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闲时,不知怎地,喜欢上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凡佛经,多与中国儒家传世经典《论语》类似,为师傅与弟子的言论集。譬如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释迦牟尼佛与弟子、长老须菩提的对话记录,像《论语》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记录一样,学问、情怀与智慧,在师徒之间寻常的提问与对答中,得到提炼、传承和发展。这是中西方许多经典著作都奉行的固有模式吧。那么,听了这么久的佛经,有什么感想呢?粗略数来,有下面三个感想吧:
不要把“佛”看得多么高大上。慧平法师的读诵,其实就是念书,不似中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朗诵经典范文那般抑扬顿挫,也非时下流行的那种拉长声音的吟唱。读佛经最大的意义,或许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平等地待人处世。佛,那么高远,平日里是怎样吃、穿、住、行的,真的不食人间烟火?真的挥挥衣袖就十万八千里?佛经里这样说,如来佛到了吃饭时,就穿好衣服,托着饭钵,到舍卫城里乞讨。在舍卫城中,他一家挨着一家,不论富贵贫贱,都乞以求食。待饭钵满了后,轉身回到自己的住处。吃完了饭,将衣服与饭钵收好,又将脚清洗干净,然后整理好座位坐下。而其弟子、长老须菩提则是光着右肩,一副衣不遮体的模样。
这部佛经成书于公元前994年,这时的中国,西周穆天子正驾八骏巡游四方,与西王母相会于瑶池,乐而忘返呢!时代的久远,可知其不似后人附会,可信度相当高。宗教往往都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不识庐山真面目。有人说,神而生敬,秘而生畏,这是宗教控制人心、发展信徒的重要手段。可是,抛开此经书中的那些玄言妙语,只看这段白话式的叙述,则如来之相、长老之相,俱皆凡夫俗子,令人亲近感多些,畏惧心少些。
不要把“心”看得多么容易掌控。东方的汉族儒学,有一重要的学说,叫心学。据介绍,其最早可推溯自亚圣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渐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西方的哲学上亦有所谓的唯心论,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与唯物论相对立。现在许多人经常说的“吾心即宇宙”、“世界不动心在动”,大概也是唯心的产物吧。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不用说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是一部谈心的典籍。此经中有言:“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看来,人最难驾驭的,不是身外之物,不是飘渺之名,而是自己的内心,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永远不知自己真正所思所想所愿所盼,这看起来好似过于荒谬,实则不然,懂自己的人,已成佛陀。
不要把“得”看得多么荣耀。人生一世,总是希望有所得。例如,或希望自己吃得饱、穿得暖,或希望自己立有地、行有道,或希望自己建些功业留名于世,又或希望自己不受世事所累清闲一生,等等,这并不为过。这不,亚圣孟子就说出了世人心中的一大憾事: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唉,若是可以得兼,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相信大家都心存此念。可是,正如“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一样,有得就会有失,世间难有完美之事。
因此,佛家干脆不论得失,而是讲求舍弃,毕其一生只为“不得”。诸如“六根清净”、“五蕴皆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部佛经,洋洋洒洒六千余字,最后只总结为四句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就是说,一切因缘际会,都如梦幻泡影般终究会破灭,不留一丝影子。也如早晨的露水和天空的闪电般转瞬即逝,不留一丝念想,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认知。
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万千境界。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间读它、听它,也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我佛性差些,是把它当作圣贤书一样读和听的,如读《论语》一般,只求增些学问、情怀与智慧。
大凡佛经,多与中国儒家传世经典《论语》类似,为师傅与弟子的言论集。譬如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释迦牟尼佛与弟子、长老须菩提的对话记录,像《论语》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记录一样,学问、情怀与智慧,在师徒之间寻常的提问与对答中,得到提炼、传承和发展。这是中西方许多经典著作都奉行的固有模式吧。那么,听了这么久的佛经,有什么感想呢?粗略数来,有下面三个感想吧:
不要把“佛”看得多么高大上。慧平法师的读诵,其实就是念书,不似中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朗诵经典范文那般抑扬顿挫,也非时下流行的那种拉长声音的吟唱。读佛经最大的意义,或许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平等地待人处世。佛,那么高远,平日里是怎样吃、穿、住、行的,真的不食人间烟火?真的挥挥衣袖就十万八千里?佛经里这样说,如来佛到了吃饭时,就穿好衣服,托着饭钵,到舍卫城里乞讨。在舍卫城中,他一家挨着一家,不论富贵贫贱,都乞以求食。待饭钵满了后,轉身回到自己的住处。吃完了饭,将衣服与饭钵收好,又将脚清洗干净,然后整理好座位坐下。而其弟子、长老须菩提则是光着右肩,一副衣不遮体的模样。
这部佛经成书于公元前994年,这时的中国,西周穆天子正驾八骏巡游四方,与西王母相会于瑶池,乐而忘返呢!时代的久远,可知其不似后人附会,可信度相当高。宗教往往都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不识庐山真面目。有人说,神而生敬,秘而生畏,这是宗教控制人心、发展信徒的重要手段。可是,抛开此经书中的那些玄言妙语,只看这段白话式的叙述,则如来之相、长老之相,俱皆凡夫俗子,令人亲近感多些,畏惧心少些。
不要把“心”看得多么容易掌控。东方的汉族儒学,有一重要的学说,叫心学。据介绍,其最早可推溯自亚圣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渐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西方的哲学上亦有所谓的唯心论,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与唯物论相对立。现在许多人经常说的“吾心即宇宙”、“世界不动心在动”,大概也是唯心的产物吧。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不用说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是一部谈心的典籍。此经中有言:“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看来,人最难驾驭的,不是身外之物,不是飘渺之名,而是自己的内心,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永远不知自己真正所思所想所愿所盼,这看起来好似过于荒谬,实则不然,懂自己的人,已成佛陀。
不要把“得”看得多么荣耀。人生一世,总是希望有所得。例如,或希望自己吃得饱、穿得暖,或希望自己立有地、行有道,或希望自己建些功业留名于世,又或希望自己不受世事所累清闲一生,等等,这并不为过。这不,亚圣孟子就说出了世人心中的一大憾事: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唉,若是可以得兼,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相信大家都心存此念。可是,正如“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一样,有得就会有失,世间难有完美之事。
因此,佛家干脆不论得失,而是讲求舍弃,毕其一生只为“不得”。诸如“六根清净”、“五蕴皆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部佛经,洋洋洒洒六千余字,最后只总结为四句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就是说,一切因缘际会,都如梦幻泡影般终究会破灭,不留一丝影子。也如早晨的露水和天空的闪电般转瞬即逝,不留一丝念想,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认知。
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万千境界。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间读它、听它,也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我佛性差些,是把它当作圣贤书一样读和听的,如读《论语》一般,只求增些学问、情怀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