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壳的“绅士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践行礼仪文化教育的启示

来源 :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hu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礼、尚礼、知礼、明礼,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中也十分重视德行和礼仪文化的作用。这对高校教育中如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以及宿舍和班级文化氛围、教师的“言传身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礼仪文化教育的制度保障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绅士教育” 礼仪文化 启示
  
  从“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到众所周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都强调了践行礼仪,文明修身,对成就人生、建功立业、奉献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在英国,人们崇尚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追求做“有教养的人”,重视文明礼仪,并响亮的提出“礼貌是有教养人的第二个太阳”的口号。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作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绅士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践行礼仪文化教育有着深刻的启发。
  
  1.品味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1.1 德育教育
  在洛克看来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行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凡只标页码均出白此书)。“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就愈容易”,而“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获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再能回复的。他认为良好德行的形成,周围的环境和交往的人非常重要,“最能影响他们举止的还是那些与他们相处的人和左右诸人的言行。儿童(不,成人也是一样)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我们都是模仿性很强的动物”。他强调以榜样和说服教育为主,导师与父母要以身作则让儿童与有德行的人交往等。
  
  1.2 礼仪教育
  洛克提出礼仪是一个人获得他人尊重和好感的重要方法,大多数的青年人入世的时候都因为不持重,缺少礼仪,而吃了苦头。他说:“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良好的礼仪主要表现为尊重别人、懂礼节、讲礼貌、有风度,“容貌、声音、言词、动作、姿势以及整个外表的举止都优雅有礼州。礼仪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绅士事业的成功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有良好的礼仪,“门路就可以更宽,朋友就可以更多,在这世上的造诣就可以更高”。“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一切成就就会被人看成骄夸、自负、无用或愚蠢”。“没有礼仪无论什么美德就都会变样,率直就会变成粗俗,温和就会变成诌媚,学问就会变成迂气,才知就变成了滑稽,胆量就会变成野蛮”。洛克也十分重视绅士良好礼仪的养成。强调礼仪的形成要注意榜样和示范的作用,要多与品行高尚的人交往。
  
  2.对当代大学生践行礼仪文化教育的启示
  
  2.1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收获礼仪文化教育成果
  践行礼仪文化教育,德育要先行。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高等学校有一支数量庞大的专职政治德育工作队伍,而且德育教育的形式多样,德育理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但是只注重形式,少关注结果的德育工作其实效性低是有目共睹的。而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这些思想品德要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不间断的教育、反复的培养和逐步提高的过程才能形成。有学者提出的全程德育正是针对高校德育的特点的有效尝试。其次,高校德育环境是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德育效率不只是德育工作者的事,还是其他教职员工的事。要做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标落到实处。
  
