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覆膜施肥常见错误与预防措施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wwd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炭疽病
  1 为害症状。多为害叶片,最初在叶脉上,初生褐色凹陷的小斑,后变为黑褐色,扩大后病斑中央褐色,斑面散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盘)。茎蔓发病多在距地面较近部分,病斑黑褐色,略凹陷,为害严重时叶片早落,茎蔓枯死。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
  2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发病地块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采用高支架管理,改善田间小气候;适时中耕,松土排渍;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②药剂防治。发病时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二、红斑病
  1 为害症状。发病初期块茎上形成红褐色近圆形至不规则稍凹陷的病斑,单个病斑直径2—4毫米。发病重时,病斑密麻,互相融合,形成大片暗褐色的斑块,表面具有细龟纹病斑,深2—3毫米,最深的达1厘米以上,呈褐色干腐状。
  2 防治方法。①与不易被侵染的作物(如玉米、小麦)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②选无病田繁殖栽子,并配合轮作和施用无害肥料等综合措施。
  ③用0.1%~0.3%益舒丰浸栽子24小时,防病效果达95%左右;在重茬种植的情况下,播前每亩沟施益舒丰颗粒剂2千克,防治效果达到75%以上。
  三、褐斑病
  1 为害症状。为害时叶斑首先出现在叶片两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因寄主不同而异,一般直径2~21毫米,叶斑中心灰白色至褐色,常有1~2个黑褐色细线轮纹圈,有的四周具有黄色至暗褐色水浸状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霉层。叶背色较浅,危害重。
  2 防治方法。①及时清洁田园,把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②雨季到来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喷雾防治。
  四、枯萎病(俗称死蔓)
  1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茎基部和地下块茎。发病初期是在茎蔓的基部出现棱条形湿腐状的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不断扩展,使基部的整个表皮腐烂,当表皮腐烂面积迅速扩大到能绕茎一周时,就会致使地上部的叶片逐渐黄化、脱落,茎蔓也就迅速枯死。若剖开茎的基部,可见感病部位变为褐色。若是块茎感病,是在皮孔的四周产生圆形至不规则的暗褐色病斑,须根和内部组织也变为褐色、干腐,严重感病的整个块茎变细、褐色。贮藏期间枯萎病仍可继续扩展,造成危害。
  2 防治方法。①选择无病的山药栽子作种。栽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山药栽子。
  ②入窖前在山药栽子的切口处涂1:50倍石灰浆预防腐烂。
  ③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淋茎基部,隔10天喷1次,共防治2~3次。
  五、根结线虫病
  1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地下块茎部分,地上部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发病严重者,地上部表现叶色淡、生长弱、植株繁茂性差。山药地下块茎感染根结线虫病后,在块茎的表皮上产生大小不等的近似馒头形的瘤状物,瘤状物相互愈合、重叠形成更大的瘤状物(俗称大疙瘩),在瘤状物上产生少量粗短的白根。发病部位的皮色比正常皮色明显偏暗,即成黄褐色。其内部组织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在块茎的细根上有小米粒大小的根结存在。受害部位轻者品质下降,严重者失去食用价值,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 防治措施。①合理轮作。与玉米、棉花进行轮作,能显著地减少土壤中线虫量,是一项简便易行的防治措施。
  ②诱杀防治,降低虫口密度。种植一些易感根结线虫的绿叶速生蔬菜,如小白菜、香菜、生菜、菠菜等,收获时将根部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可减少土壤内的线虫量。
  ③消除蔬菜病残体,增施有机肥。
  ④种子处理。山药栽子伤口处(即截面)要立即用石灰粉沾一下,从而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接着将预留的山药种,在太阳光下晾晒,每天翻动2~3次,以促进伤口愈合,形成愈伤组织,增强种子的抗病性和发芽势。
  ⑤化学防治。在山药下种之前,亩用3%的米乐尔颗粒剂3~5千克掺细土30千克撒施于种植沟内,用抓钩耧一下,深度10厘米左右,与土壤掺匀,然后进行开沟、下种。
  272100 山东省兖州市蔬菜服务中心 袁东征
  电话:13863724047
其他文献
