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情境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创设数学情境能够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形象,促进学生各種感官的协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有些教师在情境创设上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却因针对性不强而事倍功半。笔者认为,要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情境创设的现实性
数学绝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与符号,它寓于鲜活的生活中,生活中也到处都有数学的影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发现的慧眼,巧妙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深刻的体验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不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情境创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源于真实的生活。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内容时,教师可大胆处理教材,突破传统教法,创设“逛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运用小数的加减法,从而深化对加、减法的理解。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运用本节知识,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选择自己喜爱的商品,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购物付钱、找钱的生活问题,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既深刻理解,又让课堂学习处于开放活泼的状态下,学生感到亲切有趣,进而感受到学习小数的计算是生活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又如教学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时,教师请大家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报数是2的倍数的和3的倍数的分别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再坐下)再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有些同学站起来两次,有些是一次。而站起来两次的那些同学分别是报6、12、18、24……的同学。当学生通过交流弄清这些同学为什么站起来两次时,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公倍数的概念)也就自然建立了。教师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报数游戏情境,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宽松和自由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学生确实感受到数学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数字符号,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情境并不花哨,但很扎实、有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注重情境创设的问题性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很多老师往往会注意问题设计的趣味性、直观性,但对问题蕴含的开启学生思维的功能却不经意间弱化了,这实际上是舍本逐末,失去了情境创设的价值。那么,如何设计蕴含价值的数学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发掘学生的认知切入点,将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暴露在学生眼前,从而引起学生思考,自然得出结论。
如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教师可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首先让学生举例说明哪些数能被3整除,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与这个数的个位的数有关吗?因为学生对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较为熟悉,因此有些学生不假思索,立即给予肯定回答,而有些学生经过思考、比较,又想到13、16、19……均不能被3整除,这时旧知的影响与新知的认识产生矛盾,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个位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造成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将学生带到愤悱之中,进而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唤起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通过观察、猜想、归纳等方法,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而使新知得以同化,顺应旧知,达到新的平衡。又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我给学生创设分苹果的问题情境,要把5、6、7、8、9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学生在操作后产生了疑问:有时正好分完,有时还有多余。此时,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如平均分之后还有多余的,我们可以通过采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表示。”有余数的除法的性质与作用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有效地得以凸显,这样的情境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又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了启迪。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能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思维的火花才会被一次次地点燃。
三、注重情境创设的可操作性
学生对自己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记得最牢的。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手操作、眼观察、口表达、耳倾听、脑思考的过程中去获取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如:教学“认识物体”时,教师把收集到的物体(牙膏盒、魔方、鞋盒、易拉罐、乒乓球、小球、茶叶罐)让学生进行分类,根据学生分的结果,给物体命名。接着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过程来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与球的特点。最后让学生用这些物体进行拼摆图形,进一步提高对这四种形状的物体的认识。课堂活而不乱,兴趣盎然,整节课学生都在玩中学,学中乐。又如,在教学《圆周长》这一课时,教师预先让学生分组准备好直尺、卷尺、绳、圆形纸片(易折叠)、硬币(易滚动)等器材,然后让学生先量圆片和硬币的周长,学生在操作中量法多样,有在直尺上滚动量的,有用卷尺量的,还有用折叠法量的;再让学生量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学生发现不能用滚动法量,但可以用卷尺或绳绕一圈去量。教师再提出:如果要求一个圆形操场的周长怎么办?学生显然发现,不可能用滚动的方法测量,用绳子、卷尺绕一圈的方法显然太麻烦,此时老师点拨,启发学生再通过操作测量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虽然实验简单,学生却在操作中发现和解决了许多问题。创设这样的操作情境,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新知识的奥秘,发现规律,逐步强化通过实践求知的意识。
总之,数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沐浴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始终沉浸在快乐中,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必然重新寻回了快乐,畅所欲言,意气风发。但我们只有精心设计,契合学生心灵,这样的情境才会真正成为助推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反之,不合时宜,没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不但对有效课堂于事无补,反而白白浪费课堂时间,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注重情境创设的现实性
