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利丝·门罗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一口气冒出许多与门罗“装熟”的指南,大多从她的生活轨迹出发,将她描述成一位大器晚成的家庭妇女写作者,在婴儿车和灶台旁写作,但事实并非如此。国内读者与门罗不熟却是实话,获奖前其作品仅有一本被翻译成中文。
《逃离》是她的代表作,题材和风格都是典型的门罗。这本短篇小说集是她创作成熟期的作品,包括八篇中短篇小说。每篇小说的主角都是女性,社会阶级跨度很大:从劳工阶级、中产阶级家庭妇女到知识分子。门罗的小说确与现代小说写法锐利、简约和克制的风格不同,她的作品节奏更缓慢、不清晰,就像被笼罩在大雾之中,读者必须在迷雾中奔走,跑到小说的结尾你也不会看到奇迹,只是会被这场茫然而空洞的大雾本身所震撼。
这种雾气由门罗的叙事语言构成,她所认定的“情节”和“戏剧化”并非A杀掉B后大逃亡又发财成为亿万富翁。在门罗的小说中,“情节”和“戏剧化”都发生在人心之内。
以《逃离》一书中同名短篇《逃离》为例,女主角卡拉18岁时从父母家中逃走,与男友在乡下经营农场,并为邻居老太打扫房屋。老太喜欢卡拉,同情她困窘的生活。有日卡拉突然说不堪忍受男友,老太为她支付了车费,并安排她远走。卡拉换了身老太的衣服坐上了大巴,憧憬到新地方生活,却又哭泣。她并非害怕到陌生之地,而是有种说不出的难过。
等车开到第三站,她下车打电话给男友,让他接自己回家。男友盛怒,当晚上拎着老太的衣服到她家中质问,并让她别把鼻子伸到自己的生活之下。这时房屋远处却突然出现一道白光,在大雾里越来越近,两人都吓呆并忘记争吵。那团白光走到眼前,原来只是卡拉最喜欢的山羊。前几日它走丢,现在却回来了。男友回到家中,卡拉再也没与老太联系。她后来收到老太来信,说那日见到山羊回家有多神奇。让卡拉惊讶的是,男友从未提过此事,也并未将这头山羊带回家。
小说就此结束,这是一篇完整且好看的小说,只是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一样。它的冲突和惊悸都在人心之内,而不在情节之上。而对人心,门罗也只写三分,留下余味。重点是门罗所用的叙事语言,极端准确又优美,这种叙事本身就是艺术。
门罗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并非是他们同为关心人类苦难的作家,而是他们都爱写“普通人如何不能忍受普通的生活”。门罗的主角都不是野心勃勃的实干者,而是一群耽于普通日子的常人。
卡拉离开父母家是因为因厌恶他们的中产阶级品位:可以走进人的衣橱,每年固定度假的海滩——这些让她无法接受。而当她遇到男友,共同经营农场却陷于贫穷时,她也受不了。于是她两次选择逃离,第一次离开中产阶级父母,第二次离开劳工男友。但卡拉在逃离的车上哭泣,可能是她发现逃离没有用,她只是忍受不了正常的生活。于是她回到农场,不提失踪的山羊,继续和男友生活下去,心灵却在平淡的日子下汹涌。
这些痛苦是真实存在的。苦难并非只存在与杀戮、战争和暴力间。在普通人的生活里,这种无声的痛苦碾过的心灵不比战争杀死的肉体少。门罗不是写史诗的作家,她所写的是“心灵战争”。在她的小说中,人的内心比宇宙还要广阔,情绪的波动胜过世界大战。
在《逃离》里,不同阶层的女人都想要过另外一种真正的生活,以各类契机逃离,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这些人的原型都不是门罗。虽然如外界所言,门罗和她的主角都是小镇妇女,门罗却说自己是通过观察而非经验来写作。她不仅热爱写作,也热爱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就算离婚也没有经历悲惨——这多少有些奇怪。不过好的作家需要真诚,而好的小说家都是骗子。门罗无疑是好小说家,她的幸福生活却像一团迷雾,让你永远也弄不清她是不是撒了谎。
