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进退之道”,既要学会做加法,也要学会做减法,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讨论、探究而尽量减少说教和讲练,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主导角色和参与角色,该进则进,当退则退,进退之间彰显教学之道。
关键词:进退之道;学进教退;习惯
看过《汉武大帝》后,最受启发的一句话就是“治国之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治国如此,其实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该“退”的地方。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还引导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
教学课堂,就如同舞台一样,只能有一位主人公,这位主人公,要么是老师,要么是学生。如果老师做了主角,那么学生就只能是配角或是观众,这样的课堂,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和主宰,学生只是欣赏教师表演的观众,只能完全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参与.这就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背向而驰,也与新课改我们的初衷——教是手段,学才是目的相矛盾。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进退得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么样才能进退得当,做到“生进师退”“学进教退”,适时的“为”与“不为”呢?我觉得应该从下面两方面说起。
第一,师退,教师从“主宰”到“指导”
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往往教师是“中心”,学生围绕“中心”学习,而教师“退”,就应该把学生从课堂的边缘“推向”课堂的“中心”,当然“师退”不是教师“甩手”退至角落,前提是把学生“推”向课堂的中心。以“推”而“退”是“师退”的真正意义所在。“师退”是指教学活动的角色中教师要“退”,但是在教学管理、服务中教师要“进”,理清这个关系是避免对“师退”概念的扩大化和误解。
师退之一,“让一步”。在指导学习预习时,教师不要“嚼烂再喂”,要“让一步”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感知,提出问题。其实,我不喜欢导学案让学生预习,尤其是那种一条一条列出来的。如果,老师都给了预习目标,预习提纲,学生就没有自己发现,一味地只是找答案,而没有发现问题。
师退之二,“慢一步”。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解决学生预习中的问题、学习中的基本问题时,教师不要忙于指出问题、给出答案,要“慢一步”挑明,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有些老师很习惯于提出问题,没等让学生思考,自己就迫不及待地回答了,这不是让学生回答,而是自问自答,这样,就抹杀了学生自己思考的权力,日积月累,我们的学生也没有自己思考问题的习惯。
师退之三,“停一步”。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在教室中盲目走动,要注意发现有问题的学生,要“停一步”,在需要帮助和指导的学生课桌旁驻足观察,发现问题,看是否需要“一对一”的点拨教学。
师退之四,“缓一步”,在教学任务即将完成时,教师不要急于总结、概括,要“缓一步”,给学生留想一想、悟一悟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讲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师退之五,“退一步”,教学任务完成后,要让学生对所学的重点知识掌握透彻,我所在学校的“四清”制度就很好,可是,我希望教师能“退一步”,而不是把各科所有的“四清”内容都做成学案,这样学生容易走向误区,觉得在“四清”内容内的都是重点知识,不在“四清”中的,都不是重点,而不管不顾。但是就最近几年的高考,我们不难发现,各学科考点越来越灵活多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尤其是理科,背会几个公式,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说,考思想的越来越多,死记硬背的越来越少,可是,我们的学生,就恰恰缺的是思想。
“五步”的落实,并不是教师不讲,而是以如何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識的前提下,把握讲的“度”。关键时刻教师的讲是必要的,因为有些知识,教师不讲,学生就不明白。对学生模糊不清的东西,错误的东西,教师不引导、不点拨、不讲解就不行。而有的东西,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悟出来。
第二,生进,学生从“客体”到“主人”
“生进”是把学生推向课堂的中心,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传统的或者环境的原因,也由于学生本身的原因,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从整体来说应该是比较薄弱的,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老师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而不知“学习是我自己的事”。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是“生进”的首要。
“生进”是让学生学会安排时间、运用平台、阅读教材、质疑指导。把时间还给学生后,学生如何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是需要教师有效指导的,也是“生进”能否实现的关键之一。课堂需要给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学习小组)、展示平台等。如何引导学生融合进学习共同体,提高参与热情和学习效率,是“生进”的本质。教师让学生自己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让学生亲自经历并体验从“生活世界”到“科学世界”的探究过程,还学生阅读教材的权利,是落实“生进”的重要举措。鼓励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对教师指导的质疑,因“疑”施“导”,归还学生对教师指导的选择权,“生进”的真正目标可能就在于此。
“生进”是让学生学会提高提问、探究、讨论和自我反思能力,给学生学习时间、学习平台,并不能真正促使“生进”的发生,能否真正“生进”必定需要基本能力作为基础。“生进”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学习能力,提问能力、探究能力、讨论能力、解题能力,自反思能力等,这些能力是保证“生进”有效的基础。所以,“生进”与提升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在“生进”的过程中着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能力更好促进“生进”。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进退之道”,既要学会做加法,也要学会做减法,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讨论、探究而尽量减少说教和讲练,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主导角色和参与角色,该进则进,当退则退,进退之间彰显教学之道。
