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读《论语》一样听佛经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闲时,不知怎地,喜欢上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凡佛经,多与中国儒家传世经典《论语》类似,为师傅与弟子的言论集。譬如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释迦牟尼佛与弟子、长老须菩提的对话记录,像《论语》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记录一样,学问、情怀与智慧,在师徒之间寻常的提问与对答中,得到提炼、传承和发展。这是中西方许多经典著作都奉行的固有模式吧。那么,听了这么久的佛经,有什么感想呢?粗略数来,有下面三个感想吧:
  不要把“佛”看得多么高大上。慧平法师的读诵,其实就是念书,不似中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朗诵经典范文那般抑扬顿挫,也非时下流行的那种拉长声音的吟唱。读佛经最大的意义,或许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平等地待人处世。佛,那么高远,平日里是怎样吃、穿、住、行的,真的不食人间烟火?真的挥挥衣袖就十万八千里?佛经里这样说,如来佛到了吃饭时,就穿好衣服,托着饭钵,到舍卫城里乞讨。在舍卫城中,他一家挨着一家,不论富贵贫贱,都乞以求食。待饭钵满了后,轉身回到自己的住处。吃完了饭,将衣服与饭钵收好,又将脚清洗干净,然后整理好座位坐下。而其弟子、长老须菩提则是光着右肩,一副衣不遮体的模样。
  这部佛经成书于公元前994年,这时的中国,西周穆天子正驾八骏巡游四方,与西王母相会于瑶池,乐而忘返呢!时代的久远,可知其不似后人附会,可信度相当高。宗教往往都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不识庐山真面目。有人说,神而生敬,秘而生畏,这是宗教控制人心、发展信徒的重要手段。可是,抛开此经书中的那些玄言妙语,只看这段白话式的叙述,则如来之相、长老之相,俱皆凡夫俗子,令人亲近感多些,畏惧心少些。
  不要把“心”看得多么容易掌控。东方的汉族儒学,有一重要的学说,叫心学。据介绍,其最早可推溯自亚圣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渐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西方的哲学上亦有所谓的唯心论,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与唯物论相对立。现在许多人经常说的“吾心即宇宙”、“世界不动心在动”,大概也是唯心的产物吧。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不用说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是一部谈心的典籍。此经中有言:“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看来,人最难驾驭的,不是身外之物,不是飘渺之名,而是自己的内心,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永远不知自己真正所思所想所愿所盼,这看起来好似过于荒谬,实则不然,懂自己的人,已成佛陀。
  不要把“得”看得多么荣耀。人生一世,总是希望有所得。例如,或希望自己吃得饱、穿得暖,或希望自己立有地、行有道,或希望自己建些功业留名于世,又或希望自己不受世事所累清闲一生,等等,这并不为过。这不,亚圣孟子就说出了世人心中的一大憾事: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唉,若是可以得兼,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相信大家都心存此念。可是,正如“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一样,有得就会有失,世间难有完美之事。
  因此,佛家干脆不论得失,而是讲求舍弃,毕其一生只为“不得”。诸如“六根清净”、“五蕴皆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部佛经,洋洋洒洒六千余字,最后只总结为四句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就是说,一切因缘际会,都如梦幻泡影般终究会破灭,不留一丝影子。也如早晨的露水和天空的闪电般转瞬即逝,不留一丝念想,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认知。
  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万千境界。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间读它、听它,也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我佛性差些,是把它当作圣贤书一样读和听的,如读《论语》一般,只求增些学问、情怀与智慧。