《逃离》是她的代表作,题材和风格都是典型的门罗。这本短篇小说集是她创作成熟期的作品,包括八篇中短篇小说。每篇小说的主角都是女性,社会阶级跨度很大:从劳工阶级、中产阶级家庭妇女到知识分子。门罗的小说确与现代小说写法锐利、简约和克制的风格不同,她的作品节奏更缓慢、不清晰,就像被笼罩在大雾之中,读者必须在迷雾中奔走,跑到小说的结尾你也不会看到奇迹,只是会被这场茫然而空洞的大雾本身所震撼。
这种雾气由门罗的叙事语言构成,她所认定的“情节”和“戏剧化”并非A杀掉B后大逃亡又发财成为亿万富翁。在门罗的小说中,“情节”和“戏剧化”都发生在人心之内。
以《逃离》一书中同名短篇《逃离》为例,女主角卡拉18岁时从父母家中逃走,与男友在乡下经营农场,并为邻居老太打扫房屋。老太喜欢卡拉,同情她困窘的生活。有日卡拉突然说不堪忍受男友,老太为她支付了车费,并安排她远走。卡拉换了身老太的衣服坐上了大巴,憧憬到新地方生活,却又哭泣。她并非害怕到陌生之地,而是有种说不出的难过。
等车开到第三站,她下车打电话给男友,让他接自己回家。男友盛怒,当晚上拎着老太的衣服到她家中质问,并让她别把鼻子伸到自己的生活之下。这时房屋远处却突然出现一道白光,在大雾里越来越近,两人都吓呆并忘记争吵。那团白光走到眼前,原来只是卡拉最喜欢的山羊。前几日它走丢,现在却回来了。男友回到家中,卡拉再也没与老太联系。她后来收到老太来信,说那日见到山羊回家有多神奇。让卡拉惊讶的是,男友从未提过此事,也并未将这头山羊带回家。
小说就此结束,这是一篇完整且好看的小说,只是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一样。它的冲突和惊悸都在人心之内,而不在情节之上。而对人心,门罗也只写三分,留下余味。重点是门罗所用的叙事语言,极端准确又优美,这种叙事本身就是艺术。
门罗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并非是他们同为关心人类苦难的作家,而是他们都爱写“普通人如何不能忍受普通的生活”。门罗的主角都不是野心勃勃的实干者,而是一群耽于普通日子的常人。
卡拉离开父母家是因为因厌恶他们的中产阶级品位:可以走进人的衣橱,每年固定度假的海滩——这些让她无法接受。而当她遇到男友,共同经营农场却陷于贫穷时,她也受不了。于是她两次选择逃离,第一次离开中产阶级父母,第二次离开劳工男友。但卡拉在逃离的车上哭泣,可能是她发现逃离没有用,她只是忍受不了正常的生活。于是她回到农场,不提失踪的山羊,继续和男友生活下去,心灵却在平淡的日子下汹涌。
这些痛苦是真实存在的。苦难并非只存在与杀戮、战争和暴力间。在普通人的生活里,这种无声的痛苦碾过的心灵不比战争杀死的肉体少。门罗不是写史诗的作家,她所写的是“心灵战争”。在她的小说中,人的内心比宇宙还要广阔,情绪的波动胜过世界大战。
在《逃离》里,不同阶层的女人都想要过另外一种真正的生活,以各类契机逃离,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这些人的原型都不是门罗。虽然如外界所言,门罗和她的主角都是小镇妇女,门罗却说自己是通过观察而非经验来写作。她不仅热爱写作,也热爱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就算离婚也没有经历悲惨——这多少有些奇怪。不过好的作家需要真诚,而好的小说家都是骗子。门罗无疑是好小说家,她的幸福生活却像一团迷雾,让你永远也弄不清她是不是撒了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