作者简介:
屈芳,甘肃省武威市,武威第十八中学。
关键词:进退之道;学进教退;习惯
看过《汉武大帝》后,最受启发的一句话就是“治国之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治国如此,其实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该“退”的地方。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还引导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
教学课堂,就如同舞台一样,只能有一位主人公,这位主人公,要么是老师,要么是学生。如果老师做了主角,那么学生就只能是配角或是观众,这样的课堂,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和主宰,学生只是欣赏教师表演的观众,只能完全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参与.这就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背向而驰,也与新课改我们的初衷——教是手段,学才是目的相矛盾。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进退得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么样才能进退得当,做到“生进师退”“学进教退”,适时的“为”与“不为”呢?我觉得应该从下面两方面说起。
第一,师退,教师从“主宰”到“指导”
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往往教师是“中心”,学生围绕“中心”学习,而教师“退”,就应该把学生从课堂的边缘“推向”课堂的“中心”,当然“师退”不是教师“甩手”退至角落,前提是把学生“推”向课堂的中心。以“推”而“退”是“师退”的真正意义所在。“师退”是指教学活动的角色中教师要“退”,但是在教学管理、服务中教师要“进”,理清这个关系是避免对“师退”概念的扩大化和误解。
师退之一,“让一步”。在指导学习预习时,教师不要“嚼烂再喂”,要“让一步”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感知,提出问题。其实,我不喜欢导学案让学生预习,尤其是那种一条一条列出来的。如果,老师都给了预习目标,预习提纲,学生就没有自己发现,一味地只是找答案,而没有发现问题。
师退之二,“慢一步”。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解决学生预习中的问题、学习中的基本问题时,教师不要忙于指出问题、给出答案,要“慢一步”挑明,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有些老师很习惯于提出问题,没等让学生思考,自己就迫不及待地回答了,这不是让学生回答,而是自问自答,这样,就抹杀了学生自己思考的权力,日积月累,我们的学生也没有自己思考问题的习惯。
师退之三,“停一步”。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在教室中盲目走动,要注意发现有问题的学生,要“停一步”,在需要帮助和指导的学生课桌旁驻足观察,发现问题,看是否需要“一对一”的点拨教学。
师退之四,“缓一步”,在教学任务即将完成时,教师不要急于总结、概括,要“缓一步”,给学生留想一想、悟一悟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讲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师退之五,“退一步”,教学任务完成后,要让学生对所学的重点知识掌握透彻,我所在学校的“四清”制度就很好,可是,我希望教师能“退一步”,而不是把各科所有的“四清”内容都做成学案,这样学生容易走向误区,觉得在“四清”内容内的都是重点知识,不在“四清”中的,都不是重点,而不管不顾。但是就最近几年的高考,我们不难发现,各学科考点越来越灵活多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尤其是理科,背会几个公式,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说,考思想的越来越多,死记硬背的越来越少,可是,我们的学生,就恰恰缺的是思想。
“五步”的落实,并不是教师不讲,而是以如何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識的前提下,把握讲的“度”。关键时刻教师的讲是必要的,因为有些知识,教师不讲,学生就不明白。对学生模糊不清的东西,错误的东西,教师不引导、不点拨、不讲解就不行。而有的东西,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悟出来。
第二,生进,学生从“客体”到“主人”
“生进”是把学生推向课堂的中心,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传统的或者环境的原因,也由于学生本身的原因,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从整体来说应该是比较薄弱的,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老师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而不知“学习是我自己的事”。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是“生进”的首要。
“生进”是让学生学会安排时间、运用平台、阅读教材、质疑指导。把时间还给学生后,学生如何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是需要教师有效指导的,也是“生进”能否实现的关键之一。课堂需要给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学习小组)、展示平台等。如何引导学生融合进学习共同体,提高参与热情和学习效率,是“生进”的本质。教师让学生自己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让学生亲自经历并体验从“生活世界”到“科学世界”的探究过程,还学生阅读教材的权利,是落实“生进”的重要举措。鼓励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对教师指导的质疑,因“疑”施“导”,归还学生对教师指导的选择权,“生进”的真正目标可能就在于此。
“生进”是让学生学会提高提问、探究、讨论和自我反思能力,给学生学习时间、学习平台,并不能真正促使“生进”的发生,能否真正“生进”必定需要基本能力作为基础。“生进”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学习能力,提问能力、探究能力、讨论能力、解题能力,自反思能力等,这些能力是保证“生进”有效的基础。所以,“生进”与提升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在“生进”的过程中着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能力更好促进“生进”。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进退之道”,既要学会做加法,也要学会做减法,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讨论、探究而尽量减少说教和讲练,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主导角色和参与角色,该进则进,当退则退,进退之间彰显教学之道。
作者简介:
屈芳,甘肃省武威市,武威第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