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实际就业率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y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提上了各高校的工作日程,近些年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日益严峻,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呈现多样化趋势,给当今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我们要加强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实效性,提升调整学科专业建设敏感性,培养学生良好个人素质及健康心理,建立良好就业创业环境,在政府、高校和社会三方统一协调帮扶下,提高大学生实际就业率。
  关键词:大学生;实际就业率;高校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248-03
  党的十八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做出了思想指引。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进入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都急需扩充高素质人才。大学作为高素质人才储备基地,成为了承载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使命。然而近十年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分析显示,每年的未就业大学生人数(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总量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如何帮助大学生顺利进入就业市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成为当今大学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难题,高等学校也应该把提升高等学校学生就业率作为主要的日常管理工作重点之一。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经过了2014年727万毕业生就业难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后,2015年又迎来了749万毕业生的“史上更难就业季,”“就业难”这个寒冬似乎还没有过去。除了15年毕业的学生外,还有2015年之前尚未就业的大学生,累计需要就业人数可能高达840万,远远超过岗位需求量,同时期创业的人数不足1%。毕业生对首次入职的薪金、岗位及工作环境要求较高,自身的素质、工作能力及稳定性不强,在双向选择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明显不足。大学生就业质量差,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因素,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有助于社会快速发展、和谐稳定,因此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建立以政府、高校为主、社会为辅的三方协力系统,改善大学生就业情况,刻不容缓。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深层次影响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与高校扩招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自2000开始的高校扩招,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未就业学生的总数成逐年激增的态势,有数据表明,仅2009年一年的毕业生人数就是2000年毕业生人数的5倍之多,仅2015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就达到749万,然而,就业市场的增长速度远远不及毕业生的增长速度,使得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大增加。
  (二)毕业生择业出现地域性差异
  发达城市和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呈上升趋势。随着政府政策的转变,毕业生对发达城市的崇拜依然存在,毕业生对相对发展较慢的地区没有倾向性。根据北方某高校对3000名应届毕业生的初步调查显示,第一志愿选择去北上广等发达城市和地区的学生比例高达50%以上,对毕业后去中西部地区的只有不到5%;在就业单位选择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大部分都選择公务员、事业单位、央企、国企等,对中小企业、私企的选择性不强。供求市场的制度缺失,导致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工作转换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毕业生和工作单位之间的相互寻觅,使得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增加[1],降低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三)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的需求是脱节的,间接导致了学生就业难的情况。根据中国人才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人才缺口至少在2000万,而同年仅应届毕业生应该是可以满足这个缺口的,究其原因就是,高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和社会需求是不符的。除此之外,学科设置的重复性过高、专业性不强、滞后性等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
  (四)毕业生个人素质与社会需求不符
  根据近几年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来看,并不存在毕业生的数量多于就业岗位数量的情况,毕业生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应该是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比如,就业单位要求工作人员应具备基本的适应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等,我们的毕业生表现都差强人意。特别是部分学生还存在眼高手低、骑驴找马的思想,工作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也使得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大学生就业还面临着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各种排斥,包括对个体自然特征的排斥、以学历和院校为门槛的排斥、以实践经验欠缺为由的排斥、社会资本欠缺带来的排斥等等[3]。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对策
  (一)高校应多渠道改变学生培养策略
  1.通过定期市场调研实时调整学生培养方案。高校按照传统的学生培养方案培养的毕业生,知识含量、行为素质、工作能力等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适当改变学生培养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培养方案如何改、怎么改、改的依据是什么,就要以社会变化为依据。根据最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也间接反映了学科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可以适当的进行新课程启用、学科专业融合,必要情况下采取陈旧专业淘汰制度。与此同时,政府应配合高校对就业市场做出客观的调查和研究,明确市场发展方向,制定相应学生培养方案,通过市场需求指导学生培养,培养的毕业生才更有针对性、更具竞争力。
  2.模拟活动提升学生就业适应性。提升学生自身就业能力至关重要。目前,企业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除了因为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或者自身能力不足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毕业生初入职场的适应性不强。这主要体现在,工作主动性不强、人际交往障碍、自我估计过高等。因此,在学生进入职场之前,在高校即可开展模拟就业活动,可以通过模拟招聘、模拟办公室等活动,帮助学生改变缺点,提升就业适应性。
