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的反思与研究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进行深化改革,以及当今我国大力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振兴。我国古代诗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古代诗歌的灵魂在于诗歌的“诗性”,对古代诗词的学习与鉴赏尤其要注重“诗性”。但是“诗性”在近年的应试教育中被埋没,现在正是需要重新发掘、回归“诗性”的过程,学习古代诗歌与学习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诗性”能够保证学生自身语文能力的提高,并且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研究与反思高中阶段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的“诗性”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诗性”领悟
  我国作为唯一的一个传承了五千年之久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代诗歌是我国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而且,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大力倡导与在教育方面新课标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振兴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方面。由此对学生的语文教育在高中教育中逐渐得到了重视,尤其是其中的古代诗歌教学,古代诗歌的学习尤其要注重“诗性”。但是就目前来说,由于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评定标准仍然以应试为主,并且“唯分数论”的观点在学生与教师乃至学生家长的认知中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推动古代诗词鉴赏的教育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对当前的古代诗歌教育现状进行反思与寻找适合的教学方式。而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关键在于领悟诗歌的“诗性”。
  一、当前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于学习古代诗歌的错误观点
  虽然目前社会各界都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多年应试教育所形成的思维还是在社会中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古代诗歌的“诗性”中所具有的韵律和形象环境塑造之美因为分数的需要被的“肢解”成各种题型题类,完全失去了美感,讓“诗性”成为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这也是对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侮辱,尤其是在曾经“唯分数论”的影响下,学生认为在语文考试中古代诗词所占的分值太少,并且古代诗歌的学习内容太过繁多,实在是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学习,这种唯利的现实观点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更别提让学生领悟诗歌的“诗性”了。“诗性”中蕴藏着独特的韵律与“立体”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环境描写,更重要的是“诗性”能够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当的方法
  古代诗歌的所具有的文体与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乃至所具有的整体韵律都与“诗性”有关,学生若是能够理解这些,便能大体掌握诗歌的“诗性”。可是部分教师在进行古代诗歌的教学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无法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诗词中所具有的诗意及古代诗歌所能够呈现出来的人物形象与作者的作诗感情,这样学生无法对诗歌有完整的了解,更是无法感受“诗性”来体会诗歌所特有的韵律美,部分教师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也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去刷题,然后教师再对题型进行讲解,虽然这种“题海战术”可以针对性的让学生进行训练,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弊端也是很明显的。这种方式无法激起学生对学习古代诗词的兴趣,更无助于学生理解古代诗词中所具有的“诗调”与作者作诗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本人所注入的思想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学生培养“诗性”的。
  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古代诗歌时,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进行背诵与抄写,这种方法是极其低效率的,只会无谓的消耗学生的时间,是“事倍功半”的事情。而且部分地区的高考卷有古诗词默写的题目,教师只是单纯的让学生重复抄写,死记硬背,而不是为学生充分的讲解清楚,若是教师能够为学生讲解清楚考试范围内的古代诗歌的话,学生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而且今年来这部分的默写题已经成为了理解性默写的题目,若是部分教师还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那是绝对不合适的。
  二、教师要对学生学习古代诗词作出适当的引导
  (一)教师要扭转学生关于学习古代诗歌的错误思想认识
  古代诗词的知识点十分繁多,并且在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例较小,由此就导致了学生对于学习古代诗歌的轻视与回避。所以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古代诗词,教师要首先扭转学生关于古代诗歌学习的错误思想观念。教师在古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歌作者的身份地位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基础上回归“诗性”——领悟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这样学生才会认为诗歌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由诗人在一定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之下而创作出的作品,蕴含着时代的气息与流露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对古代诗歌形成具体的认识,学生也可以减少学习古代诗歌时存在的“陌生感”。为了回归“诗性”,教师在为学生进行讲解时可以结合当前时代主题与网络流行语进行讲解,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理解学习诗歌流露出来的美好感情格调。
