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学生熟悉的内容,因此学生容易忽视本节课的重要性。教材上只有一个教师演示实验,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奇思妙想——引发思考,燃起兴趣
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学生都十分熟悉。教师提问:燃烧有哪些现象呢?学生能描述出燃烧有发光、放热、反应剧烈等现象。“水中生火”这个演示实验与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有区别,易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本节课的科学探究、合作学习,学生自己解开了谜底。
奇思妙想,会想是关键。这里通过一个生活中并不常见的燃烧现象——“水中生火”,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既展现了燃烧这一现象的特点,又为下面的科学探究找到了切入口。
二、百思得解——点拨思路,规范探究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想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并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猜想。学生能够初步回答出的燃烧条件有: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下一步就是如何验证猜想。
首先对“燃烧需要可燃物”进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探究的方法,例如控制变量、类比等,思考“燃烧需要可燃物”的变量是什么,从而学会设计实验。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四人一组,分配好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小组合作,协作完成实验设计,由每一组的汇报员来汇报组员设计的实验方案。
其他各组参考汇报组的方案设计完善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报告之后,学生开始动手做实验。学生热情高涨,不但是因为可以动手做实验,更是因为可以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和设计的方案正确与否,所以学习的内驱力很足。做实验之前,教师应提醒学生规范操作,同时注意观察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学生开始分组操作,由组长协调,让组内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实验,体会成功。实验结束,由学生来总结燃烧的条件:需要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这时候学生的总结就水到渠成,是通过规范正确的科学探究得到的结论,而非一般生活经验所得。学生进一步思考,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只需满足任意一个还是要同时满足。大部分学生知道需要同时满足,但部分学生仍有疑惑。教师此时要合理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如可创设以下情境:野外露营的时候,小明突然肚子疼痛,急需热水,当时只有普通的纸杯,能用纸杯给他加热一杯水吗?学生主动提出需要做实验,结果纸杯没有烧着,为什么呢?学生回答:没有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水吸收热量,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总结结论:在燃烧过程中三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百思得解,会思才能解。合理的情境创设,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规范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从合理假设出发,能够正确设计化学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能够自主得出结论,且给出解释。
三、集思广益——拓宽思维,灵活应用
学生分组学习课本P128实验7-1,自主完成书本讨论题。经过科学探究后,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应用燃烧的条件去解决具体的问题。教师这时候要进一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拓宽思维,使其能够灵活应用燃烧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实验内容:请同学们熄灭蜡烛。实验用品:水、沙子、剪刀、湿抹布、碳酸钠、稀盐酸、烧杯。在动手做实验之前,让学生分组完成灭火方案的设计。这样,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都能体会到思考和学习的乐趣。学生汇报实验方案:1.用水浇灭;2.用沙子覆盖;3.用剪刀剪灭蜡烛芯;4.吹灭;5.用烧杯盖灭;6.用湿抹布盖灭;7.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熄灭火焰。
以上实验由学生一一演示。这时候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这些方法为什么能灭火?学生通过刚才的科学探究总结出灭火的条件是:隔绝氧气、降低温度、清除可燃物。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燃烧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那么灭火呢?学生总结只要破坏一个条件就可以了。
集思广益,能够获得更广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灭火在知识点上可作为燃烧的延伸。学生分组活动,利用小组讨论的优势,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兵教兵”的学习方式。通过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四、思有所得——提升思想,掌握新知
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当中。比如遇到较大的一些火灾:油锅起火、高楼起火、森林起火时,该怎么办?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学生对知识能很好地进行拓展迁移,分别给出答案:盖锅盖、使用高压水枪、清除树木形成隔离带。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学生能做到“了解燃烧,控制燃烧”。
思有所得,只有勤于思考才能够获得新知。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又让化学最终回归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利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学会学习,获得自主发展。
(责任编辑罗艳)
一、奇思妙想——引发思考,燃起兴趣
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学生都十分熟悉。教师提问:燃烧有哪些现象呢?学生能描述出燃烧有发光、放热、反应剧烈等现象。“水中生火”这个演示实验与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有区别,易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本节课的科学探究、合作学习,学生自己解开了谜底。
奇思妙想,会想是关键。这里通过一个生活中并不常见的燃烧现象——“水中生火”,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既展现了燃烧这一现象的特点,又为下面的科学探究找到了切入口。
二、百思得解——点拨思路,规范探究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想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并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猜想。学生能够初步回答出的燃烧条件有: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下一步就是如何验证猜想。
首先对“燃烧需要可燃物”进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探究的方法,例如控制变量、类比等,思考“燃烧需要可燃物”的变量是什么,从而学会设计实验。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四人一组,分配好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小组合作,协作完成实验设计,由每一组的汇报员来汇报组员设计的实验方案。
其他各组参考汇报组的方案设计完善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报告之后,学生开始动手做实验。学生热情高涨,不但是因为可以动手做实验,更是因为可以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和设计的方案正确与否,所以学习的内驱力很足。做实验之前,教师应提醒学生规范操作,同时注意观察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学生开始分组操作,由组长协调,让组内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实验,体会成功。实验结束,由学生来总结燃烧的条件:需要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这时候学生的总结就水到渠成,是通过规范正确的科学探究得到的结论,而非一般生活经验所得。学生进一步思考,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只需满足任意一个还是要同时满足。大部分学生知道需要同时满足,但部分学生仍有疑惑。教师此时要合理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如可创设以下情境:野外露营的时候,小明突然肚子疼痛,急需热水,当时只有普通的纸杯,能用纸杯给他加热一杯水吗?学生主动提出需要做实验,结果纸杯没有烧着,为什么呢?学生回答:没有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水吸收热量,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总结结论:在燃烧过程中三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百思得解,会思才能解。合理的情境创设,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规范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从合理假设出发,能够正确设计化学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能够自主得出结论,且给出解释。
三、集思广益——拓宽思维,灵活应用
学生分组学习课本P128实验7-1,自主完成书本讨论题。经过科学探究后,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应用燃烧的条件去解决具体的问题。教师这时候要进一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拓宽思维,使其能够灵活应用燃烧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实验内容:请同学们熄灭蜡烛。实验用品:水、沙子、剪刀、湿抹布、碳酸钠、稀盐酸、烧杯。在动手做实验之前,让学生分组完成灭火方案的设计。这样,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都能体会到思考和学习的乐趣。学生汇报实验方案:1.用水浇灭;2.用沙子覆盖;3.用剪刀剪灭蜡烛芯;4.吹灭;5.用烧杯盖灭;6.用湿抹布盖灭;7.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熄灭火焰。
以上实验由学生一一演示。这时候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这些方法为什么能灭火?学生通过刚才的科学探究总结出灭火的条件是:隔绝氧气、降低温度、清除可燃物。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燃烧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那么灭火呢?学生总结只要破坏一个条件就可以了。
集思广益,能够获得更广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灭火在知识点上可作为燃烧的延伸。学生分组活动,利用小组讨论的优势,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兵教兵”的学习方式。通过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四、思有所得——提升思想,掌握新知
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当中。比如遇到较大的一些火灾:油锅起火、高楼起火、森林起火时,该怎么办?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学生对知识能很好地进行拓展迁移,分别给出答案:盖锅盖、使用高压水枪、清除树木形成隔离带。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学生能做到“了解燃烧,控制燃烧”。
思有所得,只有勤于思考才能够获得新知。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又让化学最终回归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利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学会学习,获得自主发展。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