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明清移垦台湾的福建移民,由于赴台开垦充满许多不确定因素,于是往往家族间携手相伴。有时虽然来台时是单身,但几经繁衍,终于形成家族,有的甚至成了旺族或大家族。
由于移民社会的特点,台湾的乡镇往往由家族社会组成,其中有的大家族,因枝繁叶茂而派出多门。如据《后垅镇志》(黄丙煌主修,苗栗县后垅镇公所2002年版)载,苗栗县后垅镇,最重要的家族有24个,即:平和江氏、澎湖朱氏、诏安沈氏、龙溪李氏、同安杜氏、同安吴氏、同安纪氏、同安陈氏(移居澎湖)、同安陈氏(移居金门)、陆丰彭氏、同安黄氏、同安谢氏、澎湖赵氏、安溪魏氏、惠安洪氏、澎湖翁氏、新港东社刘氏、安溪张氏、同安林氏、梅县萧氏、惠安骆氏、安溪黄氏、梅县余氏、晋江蔡氏,大多数为漳州移民家族,而同安杜氏是后垅这些家族中最主要家族,其分为两个系统,一支是清銮大祖派下,一支为清銮二祖派下。这两支又可分为七派:一是“杜昭齐派下”,杜昭齐为大祖派下第十六世孙,居同安县,其后人于清乾隆晚期从同安渡台,在后垅街定居。二是“杜光题派下”,杜光题为大祖派下第十九世孙,于道光年间携带“郭圣王”金身,从同安县灌口街蔡阳堡十二都移居后垅街。三是“杜胜记派下”,杜胜记为二祖派下第十七世孙,原居同安县马銮乡内林贯口,于乾隆、嘉庆年间渡台。四是“杜宋忠派下”,杜宋忠为二祖派下第十七世孙,原居同安县马銮乡安仁里十六都,约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移居后垅街。五是“杜有祈派下”,杜有祈为二祖派下第十八世孙,原居同安县,约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移居后垅街。六是“杜源利派下”,渡台始祖原居泉州,姓名不详,二代祖名敕官,生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后垅后开设源利商号。七是“杜赐派下”,开基祖杜赐以猪肉买卖为业,二代祖纯朴原开设“源益”和“顺兴”商号,从事渔产买卖。在家族社会中,血缘和地缘是主要凝聚力。彰化县花坛乡有57个主要家族,来自泉州府的有51个,约占90%;来自漳州府的有2个,约占4%;来自广东省潮州府的有3个,约占5%。泉州府所属的范围,南安有16个,安溪有15个,晋江有12个,同安有6个,惠安有1个,其中缘由是泉州人最早前来这片土地拓垦。
台湾福建人家族鲜明地保持了祖地家乡的习俗,每年按时举行祭祀先祖活动。如南投县“板仔寮柯姓”,祖居南靖县浮山堡脚桶楼社,渡台开基始祖柯清(1720-1783),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赴台垦殖,从竹山东埔蚋渡东埔蚋溪进入鹿谷,最初在初乡村板仔寮独立形成一个聚落,一直保留共同祖厝以祭祀先祖。甚至有的习俗在福建的祖地已逐渐淡化,而在台湾福建人家族中还顽强地延续着。如台南县楠西乡鹿陶洋的江启昌,为漳州诏安江家第一代祖,江如南为诏安江家第十二代祖,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渡台。据江家子孙世代传言,江如南曾为朱一贵军师,朱一贵兵败被俘后,江如南开始了逃亡之路,随身携带“东峰大帝江万里”的黑色香火袋和一副“竹杯茭”,竹杯菱是用来向东峰大帝请示之用。几经辗转,终于经东峰大帝应允而隐身台南楠西的鹿陶洋附近的山丘。经后代努力,绵延数千人,终成大户。江氏家族严格遵照家乡祭祖习俗,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要举行“吃公”活动。这天是江家第十世江朝镇(号达清)忌日,此日举行活动,主要表达对祖先的追思。同时,公业会也在这一天处理共有产业的租借和收取这一年来的土地租金,承租人必须是江家后代。祭祀公业会则顺道办理“人丁仪式”,即过去一年来出生的江家新生儿,同时也在这天办理登记,有参与“人丁仪式”,死后才能继承公业会份,在去世时入公妈龛,受后代子孙祭拜。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要举行宗亲会活动,这天是东峰大帝生日。