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曾在《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一书中表示,自己“不适合上公开课”,并下决心“以后不上公开课”。作为公认的语文教育教学的泰斗,发出如此感慨,不由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事情的起因和李老师的两次公开课经历有关:李老师执教的《我的老师》获得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一次享受”。但学生在后来给他的信中却说:“平时的课很自然,而这节课很假——”而他执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遭到评课者质疑:“不像语文课”。然而学生却感觉“我们从来没上过这么真实自然的公开课”。“专家”和学生截然相反的态度让人无所适从。
同样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语文教师。
当前,在新课改的大旗下,新理念、新模式层出不穷,许多一线语文教师不仅要“积极”响应,还要面对巨大的应试压力,疲于应付中,我们迷失了自我,迷失在自己摸爬滚打了多少年的语文课堂上,许多教了几十年语文的教师感慨:我已经不会教书了。与此同时,对语文“误尽天下苍生”的批评依然不绝于耳,这不由得我们语文教师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丢失了什么?
其实学生的话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学生——我们课堂的主体需要真实自然的语文课,只有尊重学习的主体,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保证课堂的高效,一句话:真实、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抓住这一点,才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
所谓真实,我的理解是常规的、真实自然的课堂;有效,通俗地说就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指在课堂45分钟之内),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只有真实的课堂教学才会有效,真实是有效的前提,有效是真实的升华。
其实,我们的语文课不需要刻意雕饰,做作矫情,也不需要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我们只要保持语文的原汁原味,真实自然地上好每一节课,努力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我们的语文课就会简单而又真实有效,笔者试以听过的一节《踏莎行》(雾失楼台)为例,谈“真实和有效”课堂教学的追求和特点: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定位准确,目标实现真实有效
《踏莎行》(雾失楼台)是北宋词人秦观的代表作,词人格婉约含蓄、柔媚清丽的词风在这首词中得到深刻体现。古典诗词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情感,而由于时代久远和诗词表达方式的含蓄委婉,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这是诗词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生反复品读、感悟。但是,一般,在公开课上,很少有老师会花大量时间去品读、感悟。一方面,品读、感悟要耗费大量时间,会减少课堂容量;另一方面,将读书设定为教学目标容易让听课老师产生错觉,觉得教学目标定位太低,可能上课教师水平也很有限,因而这种做法往往吃力不讨好。许多教师在公开课上,往往采用诵读法-----学生大声朗读一两遍即可,走走形式。但是,这位教师却从诗词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效果实际出发,大胆地将第一个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品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看似简单,但学生的收获却是实实在在的。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学生有些问题回答不上来了,有些冷场,教师就鼓励学生说:“看不懂了?那就再读,再品,再感悟。我们大家一起读。”
二、教师的讲解和指导适时而有针对性,有的放矢,主导作用真实有效
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请学生回顾学过的秦观的另一首词《鹊桥仙》,结果学生多数都已经忘记,于是教师当场背诵了这首词,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讲解过程中,教师经常和学生一起回顾学过的诗词或补充相关词句来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并且直白地告知学生:诗词学习没有太多捷径可走,就是要多读多背多积累,积累多了,理解就会更深入,感悟也就更深刻了,对古典诗词的魅力也就会有更真切的体会。这既是方法的指导,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特别是在“炼字”题的实战练习时,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这一类题目,教师进行了详细的指导,细化到每一步该怎样规范答题——即如何写清楚。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示范性和主导作用。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不枝不蔓,教学效果真实有效
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历来脍炙人口,作者借此要表达怎样的情感?虽然课文下面有对这两句话内容的注解,但并没有情感的分析,学生一下都愣住了。教师并没有直接立即补充后人提供的各种“有趣”的“故事”来加以解读,而是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作者在这里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很快找出是“雾”“楼台”“月”“津渡”,而雾中的楼台似乎有些朦胧、恍惚,月下的津渡似乎也有些迷茫,找不到方向。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这里的动词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作用?学生明确:“失”和“迷”都是使动用法,云雾使楼台迷失不见,朦胧的月色使人更看不见渡口而迷失,表达了作者因找不到世外桃源仙境,实现自己人生理想而产生的迷惘、孤寂、凄凉的心境。这里,所有对文本内容的解读都来源于对诗词的字、词、句的分析和理解,没有脱离文本的架空的对话。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注重落实“双基”,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再进行理性分析解读。训练扎实有效,效果则真实有效。
正是对“真实有效”的教学理念的追求,才有这样一堂真实而有效的语文课。因为学生的品读、感悟是真实的,学生的问题、质疑是真实的,师生的对话是真实的,因而教师的指导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有效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港中学
事情的起因和李老师的两次公开课经历有关:李老师执教的《我的老师》获得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一次享受”。但学生在后来给他的信中却说:“平时的课很自然,而这节课很假——”而他执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遭到评课者质疑:“不像语文课”。然而学生却感觉“我们从来没上过这么真实自然的公开课”。“专家”和学生截然相反的态度让人无所适从。
同样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语文教师。
当前,在新课改的大旗下,新理念、新模式层出不穷,许多一线语文教师不仅要“积极”响应,还要面对巨大的应试压力,疲于应付中,我们迷失了自我,迷失在自己摸爬滚打了多少年的语文课堂上,许多教了几十年语文的教师感慨:我已经不会教书了。与此同时,对语文“误尽天下苍生”的批评依然不绝于耳,这不由得我们语文教师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丢失了什么?
