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中的感官之美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墓畔哀歌》是英国著名感伤主义诗人托马斯·格雷的代表作.詩人并不把死亡看成悲剧,也不把死亡看成结束,而是抒发了一种向死而生的思想,把死亡上升到一种静谧而优雅的境界。诗中多种感官并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文从感官的角度,从听觉、视觉、触觉三个角度出发,来解读诗歌中所表达的向死而生这一主题。
  关键词:墓畔哀歌 感官之美 向死而生
  一.听觉带来的别样超脱
  《墓畔哀歌》中展示了多种自然事物,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并不是对自然事物进行单纯的描写与刻画,他生动形象地把自然事物所特有的声音搬到诗歌中,让诗歌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诗歌的听觉之美。
  诗歌开篇,就率先引入了“晚钟”[1](the curfew)的声音,这是“给白昼报丧的声音”[1](the knell of parting day)。晚钟响起,说明白天结束了,夜晚来临了。而其中更深一层的意蕴则是象征生命的结束,这是为生命而敲响的丧钟。晚钟声带给读者一种悠长深沉的听觉之美,晚钟敲响了他们一种生活的结束,但同时也敲响了另一种生活的开始,所以其实并没有所谓的死亡与结束。
  接下来,“昏沉的铃声”[1](drowsy tinklings)又开始充盈读者的耳朵,诗人并未指明这铃声的出处,并不知道它来自何方。也许它是系在牛脖子上的铃铛,也许它是牧牛人手中的铜铃,这些都未可知。只是在空旷的草原上,铃声昏沉地响起,“催眠着远处的羊栏”[1](lull the distant folds),增强了诗歌的朦胧感,仿佛读者也要在这昏沉的铃声中睡去了。这铃声是催眠的,但却是充满希望的,在这里,铃声表现出了一种朦胧的听觉之美,抒发了向死而生的主题。
  同时,诗歌中又引入了风声——“香气四溢的晨风轻松的召唤”[1](the breezy call of incense-breathing morn)。此处的风是早晨的风,是香气四溢的风,无比鲜活生动。它是拥有自己的声音的,这也正是托马斯·格雷绝妙的感官技巧所在。而下文提到晨风“再不能唤醒他们在地下的长眠”[1](no more shall rouse them from their lowly bed),他们即那些逝去之人,沉浸在自己静谧的世界里,美妙的晨风的召唤也是徒劳的。此处,晨风的召唤与逝去之人的长眠形成对比,反向突出了逝去之人的永生。
  诗歌开篇描写的是牛群的吼声,“牛群在草原上迂回,吼声起落”[1](The lowing herd winds slowly o’er the lea)。牛在西方文化中是财富与力量的象徵,源于古埃及。“以色列人由于从埃及出奔不久,尚未摆脱从埃及耳濡目染的习俗,就利用黄金打造了金牛犊,当作耶和华上帝的形象来膜拜。”[2]此处率先引入牛的低吼,或许和财富与力量有着某种联系。由此看来,此处牛的低吼有着独特的听觉美感,它代表着某种追求,某种向上的动力,充分体现了向死而生这一主旨。
  托马斯·格雷把动物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诗歌中,动物的声音往往传达着一种生命力,逝去之人长眠地下,而动物们却在他们的长眠之地过着欣欣向荣的生活。在动物声音所带来的独特听觉之美中,托马斯·格雷把死亡和永生联系在一起,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二.视觉传达的另类永生
  诗歌在开篇就采用了很多动物的意象,这些动物活灵活现,使这篇本来为死亡而写的诗歌显得极富生命力。同时,动物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引入动物的意象拉近了读者与诗人的距离,读者就仿佛在与诗人一起欣赏这些动物的活动。这些动物以活生生的姿态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诗歌极具视觉美感。同时,逝者在地下长眠,而动物们却继续着自己往日的生活,似乎是对逝者生命的延续。读者在动物带来的视觉美感中可以体会到逝者并没有真正的走向死亡,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生存。
  诗人开篇即引出牛群的意象,“牛群在草原上迂回,吼声起落”[1](The lowing herd winds slowly o’er the lea),这里不是一头牛,而是一群牛,黄昏时分的牛群,虽显苍凉,但并不孤寂。草原与牛群相映衬,显得辽阔悠远,给人一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觉。这一幅牛群迂回的画面生动形象地跃然纸上,再映入读者的眼帘,有一种真实生动的视觉美感。在这看似感伤的意境中,似乎又孕育着希望。我们可以从牛群的吼声中看到追求与希望,这是不满于夜幕降临的吼,不满于白天即将逝去的吼。通过低吼的牛群迂回在草原这一画面,托马斯·格雷巧妙地在视觉之美中为向死而生这一主题打下基础。
  接下来,诗歌又引入了甲虫和柢枭两个意象,它们相对于牛群来说实在微小,但却不乏表现力。甲虫微小,但生命力极强,“嗡嗡的甲虫转圈子纷飞”[1](the beetle wheels his droning flight),“转圈子”[1]表明甲虫的不甘沉寂、不懈追求。“阴郁的柢枭向月亮诉苦”[1](The moping owl does to the moon complain),正是因为不满生活,对生活的追求,才有了柢枭的诉苦。它们都是心怀憧憬与希望的生灵,甲虫纷飞、柢枭诉苦的画面仿佛就在读者的眼前,生动形象、充满活力。虽然逝者此时已然长眠,但是他们的生命力就如同这些生物一样,并没有结束,反而欣欣向荣。甲虫和柢枭活动的画面有如镜头的聚焦,非常真实深刻,给诗歌注入了一种欣欣向荣的视觉美感,突出了向死而生的主题。
  三.触觉生发的奇妙永恒
  诗歌中描写逝者的坟冢,形容它们是“草皮鼓起了许多零落的荒堆”[1](heaves the turf in many a mouldering heap),这一个个鼓起的土堆,上面还挂着青草。这本应该是一片平坦的草地,可却出现了一个个荒堆。“鼓起”[1](heaves)给人的感觉仿佛就是草皮主动的动作,主动在自己身上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土堆。此处对于逝者坟冢的描写委婉含蓄,却真实深刻,给人一种触碰之感。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逝者在此的沉寂,正是因为感受到他们的死亡,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永生,这是通过触觉美感而生发的一种向死而生之感。   诗歌描述逝者的手是“一双本可以执掌到帝国的王芴或者出神入化地撥响了七弦琴的手”[1](Hands, that the rod of empire might have sway’d, Or waked to ecstasy the living lyre)。由此看出,这是一双充满思想与智慧的手,读者仿佛能够触碰到逝者的这双手,也能够触碰到他所拨响的七弦琴。在这里,诗人没有对逝者的整体作描述,而是聚焦在了他的这双手上,而这双手就足以说明逝者的整体品行与能力。读者在与这双手的接触中可以直接感受到逝者长久不衰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墓畔哀歌》中人与人之间的触觉出现的比较少,因其本身就没有对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作过多的描绘。但纵使寥寥数笔,诗人在不经意间触发的触觉美感让读者身置其间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至亲关系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向死而生之感。