东峰大帝为明代福建汀州府永定县高头乡的江姓望族江宽山。明嘉靖年间,广东潮州府饶平县乌石村张琏因在家乡杀死族长而成为亡命之徒,后称帝为王,建国号“飞龙”,一时达十余万人之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战火蔓延到福建。汀州府永定县高头乡江宽山号召族人剿匪平乱,因江氏宗族寡不敌众,江宽山和他三个儿子均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壮烈牺牲。张琏叛乱被平定后,乌石村江姓族人为感念江宽山保乡卫民的英勇事迹,筹建“东峰祠”以资纪念。传说顺治封江宽山为“东峰大帝”,因江宽山为汀州客籍人,乡亲以“东峰公太”称之。“公太”为客语“曾祖父”之意。后随着客家人的迁移,祭拜“东峰公太”习俗也传播至漳州。后江氏后裔渡海赴台,在渡过黑水沟险境时,总以“东峰大帝”金身置于船头,并屡屡化险为夷。如今基隆,台北县三芝、板桥浦仔、四汴头,嘉义县大林沟背、水上江竹仔脚、新港菜公厝,以及台南楠西鹿陶洋等江姓宗祠都供奉东峰大帝,台湾全省江姓宗祠以东峰大帝组成联谊会。
福建移民家族,注意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家族经营的内容,吸收新的经营方式和新技术,为家族注入新活力。如新北市瑞芳在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家族,都是祖上于清代从安溪县渡海赴台:颜姓家族,祖籍安溪金乡,开台祖颜浩妥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先在台中大肚溪附近从事农垦并兼营石材生意,乾隆六十年(1795年)台湾遇到大饥荒,因资本耗尽,于乾隆六十年返回故乡安溪,后死于老家。嘉庆年间,颜浩妥儿子颜玉兰、颜玉赐兄弟再度赴台,先于台中梧栖附近以渔业为生,后迁居暖暖。颜玉兰三子颜斗猛,与其兄颜斗双和堂兄弟颜斗于、颜斗卸、颜斗博、颜斗点等,一起拓垦,稍有积累后,在八堵一带购人荒地,后全家迁居杰鱼坑。颜斗猛儿子颜寻芳率领族人挖采瑞芳四脚亭煤矿,特别是以“狸掘法”开采煤矿,奠定了日后颜家以矿业起家的基础。李姓家族,祖籍安溪县,道光二十年(1840年),开台始祖李庇奉母命,带三个儿子李联霸、李联渊、李联锦来台,于台北瑞芳嫉子寮登陆后,居住台北厅上淡水石碇堡滴水仔庄,五年后又迁居至石碇堡的新寮大尖。李联霸之子李百禄再迁至台北县平溪乡,后人经营煤矿,收入甚丰。苏姓家族,祖籍安溪,先是世代务农,后开始经营杂货店,再经营煤矿业,用新技术开采海底煤,至现代家族中有人从政,成为大家族。(锺温清总主编:《瑞芳镇志·住民篇》台北县瑞芳镇公所2002年版)
福建移民家族注意与家乡联系,一旦在台湾立足,就千方百计将家乡亲人携带来台。金山下瓦厝李氏家族,开台祖李怖居漳州平和县侯洋头下埔社,嘉庆二年(1797年)与堂兄李富赴台,初寓金包里堡下万金加投八斗仔,后迁居金包里堡下角清水庄。开始靠打工为生,渐有积蓄后,改经营米谷,生意越做越大,约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兴建清水祖居,人称“下瓦厝”。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返回漳州祖厝,带妻徐氏及子李砖来台定居,父子同心,广置田宅,富甲一方。后虽分家,但保留一甲地,田租每年120石,作为祭祀公业,族人称为大公,用于每年扫墓、祭祖、修理公厝等。 福建移民在拓垦台湾之初,为求在台湾各种天灾人祸中得到保护,或随身携带,或专程迎请家乡的保护神来台护佑。形成家族后,这些神灵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家族的保护神,由族人长期奉祀,定期祭拜,亦成为凝聚家族力量的一大特色。以新北市的芦洲市福建移民家族为例,这些移民开基祖都来自同安,都奉祀家乡保护神,并定期举行祭拜,据《芦洲市志》(李翁月娥主修,台北县芦洲市公所2009年版)载:兑山李氏,其先祖虽大多源自同安县仁德里十二都兑山乡,但这些迁台的李氏族人出自兑山李氏家族的不同支房派别,他们迁移到台湾的时间也各自不同,分辨其辈分的昭穆自一世起分别为:仲、子、汝、克、光、普、庆、绎、梓、微、孟、尔、段、伯、侯、公、夫、士、孝、友、隆、芳、文。