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引领 演绎精彩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ke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低年级正是教育的启蒙阶段,这个时期的思维是今后思维发展的奠基石,更需要教师的精心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启发思维、有效引导发展思维、细节推敲提升思维,到最后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障碍跨越来实现有效引导挖掘学生思维,展示思维过程,从而顺利突破学习难点,实现对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的深度建构.
  【关键词】 思维;动手操作;有效引导;细节推敲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因此低年级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低年级正是教育的启蒙阶段,这个时期的思维是今后思维发展的奠基石,正所谓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因此,更需要教师的精心培养. 而低年级数学教学和高年级一样,需要通过问题有序地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有效引导挖掘学生思维,展示思维过程,从而顺利突破学习难点,实现对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的深度建构.
  一、动手操作启发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为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可见动作与思维密不可分,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乐于模仿,遇到新鲜事物习惯动手试一试,因此,教师要注意“投其所好”,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其亲自动手实践操作. 这样,有利于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实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变得更容易,且学起来兴趣浓厚.
  苏教版二上“认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的重点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到这样的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选取了其中的一个片段.
  师:用小棒拼一个平行四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生:4根.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摆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我想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变大,你认为至少要再添几根小棒?
  生1:1根.
  生2:2根.
  师:到底是几根?
  (教室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师:如果是1根,这1根摆在哪?请同学上黑板摆一摆.
  (结果自然是摆不成的,但是通过这个操作过程学生就会发现加1根摆出的肯定不是平行四边形,学生在操作中已经能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师:到底加几根?
  生:2根.
  (这时学生的声音变得很肯定了)
  师:请同学操作一下,把这2根加到平行四边形里.
  (学生动手操作)
  师:这两根小棒还可以加在哪儿?
  生:左右各一根.
  (学生动手操作另一种方法)
  师:为什么要加2根小棒?
  生:这样才能使上面一条边和下面一条边一样长.
  在这节课中通过学生亲自操作,不但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通过这个操作活动感知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但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时,要注意加强训练,使其程序规范化、动作熟练化.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形成了操作技能,而且以动促思,达到了启发思维的目的.
  二、有效引导发展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用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老师提问的方式和内容能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及其效果,而老师只有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上,巧妙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联想,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如苏教版二上“认识乘法”,两位老师在引出乘法时所采用的不同的教学片段.
  【案例1】
  师:(出示电脑图片)我们一起去观察电脑教室,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生:8台.
  师:你是怎么数的?
  生:2个2个地数.
  师:你会列出算式吗?
  生:2 + 2 + 2 + 2 = 8.
  师:求4个2是多少,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来计算.
  【案例2】
  在学生认识了几个几相加的算式后,老师继续问.
  师:老师现在想数一数二(7)班的小朋友,那老师现在是以一组同桌为一组,2个2个地数,你能列式算一算全班有多少个小朋友吗?
  生:2 + 2 + 2 + 2 + 2 + ….
  师:该写多少个2?黑板上写不下了,怎么办?
  生:用乘法来计算.
  数学学习具有积累性,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是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深化和发展. 乘法是二年级孩子一个新的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在第一个老师的课堂中,教师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继续认识几个2相加,而老师则是顺势介绍乘法,这个时候对于学生而言乘法这一新的内容是由老师灌输来的,并不是学生在迫切需要的情况下出现的,学生学习新知的意愿就不会特别强烈;但是在第二个老师的课堂中,老师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已经不够用,出现瓶颈效应,这时一些预习过新知的学生就会意识到乘法也许可以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引出课题,老师再来顺势介绍乘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积极表述,而学生在接受乘法这一新知时就会不存在任何强迫性,学生会愿意学,想去学,想要认识乘法的特别,认识乘法的与众不同,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而且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意义建构.
  三、细节推敲提升思维
  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 因此,老师在教学时要从数学的严谨性特点出发,推敲教学内容的细节,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 在苏教版二上“把两个不同的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课中主要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摆两种物体同样多的方法. 在例题的教学中,老师首先在黑板上出示第一行8个圆片,第二行12个圆片,让学生思考第一行和第二行圆片个数的关系,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会很容易发现第一行圆片个数比第二行少4个或者第二行个数比第一行多4个,为了更好地做好铺垫,老师又让学生思考,如果我把第二行的圆片分为两部分,你会怎么分?这个问题的抛出是为了学生能意识到12个圆片有8个是和第一部分一样多,其中还多了4个,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的印象,老师特别用线画出多余的4个,并在横线下面板书多4个,为接下来的探索起一个指路灯的作用. 随后老师再抛出今天的核心问题,如何使两行圆片个数一样多,学生的方法很多很好,而老师只是起帮助学生进行一个整理归纳的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充分尊重学生,首先根据学生的知识面,分析两种不同数量之间的圆片个数的关系,为接下来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方法做铺垫. 学生对两种不同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楚之后,教师再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两行圆片个数一样多,使学生能够更为细致地进行思考,有效提升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同时老师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
  四、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跨越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很多方面.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处于以动作、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 “5以内的加法”这节课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但是在这节课中老师却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师出示图片2只青蛙.