  
  2.2 加强礼仪氛围的营造,用环境熏陶学生
  正如洛克所说,“我们都是模仿性很强的动物,是染干青则青,染于黄泽黄”。在践行礼仪文化教育中环境的影响是强大的,重要的。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和谐的环境是前提。
  2.2.1 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践行礼仪文化教育的大家园
  育人靠环境,校园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礼仪文化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可根据大学生精神文明和礼仪文化建设的需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创建“十无”“十讲”文明校园,精心塑造两代师表活动;用名言警句牌熏陶学生,让文明监督岗提醒学生。让我们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做到“润物细无声”。
  2.2.2 宿舍文化建设与管理一一践行礼仪文化教育的温馨港湾
  高校学生宿舍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和进行社交活动的综合性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精神纹面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窗口和阵地,更担负着大学生知识积累、文明修身的与人功能。大学生的宿舍文化环境影响着学生礼仪等全面素质的完善和身心发展。宿舍文化经常以无形的力量对宿舍中的每一个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充分证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宿舍的环境文化集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素质发展,它是学生礼仪文化的展示窗口,是学生管理的窗口,从这一扇扇窗口中,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生活。鉴于此,高校可在每幢学生公寓楼开辟宣传橱窗,通过学生组织发动同学对学生在公寓中的思想、行为等礼仪文化表现,开展主题讨论,弘扬正气,批评不良行为和不良现象。同时通过不同方式展示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成果,展现后勤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并通过创建“星级文明宿舍”活动,促进大学生讲文明、懂礼仪;实行公寓“六进”活动,让党支部、团组织、学生自律委员会等组织走进学生公寓,寝室舍名评比等生动活泼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情操,培养、提高学生礼仪修养。
  2.2.3 班级文化——践行礼仪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礼仪文化教育的主阵地。班级文化是以教室为依托,班级为载体来反映这个班级的组织文化和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物质文化。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班级文化对班级德育工作和礼仪文化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它始终在对学生进行着环境陶冶。首先,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编导者的班主任,在建设班级文化的具体工作中,能否率先垂范,是班级文化能否建设好的关键。其次,要刻意追求体现礼仪文化教育的教室环境布置。教室布置内容可从班刊、黑板报、班级制度、标语、名人名言、讲桌布置等方面着手。除了美化学习环境,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外,还让学生在重和谐、尊礼仪的环境受到陶冶。
  2.3 重视教师的榜样示范,用“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洛克特别强调榜样的作用,他说:“在各种教导儿童以及培养他们的礼貌的方法中其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一旦你把他们熟知的人的榜样指给他们看了,那种吸 引或阻止他们的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教师要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给学生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学生们应该怎样做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校园里,教师就是给学生最感性、最直观、最形象化、最具体化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完美人格和礼仪规范是任何教科书、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对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是礼仪文化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文雅的谈吐、端庄大方的穿戴、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自然会是学生争相效仿的对象。相反如果教师不让学生随地吐痰,自己却在校园内随地吐痰;不让学生说脏话,自己却说脏话,这样的“言传身教”效果是也可想而知。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时时事事树立文明礼仪形象,当好文明礼仪标兵_引,以自己规范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唯有如此,践行礼仪文化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开展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践行礼仪文化教育
  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践行礼仪文化教育为主要目标,让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社会实践中做起,学会做人做事。可以通过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社会调查活动、文艺文化下乡活动、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环境保护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增加大学生讲究卫生、乐于奉献、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的意识,陶冶他们的情操,全面践行礼仪文化教育。
  2.5 建立践行礼仪文化教育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俗话: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计划具体付诸于实践的有效措施,更是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规范礼仪文化教育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