在李氏家族中,田仔尾的李公正派下李氏家族,最具代表性。其始迁祖李公正,出生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年仅11岁即随兄长三人渡海赴台,在族人集中的台北淡水一带垦荒耕作。经不断发展,人丁兴旺,积累了资产与家声,修建了宏伟的芦洲大宅。福建先民在渡海赴台时,有将家乡的乡土保护神分香到台的习惯,李公正在渡海时即随身携带保生大帝、广泽尊王神像,广泽尊王供祀于田野美李氏祖厝,保生大帝供祀于民舍。日本占领台湾时期,由族人建李氏家庙的保和宫进行奉祀,保生大帝、广泽尊王等同安保护神,逐渐成为台湾移民的保护神。
灰瑶陈氏,祖居同安县同仁里十四都连厝保西亭乡郭厝社,开基始祖陈兆实,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携妻蔡氏人台开垦,初居淡水厅和尚洲庄和尚港,再迁入五股观音山狮子头,后繁衍为数百人大家族。共奉祀陈姓辅顺将军舍人公,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九日,举行舍人公诞辰祭祀和“过角头”绕境仪式。届时杀猪公酬神祭祖,分别由迦纳角、新庄角、三角埔角、大稻埕角、洲仔尾角、成子寮角、观音山角、灰徭角轮流祭祀膜拜。
水滴陈氏,祖居同安县盟乡仁德里溪南社中甲厝,开基始祖陈德元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携眷来台开垦,渡海时恭请池府王爷圣像随身庇护,并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捐献给信众。建陈家祖庙保佑宫(又称王爷宫),主祀池府王爷神尊,因香火鼎盛,信徒日增,逐渐成为当地信仰中心。
南港仔杨氏,祖居同安县安仁里十四都后溪头保下庄乡(现址为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头保下庄乡),开基祖杨市,生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卒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因当时渡台禁携家眷,故于清乾隆末年、嘉庆初年仅携三个儿子来台,至芦洲南港仔地区落地生根,繁衍子孙,成为地方一大望族。南港仔杨氏宗亲建有福德庙,奉祀杨府将军及马府圣侯君,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马府圣侯君圣诞、八月初六杨府将军圣诞立祭仪式。所以奉祀马、杨,是因为杨府元帅(杨府圣祖)为宋代杨家将杨继业。杨姓先祖杨武乙在为官时为奸人所害,在被贬南方途中奸人欲另加害,所幸当时押送官马府圣侯保护,奸人无法得逞。马府圣侯不回朝廷,与杨武乙共同开垦田地,故杨姓先祖在马府圣侯死后立长生牌位,并交代劳后世永远供奉。由于南港仔杨氏的长期坚持和倡导,祭祀杨、马的活动已在台北地区民间产生影响,特别是台北的同安县杨姓宗亲每年均要定期举办“杨府元帅”“马府圣侯”的过角头仪式(炉主交接),由新庄琼林、板桥欢仔园、三重分仔尾、芦洲和尚洲、芦洲南港子、社子岛溪底洲底等六个地区轮流当炉主,每个地区轮值一年。
后壁厝林氏,祖居同安县安仁里十五都蔡阳保巷口上塘社,开基祖林典约于乾隆中期渡海赴台,定居芦洲后壁厝,人丁兴旺。因妈祖姓林名默娘,故福建迁台的林姓宗亲多尊称妈祖为“祖佛”或“姑婆”,以示亲密。后壁厝林氏家族的祖公会在祭祀信仰上有一项特殊祭祀仪式:拜妈祖杀猪公,即雕刻一尊妈祖神像、一颗锡印,轮流在农历三月十八日杀猪公,三月十九日由下一轮值角头来迎接回去祭拜,又称为“过头”。后改为七年一次的轮值杀猪公,有时一次杀几百只,场面盛大热闹。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闽台文化史研究”(09@ZH015)、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闽台‘五缘’文化研究”(2008B1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由于移民社会的特点,台湾的乡镇往往由家族社会组成,其中有的大家族,因枝繁叶茂而派出多门。