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 求真务实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456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建水县正本清源,求真务实,自觉将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促进教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一、正本清源,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理念
  
  党的十七大对教育事业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建水县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自身教育发展的形势,不断提高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
  1.要求领导干部重“立德”,清俊德育之源。“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要求教育管理干部和学校领导要常修“为政之德”,加强人生观、世界观改造,认真践行“金品铁律,忠恕敏行”的建水教育精神,在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中,以领导干部的身先示范,塑造教育行业的道德形象,做道德建设的楷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求各级教育管理干部和校长首先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要求广大教师“厚德”,稳固德育之本。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师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师品的优劣,师品的优劣直接关系教育的成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建水县根据社会发展形势,结合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建水教师十条规定》,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夯实师德建设的基础。通过各种渠道,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师德修养,真正做到行为示范,为人师表。2005年起,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以“爱与责任”为核心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涌现出许多师德的楷模、育人的表率,编辑出版了《师爱无价》。按照计划,今年将组织开展“感动社会的建水县教育系统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塑造师生身边的道德形象,引领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3.要求全体学生“明德”,抓牢德育之根。“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各项基本素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德育工作实践来看,对学生的德育工作非一日之功,更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中小学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切忌将中小学德育工作孤立起来,必须注重德育工作与教育科研相结合,文化建设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思想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机制创新与载体建设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课堂渗透与主题教育相结合,才能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拓展德育工作的渠道,保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活力。
  
  二、求真务实,积极探索德育工作途径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理念要不断更新,内容要不断拓展,方法要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力。建水县针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弊端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四字诀”:真、小、实、近,以此不断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
  1.把握一个“真”字,返璞归真,不断推进德育理念创新。教育是一项具有特殊规律的社会事业,育人是教育之本,这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的。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形势下,按照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学校教育必须承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建水县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向管理要质量、以教育促教学的理念,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其他基本素质的培养并重,切实突出德育的先导性地位,不断纠正违背教育规律的功利性倾向,把“育人为本”落到实处,使教育重归育人的本源,促进人自身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重视一个“小”字,积小成大,科学制定德育工作目标。在制定德育工作目标上,坚决克服那种大而无当的错误倾向,立戒贪大求洋,提倡做小事,重细节,积跬步,按照分阶段、分年级、分群落的原则,科学分解德育工作目标,注重“日行一善,日有一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照顾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起点,给学生以足够的尊重和耐心的等待,因材施教,肯定并珍惜每一点道德成长积淀,让迟开的花更加鲜艳夺目。众所周知,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而对这一部分学生,建水县有一个特别的称谓——“潜能学生”,这反映了德育理念的根本变化,那就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成长要有信心。
  3.突出一个“实”字,实事求是,有机调整德育工作内容。“实”就是要查实情,出实招,重实践。德育工作的成败在于能否解决学生的知和行的问题。为此,建水县下大力气,投入资金,重点建设德育活动载体,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实践体验活动。2006年8月,开展了万名中小学生进村入户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农村,感受乡情,了解国情,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基础。这项工作已被建水一中、建水二中、建水五中等学校坚持下来,形成长效机制。随着“三生教育”的推进,建水县教育局在云南教育报刊社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将“三生教育”带到基层、带进深山、带进农村,带进社区,带进企业,使德育工作从表象走到了内心,使素质教育从“天上”落到了“地上”。2009年春节期间,县机关幼儿园策划组织了历时7天的生存体验活动——年货推销,参加人员有在校大学生及中小学生,让他们零距离接触社会,全方位深入生活,感受多层次、多角度的道德实践体验。
