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高校课程体系优化途径分析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我国教育界内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创新人才是指既具备基础的素质,又具有独特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笔者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又是当前我国各类各级学校尤其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当前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甚多,其中最直接的便是高校的课程体系,它的科学如否决定着人才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从而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从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和途径两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7)12-0096-033
  
  高校强调以培养创新素质的人才为核心,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甚至不需要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相反,它对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人才的创造力来源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缜密而敏捷的思维。因此,从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出发,必须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结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具体课程框架,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主要是课程结构设计整体优化和课程内容整体优化。从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目标来看,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实质是从整体上、从内外各方面的联系上去考虑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分割地各行其是。任何课程体系都必须围绕并服务于创新人才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培养而设计,不能顾此失彼:从各门课程的组成要素来看,也必须注意进行整体设计,兼顾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因此,在全面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构建适合创新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有其共性,但更多的是他们个性的表现。主体的差异要承认,个性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个性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创新人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目标,也是其服务的主体。因此,在课程的开设上,不仅要关注学生整体的主体性,还要关注学生个体的主体性。
  统一性的课程在激励学生个体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弥补这一不足,就需要开设有利于主体个性发展的课程,开设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创新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要关注他们个性的发展。课程设置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为他们健康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开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这方面的课程,主要体现在选修课上,因此要认真规划选修课课程。选修课可以是与专业相近的,也可以是跨专业跨学科的:可以是学习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培养能力方面的,要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
  
  二、综合性原则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其知识结构在专业知识上的精深,还要能掌握足够的普通知识,扩大知识面,这些都是为其创新这一目标服务的。要达到这一目标,高校的课程设置就必须向综合性方向发展,这不仅与大学生唯物世界观的确立,创造性观念的形成,道德情操的陶冶密切有关,同时对正确的思想方法的养成,综合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培养亦大有好处。
  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取决于综合学科的发展,而综合学科的教学内容又直接从综合课程中得到体现。当前我过高校的课程要实现综合化的趋势,首先要改变过去为某一专业方向服务的模式化倾向,即课程设置上的“学科中心型”应适应科学知识综合化的趋势,增设综合化程度不同的跨学科课程,建立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的课程体系。课程综合化就是将原有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或各教学环节中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新的组合方式进行整理与合并,使相关课程(或环节)能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体系,以发挥其综合优势。课程综合化要坚持合并重复的内容,摒弃陈旧的内容,纳入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的原则。通过课程综合,可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浓缩旧有学科的教学内容,将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符合学科发展的新体系。
  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课程结构综合化,系统地综合设置灵活多样的课程,把基础教育和专门教育、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穿插起来,相互渗透,如基础课与专业课并举,专业课与应用课并举,必修课与选修课并举等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和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合并若干门学科,开设一些综合性课程及系列课程。
  
  三、创新性原则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知识,还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态度及创造性地掌握与创造陸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其中掌握的知识不仅具有包含前人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还要有能反映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这样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是创新的。此处的课程的创新是指课程内容的前瞻性,课程体系发展的动态性以及课程结构的多样性。
  课程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特别重视课程内容的更新,都积极地把科技文化的新成就吸纳到高校的课程中,并开设了一些代表未来社会科学发展方向的课程。这充分地显示了当代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前瞻性。即是课程内容要具有时代性和前沿性,这种课程的创新不是全面否定原有的课程体系,而是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扬弃和改造,按照面向未来的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创新,不仅在于对现有课程其中包括跨专业跨学科课程的重新排列组合,还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开设前沿性课程。新兴课程要充实到教学方案中来,开发体现新知识、新技术的课程,删除课程中陈旧的内容,增加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新思想、新观点方面的内容,以便使学生建立起适应时代需要的知识结构。重视实践课程,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课程创新不仅要重视新兴学科,还要密切关注社会的需求。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要贴近现实生活,同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基于以上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具体途径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
