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雪白皮书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ong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雪季即将来临,你准备好了吗?请你仔细阅读我们为你编写的野雪白皮书,而后开始你新一季的“疯滑雪跃”吧!
  
  野滑场所,选择至关重要
  
  越野滑雪,场所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并不是每一个雪场或降雪较多的地区都适合作为野外滑降的场地。
  在很多较为大型的雪场都有越野滑道提供给滑雪爱好者,例如亚布力滑雪中心几公里长的环形越野滑道,河北塞北滑雪场穿过林地的天然雪道等,而国际上著名的滑雪胜地更有许多超长距离的几乎完全天然的越野滑道。
  瑞士圣默里兹地区最长的越野雪道的距离等于从北京一直滑到石家庄,在瑞士,奥地利或北美其他的一些大型雪场滑一个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也没有什么问题。在那里,滑雪好手们通常会背上午餐、雪具和其他用品坐小火车,而不止是缆车到达雪场的最高点,从一大清早就开始向下滑,一直到暮色苍茫才回到终点。当然体力不支或有意外情况的人可以根据地图在半路找到回程的缆车或火车回家。
  
  对比国外早已非常发达的滑雪条件,我们在国内的选择除了仅有的几个雪场的越野滑道外,还有一些天然的野外滑雪场地,只要用心寻找就可以过过野滑的瘾。
  
  条件一:充沛但不过分的降雪量
  选择适合的野滑区域首当其冲的条件是充沛但不过分的降雪量。
  降雪量过少,可能看起来白茫茫一片,实际上厚度不足以掩盖住地面上的树桩和碎石,不但滑伤雪板,而且磕磕绊绊,毫无乐趣,还非常容易摔倒受伤;降雪量过大,滑雪的乐趣增加了,但是有可能面临更大的危险——雪崩。
  
  条件二:与自己技术水平相匹配的地形环境
  地形方面需要注意坡度一定要适合自己的滑雪能力水平。
  坡度太小甚至像内蒙古许多地区地势非常平缓,雪质再好也会成为毫无意义的体力消耗,不会有滑雪的快感;坡度太大,又可能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非常难控制自己的平衡以及及时躲闪可能的危险,一溜滚下来,极有可能出现意外甚至伤筋断骨。
  我还尝试过不少次较为特殊的野滑方式,如选择河床或者广阔草原的平缓路段,积雪厚度在二十公分以上、半米以下,用四轮越野车牵引,像滑水一样野外滑雪。路上风驰电掣,非常刺激。前面的越野车引擎轰鸣,车轮掀起阵阵白雾;我在后面左冲右穿,忽快忽慢,赶上地面上有小坎,还可以腾空而起,做一些跳跃动作。几公里下来,大汗淋漓,非常痛快。当然这种野滑需要有相关的装备作保证。
  
  
  雪质,你一定要知道
  
  野外天然的积雪由于没有任何人工处理的因素,呈现着千变万化的不同状况,雪况非常复杂,会因为季节、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的不同而改变,甚至每一天、每一片雪地都会有变化。每种雪况都会给滑雪者相同的动作以不同的反馈,所以应该说针对每种雪质所使用的滑雪动作和技巧都不相同。
  
  蓬松度
  一般来说,气温越低,雪质越蓬松,要求滑雪者的野外滑雪技巧越高。气温越高,雪质越黏稠,摩擦力越大,越接近在滑雪场里的雪况。
  在超过零下10摄氏度的低温状态下,雪质太疏松,滑双板的朋友一个跟头摔倒,只见一片白雾飞舞,等定过神来,只见到周围留有几道浅浅滑痕的茫茫雪面,几乎所有的雪具消失在 米多深的积雪里,只好用手里残留的雪杖,连滚带爬地像探雷一样把雪板和另一根雪杖收编回来。当然单板就没有这个烦恼了,不过要想在齐腰深的暄雪里站起来可是个功夫!只要你用手在雪面上支撑,整个胳膊就会陷进去,身体跟着向下,越折腾陷得越深!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一个树作为支点站起来,或者别怕麻烦脱去雪板,平铺在雪面上增加着力面积,再站到固定器上去。
  
