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书的第一句话抑或第一段话总是能多多少少左右着读者对于一本书的总体印象,这或许与“面试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这类事情是道理相同的。翻开《斯坦福极简经济学》,一行精简的文字立即给我心灵的一震,作者如是写着:“在经济学不是一套答案,而是追寻答案的架构。”我顿觉一阵豁然,为什么?因为经济学是一门很模糊的学科,甚至在每个学校中的分类都不一样,有的学校放在商科,有的学校叫社会科学,有的学校叫科学。若把经济学看作是一套正确的参考答案,这些不同的分类都会稍显得不那么严谨;但若将经济学看作是追寻答案的工具,不同的学科分类也只不过是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去求知求答案而已。就好比经济学家不是算命师,经无法指出经济衰退的起止周期,或股市将的上涨和下跌。
作者所述的前言中,开门见山地将经济学研究分为两大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个由来已久的比喻,宏观经济学就像是莽莽森林,而微观经济学则像是个别的树木。《斯坦福极简经济学》一书则致力于让翻开此书的读者,对于森林和树木两者都能产生一个成体系的理解。作者期待于书中的经济学观点可以挑起读者兴趣并挑战那些既有的常规看法,甚至幽默地希望,读者可以凭借这本书中获取的知识学理,成为一名对于宏观经济学和微觀经济学侃侃而谈的经济学人。
在正文的第一章,作者严肃地指出经济学应有的格局。例如“假如政府需要增加额外收入,应该向个人还是向企业征税?”这类关乎权衡取舍的经济学问题,公众舆论更倾向于将对问题的关注简化为一个单纯的结果,经济学家则更需要睿智地找出政策抉择背后那条完整展开的利益链条,这个问题的运转在经济学中是有着渐进的推倒推导的,要向企业增税,企业要采取何种方法如何筹资?企业可以提高生产商品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可以大幅打压高管的奖金,可以降低商品生产的成本,可以适量消减股东的红利,而这些方法都意味着其实某些人口袋里的钱将变少。经济学也并非类似新闻学,不满足于寻找几个典型人物放在新闻稿中凑成一篇生动的报道,经济学关心的是统计受到伤害或帮助的所有人,而不只是新闻报道里的少数的几张脸孔。
作者专门解读“机会成本”这一经济学中最基本也最关键的范畴,我想此处作者并非仅仅是对概念深入浅出的阐述,而是迫切地希望“机会成本”可以从经济学中的专有名词真正转型为人们日常判断里所能运用的准则。作者盼望人们在做出每一项取舍时都明晰的意识到真正的成本不是那些你已经付出的钱财,而是你放弃的东西。将这样的思考习惯运用在生活,势必会减少片面和短所造成后悔与懊恼。作者笔下的经济学家往往不是愤世嫉俗的,实际上每一名了解经济学的人都不应是愤世嫉俗的。他们已经熟练于不以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对某一客观存在的物品作出价值判断,排开根深蒂固的预设立场。他们时刻都明白物品的价格是由交换价值所决定,经济学人甚至不会去思考价格是否合理,因为价格总取决于人们对它的需要程度。为了形象,作者搬出了钻石与水来诠释交换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差别。
作者在第二章节之中阐述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对于这一经济学中的经典名词,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ichard Thaler所提出的“心理账户”却与这一经典概念相反。在看待这样一种差异的时候,不必过分纠结于谁对谁错,经济学作为一门分支繁多、门派林立的科学,本身就容许各式各样的理论存在,科学的终极理想在于寻找真理,而在真理尚未被显现出时,要有宽容的耐心去讨论每一类说法。