   (一)加宽加厚基础课程
  在现代社会,加强基础课程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未来社会,由于社会职业的不断转换,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扎实、宽厚的知识以及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交际和应变等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求生存和发展。基础课程具有相对稳定性、相对重要性、相对简约性等特征。它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是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思路。在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应当把最基础的、并且尽可能广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增加通识教育的份额。
  这里所说的基础课程就知识体系而言,既包括传统意义 上的“公共必修课”,如外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等,还包括原来更多作为选修课的课程,如工程人才培养中,基础课程除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之外,也应包括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课程,尤其是有关哲学、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在形成学科基础的同时。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和形成自己开放的文化视野。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和谐发展,成为未来社会所欢迎的人才。如:参照国外一些著名大学的做法,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大致以各占50%为宜(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树立基础课与专业课并重的思想。
  
  (二)加强科学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现代人基本素质的体现,也是现代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人文与科学本质上是相通的,人文精神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科学精神则是探求未知事实,实事求是,经得住检验的精神。因此,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通过重新组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创立跨学科、边缘学科课程,因校制宜地设置一些综合性的新专业,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课程综合的一种较高级形式,也是高校教学过程中实现科技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高校课程的设置要做到人文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 核心课程的推进
  核心课程的设置始于哈佛大学,是实现通识教育的有效的课程模式,其课程设置理念在于让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不仅受到专业的学术训练,而且还应该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把学生向受过良好训练的知识、智力技巧和思维习惯的方向引导。哈佛大学2007年的核心课程共分为八类,分别为:Aestheticand 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审美与解释性理解);Cultureand Belief(文化与信仰);Empirical Reasoning(经验推理);Ethi-cal Reasoning(道德推理);Science of Living Systems(生活世界的科学);Science of the Physical Universe(物理世界科学);Societies of the World(社会分析);7he United States in theWorld(美国与世界)。2以上课程的设计每一科目内容都很广博,有利于促使学生的能力发生迁移:并强调获取知识的途径,比仅仅记忆一些知识资料更有价值;其各个类别领域的设置给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带来心智上的相互了解的环境和气氛,真正实现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融合。
  我国部分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等等也已经开始积极推进核心课程的设置,与美国高校尤其是哈佛大学的在自由传统上形成的核心课程相比。我国的核心课程要真正成为促进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就必须在设计方面更应该特别关注人类共同知识的核心内容的学习,十分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广博性、和均衡陸,并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的主体部分来强调,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和谐的发展。
  2 选修课的增设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选修课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与要求,重视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此,选修课的增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选修课的增加必须适度,应该与必修课的数量保持一定的合理比例,给学生较为充分的自由度,使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课程。增加选修课可以通过以下课程的开发得以合理实现:
  开设跨学科复合课程,鼓励课程中知识的整合。所谓跨学科复合课程,即由一组学科背景不同的教师联合开设一门课程,为学生带来不同的视野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比如,斯坦福大学的“城市规划”这门跨学科课程,就是由应用工程、政治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建筑学等学科的教师集体开设。这种复合课程的开设可以以跨学科研究项目为基础,让研究者把研究成果作为课程向学生开设。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方案中,也应大力扶持跨学科课程的建设,可以通过项目带动,教师之间的合作等方式来促进跨学科课程的发展,形成学科知识的整合。
  高校课程设置要淡化学科壁垒,有意横向延伸,适当增加边缘学科课程和跨学科课程以扩大学生选课的空间。如在设置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之上,多设置一些综合性、边缘性交叉学科甚至跨学科的选修课程,使他们的知识结构既博而且专,能够触类旁通,帮助他们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动向,迅速接近科学前沿,扩大视野,激发创新思维,造就出适应未来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开设实践课程、研究型课程——理论,陸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相结合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课程设置既要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有足够的基础理论课程和选修课程,保证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通过以下途径处理好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关系:
