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初小衔接,着力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新模式

来源 :教育界·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衔接不紧密,导致部分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之后,很难适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方式、节奏和速度等,进而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文章在深入分析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衔接现实困境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新模式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小衔接;构建;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模式
  【基金项目】该论文是省级课题“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KCZ2020003)成果之一。
  一、引言
  初小衔接是指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与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之间的顺畅、有效衔接。初小衔接不顺畅,不仅会造成学生在知识方面出现严重脱节,而且会导致学生在心理方面产生不适症状,诸如学习焦虑、学习低效、学习无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等。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初中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尽早做实、做细、做好初小衔接工作。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前沿阵地。为了更好地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着眼初小衔接,着力构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新模式。下面笔者将在细致入微地分析初小衔接背景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实困境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一些建构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有效策略。
  二、初小衔接背景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现实困境
  通过在线问卷调查与随堂听课等方式,笔者对初小衔接背景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表明,教师的教学思路差距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差别大以及评价方式差异大等,都是初小衔接背景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所面临的主要现实困境。
  (一)教学思路差距大
  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对于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而言,亦如是。清晰且科学的教学思路,不仅能够让教师教得轻松自如,而且能够让学生学得毫不费力。同时,清晰且科学的教学思路也是提升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益的必要前提与坚实基础。
  通过对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深入调查,笔者发现,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思路存在明显差异。譬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思路通常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总结”;而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思路通常是“导入新课——探究新知——课堂总结”。“讲授新课”也好,“探究新知”也罢,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则相对比较主动。正是这种教学思路方面的差异,导致学生在步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之后,会出现学习低效、学习焦虑等各种不适应症状。
  (二)学习方式差别大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效益的关键因素。综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差别非常明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在教师的启发、启迪、引领下,进行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在目标的引领、驱动、指引下,进行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
  相比而言,在教师的启发、启迪、引领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的难度不大,而在目标的引领、驱动、指引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的难度较大。这也是初小衔接背景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
  (三)评价方式差异大
  从理论上来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脉相承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然而,从实际教学来看,二者的评价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以日常评价为主,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学期考试评价为主。因为评价方式不同,所以教师的教学侧重点、教学方法也就有所不同。显然,这也是初小衔接背景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所面临的一个现实困境。
  三、初小衔接背景下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新模式之对策
  鉴于初小衔接背景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面临着各种现实困境,教师要着眼初小衔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着力构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着眼初小衔接,理顺教学思路
  既然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路存在明显差异,那么中小学教师就要着眼初小衔接,围绕“导入——新授——总结”三个教学基本环节,千方百计理顺教学思路。
  1.以生活化的教學情景导入新课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还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在导入新课时都应该紧扣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导入新课。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说说我的好朋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歌曲《找朋友》导入新课,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怎样与好朋友相处的。在教学七年级上册“中学序曲”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歌曲《中学时代》导入新课,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怎样才能让中学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更加阳光。
  实践证明,以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就可以推倒阻隔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现实生活中的一堵墙,可以引领学生透过生活现象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
  2.以自主化的教学活动探究新知
  自主化的教学活动,是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探究新知的一条基本路径。本着促进初小顺畅衔接之目的,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地围绕教材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学情,精心设计一些自主化的教学活动。如此一来,聚焦于这些自主化的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例如,围绕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微型演讲会、微型辩论会以及微型情景剧等,都可以成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自主化教学活动。相比于常规的教学活动,这些自主化的教学活动更加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尤为重要的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如果都将自主化的教学活动作为引领学生探究新知的一扇重要窗口,那么初小衔接工作就会变得更加顺畅,更加紧密。
  此外,在课堂总结环节,无论是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还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都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自主交流,自主总结。
  (二)着眼初小衔接,优化学习方式
  鉴于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差别较大的现实困境,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齐心协力,尽可能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缩小中小学生在学习方式方面存在的差别,以促进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好地衔接。
  例如,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而言,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可以重点采用问题启迪、问题启发以及问题引领等方式,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新知内容。但是,在步入中高年级学习之后,教师要逐渐减少问题启迪、问题启发和问题引领的频率,逐步融入目标引领、目标驱动以及目标指引的方式,即教师在引领学生参与各种课堂教学活动时,首先应该向学生呈现活动目标,之后让学生以活动目标为导向,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在此过程中自主完成课堂教学活动任务等。
