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是一朵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可如何盛开呢?富兰克林说过:“生命不可空度,唯有用之于有益的工作。”党员电教工作是一个个困难组成的,有的困难不好克服。而我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工作法则是:坚决“吃掉”困难。消化困难的过程,就是成长、盛开的过程。
刚进入电教系统时,我一心想着一鸣惊人。在领导没有安排任务的情况下,我一个人扛着十六公斤的设备走进原始林区,拍摄护林党员的事迹。林中到处是蚂蟥,饮水和食物都靠人背马驮。我一路上去,害得林场年届六旬的老书记跟我一起吭哧吭哧爬山。后来,老书记也受不了我了,开始支吾其词,不愿意把一些险峻的地方告诉我。再后来,我就从别人口中打听,得知,林场瞭望台有2970多米海拔,地形险峻,而景色极佳。一路上有许多山蛇,蛇很“精”,咬人一嘴就会跑掉。我还是坚持要去,老书记自感跟不上我,又劝阻不了,很是无奈,就让一个年轻党员帶我上山。一路上没遇到山蛇,我自己倒是累得像蛇一样,“四手四脚”往上爬。最艰难的一段路,坡度有40度以上,为了避免出溜下去,我不知费了多少周章,爬到后来几乎崩溃。在那部片子的拍摄过程中,诸如此类的艰辛太多。不过片子还是完成了,我起名为《看不见的清澈》,满怀信心地报送到市委组织部。年终时,市里反馈回来专家的评价:“冗长、哆嗦,像是纪录片,却没有纪录片味道,其实是流水账。念其拍成不易,三等奖还是要给的。”
当时,我走着、站着、躺着时,都在煎熬着:“到底怎么了?不公平!”然后就愤愤不平。大约半年后,我去请教东川区一位很有水平的长者,他看了我的片子后沉思良久,说:“拍片子就是拍片子,你不要为了获奖去拍,要因为感动去拍。”在他的启发下,我回顾这个题材,发现自己确实好高骛远,所欲愈多,所获愈寡。我决定要在这里爬起来,重新再拍一次。我把前期拍摄的东西全部推倒,开始聚焦在护林员张加华身上。他背着孩子爬山、巡山,这样的人全国也就这么一个吧。
追求完美的心态使我几近疯狂。张加华在一座海拔3700米的山上住着,那地方名为“落雪”,每年都下雪。我拍了太多他的镜头,专等山上下雪才上去拍。2007年,落雪下了一场二十年不遇的大雪,雪深及腰。沿途路上滑落了六辆车,死伤十余人,交警赶紧封路。可我等雪等了那么长时间,怎么能不上去?于是我去找交警队大队长方平。方平对我说:“你要上山可以,我带你上去。但你要上去两个星期,我不能陪你,你自己想办法下山。”
白雪皑皑,冻结了山川,却冻不住我的热情。到了山上,我反而灵感泉涌,找到了新的主题:祖孙三代巡山护林,爷爷背着爸爸巡山,爸爸背着儿子巡山,党的事业就是这么代代相传,中国的绿色事业也是这么代代延续。为了把这个新主题拍好,我跟着张加华走上他那条艰难的道路,时常深陷雪中爬不出来,还得靠他拉我一把。在山上零下十几度的低温里,我却不想蜷缩在被窝里,晚上九点还把林场职工叫来,探讨拍摄方案。还有一次,我一个人去拍日出,趴在雪地里,不知不觉冻僵了。幸好带了对讲机,叫人来把我救了回去。
最后,这个片子我拍了三年,后期又不断重剪和补拍,剪了四年。片成后,起名为《续》,在2012年参加国际半岛纪录片节,获得二等奖。在那以后,我不再为了获奖去拍片,只为心中的感动而拍片,去用镜头捕捉现实的光影,去用画面反映人间的真情,结果获奖次数反而逐渐多了起来。蝴蝶只为芬芳来,倘若不能把理想定位在很高的格调上,蝴蝶自然不会来。生命只有熬炼,才会盛开。
作者简介:
杨皓程,2004年走上电教岗位,就职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委组织部,现为昆明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处处长,多年来拍摄党员电教片逾百部,获国家级专题片评比奖项23次。
刚进入电教系统时,我一心想着一鸣惊人。在领导没有安排任务的情况下,我一个人扛着十六公斤的设备走进原始林区,拍摄护林党员的事迹。林中到处是蚂蟥,饮水和食物都靠人背马驮。我一路上去,害得林场年届六旬的老书记跟我一起吭哧吭哧爬山。后来,老书记也受不了我了,开始支吾其词,不愿意把一些险峻的地方告诉我。再后来,我就从别人口中打听,得知,林场瞭望台有2970多米海拔,地形险峻,而景色极佳。一路上有许多山蛇,蛇很“精”,咬人一嘴就会跑掉。我还是坚持要去,老书记自感跟不上我,又劝阻不了,很是无奈,就让一个年轻党员帶我上山。一路上没遇到山蛇,我自己倒是累得像蛇一样,“四手四脚”往上爬。最艰难的一段路,坡度有40度以上,为了避免出溜下去,我不知费了多少周章,爬到后来几乎崩溃。在那部片子的拍摄过程中,诸如此类的艰辛太多。不过片子还是完成了,我起名为《看不见的清澈》,满怀信心地报送到市委组织部。年终时,市里反馈回来专家的评价:“冗长、哆嗦,像是纪录片,却没有纪录片味道,其实是流水账。念其拍成不易,三等奖还是要给的。”
当时,我走着、站着、躺着时,都在煎熬着:“到底怎么了?不公平!”然后就愤愤不平。大约半年后,我去请教东川区一位很有水平的长者,他看了我的片子后沉思良久,说:“拍片子就是拍片子,你不要为了获奖去拍,要因为感动去拍。”在他的启发下,我回顾这个题材,发现自己确实好高骛远,所欲愈多,所获愈寡。我决定要在这里爬起来,重新再拍一次。我把前期拍摄的东西全部推倒,开始聚焦在护林员张加华身上。他背着孩子爬山、巡山,这样的人全国也就这么一个吧。
追求完美的心态使我几近疯狂。张加华在一座海拔3700米的山上住着,那地方名为“落雪”,每年都下雪。我拍了太多他的镜头,专等山上下雪才上去拍。2007年,落雪下了一场二十年不遇的大雪,雪深及腰。沿途路上滑落了六辆车,死伤十余人,交警赶紧封路。可我等雪等了那么长时间,怎么能不上去?于是我去找交警队大队长方平。方平对我说:“你要上山可以,我带你上去。但你要上去两个星期,我不能陪你,你自己想办法下山。”
白雪皑皑,冻结了山川,却冻不住我的热情。到了山上,我反而灵感泉涌,找到了新的主题:祖孙三代巡山护林,爷爷背着爸爸巡山,爸爸背着儿子巡山,党的事业就是这么代代相传,中国的绿色事业也是这么代代延续。为了把这个新主题拍好,我跟着张加华走上他那条艰难的道路,时常深陷雪中爬不出来,还得靠他拉我一把。在山上零下十几度的低温里,我却不想蜷缩在被窝里,晚上九点还把林场职工叫来,探讨拍摄方案。还有一次,我一个人去拍日出,趴在雪地里,不知不觉冻僵了。幸好带了对讲机,叫人来把我救了回去。
最后,这个片子我拍了三年,后期又不断重剪和补拍,剪了四年。片成后,起名为《续》,在2012年参加国际半岛纪录片节,获得二等奖。在那以后,我不再为了获奖去拍片,只为心中的感动而拍片,去用镜头捕捉现实的光影,去用画面反映人间的真情,结果获奖次数反而逐渐多了起来。蝴蝶只为芬芳来,倘若不能把理想定位在很高的格调上,蝴蝶自然不会来。生命只有熬炼,才会盛开。
作者简介:
杨皓程,2004年走上电教岗位,就职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委组织部,现为昆明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处处长,多年来拍摄党员电教片逾百部,获国家级专题片评比奖项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