  4.体现一个“近”字,由表及里,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近”就是近社会、近学生、近实际。德育只有真正贴进学生,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从他们的生命、生存、生活出发,关注他们健康成长,才能使德育工作真正成为实实在在的工作,而不是空洞无物的说教。这在建水县广泛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中体现得更为充分。2008年3月至5月,建水县教育局邀请感恩教育专家主讲了23场、有近万人参加的感恩教育演讲报告会,对领导、老师、学生、家长进行了思恩、感恩的情感教育,拉近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老师与领导的心灵距离,构建了一个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创造美好生活的大德育课堂。如果说2008年建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题是感恩,关注学生生命道德中最鲜活的健康情感,那么2009年建水县德育工作的主题则为励志——生存意志。王国权、金飞豹等深受青少年学生爱戴的专家将与建水学子零距离交流。
  从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学校德育工作永远是一个过程,而它的成效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来检验,这说明学校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教育规律,科学把握德育工作的实际,正本清源,求真务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 矣 勇◇
其他文献
中新网消息 财政部近期透露,中央财政已提前预拨春季学期各省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178.47亿元。   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改革从2006年开始实施,中央和地方财政按照分担比例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据悉,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基准定额标准中西部地区已达到小学年生均30
期刊
本刊讯(记者 矣 勇) 针对中小学危房主要集中在农村这一现状,云南省于近日召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着重对农村中小学排危工作做了研究部署。记者获悉,云南将通过3~5年的集中攻坚,全面排除现有的500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高峰主持会议。  近7年,云南省共投入资金44.21亿元,排除危房686.73万平方米,
期刊
一次采访,偶然看到了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写给他母亲的一封信。他这样写道:  亲爱的老妈:  您好!  首先请您看一幅图片:    您说它像什么?是鸭子还是兔子?如果您看出来的是鸭子,就把鸭子的嘴当成兔子的耳朵,反之,也是如此。在看了这幅图片后,您想到了什么?也许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事物,它将会变得和您想的不同。  然后,请您拎着一个很重的包,与别人谈话,谈上一段时间,是不是觉得手酸了,想把包放下。在生活
期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大学毕业生就业、校长“官员化”、教育公平、教师待遇等教育问题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本刊特撷取部分代表、委员的精彩言论,以飨读者。    现在的教育模式是从“精英教育”转化成“大众化教育”,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说,一定要调整好就业心态,要怀着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和选择就业的竞争,不能仅仅把眼
期刊
生命伦理学(Bioethics)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美国,最早是由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学家波特在他的著作《生命伦理学:通往未来的桥梁》中提出的。他的定义是用生命科学来改善生命的质量,是“争取生存的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命伦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多学科(包括生物学、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的学术领域。我国的生命伦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经过近30
期刊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简单地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是人,离开人来谈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这就给培养人、塑造人的高等教育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如何塑造人?塑造什么样的人?笔者就高校校园文化在“三生教育”中的作用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校园文化应彰显生命的唯一性 
期刊
“汶川特大地震让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见识了生命的坚强。我们要积极投身到丰富的‘三生教育’活动中去,感受生命的珍贵,学会关心,懂得感恩,尊重他人,乐于奉献,把自己培养成爱生命、懂规则、善沟通、会约束自己、能宽容他人的人格健全的人。”这是昆明市春城小学六(2)班学生张一夫在课程启动之初对“三生教育”的理解。  建水县第一小学六(2)班学生张潇月参加了2008年暑假“三生教育”夏令营,她在《“三生”夏
期刊
2008年12月10日至16日,云南教育基金会圆满完成了组织第十四届“园丁之家”优秀教师赴港澳学习考察活动。  12月10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园丁之家”开园仪式在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隆重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保建、省政协副主席曾华、省老领导牛绍尧以及省教育厅副厅长罗嘉福出席开园仪式并讲话,对第十四届“园丁之家”开园表示热烈祝贺,对参加此次赴港澳学习考察、来自云南省边疆一线的50名优秀教师给予热
期刊
初中“减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尽管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多年、尽管“年年叫‘减负’”,但依然是“年年负担重”。究其原因,仍然是中考“指挥棒”在发挥作用。有教师形象地说:“我们喊的是素质教育的口号,用的是课改新教材,课堂教学也进行了创新,但仍然走的是老路子。”“我们也想‘减负’,但考评我们的仍然是‘分数’。”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初中阶段“减负”的艰难。还有一种片面观点认为:“考取重点高中的人数越多
期刊
宣威市是典型的农业县级市,有142万人口,属国家重点扶持开发县。宣威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打造宣威教育品牌,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宣威教育的发展态势,被云南教育界形象地称为“宣威现象”。    一、宣威市教育发展现状    宣威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04所,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7所、完全中学12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级中学46所、小学1011所(含教学点656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