  当然,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而言,也要立足教学活动,适度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七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适度地保留小学阶段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新知的方式,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渐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方式,促进初小有效衔接。
  (三)着眼初小衔接,完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不同,是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程初小顺畅衔接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此,小学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立足课堂,适时适度地做好、做实、做细教学评价衔接工作。初小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评价有效衔接,会使得初小衔接的过程更加顺畅,效果更加显著。
  例如,无论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还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都必须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在过程性评价中,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实际情况以及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程度等进行全面、细致、持续的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对学生活学活用相关知识的能力进行全面考查与评价。
  当然,由于小学生与初中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存在差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时,绝对不能够“一把尺子量到底”,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适时、适度调整教学评价标准、方式等。
  总而言之,无论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还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内容、形式方面都是一脈相承、彼此关联的。因此,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以教材为纲,以学生为本,着眼初小顺畅衔接、有效衔接,理顺课堂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当实现初小顺畅、有效衔接之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益就会显著提升,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就会全面提升,法治意识就会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就会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薛菊.中学道德与法治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衔接策略初探[J].新课程导学,2019(25):95.
  王子悦.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育现状及策略探讨[J].科幻画报,2019(01):159-160.
  李贵生.以任务为驱动,轻松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J].新一代(理论版),2018(10):41.
其他文献
【摘要】安全教育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一环,目前受重视程度已经明显提升。文章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安全教育着手,进行了内容的全面解析,就安全教育的开展现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安全教育的具体策略与方案,能够激活安全教育的实施价值,为小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策略;安全教育  一、引言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做好教育创新至关重要,特别是围绕安
【摘要】在乡村小学,英语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科目。但是生源多样性的问题,给英语教师的授课带来了极高的难度。文章结合乡村小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同时基于生源多样性背景,对生活化英语教学策略展开了具体论述,旨在提升乡村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乡村小学英语;生源多样性;生活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乡村小学英语主题式语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立项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学生日益增多,由于受语言环境、家庭教育意识、民族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这些学生学习普遍比较吃力,成绩格外差。针对这种状况,教师要调整工作心态,加强家校沟通,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做好补差工作,扬长避短,放宽评价尺度,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静待花开。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制约因素;提高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動日益频繁,其中不乏少数民族人口
【摘要】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趋势,简单来说就是将政治教学与生活实际充分地联系在一起开展教学,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而且能够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与印象更加深刻,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实施策略  一、前言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进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经验,建
【摘要】想要实现轻松学英语的目的,教师需要采取趣味盎然的教学手段。因为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不喜欢沉闷、枯燥又乏味的课堂模式。只有让教学形式丰富起来,才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学会英语,爱上英语。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生;轻松学习  学习英语本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由于教师选取了错误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英语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学习英语”“不喜欢英语”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需要
【摘要】当下的课堂阅读教学重分析,轻视了语用训练,导致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低下。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阅读教学中切实落实语用训练。文章结合实例,列举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语用训练的方法,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目的。  【关键词】语用训练;实践能力;意识;训练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日渐显现,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成为很多学校和教师研究的重点。核心素养理念下,运用小学英语单元主题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化繁为简,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探索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学习效率的途径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主题;核心素养  英语单元主题学习,是指教师有意识地把英语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划分
【摘要】语言的形成离不开独特的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知识。文章从加强文化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文化意识教育薄弱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教育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灌输的英语知识都是比较基础的,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西方文化了解得比较
【摘要】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观感受遭到忽略,个性得不到发展。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见解、批判等充分尊重和鼓励,通过文本对话、思想碰撞,促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得到深化,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深度贯彻个性化阅读理念,逐步提高阅读教学成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受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面对同样的文本,会有差异化的情感
【摘要】在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教学时常常以政治知识点为主要内容进行授课,采用的大多是最直接的讲授法,使得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多数靠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理解政治知识,自然导致政治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有所减弱。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文章主要研究了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法;应用  一、前言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