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激活因子在肺间质性疾病中的作用

来源 :天津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在炎症应答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双层磷脂分子。动物气管内滴注PAF可出现类似于间质性肺病的症状,本文目的是简要综述PAF在这类疾病中的作用。 一、PAF的一般特点 1972年,Benveniste发现IgE致敏的家兔嗜碱粒细胞能释放一种磷脂类分子,因其具有强烈刺激血小板聚集能力,故被命名为血小板激活因子(PAF)。1979年至1980年,几个研究小组证实PAF的化学结构式为1-O-烷基-2-乙酰基-Sn-
其他文献
<正> 脑梗塞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硬化,而高脂血症又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新的脂类指标——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取石对总胆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 218例各类型总胆管结石患者行EST后,采用自然排石、机械碎石、取石网蓝和(或)球囊取石、鼻胆管引流
<正> 头面部外伤常可累及鼓膜,由此引起的鼓膜外伤性穿孔及听觉损伤临床多见。鼓膜穿孔和听觉损伤作为伤情鉴定的标准,掌握外伤性鼓膜穿孔的特征和正确诊断与治疗,对法医学和
<正> 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报告较少,我院1992~1994年共收治5例,均经病理证实,占同期颅内肿瘤总数的0.78%,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33~6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冠脉支架植入术中的作用.方法分析6例在血管内超声引导下行冠脉内支架术的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例,稳定型心绞痛1例.结果 6例患者
<正> 我院1995年2月至11月应用国产Nd:YAG多功能激光治疗仪,采取经尿道非接触式多点照射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32例。于治疗后6周起进行随访,最长观察9个月,治疗效果满意,
<正> β_2微球蛋白(β_2-mG)是由T及B淋巴细胞产生,与组织相容抗原(HLA)密切相关的一种单链多肽。其血清含量恒定,但临床很多与自身免疫反应和淋巴细胞浸润相关的疾病,其血清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生心肌缺血模型,结果表明,急性心肌缺血,10min,心肌磷脂肌醇信息传递系统功能增强,其PIP2,IP3水平明显高于非缺血对照组(P〈0.01),茶多酚,丹参均能显著抑制急性心肌缺血所致
<正> 羟基磷灰石是牙体硬组织和骨组织的主要成分。近10年来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应用于临床,证明羟基磷灰石人工骨(Hydroxy Apatite,HA)是一种生物相容性极好的骨代
至1992年6月我院手术汉字室间隔缺损病人1058例。合并其他畸形171例。其中死亡12例,病死率为7.02%。室间隔缺损合并畸形种类繁多,体征各异,术前诊断困难,手术复杂危险性大。鉴此我科加强术前辅助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