  例如,教师在讲解必修二中的第二单元的《诗经》两首《氓》和《采薇》时,就可以结合当今的一些现实和网络流行语进行讲解。对《氓》中对姑娘苦苦追求而得到姑娘芳心后就变心的氓,教师可以引用“渣男”的概念来进行形容讲解,而对于《采薇》中苦苦追求心爱姑娘而追求不到的君子,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这样的话,尽管《诗经》中收录的诗歌距离现在至少有千年之久,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与对人生经历的启示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学生依旧可以从中学习到有价值的人生启示,这便是“诗性”对学生人生道路的引导。
  (二)教师要为学生塑造学习古代诗歌的良好氛围
  古代诗歌“诗性”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可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高考的升学压力,学生在校期间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得不到有效的放松。这样紧张的学习环境缺乏学生学习古代诗词时所需要的宽松氛围,不利于学生理解感受诗歌所能够塑造的美好人物形象与格律。所以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古代诗歌的格调,要着力为学生营造学习古代诗词的良好氛围。教师可以适当的为学生举办一些诗歌的比赛活动,教师充当裁判与讲评者,学生可以在比赛的氛围中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好的锻炼与收获更多的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及学校的教学任务自行安排进行一些古代诗歌的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设备为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是当今国家在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下,中央电视台响应国家号召而制作的文化节目,有来自各行各业的选手在这个舞台上表达自己对中国诗词的热爱与展示自己的风采,并且有着中国顶级的国学教授对诗词进行点评与讲解。教师也可以仿照《中国诗词大会》中的赛制在班级中进行诗词比赛,让学生进行诗词比拼,然后由教师进行相应的点评与讲解,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学习诗歌的良好氛围,让学生逐渐从音韵、格律和形象等特点加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与体悟。
  (三)教师要为学生推荐优秀古代诗歌让学生阅读
  “诗性”的回归不仅需要教师在课上学习、讲解古典诗词的,也需要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与努力才能最终了解到古代诗词所承载的魅力,所以教师可以挑选一部分课内外的古代诗歌供学生在课外自行阅读体会。在学生自行阅读后,教师可以在课上让学生自愿上台讲述自己选择阅读古代诗歌的理由与自己在阅读中所体会到古代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和意境美。在学生讲述完毕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讲述进行点评和补充,然后进行扩展来补充学生的知识。学生可以在诗歌的阅读中感受到诗歌的格律,从忽视诗歌的学习,到发现诗歌对人生观的养成作用。
  三、教師要让学生自主进行诗歌类型的归纳补充
  若是想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领会到古代诗歌所具有的“诗性”,则不能够只依靠教师的讲解与引导,而应当靠学生的自主分类归纳来促进对古代诗歌的理解。不过这种分类归纳不仅仅是分类归纳古代诗歌的做题类型与相应的做题方法,而是对学生所理解掌握的诗意以及所能够感触到的诗人创作情感进行分类与总结。这样的分类总结与过去在应试教育下所说的分类总结有着很大的不同。不过由于古代诗歌的类型众多并且涉及到的手法与知识点十分繁杂,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一定要切忌“填鸭式教育”,这种不讲求实际情况与学生接受理解能力的“灌入式教学”是无法让学生充分掌握与运用知识的,尤其是古代诗歌鉴赏这方面知识切忌这一点。教师在古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为学生营造诗歌的情景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鉴赏古代诗歌之中的“诗性”。学生在自主归纳个过程中可以重新感受到诗歌的
  例如,虽然教师的讲解内容是古代诗歌,但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与学习,教师可以将古代诗歌与近现代的诗歌结合相同的思想情感与运用的手法来进行共同讲解,这种方法虽然在诗歌的创作时间上跨度很大,但是诗歌所能够蕴含的一部分“诗性”是能够跨越悠久的历史与如今的文学产生共鸣的。关于古代诗歌中有着英雄情怀的“诗性”的有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第五课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第六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对曾经英雄人物的缅怀。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诗性”的回归面临着较大的现实困难,为了摆脱错误的思想认识对古代诗歌“诗性”的影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古代诗歌“诗性”所特有的“美感”及对学生形成健康三观的好处,教师在回归“诗性”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求适当的方法与为学生学习理解古代诗歌的“诗性”之美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回归最本质的诗歌学习。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诗歌的韵律、人物形象与塑造的环境进行总结分类,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过于追求班级成绩的提高,而应该让学生能够从古代诗歌的“诗性”中,理解诗人作诗的情感流露,感受古代诗歌所蕴含的魅力。让学生从诗歌学习中体会到本质的“诗性”对其的人生导向。
  参考文献
  [1]王绍忠.慧眼辨诗情——浅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J].课外语文,2020(15):35-36.