如据《后垅镇志》(黄丙煌主修,苗栗县后垅镇公所2002年版)载,苗栗县后垅镇,最重要的家族有24个,即:平和江氏、澎湖朱氏、诏安沈氏、龙溪李氏、同安杜氏、同安吴氏、同安纪氏、同安陈氏(移居澎湖)、同安陈氏(移居金门)、陆丰彭氏、同安黄氏、同安谢氏、澎湖赵氏、安溪魏氏、惠安洪氏、澎湖翁氏、新港东社刘氏、安溪张氏、同安林氏、梅县萧氏、惠安骆氏、安溪黄氏、梅县余氏、晋江蔡氏,大多数为漳州移民家族,而同安杜氏是后垅这些家族中最主要家族,其分为两个系统,一支是清銮大祖派下,一支为清銮二祖派下。这两支又可分为七派:一是“杜昭齐派下”,杜昭齐为大祖派下第十六世孙,居同安县,其后人于清乾隆晚期从同安渡台,在后垅街定居。二是“杜光题派下”,杜光题为大祖派下第十九世孙,于道光年间携带“郭圣王”金身,从同安县灌口街蔡阳堡十二都移居后垅街。三是“杜胜记派下”,杜胜记为二祖派下第十七世孙,原居同安县马銮乡内林贯口,于乾隆、嘉庆年间渡台。四是“杜宋忠派下”,杜宋忠为二祖派下第十七世孙,原居同安县马銮乡安仁里十六都,约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移居后垅街。五是“杜有祈派下”,杜有祈为二祖派下第十八世孙,原居同安县,约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移居后垅街。六是“杜源利派下”,渡台始祖原居泉州,姓名不详,二代祖名敕官,生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后垅后开设源利商号。七是“杜赐派下”,开基祖杜赐以猪肉买卖为业,二代祖纯朴原开设“源益”和“顺兴”商号,从事渔产买卖。在家族社会中,血缘和地缘是主要凝聚力。彰化县花坛乡有57个主要家族,来自泉州府的有51个,约占90%;来自漳州府的有2个,约占4%;来自广东省潮州府的有3个,约占5%。泉州府所属的范围,南安有16个,安溪有15个,晋江有12个,同安有6个,惠安有1个,其中缘由是泉州人最早前来这片土地拓垦。
台湾福建人家族鲜明地保持了祖地家乡的习俗,每年按时举行祭祀先祖活动。如南投县“板仔寮柯姓”,祖居南靖县浮山堡脚桶楼社,渡台开基始祖柯清(1720-1783),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赴台垦殖,从竹山东埔蚋渡东埔蚋溪进入鹿谷,最初在初乡村板仔寮独立形成一个聚落,一直保留共同祖厝以祭祀先祖。甚至有的习俗在福建的祖地已逐渐淡化,而在台湾福建人家族中还顽强地延续着。如台南县楠西乡鹿陶洋的江启昌,为漳州诏安江家第一代祖,江如南为诏安江家第十二代祖,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渡台。据江家子孙世代传言,江如南曾为朱一贵军师,朱一贵兵败被俘后,江如南开始了逃亡之路,随身携带“东峰大帝江万里”的黑色香火袋和一副“竹杯茭”,竹杯菱是用来向东峰大帝请示之用。几经辗转,终于经东峰大帝应允而隐身台南楠西的鹿陶洋附近的山丘。经后代努力,绵延数千人,终成大户。江氏家族严格遵照家乡祭祖习俗,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要举行“吃公”活动。这天是江家第十世江朝镇(号达清)忌日,此日举行活动,主要表达对祖先的追思。同时,公业会也在这一天处理共有产业的租借和收取这一年来的土地租金,承租人必须是江家后代。祭祀公业会则顺道办理“人丁仪式”,即过去一年来出生的江家新生儿,同时也在这天办理登记,有参与“人丁仪式”,死后才能继承公业会份,在去世时入公妈龛,受后代子孙祭拜。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要举行宗亲会活动,这天是东峰大帝生日。东峰大帝为明代福建汀州府永定县高头乡的江姓望族江宽山。