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数学 英语

来源 :考试·高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e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 文
  出题人:裴广才,特级教师,执教于河北省滦县第一中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后湖晚坐
  陈师道
  水净偏明眼,城荒可当山。
  青林无限意,白鸟有余闲。
  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间。
  目随归雁尽,坐待暮鸦还。
  【注】 这首五律作于诗人自颍州教授任上罢归后家居赋闲之时。
  (1)颔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诗人在尾联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数 学
  出题人:陈明,特级教师,执教于重庆市兼善中学。
  已知数列an满足an=f(n)(n∈N*),且函数
  f(x)=0 (x≤0)n(x+1-n)+f(n-1) (n-1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x轴、直线x=a与函数y=f(x)的图像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S(a)(a≥0),求S(n)-S(n-1)(n∈N*);
  (3)在集合T={t|t=2k,k∈Z,且1000≤k<1500}中,是否存在正整数t,使得不等式an-1005>S(n)-S(n-1)对一切n>t恒成立?若存在,这样的正整数t共有多少个?并求出满足条件的最小的正整数t;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请构造一个与an有关的数列bn,使得limn→SymboleB@ (b1+b2+…+bn)存在,并求出这个极限值。
  
  英 语
  出题人:王国军,高级教师,执教于宁夏银川市第九中学。
  完形填空
  Nowadays,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are becoming too 1 and overconfident.They think they can do 2 . So they simply 3 their old parents, and believe that their parents experienced thoughts are out of date. Actually I 4 be one of them,but after hearing a story told by my father, I changed my mind completely.Now I would like to 5 it with all of you.
  Once, there was a young man who 6 the old. He always thought that the old were just nuisances(讨厌的人或事)in your busy life, a useless life 7 was going to wither(枯萎). He also did this to his father.One day, the father and the son happened to meet each other in the grove(果园). The son suggested that they 8 a walk together. As they walked, a beautiful garden came into their 9 . The son pointed to one of the prettiest flowers and said, “We young people are like this fragrant flower, so healthy, so vigorous, and full of spirit. What about you oldsters? Just like the 10 leaves from a dying tree.” 11 this, the father smiled  12  said nothing. They continued the walking in 13 . When they passed a grocery, the father stopped and went in. He bought a walnut and 14 it to his son, slow and gracious(亲切的). He said, “We old are like this walnut. Weve experienced many hard events in life. So we built up  15  a firm shell,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built up a pure inner world. Every fruit is so fullgrown, but every fruit was born by flower.” “Yes, but 16 every flower can bear fruit…” refuted(反驳)the son.
  From then on, I always keep this story in my 17 . It has taught me 18 . We should try to be a flower that can bear fruit. We also have to know that our parents arent nuisances, useless lives or falling leaves but are 19 walnuts, masterpieces of nature. They are the 20 we should appreciate forever.
  1Apolite Bhappy
  CproudDafraid
  2AsomethingBnothing
  CthingsDeverything
  3ArespectBignore
  CrefuseDthank
  4Awas used toBgot used to
  Cused toDuse to
  5AoccupyBhave
  CgetDshare
  6Alooked up atBlooked down on
  Clooked upDlooked down
  7AwhoBwhat
  CthatDin which
  8AtakeBtook
  CtakenDtaking
  9AheadBsight
  CworldDsoul
  10AfallBgrow
  CfallingDgrowing
  11AHaving heardBHearing
  CBeing heardDHeard
  12AorBand
  CbutDhowever
  13AsilenceBsilent
  CsilentlyDa silence
  14AgaveBsent
  CshowedDkicked
  15AsuchBso
  CtooDvery
  16AsomeBno
  CnotDcertain
  17AheadBmemory
  CheartDmind
  18Aa lotsB a lot
  Ca lot ofDlots of
  19AripeBsilly
  CexperiencedDgreen
  20AoneBones
  CthingsDitems
  上期答案
  语 文
  【解析】
  答好这一探究题,必须运用下面几种方法:
  1立足文本,整体阅读
  我们要弄清作者写了一个什么事,通过这个事表现了什么主题。通过整体阅读,我们可以明白,小说一开始,那匹狼便琢磨这样的问题:“这条河是从哪里来的?”“它往哪里去?”这似乎对应着“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命题。小说通篇都由这匹狼的内心感受、思绪、冥想与独白构成。这匹忧郁且颇具“哲学”气质的狼,内心认定那条无羁无绊、浩浩荡荡的河流是“属于我的,仅仅属于我”,并且对它发出了种种疑问,这是一种渴望自由的生命的内心拷问,也是一种向往流浪的灵魂的自我投射。
  2定向探疑,梳理思路
  认真阅读全文后,可以根据问题的指向进行定向探究,题干中的“面临河流,狼产生了一系列的困惑”,什么“困惑”?通过定向探疑,我们可以知道,狼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条河是从哪里来的?它往哪里去?为什么河流可以去它想去的地方,而我却得死守在狼群的领地上?是什么力量驱赶它日夜流向远方?它有没有故乡?即便有故乡,也不介意远走他乡?或是它自己愿意流浪?它的源头在哪里?即便找到它的源头,那源头又是因何而生?
