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允许我抽支烟。”带着葛优式的冷幽默,梁晓声在100来人的课堂上打破同学们静静的思考状,面无表情地从烟盒中抽出一支烟,点燃。
我不禁掩面失笑,尽量不要影响到同旁听课的友人,并斜眼瞥瞥教室墙壁上挂的小红牌,有“禁止吸烟No Smoking ”字样。尽管如此,还是从心底里原谅他这种出格的行为,毕竟,说这番话的时候,他正在教室里和我们一起寻找灵感,而烟,是点燃他灵感最好的道具。
刚在几分钟前,他给大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设计什么样合理的小说情节来支持一个省委书记这么做?
他在刚构思的小说中,试图塑造一个“出官场而不染”的新省委书记典型,主动放弃政府配给的别墅和公务轿车,和夫人搬回100多平方米的楼房中。故事并不复杂,难就难在如何从精神层面来定位这样一个小说人物“出格”的举动是否符合现实逻辑。这是小说和现实分离后最模糊的地带,我们不应该用小说去印证生活事实,却又不能回避小说素材及人物形象来源于生活的根本事实。
梁毫不留情地将这样一个小说创作中的难题抛给我们,并再次掷地有声地重复这样一个逻辑悖论:“什么样的小说事件能支撑省委书记这么做?如果他在小说中这么做了,会不会因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这样的行为逻辑而让作品有牵强、作秀成分?如果他不这么做,如何凸显这个人物的典型性?”
我头脑中的第一反应是,梁为什么要用一个看似极其不合理的小说情节来作难大家?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现实中的省委书记即便有心做清官,还不会明目张胆到做出如此易被同事指责作秀而又不讨自己好的行为。如果小说中的情节成立了,那么他的过度清廉是否极大地反衬其他省委书记的“不清”?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最终被他试图突破的这层官场隐性法则所围攻和抛弃,这样丢掉仕途的冒险,会真正有意义么?
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梁都只是摇头,不甚满意。而我则试图要放弃无谓的思考。即便现实中的大部分官员惯守中庸之道,既不完全听之任之,又不创新求变,那么省委书记这番举动除了给个人带来相对清贫的生活之外,实在看不到他的典型影响力。
梁的点睛之笔在于:连小说也虚构不出像样的清官情节,那么意味着现实生活中某些官员的行为已经到了何种不正常的地步?
原来他设计这个人物的真正意图在于此,这才是他要让我们接受的讽刺效果。连我也被他这样深刻,见人所不能见的逆向思维所折服。这应该是一个文人最聪明而巧妙的表达自己政治见解的方式,也是一介炎黄匹夫心忧天下最真实的写照。
事实上,抛开梁的用意不谈,这种悖论的“官场定势”在鲁院学员戴秉公的小说《最后一块红地毯》中已有精辟论述:
人说两种人最痛苦,一是走在最前面的,一是落在最后面的。这些年来,朱雨承认人微言轻,给自己准确的定位,似乎一切都已看透,心境也逐步平坦了,早先,他有着强烈的清官意识,在安徽合肥谒包公祠时,曾写过一首《满江红》,末句是:“想十万龙图下凡尘,四海清。”其实想归想,现实归现实,希望不能当饭吃,随着岁月的流逝,朱雨的清官意识也流失得差不多了。过去那种意识如果比做大河汹涌,而今只剩下小溪潺潺了。“不需要与传统作战,你不会赢的!”这句话经常在他的耳际轰鸣。
或许这是小说中难以设计合理情节来支撑省委书记清官意识的真正答案所在。
梁不紧不慢吸着手中的烟,细白的烟雾在他周身聚来又散开,禁烟的环境并未阻止他吸烟,他的特立独行,一如思维中不安分的因子,非要突破现实的思维定势而直指那些最容易被生活麻痹的本真。
身为人大代表,梁不可能漠视身边那些不正常的行为,而作家的特殊身份,又局限了他直接施展政治抱负的愿望,迫使他只能不停地用痛苦的文字来构思对现实批判的情节,试图找到这一剂根除社会痼疾的良药,哪怕这样做会很折磨人。
所以他最后才说:“我构思的情节是这样的……”
情节并不离奇:——梁安排省委书记留学的儿子与国外知名教授女儿有一场跨国婚姻。结婚前夕,洋亲家飘洋过海来华。在这场婚姻的博弈中,老教授唯一的要求竟是:“为了维护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家族在海外的声誉,请你做一个好清官。”这番如雷贯耳的话被儿子翻译过来后,省委书记感到寝食难安的羞愧,最终做出了那样“合理的出格举动”。
本来个人道德层面可以直接解决的问题,却非得从一个外国人口中要求以中国式亲情来约束,是不是梁刻意留给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最后的思考?