  [2]姜向斌.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策略之我见[J].新课程,2020(11):194.
  [3]张霞.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对策探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1):22.
  [4]成邦平.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效策略[J].高考,2019(36):59.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研究》(GS[2020]GHB0288)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的推出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教学内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界要着重细化、培养的,并且还要进行全方位落实,落实“以德树人”教育任务。为了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对落实方法进行探究,进而能够使高中英语在核心素养下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改不断改革,教师专业水平以及学生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高考中的主要科目。在开展英语词汇备考时,由于英语词汇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会造成学生词汇掌握程度不高,老师一般只会采用题海战术来锻炼学生,或者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这样不仅不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高中生往往会出现困惑心理,影响英语学习成绩。为了提升高中生的词汇掌握程度,需要创新优化词汇教学方式,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为学生带来词汇备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培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但是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通过教师对阅读的主旨讲解,强行地将个人思想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忽略课堂之中的互动环节,使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对阅读的理解不够
期刊
摘 要:高中时期的数学课程知识有着极为强烈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如若高中数学老师依旧停滞在以往的课程教学形式上,便极为不利于高中生学习活动的开展,这个时候智慧课堂的形成为高中数学老师提供了更新的课程教学思路,由以往的知识课堂向现如今智慧课堂的转变,强调应用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智慧,推进高中生的智慧进展,提升高中生的思维品质,推进高中生核心素质的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老师需要在教学课堂当中建构充满活力、和
期刊
摘 要:概念的辨析,可以说是议论文写作的逻辑起点。概念分析的本質就是一种思辨式的思考,是批判性思维在词语内涵和外延解读上的具体运用,它不能保证思维绝对地走向广博和深刻,但可以尽量避免思维的模糊和偏执。但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实践中,学生要么抓不准概念导致立意偏差,要么泛谈概念导致文章浮于表面……本文试图通过搭建支架来引导学生学会辨析概念,从而达到拓展学生思维深广度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
期刊
摘 要: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中的重要环节,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教学印象,也能引发学生有效的知识联想,随着当前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也需跟随社会发展进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在抽象问题上无法进行细节化的讲解,而现代技术则可以更好的为学生展开多元化的教学,本文针对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以及意义进行分析,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生物;实验教学  引言:我
期刊
摘 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化的背景之下,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化学教师应该不断革新教学思维,转变教学方式,将学科素养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合理设定教学目标,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培育学生学科思维的重要意义,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突破出来,为学会构设一个活跃高效的化学课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步。  关键词:学科素养;高中化学;措施  引言:时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动和改革,也给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老师要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起来,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还要求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将STEAM教育重视起来,要通过STEAM教育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此来帮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的问题还是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所以会让很多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失去兴趣,从而
期刊
摘 要: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当中,借助“少教多学”模式来进行授课,其不仅能够改变高中地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加快高中地理学科的变革,为今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鉴于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当中,需要对“少教多学”模式的应用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既要更新自身的教学思维,多试着去启迪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意识。又要对现有的教学手段进行丰富和拓展,
期刊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型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能够促进课堂结构的变化。我们基于新课改背景下,试图把微课这种手段和资源积极融入语文教学当中,并作为一种尝试,概括微课的概念,总结出语文教学中微课所具有的特点和问题类型,并发现存在的不足、问题,以便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和完善。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学;教学实践  微课,这个术语在当下的教育环境里我们并不陌生,它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