明嘉靖年间,广东潮州府饶平县乌石村张琏因在家乡杀死族长而成为亡命之徒,后称帝为王,建国号“飞龙”,一时达十余万人之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战火蔓延到福建。汀州府永定县高头乡江宽山号召族人剿匪平乱,因江氏宗族寡不敌众,江宽山和他三个儿子均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壮烈牺牲。张琏叛乱被平定后,乌石村江姓族人为感念江宽山保乡卫民的英勇事迹,筹建“东峰祠”以资纪念。传说顺治封江宽山为“东峰大帝”,因江宽山为汀州客籍人,乡亲以“东峰公太”称之。“公太”为客语“曾祖父”之意。后随着客家人的迁移,祭拜“东峰公太”习俗也传播至漳州。后江氏后裔渡海赴台,在渡过黑水沟险境时,总以“东峰大帝”金身置于船头,并屡屡化险为夷。如今基隆,台北县三芝、板桥浦仔、四汴头,嘉义县大林沟背、水上江竹仔脚、新港菜公厝,以及台南楠西鹿陶洋等江姓宗祠都供奉东峰大帝,台湾全省江姓宗祠以东峰大帝组成联谊会。
福建移民家族,注意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家族经营的内容,吸收新的经营方式和新技术,为家族注入新活力。如新北市瑞芳在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家族,都是祖上于清代从安溪县渡海赴台:颜姓家族,祖籍安溪金乡,开台祖颜浩妥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先在台中大肚溪附近从事农垦并兼营石材生意,乾隆六十年(1795年)台湾遇到大饥荒,因资本耗尽,于乾隆六十年返回故乡安溪,后死于老家。嘉庆年间,颜浩妥儿子颜玉兰、颜玉赐兄弟再度赴台,先于台中梧栖附近以渔业为生,后迁居暖暖。颜玉兰三子颜斗猛,与其兄颜斗双和堂兄弟颜斗于、颜斗卸、颜斗博、颜斗点等,一起拓垦,稍有积累后,在八堵一带购人荒地,后全家迁居杰鱼坑。颜斗猛儿子颜寻芳率领族人挖采瑞芳四脚亭煤矿,特别是以“狸掘法”开采煤矿,奠定了日后颜家以矿业起家的基础。李姓家族,祖籍安溪县,道光二十年(1840年),开台始祖李庇奉母命,带三个儿子李联霸、李联渊、李联锦来台,于台北瑞芳嫉子寮登陆后,居住台北厅上淡水石碇堡滴水仔庄,五年后又迁居至石碇堡的新寮大尖。李联霸之子李百禄再迁至台北县平溪乡,后人经营煤矿,收入甚丰。苏姓家族,祖籍安溪,先是世代务农,后开始经营杂货店,再经营煤矿业,用新技术开采海底煤,至现代家族中有人从政,成为大家族。(锺温清总主编:《瑞芳镇志·住民篇》台北县瑞芳镇公所2002年版)
福建移民家族注意与家乡联系,一旦在台湾立足,就千方百计将家乡亲人携带来台。金山下瓦厝李氏家族,开台祖李怖居漳州平和县侯洋头下埔社,嘉庆二年(1797年)与堂兄李富赴台,初寓金包里堡下万金加投八斗仔,后迁居金包里堡下角清水庄。开始靠打工为生,渐有积蓄后,改经营米谷,生意越做越大,约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兴建清水祖居,人称“下瓦厝”。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返回漳州祖厝,带妻徐氏及子李砖来台定居,父子同心,广置田宅,富甲一方。后虽分家,但保留一甲地,田租每年120石,作为祭祀公业,族人称为大公,用于每年扫墓、祭祖、修理公厝等。 福建移民在拓垦台湾之初,为求在台湾各种天灾人祸中得到保护,或随身携带,或专程迎请家乡的保护神来台护佑。形成家族后,这些神灵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家族的保护神,由族人长期奉祀,定期祭拜,亦成为凝聚家族力量的一大特色。以新北市的芦洲市福建移民家族为例,这些移民开基祖都来自同安,都奉祀家乡保护神,并定期举行祭拜,据《芦洲市志》(李翁月娥主修,台北县芦洲市公所2009年版)载:兑山李氏,其先祖虽大多源自同安县仁德里十二都兑山乡,但这些迁台的李氏族人出自兑山李氏家族的不同支房派别,他们迁移到台湾的时间也各自不同,分辨其辈分的昭穆自一世起分别为:仲、子、汝、克、光、普、庆、绎、梓、微、孟、尔、段、伯、侯、公、夫、士、孝、友、隆、芳、文。