  南坡与北坡
  初冬和深冬季节,在山南坡的雪况要好过北坡,而到了冬季快过去的时候,情况就正好相反。
  这是因为在冬季前半时段,强烈的西北风会将北坡的降雪吹散,往往在那里积雪较薄,很容易在滑降中碰到地面的岩石等杂物。但是此时的南坡由于没有风的干扰,较适宜滑雪,在天气好的时候,表面雪质受热变软,滑行舒适,尤其在山坡下的沟里会有大量的非常厚的积雪,对滑雪者的安全又多了一重保护。到了冬季的后半时段,山南坡的积雪会由于气温的回暖而大量溶化,而此时的北坡经过一冬的积累往往依旧会有适合野滑的雪质。
  
  在没有轧雪机处理的天然雪面上通常会有一层硬雪壳,尤其在清晨和傍晚时,很多地方会呈现冰状雪形态。这种雪质的表面与滑雪板的表面摩擦系数非常小,滑行很快;如果赶上又高又陡的山体,则要求滑雪者的冲力很大,破开雪壳滑行。这一切都需要滑雪者有非常高的滑雪技巧和非常快的反应速度。
  
  暗藏的杀机
  虽然在白雪皑皑的野外,几乎所有的地面看起来都非常平整,但是往往在下面会暗藏杀机,密布树桩、碎石,沟壑,深坑和洞穴等。
  有一年夏天我在山里露营时才发现,冬季我反复滑行的一段地方竟然是夏季泥石流从山上坍塌流泻的遗迹,山坡上尖利的碎石到处都是,怪不得那年我的雪板下面滑得伤痕累累。
  最危险的还是在很陡峭的山坡上的大块岩石,从山上滑下时有时候判断不出起伏的坡面距离下面有多高。有可能在你冲过一个看起来很小的坡起时,才发现这个坡实际上是一块大岩石,岩石顶部距离下面的山坡有几米高,而此时你已经身在离地数米高的空中了。更为悲惨的是,有可能在你下落的地方是露出雪面的一片岩石。
  所以,即便你有非常丰富的野滑经验和准确的判断力,在进行野外滑雪之前,对经过的山地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勘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徒步攀爬到山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其后要滑降的路线和雪道:如果参加的是直升机滑雪或者滑降的路段不是上山的路线,非常陌生,那就一定要请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或者有经验丰富的高手做先导。
  
  装备,马虎不得
  
  不言而喻,冬季的野外条件对任何人都极具挑战,有时可以说是非常严酷的,所以精良的户外装束和滑雪装备在进行野滑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可以充分体现一个国家的大众滑雪运动水平和经济实力。要参与这种运动的的确确是要消耗不少的精力和金钱。但是适合野外使用目的的个人滑雪和户外用品是必不可少,丝毫马虎不得的,这不单只是舒适与否的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每个滑雪者的安全甚至生死。
  国外由于长期的发展,早已形成了完整的运动观念,参与者大多拥有齐全的运动用具,如可以用来爬山的多用途滑雪鞋,专门用来背负雪具的背包、可以预报雪崩指数的运动手表等等。相对于此,我们国内的情况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比较简陋的,但是有一些关键的物品还是要必须具备的,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逐步完善起来,接近并超过国际上的标准水平。
  
  滑雪服
  色彩艳丽的滑雪服不单是给迷人的滑雪运动增添眩目魅力,更重要的是便于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下发现滑雪者的踪迹,这在意外发生时进行营救工作中是非常重要 的。另外滑雪服一定要防风防水透气,领口,袖口等位置都有双层结构,防治寒风和冰雪灌入,否则在严酷的野外环境下,极容易发生冻伤,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滑雪服的大小松紧一定要合适,既要保证贴身暖和,又要在上山过程中行动自如,不添负担。
  
  滑雪手套,滑雪帽
  滑雪手套,滑雪帽必不可少,这些都是野外滑雪运动顺利进行的保证。由于雪面最多可以反射95%的阳光,滑雪镜的作用不可小视,有一次我到达了雪场之后才发现忘记带雪镜,但考虑不是野外环境,又是个阴天,所以没有在意。谁知回去后,眼球的外露部分和上下眼白红白分明,中间一条红得像要滴下血来,痛痒难忍得头两天都无法入睡,足足难受了一个星期才好。
  