其他文献
中山古镇夹在两山之间,对面的山岚湿漉漉的,还笼罩着淡淡的雨雾,略显羞涩而含蓄。经过几小时的车程,我们在蒙蒙细雨中抵近了江津中山古镇。  站在古镇入口处的桥上远望,雨丝横斜,绿荫滴翠,轻雾缭绕。一幢幢吊脚楼沿着笋溪河左岸一字排开,高低错落,摩肩接踵。青灰色的屋瓦层叠起伏,如墨泼水染,影影绰绰。一串串大红灯笼或吊在屋檐下,或挂在吊楼边,或悬于高高的黄葛树上,在风雨中轻轻摇曳,像是在述说着山里人绯红的心
期刊
我住的房子已经有十多年了。  纱门、纱窗都是用透明胶补了又补,加上园子里杂草丛生,树木繁多;雨篷早已烂得不成样子,每次雨后周边都要积水,也许正好给繁殖蚊子创造了一些条件。所以,每年“五一”假前后,家里蚊子就满天飞,大门脚、窗边更是簇拥着一群群又大又黑的蚊子。只要你稍不留意,蚊子便乘虚而入。  蚊子实在可恶,不管你是看电视或是读书,还是聊天,它们就会围着你嗡嗡地转,在脑袋周围和四肢上寻找机会。赶走了
期刊
一个男人在妻子去世二十年的忌日,带着一周岁的养子去祭拜,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春雨》是一本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大师名作绘本,作家郑清文作文,画家几米作画。《春雨》里的故事,有台湾人饮水思源的情感,有早时人的文化,有含蓄的台湾夫妻,每个部分的描写都有着对传统的反思与深刻的体验。也许这一代的孩子不易了解,但那是上一代人真实的生活,是台湾人的回忆,是辛酸,也是甜美,值得每一个父母花时间和孩子细细
期刊
一片芳草地  那时长江师范学院还叫作涪陵师专,我去读书时,正是文化开始热潮、教育开始趋正的时候。当时,交通还显落后,寒暑往返,十分的不便利,每次从丰都坐船去学校,都须经涪陵城换乘小机动船过乌江,有时因时间关系,偶有误点,人气喘吁吁地从水巷子跑到码头时机动船已收班。所以,有几次我站在乌江边对着滚滚江水说,“哒哒”的马达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游子。于是,我只得与江边打鱼的人家商量,蹲小木船晃
期刊
1974年,我跟随着知识青年下乡大军,来到了嫩江平原一个农林牧场落户,做起了农工。不久,场部把我调到学校做教师。学校离场部很近,由于没有食堂,我在场部的食堂就餐。住宿就在离场部有一里远的苗圃。我离开了青年点,离开了与我年纪相当的知青,每日里三点式地往返于这个区间,显得有些寂寥。  春天来了,苗圃的梨树氤氲着花事,我的宿舍,就像一只船,漂浮在莽莽梨海的花蕾中。我常常在早晨和晚饭后,一个人踯躅于梨树殷
期刊
“散文,是人类几千年来的心灵之书,乡土是一个作家的心灵家园,我的作品90%是写农村……”这是蒋建伟先生在中国散文漫谈中说的。是的,他的散文,散发着浓重的乡土气息,读罢,让人仿佛嗅到了第一场春雨飘洒下来后,地面泛起的泥土的馨香;仿佛闻到父亲身上那掺杂着浓重的汗酸味、烟草味、烈酒味的男人气息;还有母亲身上那热哄哄的馨香夹杂着油烟味和香皂味女人气息;仿佛看到哥哥的青春涌动、姐姐的情窦初开、弟弟的天真无赖
期刊
1986年的那一天,我正读初三,那是最寒冷的一天。  晚自习课上,突然停电了,教室里一片黑暗,谁也看不见谁。  哄闹声、收拾书本声渐渐平息了些,同学们静静地在等着同样在黑暗中的老师说“下课放学”。我旁边有一位同学划亮了火柴,一丝硫磺味顿时弥漫开来,一支蜡烛被点燃,霎时红光充满了整个教室。安静的教室此刻又有了骚乱,刚才的欢呼声又变成了“嘘……嘘……嘘……”那是表示抗议的声音。甚至有同学在小声埋怨那位
期刊
落雪千片,冷寒浸天。  屋内,一群晚辈坐在一处玩耍。年仅7岁的谢道韫,双眉修长,嘴角带着点儿俏皮的笑意,说话时,簪子上的流苏便开始摇摇曳曳起来。  东晋宰相谢安便问一群子侄辈:“大家说说,拿什么比喻下雪才好?”道韫的叔伯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听罢这位兄长的回答后,奶声奶气地说了一句话:“未若柳絮因风起。”道韫的比喻,寥寥七个字,就逼真地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的景象。谢安听罢,
期刊
贾桂兰是我本家的婶婶,很小的时候就听她唱秦腔,婶婶以前是县秦腔剧团的演员。“文革”期间,剧团解散,她就和叔叔回到了老家,和我们一起住在庄子上。唱了几十年的戏,已经不习惯在庄稼地里干活,所以,她大多时候不到队里出工,做家务。叔叔是唱武生的,体力还好,不久就习惯了地里的农活。再后来婶婶也间断地在生产队里出工,干些打土块、翻粪土之类的零活。  婶婶长得模样清俊,眼睛很大,走路时腰肢扭动得很迷人。我总觉得
期刊
“老草鸡救过你的命!”很多年之后,姐姐还这样提醒我,生怕我把那只可怜的老草鸡忘了。  山里孩子的童年,是和鸡、猪,牛、羊一起长大的。每日黄昏来临的时候,我就和姐姐满街寻找那些四处走散的鸡。一只一只地找回来,关进鸡窝里。老草鸡是我们家年龄最大的鸡。我不知道它的年龄,但我知道它孵出的黄绒绒的小鸡娃,成群结队地在院子里跑着,唧唧地叫着。我喜欢这样的早晨和黄昏,与一群可爱的小鸡娃,在院子里相互追赶。如果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