“心理账户”是一个行为经济学中的新兴概念,而行为经济学其实就是心理学加经济学,就是经济学在广泛吸收了心理学研究成果后,结合心理学实验方法,构建合理的心理模型建模,修正传统经济学的数学模型。以个人为例,我们拥有的钱虚拟地存在于我们的脑袋里,其实被分类进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两个心理账户的钱彼此不能随意转账。比如,我们会把一些钱算进银行存储账户,一些钱又被放入投资账户,而另一部分又被存入意外消费账户,一些钱算进消费账户。消费账户还可以细分为房租消费、食品消费、衣物消费、享乐消费、人情关系消费、学习成长消费、医疗消费等等。每个心理账户都要单独计算得失。以具体事件为例,一名消费者花费100元去购买一张演唱会门票,当他在路途中丢失了用于购票的100元时,普通消费者一般都不再倾向于再花费额外100元购买;而当他到达购票地点却发现票价翻倍,普通消费者却往往可以接受额外的100元票价。对于这类心理的行为经济学解释,常借助于“心理账户”,因为前者的100元被划归到“意外损伤心理账户”,而后者的100元被划归到“消费账户”,不同账户之间的存款是不能轻易被相互转移的。在我以往对于“心理账户”相关文章的阅读中,也有人给它赋予了“人性本傻”这一相当有趣的形容。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他们在每项消费时大概都不会在心中自行搭建出“供需关系”模型,也不大可能去思考是否身处于供需平衡点。大部分人不会使用这些专有名词,或是在脑海里画曲线图。但身处供求关系之中的买家根据他们预期的最低价格寻求所期望的商品,把他们对于商品的需求程度以及自身的财务状况纳入考虑范围,卖家根据这些条件调节商品的价格、数量进行销售,供需模型就会水到渠成的自然运作。虽然这样的市场运行并不那么理想化,也并不符合完美的道德,却是时时刻刻在发生的,供需关系始终可以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帮助人们去解读一系列问题,该商品的价格为何处于这个水平,该商品的价格为何上涨又为何下跌。当然,在我看来,供需关系又并非是可以解决一切、解释一切的圆满答案,例如在许多中国农村,农业用地被大批量、低价格卖给企业,转化为商业用地,价格常常飙升数十倍。十分明显,农村农业用地的出售价格并未处于供需关系平衡点,而这样的不平衡和不平等的出现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等。企业并不会让农民了解到他们卖出的土地会狠狠的上涨数十倍,以至于农业用地的交换价值在于农民的价值判断中仍是廉价的。因此,供需关系的平衡不能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实现,不可能仅仅依赖供需关系这样的市场规律进行自身调节,信息不对等的欺骗使得价格始终恰好落在供需平衡点,反而总是偏向于某一方。
作者所述的前言中,开门见山地将经济学研究分为两大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个由来已久的比喻,宏观经济学就像是莽莽森林,而微观经济学则像是个别的树木。《斯坦福极简经济学》一书则致力于让翻开此书的读者,对于森林和树木两者都能产生一个成体系的理解。作者期待于书中的经济学观点可以挑起读者兴趣并挑战那些既有的常规看法,甚至幽默地希望,读者可以凭借这本书中获取的知识学理,成为一名对于宏观经济学和微觀经济学侃侃而谈的经济学人。
在正文的第一章,作者严肃地指出经济学应有的格局。例如“假如政府需要增加额外收入,应该向个人还是向企业征税?”这类关乎权衡取舍的经济学问题,公众舆论更倾向于将对问题的关注简化为一个单纯的结果,经济学家则更需要睿智地找出政策抉择背后那条完整展开的利益链条,这个问题的运转在经济学中是有着渐进的推倒推导的,要向企业增税,企业要采取何种方法如何筹资?企业可以提高生产商品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可以大幅打压高管的奖金,可以降低商品生产的成本,可以适量消减股东的红利,而这些方法都意味着其实某些人口袋里的钱将变少。经济学也并非类似新闻学,不满足于寻找几个典型人物放在新闻稿中凑成一篇生动的报道,经济学关心的是统计受到伤害或帮助的所有人,而不只是新闻报道里的少数的几张脸孔。