  3顺藤摸瓜,概括意旨
  根据文本中“狼”提出的问题、第五段“不论谁,在他的一生中,总得有一处可以随心所欲说话的地方,—个可以随心所欲说话的对象,是不是?”、第六段“如果找不到这样一个对象或去处,那一生的日子就会显得太长、太长了”、最后两段“谁见过我们……来给自己壮胆、来超度自己,以摆脱自己的困境?”“只要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了指望,我们也没有了前途,我们就会选择离开”等句子,可明白,本文以狼为主人公,运用荒诞的手法反映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狼对于没有答案的哲学困境,选择了“离开”,这实际上表现了狼对生死的了悟,展示了生命的高蹈与飞扬,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渴求、沉重、痛苦与挣扎。
  4由点及面,物我一体
  开放性是探究题的最大特点,它要求我们既要“入乎文内”,立足于文本,又要“出乎文外”,不拘泥于文本,对文本有个性化的创新理解。具体到本文,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内引”“外联”,依本探源,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拓展文本的思想内容。所谓“内引”,即指出狼“摆脱现实的种种约束与羁绊,选择离开”的内涵、实质和意义——这也是一种心灵的选择。所谓“外延”,即联系古今中外相似、相关、相类或相反的事实,如陶渊明的选择、李白的选择、三毛的选择等等,与之进行比较或对比,从而说明狼觉得“一生太长了”的意义。
  5规范答题,简明用语
  解答探究性阅读题,其实就像在写一篇小议论文,行文的结构一般宜用“总—分—总”式回答,由三个部分组成:应题,表明观点;析题,结合论据,分析论证;点题,概括总结。具体说:一是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观点具有探究意味;二是分点列出事实特点依据,陈述理由;三是结合文本内外的具体事例进行合理分析,体现自己的个性理解;四是总结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们还要注意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书写工整。
  【答案】
  对于这些没有答案的“哲学困境”,狼没有采取自欺欺人、麻痹自己、苟延残喘的态度,而是慨叹“一生太长了”,采取与世决绝的态度,悄然退身,流浪远方,寻找自由。这里表现了狼对生死的了悟,展示了生命的高蹈与飞扬。狼对生命充满困惑和烦恼,又没有可以随心所欲说话的对象和地方,于是摆脱现实的种种约束与羁绊,选择离开。现实中,这样的选择比比皆是,陶渊明选择离开官场,是因为“性本爱丘山”,三毛选择离开人世,是因为世界上已没有一人能走进她的灵魂去抚慰她那颗常年因孤独而抑郁的心灵。文章表现了人类的整体生存境遇,警示着我们去追求生命的真正意义。
  数 学
  解析:(1)f′(x)=32+3x-3x=-3(x+1)(3x-1)3x+2,
  令f′(x)=0得x=13或x=-1(舍去)。
  当0≤x<13时,f′(x)>0,f(x)单调递增;当13  ∴f(13)=ln3-16为函数f(x)在0,1上的最大值。
  (2)由a-lnx+lnf′(x)+3x>0得
  a>lnx-ln32+3x或a<lnx+ln32+3x,①
  设h(x)=lnx-ln32+3x=ln2x+3x23,g(x)=lnx+ln32+3x=ln3x2+3x,
  依题意知a>h(x)或a  ∵g′(x)=2+3x3x•3(2+3x)-3x•3(2+3x)2=2x(2+3x)>0,
  h′(x)=32x+3x2•13(2+6x)=2+6x2x+3x2>0,
  ∴g(x)与h(x)都在16,12上递增,要使不等式①恒成立,当且仅当a>h12或aln712或a<ln15。
  (3)由f(x)=-2x+b得ln(2+3x)-32x2+2x-b=0,
  令φ(x)=ln(2+3x)-32x2+2x-b,
  ∴φ′(x)=32+3x-3x+2=7-9x22+3x,
  令φ′(x)=0得x=73(x∈0,1),
  当x∈0,73时,φ′(x)>0,于是φ(x)在0,73上递增;
  当x∈73,1时,φ′(x)<0,于是φ(x)在73,1上递减。
  而φ73>φ(0),φ73>φ(1),
  ∴f(x)=-2x+b即φ(x)=0在0,1上恰好有两个不同实根等价于φ(0)=ln2-b≤0φ73=ln(2+7)-76+273-b>0φ(1)=ln5+12-b≤0
  ∴ln5+12≤b<ln(2+7)-76+273。
  
  英 语
  keys:1—5 BABDA 6—10 CBDBC 11—15 DAACB 16—20 ACABD
  解析:
  1become bored with为固定短语,意思为“对……厌倦”,而干扰项D应该是be fed up with,表示“对……厌倦”。另外,最后一段There are many a time when you may feel stuck/bored也暗示了本题答案。
  2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和语境,既然是对网聊厌倦,自然是“决定”休息。
  3late表示“晚”,符合上下文的语境与意思。lately“最近”;latest“最新的”;latter“后者”都不符合文意。
  4find oneself doing为固定句式,意思为“不知不觉的在做某事”。
  5本处考查强调句型,所以用that。
  6上文提到the net,所以应该是click(链接)。
  7本句的picture直接暗示了该空填photo。此外,下文也有直接的相关信息。
  8tear oneself away from为固定的动词短语,意思为“忍痛离去,勉强离开”,符合上下文的语境。
  9all of a sudden暗示出作者是无意间注意到,所以用noticed。
  10realize“意识到”;admit“承认”;recognize“辨认”;deny“否认”。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只有realize符合语境和意思。
  114空中的net和之前的check mail可知此处应该是surfing。
  12Not to mention为固定的短语,意思为“更不用说”。
  13前面出现chat,自然是网聊,所以用conversation来对应最为贴切。
  14quickly为副词,所以该空应该填不及物动词,而become,turn为系动词,应该接一个形容词作表语,而changed不符合上下文的语境。
  15 本句的意思为“自此之后,我们的关系突飞猛进,甚至发展到相互吐露爱意。我们俩都觉得这太疯狂了。就像在书上读到的似的,超乎现实。”
  16hardly“几乎不”,表示否定的意思,符合上下文的语境,而另外的三个选项均表示肯定的意思可以同时排除。
  17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本处应该用as if,引导一个方式状语从句。
  18put it best为固定的搭配,意思为“描述的最合适不过了”。
  19it seems that意思为“似乎”,符合上下文的语境。而it occurs/happens that意思为“碰巧”,不符合上下文的语境,appear不用于It appears that句型中。
  20整个句子的意思为“人生很多时候你会觉得什么也提不起你的兴趣。人间的确有真爱。真爱难以言传,罕有而珍贵。我们就是其中一对幸运的情侣。
  责任编辑 刘 静 李婷婷 张丹凤
其他文献
陈天敏,特级教师,曾执教于北京师大附中和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是北京(开明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主要设计者和编写者之一,北京高中新课程教材编写者之一,发表文章多篇,先后应二十多个省市邀请讲学,多次应中国教育电视台等讲授语文各类专题。  高考对现代文阅读的测试,覆盖面宽,题型丰富,综合性强,是较易失分的题型。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特级教师陈天敏,其针对高考设题情况,详细介绍了冲刺阶段如何应对现代文阅读
期刊
在第七、八期合刊中的《考试舞台》专栏里,讲了要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基本原因,这里主要谈一下,各名牌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究竟如何考试,都如何出题。  其实,在目前中国,只要是考试,都不会离开“笔试”和“面试”这两种基本形式,除非个别情况“不用考试就可以录取”。但即使有这种情况,也不能广泛推行,毕竟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考生,而且不能保证都上大学。所以,在相当长时期内,上大学必须“考试”是不用讨论的,除非我
期刊
陈维贤,特级教师,执教于北京丰台区第二中学,曾获全国十佳教改新星等荣誉称号,发表文章多篇。  语文教育就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学生高效益的语文学习服务。倡导本色、实用的语文。本色、实用的语文立足于学,服务于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语文的知识之用、方法之用、考试之用、生活之用、情感之用、思想之用乃至无用之用。学习者须知语文学习的三大境界。  第一境界是落实课本。课本圆包罗万象,涉及知识点、
期刊