  诗歌中显现出人与人之间触觉美感的唯一一处是在描写孩子们与父亲的关系时,父亲去世后,“孩子们不再会‘牙牙’的报父亲来到,为一个亲吻爬倒他膝上去争夺”[1](No children run to lisp their sire’s return, Or climb his knees the envied kiss to share)。可以看出,逝者生前与孩子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他是受到孩子们喜爱与崇敬的。
  孩子们为了亲吻而爬倒膝上争夺这一动作生动形象地触发了读者的触觉感官,带给他们一种温馨的触觉之美,他们仿佛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爬倒到膝上的感觉。对于生前的父亲而言,他是幸福的,他过着质朴无华却又简单纯粹的农民生活,有一种自给自足之乐。同时,这也展现出父亲的身份认同,即“在个体与特定文化的认同过程中,文化机构的权利运作促使个体积极或消极地参加文化实践活动,以实现身份认同。”[3]这里便是父亲对自身角色的认同。
  他看到孩子们呀语唤大人,上前争亲吻,就乐得心花怒放了。百年之后能有一方净土永远安息,也就心满意足了。这不单单是对逝者的描述,而是诗人托马斯·格雷自身的一种精神寄托。“从格雷对农民的生活、处境、心灵的细致描写中,不难看出他对农村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一生逗留剑桥的平和散淡的人生态度。”[4]诗人将自身的情致寄托在诗歌中的主人翁身上,反映了自己的超脱态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向死而生这一主题。
  四.结语
  《墓畔哀歌》作为托马斯·格雷最重要的代表作,将格雷向死而生的心志抒发得淋漓尽致。在中国,向死而生的主题也是自古就有,但本篇诗歌中所体现的向死而生却与中国文学中的向死而生有所不同。无论是屈原的《离骚》还是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其中所体现的向死而生都是和家国情怀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大无畏的向死而生。《墓畔哀歌》中所体现的向死而生则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和经验,外界因素少有参与,更多的是由个人主观因素架构而成的,是一种“小我”的向死而生,虽然微弱但却无比真实,这也体现了该诗歌的独立自主性与西方文学所固有的个体性。
  参考文献
  [1]托马斯·格雷等著、屠岸译.英语诗歌精选读本[Z].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177-178.
  [2]芦婷婷,崔佳丽,戚淼莹,李笺,Moses returns to Egypt[DB/OL].http://www.tubaobei.com/show-1354b8e2-0-136c17ca.html.2018.1.20.
  [3]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465.
  [4]郭炜峰,宁云中.超然豁达,淡泊名利: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8).
  (作者介绍:孙美萍,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力量的基础,也是党员与群众联系的重要纽带。争创优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的激发基层党组织以及党员们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基层党组织在人们大众
文化管理一词缘于上世纪 30年代,盛行于20世纪 70年代的行为科学,其意图主要是为了纠正和补充科学管理方法中的不足和局限性.直到上世纪 80年代,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一大新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对于国有粮企而言,如何做好基层党员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课题.只有做好了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使这些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事业责任感得到更好地提升,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获得更长久地发展,就应对现有的管理模式加以优化配置与重组,重组中的整合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不仅包含经营模式、制度方面的整合,而且还包括
【摘 要】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随着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开展,安全生产取得较大进步,但形势依旧严峻,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矿山机电设施的运行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从煤矿机电现状出发,提出了提高煤矿机电管理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现状;安全  一、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状  (1)管理水平偏低。近年来,由于国家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煤炭需求量大幅上升。许多煤炭行业
国庆节前夕,我收到辽宁赠我的厚礼——《少年成长的心灵镜像——辽宁儿童文学评论集》一书,很高兴!谢谢你们赠了—本好书,梳理收纳了30年来辽宁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资料很宝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围绕企业文化的概念内涵、产生、作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国企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国有企业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