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支架”以及“支架式”教学的定义,然后阐述了“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最后对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构建和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初中数学 实施步骤 构建与应用
  中国分类号:G633.6
  相关概念的界定
  1、“支架”的定义
  所谓“支架”,其本意为脚手架,是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支撑物。由此可见,支架的根本作用是对建筑物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在学校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的各种服务也被称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架”。著名学者伍德曾将“支架”描述为某一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帮助及支持。之后,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支架”进行了重新定义。
  2、“支架式”教学的定义
  从实质上说,“支架式”教学中指出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而“支架”二字则是用来比喻辅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会帮助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其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不再是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多地扮演了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教师给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引导、帮助它们完成任务。当然,教师会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提示及建议等,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自我探索,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被比作建筑,教师则是建筑物施工过程的支架。这种教学过程是一个更为高效的互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更多依靠自己,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对于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二、“支架式教学”的基本步骤
  1.建构支架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数学课程的知识体系以及教学活动要达成的目标等,对知识的深度、广度进行充分准确的挖掘与探索,并结合教学宗旨、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自身的教学认知等,构建出理想的教学框架。
  2.进入情境
  这个环节要求教师能够以情感为基础,激发同学们的探索心与主动性,搭建情感支架。要完成这个环节,教师应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扎实的理论根基,能够对知识进行很好的泛化或提炼,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此环节,并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营造零号的学习氛围,从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主动探索主动研习的精神。
  3.自我探索
  “支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课堂与知识的主导者,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与帮助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提示、一个建议、一个反馈引导学生,但不能直接揭晓结果,只是起到方向引导的作用。学生需要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索、自己的深入思考而后决定探索的方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使思维更深、更广。
  4.评估效果
  这个步骤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是对学生自我探索结果的评估。教师应针对班内学生的情况以及知识的难度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考核。考试是考核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考核后,教师要对做的好的同学進行表扬,对学习方向、学习效果有偏差的同学进行指正,争取对大部分同学都进行有效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顾及同学们的感受,尽量鼓励学生、保护学生自尊心,避免打击同学们的自信心。
  5.反馈教学
  待到教学的主体环节做完之后,教师需要在最后的时候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总结、讲解与教学。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环节更加完整,整个互动过程更加高效。
  数学支架式教学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支架式教学模式下,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教师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同学学习,不是代替同学学习。教师要了解同学们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了解同学们的兴趣所在,掌握学生对于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通过全方位的了解,在宏观上把握教师教学的方向与程度,重点知识重点讲,大家都熟练的知识点一下过即可。此外,教师的教学应与学生的层次相契合,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深入浅出、提纲挈领。只有这样,整个课堂教学才能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2、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
  在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学生会提出一些疑惑的地方或者对某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质疑。我们不能将学生的质疑归结为“叛逆”。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
  3、教学设计“情境化”原则
  之所以对教学过程进行“情景化”设计,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更加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与用处所在,更好地进行前后联系,形成体系。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汲取知识,并运用自己的思维、经历与体验,最终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四、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构建和应用
  (1) 教学中最近发展区的构建
  所谓“最近发展区”,是一种预期式教学,就是教学过程中预先了解学生的能力、特征以及学习水平等等,然后根据这些预设学习目标构建一个教学支架,形成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认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测查,制定的合理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水平有计划地提升。构建最近发展区是支架式教学的一个起点。
  (2) 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脚手架”的构建
  构建“脚手架”是支架式教学的第二步,简单来说就是辅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新的经验,应通过最近发展区来构建其背景支架、直观支架、情感支架以及能力迁移支架。此外,要成功地跨越最近发展区并完成数学知识的构建,还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自主活动、个人体验以及智力活动等。
  (3) 支架式教学模式下“问题情境”的构建。
  数学从本质上来讲是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它的核心就是问题。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问题情境。一个合格的问题情境包括以下几个特征:直观开放性、可及性、体验性和挑战性。并且构建过程中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慢慢地引导学生进入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4)“支架式”教学模式实例分析
  题目一:解方程2x=6
  题目二:解方程3(x-3)=x-1
  题目三:解方程 3/(x-1)=1/(x-3)
  题目一是求解一元一次方程。题目一很简单,我们很容易得出x的解。题目二中,学生先搞明白括号的使用原理,再利用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就可以求解出题目二。题目三是求解分式方程,通过交叉相乘的方法,即可转化为题目二的形式,进而求解出题目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步一步引导,逐渐加深问题难度,逐渐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层次。
  结语
  在教育事业日益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而“支架式”教学是整个改革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石岩.高中数学“271”教学模式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潘森云.一场教学革命“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思考[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1(09)
  [3]邓建伟.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学校体育学.2012(11)
其他文献
要说北京与美食有关的餐馆中哪个最让我印象深刻,莫过于“宝月出品”。它所主打的老北京私房菜,是当下一种流行极广的菜系。老北京私房菜餐厅大多位于大众商业区,走着高档酒楼路线,真正能把“私房”这两个字琢磨出味儿的,实在少之又少。故,初听说“宝月出品”的大名,心还不信,于是寻到旧鼓楼大街汤公胡同19号的门牌,才感觉开了眼界:一座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里,满眼是浓浓京味儿。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所高校中艺术类学生逐渐增多。并且由于艺术类学生的特长影响与个性相互差异较大等问题给艺术类学生的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本文就当前高校艺术类学生管理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竞争环境迫使组织积极地获取知识,知识已经成为组织最具战略性的资源之一。单个组织无法完全掌握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知识,就需要通过与其它组织进行
摘要:新课程改革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让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是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紧紧围绕课改进程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供相关教学工作者参考,力争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字:课改进程 小学数学 改革  中国分类号:G623.5
一、以生为本学生字rn1. 课前预习,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根据学生喜欢展示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借助拼音充分自由朗读课文,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而在课堂教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高中历史教学应当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发展要求。教师作为历史课堂的引导者,在新课程目标的要求对于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下教师应当加强业务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同时还应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个性,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具有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中国分类号:G633.51  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提高课
一、字谜导入,开启表达模式rn师:让我们在猜谜中开始愉快的学习旅程吧.池中碗,绿而圆.水珠滚,蜻蜓吻.rn生:(异口同声)荷叶.rn师:你们眼中的荷叶——rn生:荷叶圆圆的,很可爱.r
期刊
一、说“趣”  1. 创设情境。各位嘉宾好,我是《正大综艺·动物来啦》节目主持人,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栏目。本期节目的主题是聊聊“有趣的动物”。  2. 小调查。你喜欢什么动物?可不可以给它加个形容词,比如“淘气包猴小跳”“会发光的萤火虫”。请仔细回想它的有趣的地方,想清楚,等会儿和大家交流。  3. 嘉宾交流。你喜欢的这种动物,哪些地方最有趣?其他小嘉宾请注意听,听完后说说:听了他的介绍,你是不是也
期刊
一、关注星号,导入新课rn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先生的一篇散文——《繁星》.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学习有星号的略读课文的呢?rn生:我们用在前面课文中已经学到的有关
期刊
历史上的事物往往是得失相伴、利弊相随的.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凡事不可能有其利而无一弊.而且,这种“轻”与“重”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相互转化.科举制在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