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混凝土施工的各个重要环节,提出了要在组成材料选用、现场施工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五个方面严格控制,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达到设计强度。
【关键词】混凝土;组成材料选用;配合比;浇筑;振捣;养护;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框架结构成为一种普遍应用的机构体系,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成为影响框架结构质量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切实抓好混凝土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根据所学知识及一些现场施工经验,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混凝土组成材料的选用
混凝土一般是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还参加人适量的外加剂和掺和料。
1.1水泥。水泥是一种无机水硬性胶凝材料,通常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六大类型。经验证明,一般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为宜。
1.2砂。通常我们采用的是天然砂。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和淡化海砂,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含泥量。一般选用颗粒级配良好的粗砂或中砂较好,砂中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对于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且砂中小于0.315mm的颗粒应不小于15%。
1.3粗骨料石子。石子一般分碎石和卵石。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1.4水。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水质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拌合用水不应有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不应有明显的颜色和异味。
1.5外加剂。外加剂石在混凝土拌合前和拌合时掺入,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常用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膨胀剂、防水剂等。
1.6掺合料。为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约水泥、调节混凝土强度。在混凝土拌合时加入的天然或人工矿物材料,统称为混凝土拌合料。常用的拌合料粉煤灰来源广泛,是当前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混凝土掺合料。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包括细度、含水量、碱含量和均匀性等。
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料相符,施工单位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给工地,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更改配合比。
3、混凝土搅拌、运输
3.1搅拌混凝土前,宜将搅拌筒润滑;严格计量、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对外加剂,应事先称量出每盘一份加入,禁止拿铁锹随意填加;对砂石料,应坚持要求每次过磅称量。混凝土搅拌装料顺序为:砂子→水泥→砂子→水。
3.2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避免产生分离、泌水、砂浆流失等现象。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运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
4、混凝土浇筑、振捣
4.1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认真交底,并作好浇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应对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等认真细致检查,合格并作好相关隐蔽验收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4.2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米。
4.3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4.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隔时,其间隔时间宜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留置施工缝。
4.5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不再往上冒气泡,表面呈现浮浆或不再沉落为止。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因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当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7在澆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继续浇筑。
4.8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单向板宜沿着板的长边方向浇筑,拱和高度大于1m时的梁等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5、混凝土养护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进步,越来越显示出施工中养护的重要性。但混凝土的养护往往没有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养护方法、措施不当,不仅影响了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急剧蒸发散失,造成了混凝土表面干缩、龟裂、起毛,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混凝土整体质量以及其他性能的发挥
5.1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大类。现场施工一般为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又可分为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和养生液养护等。
5.2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开始自然养护。
5.3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对掺用缓凝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
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5.4当采用塑料薄膜布养护时,其外表面全部应覆盖包裹严密,并应保护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5当采用养生液养护时,应按其产品使用要求,均匀喷刷在混凝土外表面,不得漏喷刷。
5.6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蹋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等。
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一些不合格工程的出现,成为社会发展的不和谐音符。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眼下正我国十二五规划发展的起步时期,工程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相关专业管理人员从思想上工重视施工质量,严格按照国家各项规范要求施工,确保打造优质工程,为我们国家的高速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1]《建筑施工手册》
简介:王军军,男 ,生年月,1981年,助理工程师,:专科
【关键词】混凝土;组成材料选用;配合比;浇筑;振捣;养护;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框架结构成为一种普遍应用的机构体系,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成为影响框架结构质量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切实抓好混凝土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根据所学知识及一些现场施工经验,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混凝土组成材料的选用
混凝土一般是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还参加人适量的外加剂和掺和料。
1.1水泥。水泥是一种无机水硬性胶凝材料,通常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六大类型。经验证明,一般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为宜。
1.2砂。通常我们采用的是天然砂。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和淡化海砂,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含泥量。一般选用颗粒级配良好的粗砂或中砂较好,砂中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对于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且砂中小于0.315mm的颗粒应不小于15%。
1.3粗骨料石子。石子一般分碎石和卵石。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1.4水。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水质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拌合用水不应有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不应有明显的颜色和异味。
1.5外加剂。外加剂石在混凝土拌合前和拌合时掺入,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常用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膨胀剂、防水剂等。
1.6掺合料。为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约水泥、调节混凝土强度。在混凝土拌合时加入的天然或人工矿物材料,统称为混凝土拌合料。常用的拌合料粉煤灰来源广泛,是当前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混凝土掺合料。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包括细度、含水量、碱含量和均匀性等。
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料相符,施工单位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给工地,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更改配合比。
3、混凝土搅拌、运输
3.1搅拌混凝土前,宜将搅拌筒润滑;严格计量、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对外加剂,应事先称量出每盘一份加入,禁止拿铁锹随意填加;对砂石料,应坚持要求每次过磅称量。混凝土搅拌装料顺序为:砂子→水泥→砂子→水。
3.2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避免产生分离、泌水、砂浆流失等现象。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运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
4、混凝土浇筑、振捣
4.1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认真交底,并作好浇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应对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等认真细致检查,合格并作好相关隐蔽验收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4.2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米。
4.3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4.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隔时,其间隔时间宜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留置施工缝。
4.5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不再往上冒气泡,表面呈现浮浆或不再沉落为止。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因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当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7在澆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继续浇筑。
4.8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单向板宜沿着板的长边方向浇筑,拱和高度大于1m时的梁等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5、混凝土养护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进步,越来越显示出施工中养护的重要性。但混凝土的养护往往没有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养护方法、措施不当,不仅影响了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急剧蒸发散失,造成了混凝土表面干缩、龟裂、起毛,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混凝土整体质量以及其他性能的发挥
5.1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大类。现场施工一般为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又可分为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和养生液养护等。
5.2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开始自然养护。
5.3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对掺用缓凝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
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5.4当采用塑料薄膜布养护时,其外表面全部应覆盖包裹严密,并应保护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5当采用养生液养护时,应按其产品使用要求,均匀喷刷在混凝土外表面,不得漏喷刷。
5.6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蹋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等。
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一些不合格工程的出现,成为社会发展的不和谐音符。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眼下正我国十二五规划发展的起步时期,工程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相关专业管理人员从思想上工重视施工质量,严格按照国家各项规范要求施工,确保打造优质工程,为我们国家的高速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1]《建筑施工手册》
简介:王军军,男 ,生年月,1981年,助理工程师,: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