“请允许我抽支烟。”我分明在梁略带神经质的小动作中看到一颗文人悲天悯人的心。相信只要生活的暗角存在,梁手中的香烟就将继续燃烧下去。
我不禁掩面失笑,尽量不要影响到同旁听课的友人,并斜眼瞥瞥教室墙壁上挂的小红牌,有“禁止吸烟No Smoking ”字样。尽管如此,还是从心底里原谅他这种出格的行为,毕竟,说这番话的时候,他正在教室里和我们一起寻找灵感,而烟,是点燃他灵感最好的道具。
刚在几分钟前,他给大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设计什么样合理的小说情节来支持一个省委书记这么做?
他在刚构思的小说中,试图塑造一个“出官场而不染”的新省委书记典型,主动放弃政府配给的别墅和公务轿车,和夫人搬回100多平方米的楼房中。故事并不复杂,难就难在如何从精神层面来定位这样一个小说人物“出格”的举动是否符合现实逻辑。这是小说和现实分离后最模糊的地带,我们不应该用小说去印证生活事实,却又不能回避小说素材及人物形象来源于生活的根本事实。
梁毫不留情地将这样一个小说创作中的难题抛给我们,并再次掷地有声地重复这样一个逻辑悖论:“什么样的小说事件能支撑省委书记这么做?如果他在小说中这么做了,会不会因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这样的行为逻辑而让作品有牵强、作秀成分?如果他不这么做,如何凸显这个人物的典型性?”
我头脑中的第一反应是,梁为什么要用一个看似极其不合理的小说情节来作难大家?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现实中的省委书记即便有心做清官,还不会明目张胆到做出如此易被同事指责作秀而又不讨自己好的行为。如果小说中的情节成立了,那么他的过度清廉是否极大地反衬其他省委书记的“不清”?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最终被他试图突破的这层官场隐性法则所围攻和抛弃,这样丢掉仕途的冒险,会真正有意义么?
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梁都只是摇头,不甚满意。而我则试图要放弃无谓的思考。即便现实中的大部分官员惯守中庸之道,既不完全听之任之,又不创新求变,那么省委书记这番举动除了给个人带来相对清贫的生活之外,实在看不到他的典型影响力。
梁的点睛之笔在于:连小说也虚构不出像样的清官情节,那么意味着现实生活中某些官员的行为已经到了何种不正常的地步?
原来他设计这个人物的真正意图在于此,这才是他要让我们接受的讽刺效果。连我也被他这样深刻,见人所不能见的逆向思维所折服。这应该是一个文人最聪明而巧妙的表达自己政治见解的方式,也是一介炎黄匹夫心忧天下最真实的写照。
事实上,抛开梁的用意不谈,这种悖论的“官场定势”在鲁院学员戴秉公的小说《最后一块红地毯》中已有精辟论述:
人说两种人最痛苦,一是走在最前面的,一是落在最后面的。这些年来,朱雨承认人微言轻,给自己准确的定位,似乎一切都已看透,心境也逐步平坦了,早先,他有着强烈的清官意识,在安徽合肥谒包公祠时,曾写过一首《满江红》,末句是:“想十万龙图下凡尘,四海清。”其实想归想,现实归现实,希望不能当饭吃,随着岁月的流逝,朱雨的清官意识也流失得差不多了。过去那种意识如果比做大河汹涌,而今只剩下小溪潺潺了。“不需要与传统作战,你不会赢的!”这句话经常在他的耳际轰鸣。
或许这是小说中难以设计合理情节来支撑省委书记清官意识的真正答案所在。
梁不紧不慢吸着手中的烟,细白的烟雾在他周身聚来又散开,禁烟的环境并未阻止他吸烟,他的特立独行,一如思维中不安分的因子,非要突破现实的思维定势而直指那些最容易被生活麻痹的本真。
身为人大代表,梁不可能漠视身边那些不正常的行为,而作家的特殊身份,又局限了他直接施展政治抱负的愿望,迫使他只能不停地用痛苦的文字来构思对现实批判的情节,试图找到这一剂根除社会痼疾的良药,哪怕这样做会很折磨人。
所以他最后才说:“我构思的情节是这样的……”
情节并不离奇:——梁安排省委书记留学的儿子与国外知名教授女儿有一场跨国婚姻。结婚前夕,洋亲家飘洋过海来华。在这场婚姻的博弈中,老教授唯一的要求竟是:“为了维护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家族在海外的声誉,请你做一个好清官。”这番如雷贯耳的话被儿子翻译过来后,省委书记感到寝食难安的羞愧,最终做出了那样“合理的出格举动”。
本来个人道德层面可以直接解决的问题,却非得从一个外国人口中要求以中国式亲情来约束,是不是梁刻意留给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最后的思考?
“请允许我抽支烟。”我分明在梁略带神经质的小动作中看到一颗文人悲天悯人的心。相信只要生活的暗角存在,梁手中的香烟就将继续燃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