其实学生的话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学生——我们课堂的主体需要真实自然的语文课,只有尊重学习的主体,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保证课堂的高效,一句话:真实、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抓住这一点,才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
所谓真实,我的理解是常规的、真实自然的课堂;有效,通俗地说就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指在课堂45分钟之内),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只有真实的课堂教学才会有效,真实是有效的前提,有效是真实的升华。
其实,我们的语文课不需要刻意雕饰,做作矫情,也不需要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我们只要保持语文的原汁原味,真实自然地上好每一节课,努力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我们的语文课就会简单而又真实有效,笔者试以听过的一节《踏莎行》(雾失楼台)为例,谈“真实和有效”课堂教学的追求和特点: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定位准确,目标实现真实有效
《踏莎行》(雾失楼台)是北宋词人秦观的代表作,词人格婉约含蓄、柔媚清丽的词风在这首词中得到深刻体现。古典诗词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情感,而由于时代久远和诗词表达方式的含蓄委婉,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这是诗词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生反复品读、感悟。但是,一般,在公开课上,很少有老师会花大量时间去品读、感悟。一方面,品读、感悟要耗费大量时间,会减少课堂容量;另一方面,将读书设定为教学目标容易让听课老师产生错觉,觉得教学目标定位太低,可能上课教师水平也很有限,因而这种做法往往吃力不讨好。许多教师在公开课上,往往采用诵读法-----学生大声朗读一两遍即可,走走形式。但是,这位教师却从诗词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效果实际出发,大胆地将第一个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品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看似简单,但学生的收获却是实实在在的。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学生有些问题回答不上来了,有些冷场,教师就鼓励学生说:“看不懂了?那就再读,再品,再感悟。我们大家一起读。”
二、教师的讲解和指导适时而有针对性,有的放矢,主导作用真实有效
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请学生回顾学过的秦观的另一首词《鹊桥仙》,结果学生多数都已经忘记,于是教师当场背诵了这首词,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讲解过程中,教师经常和学生一起回顾学过的诗词或补充相关词句来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并且直白地告知学生:诗词学习没有太多捷径可走,就是要多读多背多积累,积累多了,理解就会更深入,感悟也就更深刻了,对古典诗词的魅力也就会有更真切的体会。这既是方法的指导,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特别是在“炼字”题的实战练习时,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这一类题目,教师进行了详细的指导,细化到每一步该怎样规范答题——即如何写清楚。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示范性和主导作用。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不枝不蔓,教学效果真实有效
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历来脍炙人口,作者借此要表达怎样的情感?虽然课文下面有对这两句话内容的注解,但并没有情感的分析,学生一下都愣住了。教师并没有直接立即补充后人提供的各种“有趣”的“故事”来加以解读,而是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作者在这里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很快找出是“雾”“楼台”“月”“津渡”,而雾中的楼台似乎有些朦胧、恍惚,月下的津渡似乎也有些迷茫,找不到方向。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这里的动词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作用?学生明确:“失”和“迷”都是使动用法,云雾使楼台迷失不见,朦胧的月色使人更看不见渡口而迷失,表达了作者因找不到世外桃源仙境,实现自己人生理想而产生的迷惘、孤寂、凄凉的心境。这里,所有对文本内容的解读都来源于对诗词的字、词、句的分析和理解,没有脱离文本的架空的对话。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注重落实“双基”,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再进行理性分析解读。训练扎实有效,效果则真实有效。
正是对“真实有效”的教学理念的追求,才有这样一堂真实而有效的语文课。因为学生的品读、感悟是真实的,学生的问题、质疑是真实的,师生的对话是真实的,因而教师的指导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有效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