作者专门解读“机会成本”这一经济学中最基本也最关键的范畴,我想此处作者并非仅仅是对概念深入浅出的阐述,而是迫切地希望“机会成本”可以从经济学中的专有名词真正转型为人们日常判断里所能运用的准则。作者盼望人们在做出每一项取舍时都明晰的意识到真正的成本不是那些你已经付出的钱财,而是你放弃的东西。将这样的思考习惯运用在生活,势必会减少片面和短所造成后悔与懊恼。作者笔下的经济学家往往不是愤世嫉俗的,实际上每一名了解经济学的人都不应是愤世嫉俗的。他们已经熟练于不以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对某一客观存在的物品作出价值判断,排开根深蒂固的预设立场。他们时刻都明白物品的价格是由交换价值所决定,经济学人甚至不会去思考价格是否合理,因为价格总取决于人们对它的需要程度。为了形象,作者搬出了钻石与水来诠释交换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差别。
作者在第二章节之中阐述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对于这一经济学中的经典名词,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ichard Thaler所提出的“心理账户”却与这一经典概念相反。在看待这样一种差异的时候,不必过分纠结于谁对谁错,经济学作为一门分支繁多、门派林立的科学,本身就容许各式各样的理论存在,科学的终极理想在于寻找真理,而在真理尚未被显现出时,要有宽容的耐心去讨论每一类说法。
“心理账户”是一个行为经济学中的新兴概念,而行为经济学其实就是心理学加经济学,就是经济学在广泛吸收了心理学研究成果后,结合心理学实验方法,构建合理的心理模型建模,修正传统经济学的数学模型。以个人为例,我们拥有的钱虚拟地存在于我们的脑袋里,其实被分类进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两个心理账户的钱彼此不能随意转账。比如,我们会把一些钱算进银行存储账户,一些钱又被放入投资账户,而另一部分又被存入意外消费账户,一些钱算进消费账户。消费账户还可以细分为房租消费、食品消费、衣物消费、享乐消费、人情关系消费、学习成长消费、医疗消费等等。每个心理账户都要单独计算得失。以具体事件为例,一名消费者花费100元去购买一张演唱会门票,当他在路途中丢失了用于购票的100元时,普通消费者一般都不再倾向于再花费额外100元购买;而当他到达购票地点却发现票价翻倍,普通消费者却往往可以接受额外的100元票价。对于这类心理的行为经济学解释,常借助于“心理账户”,因为前者的100元被划归到“意外损伤心理账户”,而后者的100元被划归到“消费账户”,不同账户之间的存款是不能轻易被相互转移的。在我以往对于“心理账户”相关文章的阅读中,也有人给它赋予了“人性本傻”这一相当有趣的形容。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他们在每项消费时大概都不会在心中自行搭建出“供需关系”模型,也不大可能去思考是否身处于供需平衡点。大部分人不会使用这些专有名词,或是在脑海里画曲线图。但身处供求关系之中的买家根据他们预期的最低价格寻求所期望的商品,把他们对于商品的需求程度以及自身的财务状况纳入考虑范围,卖家根据这些条件调节商品的价格、数量进行销售,供需模型就会水到渠成的自然运作。虽然这样的市场运行并不那么理想化,也并不符合完美的道德,却是时时刻刻在发生的,供需关系始终可以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帮助人们去解读一系列问题,该商品的价格为何处于这个水平,该商品的价格为何上涨又为何下跌。当然,在我看来,供需关系又并非是可以解决一切、解释一切的圆满答案,例如在许多中国农村,农业用地被大批量、低价格卖给企业,转化为商业用地,价格常常飙升数十倍。十分明显,农村农业用地的出售价格并未处于供需关系平衡点,而这样的不平衡和不平等的出现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等。企业并不会让农民了解到他们卖出的土地会狠狠的上涨数十倍,以至于农业用地的交换价值在于农民的价值判断中仍是廉价的。因此,供需关系的平衡不能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实现,不可能仅仅依赖供需关系这样的市场规律进行自身调节,信息不对等的欺骗使得价格始终恰好落在供需平衡点,反而总是偏向于某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