数学绝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与符号,它寓于鲜活的生活中,生活中也到处都有数学的影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发现的慧眼,巧妙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深刻的体验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不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情境创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源于真实的生活。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内容时,教师可大胆处理教材,突破传统教法,创设“逛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运用小数的加减法,从而深化对加、减法的理解。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运用本节知识,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选择自己喜爱的商品,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购物付钱、找钱的生活问题,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既深刻理解,又让课堂学习处于开放活泼的状态下,学生感到亲切有趣,进而感受到学习小数的计算是生活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又如教学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时,教师请大家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报数是2的倍数的和3的倍数的分别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再坐下)再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有些同学站起来两次,有些是一次。而站起来两次的那些同学分别是报6、12、18、24……的同学。当学生通过交流弄清这些同学为什么站起来两次时,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公倍数的概念)也就自然建立了。教师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报数游戏情境,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宽松和自由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学生确实感受到数学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数字符号,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情境并不花哨,但很扎实、有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注重情境创设的问题性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很多老师往往会注意问题设计的趣味性、直观性,但对问题蕴含的开启学生思维的功能却不经意间弱化了,这实际上是舍本逐末,失去了情境创设的价值。那么,如何设计蕴含价值的数学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发掘学生的认知切入点,将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暴露在学生眼前,从而引起学生思考,自然得出结论。
如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教师可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首先让学生举例说明哪些数能被3整除,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与这个数的个位的数有关吗?因为学生对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较为熟悉,因此有些学生不假思索,立即给予肯定回答,而有些学生经过思考、比较,又想到13、16、19……均不能被3整除,这时旧知的影响与新知的认识产生矛盾,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个位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造成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将学生带到愤悱之中,进而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唤起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通过观察、猜想、归纳等方法,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而使新知得以同化,顺应旧知,达到新的平衡。又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我给学生创设分苹果的问题情境,要把5、6、7、8、9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学生在操作后产生了疑问:有时正好分完,有时还有多余。此时,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如平均分之后还有多余的,我们可以通过采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表示。”有余数的除法的性质与作用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有效地得以凸显,这样的情境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又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了启迪。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能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思维的火花才会被一次次地点燃。
三、注重情境创设的可操作性
学生对自己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记得最牢的。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手操作、眼观察、口表达、耳倾听、脑思考的过程中去获取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如:教学“认识物体”时,教师把收集到的物体(牙膏盒、魔方、鞋盒、易拉罐、乒乓球、小球、茶叶罐)让学生进行分类,根据学生分的结果,给物体命名。接着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过程来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与球的特点。最后让学生用这些物体进行拼摆图形,进一步提高对这四种形状的物体的认识。课堂活而不乱,兴趣盎然,整节课学生都在玩中学,学中乐。又如,在教学《圆周长》这一课时,教师预先让学生分组准备好直尺、卷尺、绳、圆形纸片(易折叠)、硬币(易滚动)等器材,然后让学生先量圆片和硬币的周长,学生在操作中量法多样,有在直尺上滚动量的,有用卷尺量的,还有用折叠法量的;再让学生量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学生发现不能用滚动法量,但可以用卷尺或绳绕一圈去量。教师再提出:如果要求一个圆形操场的周长怎么办?学生显然发现,不可能用滚动的方法测量,用绳子、卷尺绕一圈的方法显然太麻烦,此时老师点拨,启发学生再通过操作测量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虽然实验简单,学生却在操作中发现和解决了许多问题。创设这样的操作情境,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新知识的奥秘,发现规律,逐步强化通过实践求知的意识。
总之,数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沐浴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始终沉浸在快乐中,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必然重新寻回了快乐,畅所欲言,意气风发。但我们只有精心设计,契合学生心灵,这样的情境才会真正成为助推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反之,不合时宜,没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不但对有效课堂于事无补,反而白白浪费课堂时间,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