  改变实践课程从属于理论课教学的地位,实践课程可单独设置并按教学要求组织教学,提高其在整体课时中的比重。所开课程都要认真考核,学生不得免修,并适当提高学分,以加快大学生向社会独立工作者过渡的过程。实践课程独立设置后,还有一个与理论性课程配合与协调的问题。从逻辑体系上来说,在时间安排上往往是理论性课程在先,实践性课程在后,尽量做到先理论后实践;在内容安排上,理论性课程讲清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而实践性课程则应偏重于讨论设计、测试方法、工艺技术等,并且不拘泥于验证所学理论,应有新的扩展与引伸,鼓励学生有所创新,有所发现。当然,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分开单独开设,不是把二者截然割裂开来。事实上,理论性课程也需要有实践性的内容作为理论的验证和巩固,以丰富课程的内容,增强课程的可学性;而实践课程又必须有理论方面的相关内容给予指导,使之立足于理论高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发展实践能力。
  鼓励开设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它包括研究的哲学、伦理、方法论,学生自主申请的课题,也包括大学科技园的活动,课外科研竞赛等等。这种课程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
  美国大学普遍开设了研究性课程,比如麻省理工学院(MTT)实施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以及另一些学校开设的一般研究性课程等等,他们要求学生必须先完成普通教育课程才能进入专业研究阶段,我国现行大学这类课程较少、地位不高,主要面向研究生或本科生重少数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借鉴他国经验,依托多学科优势,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鼓励本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通过研究和实践,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以提升创造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尽管目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不断的提升,但在就业选择中仍然处于劣势,就业问题上的性别差异在我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状,这种事实的存在一方面加强了性别差异对传统思想的强化影响,另一方面则影响着人才结构的平衡发展。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7)
期刊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标的推进,高校扩招对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办学条件、教育制度、教学过程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要求我们高等教育转变思想、提高教学质量,以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扩招;办学思想;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7)12-0088-030    每一次社会的变革都会给社会带
期刊
摘 要:视唱练耳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旨在培养和提高师范生基本的音乐能力,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对音乐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视唱练耳课程更好的适应当前多媒体的音乐环境,确保师范生的音乐基础能力能够真正满足实践的需要,已成为当前学前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急需突破的问题。  关键词:视唱练耳;多媒体;数字化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
期刊
摘要:现代的平面设计日新月异,随着新思维、新观念、新科技、新媒体、新材料开发利用,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为了使平面设计一鸣惊人,设计者不得不每天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多方寻找一个最为恰当的点,使其设计鹤立鸡群,这一点就是最佳创意切入点。 本文以创意切入点的路径与手段为主要分析对象,浅述本人的观点。  关键词:平面设计;创意;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J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校长的文化素质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是非密切的,这既取决于校长责任制中校长文化素质在制订政策时的特殊的倾向,也表现为校长兴趣、爱好的文化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两者一个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起着规范性作用,两者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走向的基本状况,正是由于校长的文化素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高职院校呼唤校长的文化素质。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长;文化素
期刊
摘 要:教育评估是弱智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又是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进行教育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对弱智儿童做出综合性的评估。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一些评估方法:观察法、测验法、访谈法、调查法、成长记录袋法。通过对弱智儿童进行教育评估,可以为弱智儿童教育教学和学校的课程改革提供科
期刊
摘 要: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发生的环境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环境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课堂环境、教育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本文分别从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体制这两个较高层面的环境因素探讨它们各自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并提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采用适合我国环境的“环境教学模式”。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课堂教学;环境因素;环境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相当薄弱、稽查管理机构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营业性演出团体不规范等问题,提出通过物资交流会解决基层文化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物资交流;基层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3-0029-009    秋后农闲,在广大的农村,物资交流大会成为人们的一套”大餐“,各地农村纷纷组织各种各样的物资交流大会。不仅有各取所需
期刊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nking and translation with language as mediation has been frequently discussed during these years.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one type of thinking, i
期刊
摘 要:在人格结构的基础模型中,母亲亲性的欲望支撑着人格结构的复制,其中Frustration这个概念作为连接实在界和符号界的枢纽,一直没有得到精神分析界广泛的注意,本文着重从时间的发展上,从理论和临床的角度考证了这个基础的概念。  关键词:Frustration;主体;欲望;无意识;母亲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7)12-0001-0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