  雪套
  雪套在向山上攀爬时作用非常大,可以保持脚的干燥,有效防止雪渗入鞋里,冻伤脚趾。不会等你好不容易爬到山顶时,鞋里全是雪,脚已经冰凉得毫无知觉,根本不可能再承受滑雪带来的压力。还有登山时套在登山靴外面的雪爪,和在攀登冰川时用的冰爪一样,可以在攀登各种特殊地形时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否则陷在一米多深的积雪中像游蛙泳一样向上攀登,等你手脚并用地爬到山顶,恐怕除了喘气不会再有力气享受滑坠带来的愉快了。
  
  滑雪板,固定器
  滑雪板一定要适合滑雪者的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也就是说雪板的长短、宽窄和柔韧度都要合适,并不一定是越高档越好。有一位瑞士高山滑雪教练曾经送过我一对欧洲顶极品牌的滑雪板,弹性非常好,但是由于过于宽大,转弯很难,不但没有给我增添滑雪的乐趣,反而在野滑时增加了不少的困难,最终只能作为纪念品在家里摆起来看。还有由于野外的雪质复杂,通常会遇到硬雪壳,冰状雪,甚至冰和雪交替的地面,所以滑雪板的边刃一定要很好,否则更加难以控制速度和转向等动作。
  没有人工平整的雪面高低不平,所以带给滑雪者的冲击力忽大忽小,这会直接反映到滑雪板上。所以雪板上的固定器也很关键。双板上的固定器预设的脱开数值最好要大一些,至少要比在雪场滑雪时大一点儿,这样即便野外雪面的凹凸造成的冲击力很大,也不会给你增添麻烦,如反复在不必要时脱板。单板最好采用捆绑式的固定滑雪靴较为牢固,避免在大力的滑降过程中雪靴意外脱开,后果会很严重。
  
  滑雪靴
  关于滑雪靴通常会有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大家往往只注意鞋要合脚,并且保暖,但是除此以外野滑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情况。我们通常是连续攀登数千米才到达雪山上理想的高度,这个时候体力方面的消耗是一个问题,主要是脚部的充血肿胀是不可避免的。曾经很合脚的滑雪靴由于长时间在零度以下气温里,和当时冒着热气的脚相比较,像是突然小了两号,尤其是双板的滑雪靴,变得像铁鞋一样硬,穿起来非常吃力。
  我最初由于缺乏经验,曾经在寒风吹得人站不住的雪山顶上,用了十五分钟穿一只鞋,半个多小时才算把滑雪靴穿好。后来我掌握了一个小窍门,就是穿稍大一点的滑雪靴滑野雪,这样会在刚刚爬到雪山顶上时节省不少的力气和时间。滑行一段时间后,脚把滑雪靴焐热,滑雪靴会显得稍大,同时内靴套也变得柔软,这时脱下鞋再穿上带来的一双厚袜子刚刚好,既舒服又保暖。
  把登山鞋和滑雪靴合二为一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也是国际上目前最流行的做法。双板在板底加上止滑带,直接穿着雪板上山;单板由于雪靴相对较松软,可以把绑扣放松,背着板子爬到山顶。
  