  2.5.1 实行“德育操行积分”制度,为践行礼仪文化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为了使践行礼仪文化教育形成长效机制,使礼仪文化教育更加有效的开展,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德育操行积分”制度,通过德育操行积分指导教师以“德育操行积分卡片”的形式为每一位学生建立积分档案,来考核学生的德行以及礼仪文化的践行,以期望能促进大学生礼仪文明行为的养成。
  2.5.2 “两课”学业成绩评定与日常学生德行以及礼仪素养表现相结合
  无可否认,高校的“两课”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认知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正如相关研究人员指出的那样在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实践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正是雅斯贝尔斯所批判的即单纯地重视在德育的直接讲授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知识的认知,忽视对学生道德、思想批判能力的培育
  首先,加强“两课”内涵建设,深化“两课”教学改革,不断将“两课”教学的内容与大学生的日常德行以及礼仪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好“两课”践行礼仪文化教育中的实效性。改革教学内容。要改变教学内容中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现象,优化内容结构,合理引入有利于学生拓宽基础、提高素养的新知识、新理论、新内容。其次,改革考试方式。“两课”的考试,做到试卷考评与平时德行以及礼仪素养表现相结合,尽量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学生的表现。
其他文献
暖冬的风,在人生路上走读  与阳光轻吻,与大海相拥  一层层剥下深沉与细浪,让我泪流满面  我独上西楼,听风翻开人生之书  一码码亮出冬日的页码  风的柔美,无时无在轻声细语  在时间深处,向我“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如此情景,我不愿听它是好望角  当浪与流相遇时,时时触怒大海  瞬间翻江倒海,掀起巨浪  收拾遍体鳞伤的时光碎片  静止时间,去逃避历史的惩罚  
好友萧秀娥为我庆祝生日,当那个千娇百媚的巧克力蛋糕捧出来时,我注意到蛋糕上面有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  枣红色的花苞,羞答答地坐在翠绿色的莲托上。  原本以为这只不过是一根造型独特的蜡烛,万万没有想到,它竟然另有乾坤。  秀娥脸带神秘笑意,以火点燃藏在花心里的烛蕊,烛蕊一着火,原本含情脉脉的花苞,竟然“轰”的一声,灿灿烂烂地绽放了,变成了一朵风情万种的莲花;更绝的是,八片轻盈的花瓣上,各各挺立着一根
摘 要:在超越论现象学中,胡塞尔在深层意识领域内揭示了一种内含无限可变更性的超越论的艾多斯学,并将超越论构造理解为一种本源的格式塔构型对经验关联的先天的发生构造,在此基础上,他试图全面“接管”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但在几乎同时产生的对无意识的动力学考察中,弗洛伊德将原初压抑、继发压抑以及替代视作无意识、前意识的本质特征,从而实际地构成了对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全面挑战和深层解构。在胡塞尔与弗洛伊德之间
想象的蝴蝶  比蝴蝶本身更具体  想象中更多的蝴蝶  它们都有一颗玲珑心  在大雨来临之时,懂得把自己安抚  不摇摆,不彷徨  不随意交付出自己  雨后每一朵花间的水滴  都是一颗潮湿的种子  想象中,花朵的美  不如蝴蝶本身  姻缘论  “来世做棵草吧”  上山的路上,你突然说:  我们不需要结婚生子,为世事  所苦恼  自然界中自有可取之行。  不若与昆虫为邻  保持应有的尊重与厚道  不幸的
仰 视  我们在苹果树下抬头仰视  自然中参与了植物们的盛典  有多少个收获季节  我们眼睁睁看着  果子纵身一跃  枝头轻轻一撒手  仿佛放心又仿佛放生  —此中美意无以言喻  这让人狂喜  我几乎触摸到了一种往而无返的质地  不要和石头一分为二  那白天被吞噬的  在黑夜,使草木上长出耳朵  没有一样可以逃脱  寒冰……火焰……  来吧,西西弗斯  连同苟且的蝼蚁  不要和石头一分为二  不要
1  周六,我到台北  高铁列车说的,一向  都是直白的语言  听清楚了,终站是书展  怎么变成去灯会下车  周六,你在台北像北极星  最冷的时候也是一盏灯  只要你在,灯火辉煌  我就不会在台北迷城  周六,我们会在  一座书籍似的  台北里  变成  文字 2  那年你来到沙鹿老市区  探访我的结构  阳光最爱方形的旅馆建筑  几何投影给你理智  但是我的背脊太软弱  期盼生出翅膀  寻觅感情
摘要:英国思想家休谟认为一切伦理学体系都犯有由“是”与“不是”的事实判断不加分析地转换到“应该”与“不应该”的价值判断的一元论逻辑错误,即所谓“休谟问题”。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休谟问题”在于,将价值应然性的“公意”、“人民主权”简单归结为事实实然性的“多数人意志”,将人民主权极为复杂的实现路径简单归结在了“多数人意志”一条路径上。事实上,人民主权的实然表现不是“多数人意志”而是公民权利,现代民主宪
摘 要:人才培养是医院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如何立足特色,培养出人才是医院建设与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我院近年来坚持走“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路线,在强化继续医学教育,有针对性外派学习,争取国际性的人员进修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培养了一大批业务技术骨干。本文结合我院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谈谈对当前医院人才培养的体会。  关键词:人才培养 进修 培训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提高医院各学
今夜,写诗是轻浮的……  ——朵渔  今夜,请停下你的轻浮。停下你的  想象和抒情。今夜,需要一个安静的时刻  需要一盏并不明亮的明灯  今夜,请你把自己放置在武汉  ——中国的武汉,诗词中的武汉,封闭的武汉  戴着口罩艰难呼吸的武汉  今夜,请你一定让自己成为一名武汉人  你需要重新开始想象——  把自己想象成疑似者、确诊者、死亡者  想象成等待收治者、隔離者  把自己想象成等待诊断结果的那个人
摘 要:回顧博物馆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其定位一直在不断变化。如今,博物馆已经被国际博物馆协会正式认可为公共服务机构,它的社会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博物馆社会角色演变的分析,揭示了博物馆如何积极介入社会问题,从反映过去到反映现在,在价值观念、参与和包容等方面对自身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借助法国、美国、丹麦的三个案例分析,以显示当前博物馆社会服务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博物馆角色;社会服务;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