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巧妙预设 为作文生成奠基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g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设到生成是理念构想到实质达成的一种质的飞跃,在灵动、开放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精巧的预设往往能焕发学生作文生成创新的灵感、思维的火花,从而生成出许多“美丽”的作文来。那么,如何科学而艺术地运用“预设”和“生成”,使学生写出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作品来呢?
  
  一、挖掘阅读中作文生成的预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师要挖掘阅读中习作生成的预设点,首先要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反复诵读,进行钻研,我们应站在“生成”的制高点来优化预设,使我们的预设具有高屋建瓴的眼光,使预设成为学生生成与发展的“指南针”。
  如,在备《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教学时,我朗读着清新优美的文字,感受着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物产,壮丽的山河,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眼前幻化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心中也涌动着一股爱国主义的豪情。我想,我们可爱的祖国不正是由许许多多像我们江阴这样可爱的地方组成的吗?我们江阴是一座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最近几年一个个文化遗址相继出土,不断丰富了城市的底蕴;她人杰地灵,从徐霞客、刘氏三杰、阿炳到胡山源已成为我们江阴的骄傲;她有许多风景名胜,美丽迷人,如徐霞客故居、刘天华故居、顾山红豆、中山公园、黄山湖公园、鹅鼻嘴公园、美丽的长江、还有江总书记亲笔题词的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及科技馆、体育馆……她物产丰富,长江三鲜、小笼包、马蹄酥,让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人流连忘返……于是我在备课时预设了《我们爱你啊,江阴》的习作训练。
  
  二、创设作文生成感人的预设情境
  生成的魅力在于思维火花的迸射。新课程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要多给学生“思维的机会”:即生成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思维训练。预设生动的情境,往往能唤起学生炽热的情感,或爱得深沉、或憎得真切、或悲得壮烈,从而激起学生体验后生成兴趣。
  在教学苏教版《船长》一文过程中,我为了让同学们体会船长高大光辉的形象,先让同学们反复朗读这几段文章:“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恐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患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然后,我创设了一下情境(用深沉激昂的语调):同学们,在阴森恐怖的薄雾里,在迅速沉没的舰桥上,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面对死神的来临,他难道真是一尊没有生命的黑色雕像吗?他在告别人世的一刹那间没有一点留恋吗?有道是“无情未必真豪杰”呀。霎时间,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个个把手举得高高。我欲擒故纵,先请大家思考三分钟,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设身处地站在主人公的立场上,说得真切,悲痛感人,声情并茂。
  听着这些沉重的感伤的语言,同学们都沉浸在预设的情境中,感受着这个伟大的灵魂和人格美,无需再作过多地点拨,生成带来的是美的精彩。随后我让同学写作文,题目为《生命的最后一刻》——哈尔威船长的内心独白,以主人公第一人称的独白描写,在交流时,读者听者无不扼腕动容……
  
  三、搭建多渠道作文生成的平台
  课程改革下的作文课堂正呈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它更关注预设过程的体验,关注过程体验中即时生成新思想、新创意。而“生成”的精彩与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在转变观念的同时,也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即从“教书匠”转变为“艺术大师”;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多种作文生成的平台。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儿童具有创造的天性,假如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得到发挥。这种生成的作文教学,让学习成为了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视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
  如,在教学《村居》一文时,我搭建多层次作文生成的平台,习作教学获得相当成功。
  1.读。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一首诗,可以摇头晃脑读,大声读,也可与人合作读,总之要读出诗的境界,揣摩诗内在的意蕴,体会诗人写作时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在读的过程中,要设身处地走人情境,你就是诗人本人,你看到了诗人所看到的一切。
  2.说。我让学生讨论:诗人看到了什么景色,说出他此时所见到的景象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他想到了小时候放风筝的情景吗?是什么触动了他写诗的激情和灵感……
  3.画。在讨论的基础上我让同学发挥丰富的想象,用五彩的笔画出诗中的画面,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画,一方面兴趣盎然,男一方面又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既完成了一次实践性作业,又有了审美体验,陶冶了情操,一举多得,不亦乐乎。画完后,同学们又起了许多别致、新颖的题目,如《美丽的春天》、《醉春烟》、《儿童戏鸢图》、《纸鸢乘风图》……
  4.走进生活,实践体验。在教学《村居》时,正是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之际,趁着大好春光,我和同学一起走进自然这个大课堂,浏览明媚的春光,领略盎然的春意,并带上五彩的风筝潇洒了一回。真的,春意不醉人自醉啊。
  等到回到课堂,同学们述说体验,千言万语。在作文中,同学们一个个妙笔生花,洋洋洒洒,以诗人自居,情趣溢于言表。
  