在李氏家族中,田仔尾的李公正派下李氏家族,最具代表性。其始迁祖李公正,出生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年仅11岁即随兄长三人渡海赴台,在族人集中的台北淡水一带垦荒耕作。经不断发展,人丁兴旺,积累了资产与家声,修建了宏伟的芦洲大宅。福建先民在渡海赴台时,有将家乡的乡土保护神分香到台的习惯,李公正在渡海时即随身携带保生大帝、广泽尊王神像,广泽尊王供祀于田野美李氏祖厝,保生大帝供祀于民舍。日本占领台湾时期,由族人建李氏家庙的保和宫进行奉祀,保生大帝、广泽尊王等同安保护神,逐渐成为台湾移民的保护神。
灰瑶陈氏,祖居同安县同仁里十四都连厝保西亭乡郭厝社,开基始祖陈兆实,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携妻蔡氏人台开垦,初居淡水厅和尚洲庄和尚港,再迁入五股观音山狮子头,后繁衍为数百人大家族。共奉祀陈姓辅顺将军舍人公,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九日,举行舍人公诞辰祭祀和“过角头”绕境仪式。届时杀猪公酬神祭祖,分别由迦纳角、新庄角、三角埔角、大稻埕角、洲仔尾角、成子寮角、观音山角、灰徭角轮流祭祀膜拜。
水滴陈氏,祖居同安县盟乡仁德里溪南社中甲厝,开基始祖陈德元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携眷来台开垦,渡海时恭请池府王爷圣像随身庇护,并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捐献给信众。建陈家祖庙保佑宫(又称王爷宫),主祀池府王爷神尊,因香火鼎盛,信徒日增,逐渐成为当地信仰中心。
南港仔杨氏,祖居同安县安仁里十四都后溪头保下庄乡(现址为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头保下庄乡),开基祖杨市,生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卒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因当时渡台禁携家眷,故于清乾隆末年、嘉庆初年仅携三个儿子来台,至芦洲南港仔地区落地生根,繁衍子孙,成为地方一大望族。南港仔杨氏宗亲建有福德庙,奉祀杨府将军及马府圣侯君,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马府圣侯君圣诞、八月初六杨府将军圣诞立祭仪式。所以奉祀马、杨,是因为杨府元帅(杨府圣祖)为宋代杨家将杨继业。杨姓先祖杨武乙在为官时为奸人所害,在被贬南方途中奸人欲另加害,所幸当时押送官马府圣侯保护,奸人无法得逞。马府圣侯不回朝廷,与杨武乙共同开垦田地,故杨姓先祖在马府圣侯死后立长生牌位,并交代劳后世永远供奉。由于南港仔杨氏的长期坚持和倡导,祭祀杨、马的活动已在台北地区民间产生影响,特别是台北的同安县杨姓宗亲每年均要定期举办“杨府元帅”“马府圣侯”的过角头仪式(炉主交接),由新庄琼林、板桥欢仔园、三重分仔尾、芦洲和尚洲、芦洲南港子、社子岛溪底洲底等六个地区轮流当炉主,每个地区轮值一年。
后壁厝林氏,祖居同安县安仁里十五都蔡阳保巷口上塘社,开基祖林典约于乾隆中期渡海赴台,定居芦洲后壁厝,人丁兴旺。因妈祖姓林名默娘,故福建迁台的林姓宗亲多尊称妈祖为“祖佛”或“姑婆”,以示亲密。后壁厝林氏家族的祖公会在祭祀信仰上有一项特殊祭祀仪式:拜妈祖杀猪公,即雕刻一尊妈祖神像、一颗锡印,轮流在农历三月十八日杀猪公,三月十九日由下一轮值角头来迎接回去祭拜,又称为“过头”。后改为七年一次的轮值杀猪公,有时一次杀几百只,场面盛大热闹。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闽台文化史研究”(09@ZH015)、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闽台‘五缘’文化研究”(2008B1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