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控制自动分类智能垃圾桶设计

来源 :科技创新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shuang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市场上各种智能垃圾桶存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等不足,在此设计一种新型智能分类垃圾桶,内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垃圾桶,通过利用语音识别模块控制垃圾桶盖开启关闭和驱动内桶旋转复位,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垃圾的堆放体积,警示更换垃圾袋。该智能垃圾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低,能够满足广大家庭用户使用需求,市场应用前景好。
其他文献
当你站在岳阳楼的城楼上,向西眺望,视线越过碧水连天的东洞庭湖,穿透辽阔广袤的君山平原,天边尽头的天井山,像一堵固若金汤的高墙,挡住了远方的风景.它是一条长长的分水岭,将巴华(巴陵和华容)两县一分为二.
期刊
专业作家去做文学评论,也算不上新鲜事.且不说古来文人本就“多栖”,自己创作的同时也品鉴他人;就是专业分工明晰后的当代中国,近二十年间也大有“学者写作”“驻校作家”雨后春笋般涌现,让知识谱系与文学创作再次融通起来.不过至今为止,当下作家所作的评论还是多以“(某某某)看/读品《某某某》”为题,表明自己为这经典之作提供了一家之言,是“我注六经”式的表述.真能以“六经注我”为题,直言古今中外的经典是“我”的心绪的印证,口气何其大矣.rn李修文偏是如此有魄力.2021年,他的散文集《诗来见我》面世,这一题目就把“我
期刊
除了两顿饭,关中人晚上还有“喝汤”一说,那年月日子清苦,所谓喝汤,也只是坚实得能打鬼的玉米面馒头,蘸着红枣酿制的醋调和的辣椒面子,垫垫嘟嘟囔囔的饥肠.油泼辣子是关中生民至爱,可油又在哪里?新女婿雅兰他爸头一遭上门,难倒当年雅兰的老外婆,冬日里裂着血口子的粗黑的手,拎着油瓶子进了供销社,结账时一摸腰包,作怅然若失状,“哎呦,我咋忘了带油票呢!”那年月啥都凭票供应,民间流行一句骂人话,针对那些行事不着边的半吊子,说是“争的怂,二杆子,不拿粮票进馆子!”没油票,这满瓶子的棉籽油是万万提不回家的.老外婆那只粗黑的
期刊
期刊
《放生羊》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关注的是当下的热词,生态与环保.rn小说的主人公加布,是生态环保志愿者.一座雪山,一个环保主义者,非常明确的身份架构起了小说的物语状态,即人与自然的关联.rn小说以两条线索一明一暗交相推进:明线是生态保护者加布,旦增乡长,洛桑书记,马局长,赵副主任,拉姆局长等.加布发现尘乃尔山上狼群大肆杀戮国家保护动物岩羊,急迫地将这一问题逐级汇报,希望得到重视并加以解决.而他的急迫又总是被权力漫不经心地“敷衍”,甚至被毫无坏意地“嘲笑”.加布陷入两难,只能眼睁睁看着群狼肆虐,爱莫能助.
期刊
期刊
认识徐清松也很久了,只是没怎么聊写作上的事,彼此在微信上偶尔聊聊日常琐碎,日子也就这样过去.忽然有一天,就聊到了小说,聊到了创作.他就把曾经发表在《西湖》2017年第4期上的短篇小说传了过来,我才得以了解这老兄写作上的收获.不读不知道,这一读,让我惊诧,这老兄在元小说的写作上这么凶猛,你就看那题目吧——《一个句子对作者和读者的抵抗》,既有陌生化,又有你不知他在玩着什么猫腻儿,你只有读进去,才恍然大悟:哦,还有这样的小说?
期刊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华灯初上了.深秋的夜晚,多少还是有些寒凉.小林使劲把这辆从别人手里买来的二手电动踏板车推进院子.院门口和巷子里的窄路之间有个小斜坡.这里是城中村,许多来城里打工的人都住在这里,小林住在这里已经三年了.房子是主家孙乾自己盖的,一共三层,说“拆迁”的话已经好长时间了,孙乾本来还准备往高里加,结果还没来得及盖,就被明令禁止了.后悔得孙乾只要提起来就痛心疾首,捶胸顿足.拆迁肯定是要拆迁,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西头那边已经修过来一条在太阳照射下滋滋冒油的大马路,听说总是谈不拢价钱,搬迁就这么暂时撂下
期刊
30岁,她踏上了真菌学这条路rn1968年,庄文颖20岁,为响应国家号召,她到农村插队.于是,山西偏远的小村庄里,多了一名爱读书的姑娘.那段时间,只要有空余时间,她一定会抱起书本.1973年,庄文颖等来了机会,她顺利考入山西农学院,并在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
期刊
入秋以来,我们见到蓝天的次数相对多了,朋友圈时不时就有人晒出湛蓝的秋空图,引来一波好友点赞.要想“秋空蓝”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必须重视环境保护、践行节能降碳.rn2021年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这是习近平主席于2020年9月第七十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