  四、智慧生成美丽,交流共享反思
  如,在教学《孔子游春》第二段时,我先让同学反复诵读,随后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一小节最后用了一个什么标点?
  生:省略号。
  师:这里的省略号还包括哪些内容呢?大家有没有信心挑战?
  生:有。
  师:我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大胆的想象,开始。
  随后的学生交流真让我感动:
  生:挺拔的高山是她坚韧的脊梁。
  生:大江大河是她流动的血液。
  生:无际的大海是她打扮的镜子。
  生:七彩的阳光是她长长的睫毛。
  生:鲜花绿叶是她七彩的衣裙。
  师:同学们,我们来写一首诗,题目就叫《大自然,伟大的母亲》。然后明天开个交流会,好不好?
  生:好!
  第二天。我先收上作文一看,许多习作想象新颖、神奇,令我好生佩服。结果交流会也相当成功。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真正把人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我们教学的根本宗旨。我们倡导生成的作文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精巧预设,有价值地预设。在预设中多彩生成,从而让学生在习作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在备课时,准备得越充分,设计得越到位,考虑得越全面,就越容易抓住课堂中生成的问题。
  
  五、授之以渔。课外拓展
  布鲁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从生命的角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
  课堂就那么四十分钟,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毕竟是有限的。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角、是课堂的生成者。老师应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具有生成、质疑、反思的能力。这样,教师便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金灿灿的自学之门,让他们走进更广阔的空间,大视野阅读,他们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赞美生活。在生活的海洋里找寻生成精彩作文的原料。如此,才真正实现了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同时,平时我们还应该注意:
  1.培养学生的生成意识。这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前提。学生是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课堂内外长期培养。否则再好的预设,如果没有主体的参与,相互交往,积极互动,何谈动态生成?
  2.锤炼学生对问题的敏锐感知、判断和分析能力。以便在以后的课堂中“意外”出现时或特定情况中可沉着“接老师的招”并瞬间产生灵感,让课堂在老师的随机推进中灵活地展现出一片诗意般的精彩!
  3.运用机智,学生即兴创作。生活是个大舞台,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学识找到最佳生成的切入点,生成出最美丽的诗篇来……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有一双慧眼,在不经意间,捕捉到有价值的作文生成信息、精巧的预设,从而唤起学生创作的灵感,让动态的生成真正成为学生作文成长的历程,真正达到教育无痕的境界……
其他文献
T1G3膀胱癌的特性就是肿瘤的高浸润性与患者预后的难预测性。因此在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中泌尿外科医师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近年来国内、外T1G3膀胱癌临床治疗结果的分
事业单位由政府领导,属于社会服务组织,而文书档案记录其发展历程,在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文书档案管理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今的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事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总体评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本次实践活动的内容是进行社会上用字情况的调查,将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沟通。教师因地制宜,制定合理
国内外有关研究发现,外周神经存在阿片受体[1],将小量阿片类药物加入局部麻醉药中行神经阻滞麻醉,能延长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增强术中镇痛效应,延长术后镇痛时间[2]
<正> 教材分析 《秋姑娘的信》是苏教版第一册教材中的一篇科普童话。课文用大胆而独特的想像,展现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