采访刘校长时,不断有人“打扰”,可见一校之长非常忙。刘校长很平静地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人大附中有个保洁员叫小齐,通过自学通过了全国高教自考的多门课程,能和外教做简单对话,她还有了幼儿心理教育的工作。刘校长说,小齐的这一切变化,都是从人大附中开始的。小齐曾说:“来人大附中后,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增强了自信心,这里的每个人都活得有追求。”是什么使小齐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是人大附中的氛围、风气。刘校长说,
期刊
邵国强,特级教师,现执教于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工作在高中数学教学第一线,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  数学难在要充分掌握各个知识点,靠简单记忆没有用。始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  主张课堂上要少讲,采取“讲前过三关”做法。第一关,学生预习,要求学生把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记下来,由组长收集并交给我。第二关,老师调查。让学生先做练习,我批改,同时将出
期刊
1 围绕高考知识点展开文章,注意要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突出高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内容。一篇文章只突出写一个主要知识点。文章要主题鲜明,短小精悍,以题行文。例题和练习题力求原创。重在介绍解题方法和技巧,启发学生解题思路。  2 文章要在标题上方标明难度系数。作者真实名字(本刊不用笔名)标在题目下方。作者单位放在文章最后。  3 来稿文责自负,切忌一稿多投,严禁抄袭,3月内未采用,作者可自行处理;
期刊
古人爱才,不吝夸奖,且用语每有新意,不落窠臼。相比之下“你太有才了”的现代时髦用语实在是过于浅露。  八斗之才  三国时的曹操之子曹植,自幼聪慧过人,曾有“七步成诗”之佳话。南北朝时的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谢灵运在自负的同时,对曹植推崇备至。后人因此称才学出众者为“八斗之才”或“才高八斗”。  五步之才  唐开元年间的书生史青,上书唐明皇,
期刊
黄健如,特级教师,江西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外语教学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科研课题组学术顾问、中国教育学会英语教学科研基地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编委、人民教育出版社双语教材编译。  学好英语不是简单掌握多少多少个英文单词、会运用多少多少项语法,学好英语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培养自己具有英语认知能力,即通过对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知识的学习认知,形成
期刊
马丽娜老师  一个受尊重的班主任,首先是一个懂得尊重学生的人,一个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热爱学生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需要教师用爱心去开发和塑造。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就给自己订下了一个原则和三个目标。原则:要用“十分”的努力,换取学生“一分”的进步。目标:我要让学生喜欢我;喜欢数学;在数学中体味成功。因此,我总是让学生沐浴在爱的泉水中,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我努力使自己成
期刊
关键词 焦点弦 发散思维  例1 已知抛物线G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正半轴上,点P(M,4)到其准线的距离等于5。过焦点弦与抛物线G的交点A、B分别作抛物线G的切线l1,l2,且l1,l2交于点M,试证点M必在一条定直线上,并求出该定直线。  思考3:如果定值有所变化,那会与哪个量有关?本质上能否仍看成是一个定值?  不难发现,不论是椭圆中的103还是双曲线得出的2,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