  师:还有2只青蛙老师忘画了怎么办?黑板上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老师在黑板边上放了一些圆片、小棒、小正方形)
  生:2个小正方形.
  师:还可以呢?
  生:2个圆形.
  师:还可以呢?
  生:用算式2 + 2 = 4.
  师:那老师把黑板上的两只小青蛙也用2个圆代替可以吗?
  生:可以.
  师:2 + 1 = □.你能教他一下学会吗?
  生:2 + 1 = 3.
  师:你能教他方法吗?
  生:扳手指.
  师:你能用笔想想办法吗?
  生:用铅笔数一数.
  师:多麻烦,还要从文具盒里找铅笔.
  生:用小棒摆一摆.
  师:我们可以更简单点,直接画小棒,在2的下面画2根小棒,在1的下面画1根小棒.除了画小棒,还可以画什么?
  生:画圈.
  师:还可以画什么?
  生:画方框.
  师:很好.
  低年级计算教学尤应如此,教学时如果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的活动经验是粗浅的,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数学知识、解题思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这个“马大哈”的角色让学生发现,2只青蛙是可以用2个符号代替的,学生的思维发生了跨越,从而顺利地给一年级的孩子培养了符号意识. 接着在下面2 + 1 = □这一题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发现在做题中我们可以借用符号来帮助正确计算,其形象支撑才会越来越强. 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往往是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找准儿童认知的难点,借助形象,适时抽象才能帮助他们有效地完成思维的跨越.
  总之,小学低年级正是学生智力开发的高峰期,所以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认真学习理解新课标的理念,紧扣教学重难点,进行符合学生现状的教学设计. 另外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条件,通过多角度的探索,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并加以正确引导训练,学生的思维才能变得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独特. 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力.
其他文献
ARINC429总线广泛应用在军用及民用飞机上,针对现今要求较高的自动测试系统中广泛采用VXI测试总线结构,同时VXI—ARINC429接口板价格昂贵的现状,对应用在某型飞机空对地攻击系统
设计了一种高效的混合网格聚合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多重网格技术来加速Navier-Stokes方程的收敛过程.方程求解采用Jamson的中心格式有限体积法.对NACA0012翼型和ONERA M6机翼
作为学生思维习惯的形成阶段,初中时期是教师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时期,尤其是数学学科,它是所有理科的基础学科,在数学学习中,如果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培养出学生高质
<正> ☆在<body>与</body>之间必要的地方加入如下代码,按&#39;前进&#39;与&#39;后退&#39;按钮即可快速返回已经访问的页面,达到按浏览器工具栏上&#39;前进&#39;与&#39;后退&
浙江省高中语文包建新名师网络工作室以“共建、共研、共享、共进”为基本建设原则,倡导并践行“本真语文”教学理念,采用集中研讨、分头实践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
灰砂混凝土通常采用蒸压湿热养护工艺,若能将其改变为常压干热养护工艺,将节省建厂投资,降低生产能耗.基于这种目的,采用恒温电热箱进行了灰砂混凝土常压干热养护工艺试验研
从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的总体情况来看, 部分考生作文呈现出对 “浙江精神” 的内涵有较深刻的认知、 对蕴涵 “浙江精神” 的素材有较丰富的积累、 对 “浙江精神” 有自
【摘要】 数学活动是指数学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问题解决等思维实践活动, 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基于经验基础上的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学活动;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活动是指数学观察、实
【摘要】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不仅需要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更需要学会解题,学会一些灵活、科学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这些思路和方法需要学生的探索,更需要教师的引导. 本文即探究了初中数学中主客观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希望可以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 初中数学;主客观题;解题思路;方法  初中数学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好基础,勤于练习,培养科学的解题习惯和解题方法,
摘 要:“多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要有效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须把握好读的篇数多和读的遍数多之间的平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慎重选择阅读内容,并精心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读得高效、读得愉悦。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方法;课外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关于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明确规定:“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