大棚辣椒极易发生根部病害,如根腐病、青枯病和疫病,造成植株成片枯死。对这些根部病害应及早采取措施加以防控。  一、主要症状  根腐病:一般在辣椒定植后至采果盛期发生,染病植株的枝叶白天发生萎蔫,傍晚至次日凌晨恢复,反复多日后导致整个植株枯死。病株的根及根茎部皮层呈浅褐色至褐色腐烂,易剥离,多由侧根蔓延至主根。  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苗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定植后从主根基部开始逐步枯死,根茎的表层
在大棚反季节黄瓜栽培过程中,当黄瓜进入开花结果期时,常有一些长势不错的黄瓜,突然在几天之内出现急性死苗的情况。这种现象称为黄瓜急性萎缩症,其发病迅速,难以防治,形成该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天气。持续阴雨或雪后陡晴,逆温导致迅A速死苗。  2.放风。黄瓜进入开花结瓜期,晴天高温,放风量大,叶面蒸腾快,部分发根不良的植株开始萎缩,严重失水的则会整株凋枯。  3.冷害或冻害。大棚膜表面部分破损,寒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与华大科技近日发布消息称,继全球首个大麦基因绘制成功后不久,他们率先在世界上完成青稞基因组图谱的绘制。该项科研成果将为深入揭示西藏青稞起源、驯化及栽培选育过程等提供坚实的遗传学基础。  据介绍,成功绘制青稞基因组图谱,并完成解析,这在世界上还是首次。这项研究对中国的青稞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借助它将有望培育出比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更为优异的青稞品种,从而进一步提升青稞的产量。
1 重施基肥。这对于延长根系活动时间、促进同化养分积累和翌年优质高产起重要作用。基肥应在落叶前约一个月时间施用,宜早不宜迟。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做到改土与供肥相结合,迟效与速效相结合。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缺乏微量元素的应有针对性地施入。成年树株施腐熟的猪牛栏粪60~70千克、尿素200克、过磷酸钙1.5~2千克、硫酸钾200克(或火土灰10~15千克)、菜籽饼粉(腐熟)1.5-2千克,充分混
王女士每次为1岁多的女儿喂药时就“头疼”,女儿嫌药苦不肯配合,她喂得十分辛苦,实在不行只得捏着鼻子强灌,结果差点导致药水呛进孩子的气管。对此,医生提醒,父母切忌捏住孩子鼻子硬灌药水,这种做法存在窒息危险。  孩子难喂药是普遍现象,大多数孩子不是哭闹就是紧咬牙齿,喂起来十分费劲。一些父母贪图省事常常会捏住孩子的鼻子硬灌,但在医生看来,这种强硬方法不可取。  “捏住孩子鼻子灌药,会迫使其用口腔代替鼻腔
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等六项重点任务,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作了精心谋划。  这次对农业农村工作明确提出: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战略和全局高度,认真研判“三农”形势,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特别是会议围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提出了2011
编辑同志:  三年前,我村的部分农户在农田种树,现已经长到10米多高,因树大遮光,地下争肥,影响相邻方承包地作物生长,受影响的农户要求村里强行组织砍伐,而村委会说自己没有这方面权力,以致部分农户要集体上访。请问,对因农田植树而引发的纠纷该如何化解?  读者 闻南胜  闻南胜读者:  因基本农田植树而引发的纠纷,属于相邻权纠纷。《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中国的改革最早始于农村,其标志为“包产到户”。如今“三农”问题仍是各项工作重中之重。从生产关系层面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直接关乎“新四化”目标的实现。  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鼓励新型合作社的发展和推广,此举对农村生产力解放意义重大。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落下帷幕,重点研究如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
牛食道梗死是食道的一段被食团或者异物阻塞所引起的急症。若不及时地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诊疗,常会导致完全阻塞致病牛窒息死亡;不完全阻塞使孕牛流产、患牛死亡。随着养牛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势头。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来保障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一、致病因素    1.原发性。多发于过度饥饿之后或者采食过度中突然受到惊扰而贪食急咽。如饲喂不定时使两次饲喂的间隔时延
通常情况下,母牛产下牛犊之后的时期称为产奶期或泌乳期。此时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母牛产奶量有重大意义。  一、产奶期奶牛饲养  1.产奶前期。奶牛产犊后的两周称为产奶前期。在产奶前期,由于母牛刚产完牛犊,体质比较虚弱,消化功能有所减退,产道尚未复原,乳房还存在有水肿的情况。因此,产奶前期应以母牛健康恢复为主,不宜过早对母牛进行催奶,防止大量挤奶对母牛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预防产后疾病发生。  产下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