]。扎实、全面的会计专业知识,需要会计从业人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水平。在校大学生应注重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丰富会计专业知识,并在以后的专业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本功,以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在学好会计基础理论的同时,还应注重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会计实践,培养职业判断的能力。会计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大学生应注重加强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的培养,实践学习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郭华鸿,试论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要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4):160.
[2] 屠琳桓,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策略探讨[J].内江科技2007,28(04):001.
[3] 刘欣,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科建构的基本理论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04):002.
[4] 陈西府,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J].科技信息2007,34:051.
[5] 王佳,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053.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教育 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236-01
引言
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初期,需要有良好的政策和外部环境支持,还需要建立理论层面的支撑体系。应用型本科重点是“应用”二字,必须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主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1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价值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可以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科理论是基于现有学科理论建设滞后,难以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实践的现实,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研究对象,所形成的教育科学体系中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群建设的新兴分支学科。应用型本科教育是近年来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相对于理论型本科教育而言的。简单地讲,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同样也背离不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在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核心价值之前,首先应该知道教育的核心价值,以此奠定应用型本科教育核心价值研究的基础。教育价值观是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教育的本质问题在价值观上的反映,研究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是为了深刻揭示教育的本质。所谓教育的核心价值,首先要为人的个性化服务,其次是要为人的社会化发展服务[1]。揭示教育的核心价值一方面在于教育使人的人格和人性得到健全发展。人格和人性反映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教育在这方面的核心价值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在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中,教育与人的人格、人性健全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联系。另一方面,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尽可能完美的、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地方,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服务的,选择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生个人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既构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价值,又体现了这一教育类型的特色。
2 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价值体现的途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术管理人员,这些人员需要在技术密集型单位承担组织者、协调者等重要领导岗位。因此,重专业轻思想、重技能轻做人、重职业能力忽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模式是不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面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客观现状,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反思和研究,牢牢把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充分动员党政、教学和学校管理等部门教职员工和全校大学生,多部门、多角度,全方位努力,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常抓不懈,方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2]。
2.1 以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为目标
从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走向社会后,用人单位在使用中必然关注两方面的能力,即适用性、应用性。具体表现是实践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尤其是后者。因此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设计上应由专科的“必需、够用”为度转变为基础扎实、增强后劲;在知识面的把握上由专科的宽窄结合转变为专业知识面广、提高适用性;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由实用型、岗位针对型转变为应用型、适用型,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在适应社会需求、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做到外语、计算机、实践环节不断线,课程体系的设计做到文理渗透,增加经管、艺术、技术成果转换法概论等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的构成结构上由原有的二段式转变为“平台+柔性模块”(即: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方向模块)。
2.2 提倡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它一般是在教师启发式的指导下,以案例为基础,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或做出判断,从而锻炼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选择的案例必须要以实践活动为主体,具有针对性、实务性、综合性、难易度适宜,还要不断更新。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案例中应融入适度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基本方法,达到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目的。在课堂上老师要积极给予正确的引导,使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督促学生做好充分的案例分析准备,让学生独立写出案例分析和评价报告,要求学生不可以照搬权威性的分析评价结论,掌握在复杂多变的实践环境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3 强化对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职业判断意识是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4]。以会计专业为例,会计人员要合理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处理各类会计事项,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判断意识。高校学习阶段是大学生的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善恶判断标准初步形成的时期。所以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学习,努力学好会计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坚持准则、诚实守信不做假账,确保会计判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能客观、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依赖于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水平[5]。扎实、全面的会计专业知识,需要会计从业人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水平。在校大学生应注重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丰富会计专业知识,并在以后的专业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本功,以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在学好会计基础理论的同时,还应注重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会计实践,培养职业判断的能力。会计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大学生应注重加强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的培养,实践学习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郭华鸿,试论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要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4):160.
[2] 屠琳桓,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策略探讨[J].内江科技2007,28(04):001.
[3] 刘欣,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科建构的基本理论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04):002.
[4] 陈西府,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J].科技信息2007,34:051.
[5] 王佳,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