  其他相关用品
  除了以上的主要滑雪用具外,还有不少相关的用品。别小看它们都不大,作用可不小,关键时候没有它们还真不行。如:高热量食品,运动饮料、护具(头盔、护腕、护肘,护膝等)、雪蜡、防晒霜,消毒纸巾,指南针、多功能运动手表。小药包、小工具包,哨子,地图,手机或步话机、头灯或手电筒、打火机和密封的身份文件(带血型)等。
其他文献
策划 魏 宇 绘图 老 申    我们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一个路标时代大大小小的城市,连接城市的道路。竖立在道路边的路标除非你熟视无睹,否则你不可能没有与路标遭遇过。    此路段危险且离医院较远  雍 措    给我最强烈印象的第一个路标是在郑州,那时我年纪还小,或恐为平生第一次出省远行了,在当时最繁华的大商场的一根立柱上贴着黑纸白字,此地禁止扒窃!仿佛离了此地即可随窃随扒了?这是社科类路标。  上
手杖≠拐棍    手杖并不是单纯的拐棍那么简单。根据国外的研究报告显示,当下坡的时候,膝盖部分的受力在没有使用登山杖的时候比使用登山杖的情形多出22%,大腿肌肉消耗的能量也多出21%。  在山地运动中,人平均每小时能走4公里,一天走6小时,即每天走24公里人的步幅约80公分,一公里约走1250步,每天走24公里,即30000步;以一个体重140斤的人计算,背包重30斤,人加包的重量约170斤(85
中国有儿童户外吗?    户外运动本身是运动、自然和地理的有机体.运动与自然观念结合形成户外观念。而“儿童户外”是在成人社会所营造的环境下:我们社会本身就缺乏体育普及度,大众自然观念还在一个低水平知识及使用层。我个人甚至“激烈”地认为:中国儿童户外,在社会观念层.跟西方发达国家就完全没法比。中国就没有儿童户外,没有形成一种系统的氛围、体系。没有儿童户外,何谈儿童户外观念?我们的儿童健康体系就已经生
在人类世界,妖魔鬼怪一般不会主动和人类交往。  然而,陶陶家的妖精突然现身了。尽管妖精们以房东自居,常常擅作主张,从主人眼皮底下拿走需要的东西,害得主人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但他们对房子很专一,不会喜新厌旧地四处搬家,妖精爱惜每一样物品,过两天肯定完好无损地拿回来,挑选一个长久不被变动的地方。  主人往往把问题归咎到当时眨眼或者发呆,他们用粗心大意给这种现象下结论。  大多数妖精一生不愿让人看见。因此
在美国旅行选择参观国家公园就对了,美国有58处规模不等的国家公园,各自拥有独特的景观、完整的休闲游憩规划,在生态保育完好的基础上让人们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在拥有优美风光加优越道路的美国,想要自在地畅游国家公园,只需带上一只卫星导航仪,驾着车就能轻松体验穿越大自然的奇迹。  路线/里程:    旧金山→(230公里、180英里)→优胜美地国家公园→(670公里,420英里)→拉斯维加斯→(400公里、
网络再怎么发达,银行发行的还是纸币,课本用的也是印刷的。就像有电脑,有相机,有录音笔,有PDA,你最终还是离不开一个笔记本。尤其在路上,个小小笔记本带来万千便利。  为了摆谱,我特意为外出准备了一个Concentino的硬壳豆腐块笔记本,花了30块大洋。结果,用了没一个月,本子就要“脱壳”。我想这也不行啊,花生没了壳还叫花生,本子没了皮儿,不成手纸了吗?  于是我只能拿胶水硬把本子壳又给粘上去,可
最近视点:  2005年11月12日,红塔山杯世界定向排位赛暨中国定向冠军赛在云南省玉溪市落幕。本次比赛是我国历年来举办的级别最高、水平最高的定向赛事,是一次定向运动的盛典,吸引了国内外定向爱好者的目光。  比赛分世界定向排位赛WRE、中国定向冠军赛、PWT精英赛决赛、国际公开赛四部分,每个赛事分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三项比赛。来自19个国家的45支代表队的近两百名优秀选手,在湖光秀丽、风景如画的
人是身体性的存在,直面这一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生老病死,都关乎身体,令我们忽而想起身体,驻足打量它、珍视它、爱怜它。可在其余的时候呢?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言及身体,却旁顾其他。我们把身体当本钱、工具,我们在意的却是身体之外的事物,比如某种精神、存在的意义,甚至是物质与金钱等等。文学创作忘却身体也久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坛上先后出现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
这是一个关于几条腿和几颗心的故事。  他们有的是先天肢体残疾,有的是后天因事故而残疾。  但随着我们身边生活的变化,他们也逐渐越来越喜欢各类的户外休闲活动和极限运动。  很多方面的精神投入,已经超过了大多数肢体健全的普通人。
毛虫:自由摄影师,《观鸟网》创始人    将汽油转换为卡路里    今天早上九点,上班高峰期,我骑自行车从西四环郑常庄到北二环西直门只用了半个小时。你知道中国许多城市都有自行车专用道,这其实是件挺幸福的事。当上下班高峰时,骑车可以自己把握时间,准时到达,当夜幕降临时,闲逛后海可以轻送地兜上几圈,在陌生的城市骑行,比徒步或开车拥有更多偶遇的机会。  自行车是没有封闭空间的交通工具,我们整天在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