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守杏林

来源 :课外生活(小学4-6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hea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在古代有个别称,叫“杏林”,这个称呼来自一个有趣的故事。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医,名叫董奉。他为人治病,不受谢,不受礼,只要求治愈者在他的房前栽杏树作为纪念。重症愈者种5株,轻者种1株。数年后,杏树蔚然成林,红杏累累。
  有一次,一只老虎眼巴巴地望着董奉,意在求董奉治病。于是,董奉为了防止被老虎咬伤,就在胳膊上戴了两个铁环,将手伸进老虎的喉咙,帮其掏出卡在喉咙处的骨头,治好了老虎的病。病愈的老虎為了报恩,就自觉为董奉守护杏林。后来,人们用"虎守杏林"这个成语,来表达对中医大夫高超医术的赞扬。
其他文献
据说,赵明诚去世后,居无定所的李清照改嫁了一个姓张的男人。沒想到这个人不仅想将李清照的文物占为己有,而且还经常打骂她,十分可恶。于是,李清照二话不说就去官府告发了丈夫犯过的罪行,并要求离婚。  在宋朝,女人告发丈夫,无论对错都会被判坐牢,而李清照是何等刚烈之人,她宁愿坐牢也不肯与小人为伴,更不愿委曲求全。在李清照的坚持下,丈夫被朝廷发配,而她也脱离了苦海。
期刊
“望闻问切”“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對啦,说的就是我国古老的神奇医术——中医。从远古到现在,中医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是炎黄子孙几千年的智慧的体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理所当然成了我们的国粹。
期刊
作为宋代婉约派的代言人之一,我“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的。今天我给大家分享我的一首代表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希望可以带给各位小朋友有关写游记的灵感!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你们经常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我也特别贪玩,但因为我生活的年代交通不方便,所以只好在附近玩耍。每次游
期刊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期刊
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在空闲的時候,总喜欢以比赛的方式决定喝茶的顺序:一人问某典故在哪本书的哪一页,另一人猜中就能先喝。每次赢的都是李清照,她也总是因胜利而开心得打翻了茶水,因此有了“赌书泼茶”的典故。
期刊
说到中药的起源,这里有个“神農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氏,是远古的“三皇”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传说他为了寻找可以吃的植物,尝试了100多种植物,身中几十种毒。在尝百草的过程中,他总是一边中毒,一边又解了毒,于是便发现了食物、毒物和药物。神农氏将这一发现教给了大家,从而有了现在的中药。
期刊
自从有了西医,中医和西医谁更厉害的争斗就一直没有停止。这不,1907年的上海滩就迎来了一场中西医的“打擂台”。  参赛者是中国名医“丁甘仁”和外国西医“约翰”,裁判是上海第一家西医院的洋人院长。参赛双方各自选了一位伤寒病的病人,展开了为期20天的治疗。比赛规定丁甘仁只能用中药,而约翰只能用西药,评判标准是病人是否恢复健康。这个新闻轰动了整个上海滩,大家都对这场比赛的结果拭目以待。  丁甘仁在检查完
期刊
满庭芳·静夜思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尋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期刊
如果問你: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工匠?你肯定立马想到鲁班。没错,鲁班是杰出的木匠、建筑师、发明家和机械制造专家。这位木工界的头号大人物,从古至今一直都是许多工匠心目中的“祖师爷”。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能工巧匠吧!
期刊
作为一名中医,所需要的辅助工具并不多,主要是依靠多年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现在,让我们化身小小中医,一起学看病吧!  第一步:望诊。看病人的面部、舌头等部位有没有什么异常,从而知道身体内的病变。  第二步:闻诊。听病人说话和呼吸的气息,从而判断病情的虚实寒热。  第三步:問诊。询问病人以前的病史、发病原因和经过等,从而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第四步:切诊。用手指给病人把脉,根据脉象的变化,判断病人内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