  3.加强就业市场网络建设。利用新时代信息网络系统,构建全方位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应该是具有全国性质的网络平台,允许大学生求职、招聘、创业和发展的平台。信息的全面性、反应的迅速性是构建平台的机构需要关注的问题,建立相应的信息预警机制,以及一定周期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指数,快速反应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趋势,为学生就业提供正确导向。同时社会应及时针对未就业学生开展失业登记、就业登记、社会保险等。   4.帮扶特殊群体提升就业能力。帮助“双困生”(由于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体等因素造成的经济上相对贫困、学习上又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就业。以吉林省为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每年针对“双困生”都有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这样的培训扩展了“双困生”的朋友圈,提高了学生们的就业自信心。对于这样的群体,各高校应根据本学校存在的实际学生困难,出台有针对性的落实措施,如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来帮助学生减轻生活压力、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活动提升特殊群体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各种交流培训活动扩展“双困生”交友圈和信息圈等。
  5.做好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一直以来困扰着高校、家庭和社会,稳定、良好的学生心理情况对提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就业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前途问题”,目前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着心理焦虑和困惑的问题,毕业生初入社会,会觉得不知所措,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导向迷茫,这样会导致毕业生工作质量较差、频繁跳槽等问题,甚至会逐渐出现自卑、自负和不平衡的心理。这样的心理问题势必会影响学生整个的就业生涯,因此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积极做好学生就业心理指导,首先是对自我的正确认知,要正面、客观的对自己做出评价,明确优点,弥补不足;其次是要依托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长远计划;同时,还要积极调整心态,放松心情,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等。
  (二)帮助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
  1.高校教师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度的日益加大,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通过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尽早的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完成就业与择业在当今社会的转变。作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来讲,首先要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有个明确的认知,其次,对课程设置有很好的整体把控,以北方某省属高校为例,就业指导课程自学生大一期间即已开设,从最开始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到职业生涯的策划和管理,再到对就业形势分析判断,最后还包括自荐、笔试、面试的集中引导和培训,整个的就业课程贯穿大学4年,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但是随着创业意识逐步深入学生心中,当前高校急缺的是创业指导课程的导师,因此各高校现在需要培训创业课程教师,迅速进入教学环节。
  2.引导学生从就业到择业、创业思想观念的转变。随着大学生想要到大型企、事业单位就业难度的日益增大,创业思想逐步走进了大学生的视野,国家对大学生创业也出台了很多的扶持政策。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創业工作的通知》中,“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被放在了最明显的位置,同时创业课程纳入到学分建设、允许休学创业、落实创业优惠政策也反映了国家对扶持创业的积极态度。
  (三)政府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
  1.扩大学生创业需求信息获取方式。根据对大学生进行的获取方式认知度高低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知度较高的有校园网站、微博、微信、收听电视广播、本科教学各种相关课程,而认可度较低的有省级电子邮件、门户网站的相关信息、省各大局的电话等。这也体现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多数来自于学校和身边的朋友,真正研读国家政策法规的相对较少,因此,高校应主动引导学生阅读政府文件、帮助学生理解文件内涵,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创业指导。
  2.政府出台优抚政策帮助学生创业。政府应积极改善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环境,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帮助学生就业。如事业单位公务员,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不缩减录用指标,鼓励大学生当兵入伍,提倡学业优秀的学生进行高层次学习等,通过这些来缓解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国家应该提供相应的小额免息贷款,建立孵化产业基地。对于有志向去西部、农村的毕业生,应在未来个人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目前在高校有“大学生当兵”“三支一扶”“特岗教师”“选调生”等,很大程度上既为国家吸纳人才,又为就业市场减轻压力。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为国家建设输送更多优质人才是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迫使各高校管理必须尽快顺应就业市场,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作为各高校在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抓内容。各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指导下,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力争通过改善教学质量及学科建设,提升高校对就业市场变化的敏感性,自身调整的迅速性,加强政府政策导向的帮扶性,通过多渠道、多方法缓解就业压力,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心理、职业素养、工作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为国家发展提供高质量建设人才。
  ——————————
  参考文献:
  〔1〕赖德胜.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原因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1,(Z2):33-35.
  〔2〕赵崇毅.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视点[J].经济特区,1995,(9):151-153.
  〔3〕肖云,邹力.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7):80-83.
  (责任编辑 姜黎梅)
其他文献
研究了锑铅锌多金属硫化矿中脆硫锑铅矿与闪锌矿的分选以及用锑铅精为原料制取锑白(Sb2S3)和红丹(Pb3O4)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浮选-湿法氯化法联合工艺可使矿石中,锑,铅,锌等多种有价成分得到合
BASF是全球最大的石化公司之一,拥有多项催化剂及其专有工艺技术。
目前已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显示,二氧化碳(一种温室气体)是导致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基于这一认识,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案。姑且不论正在开发的二氧化碳减排方
2008年1月26日,美国宣布其一颗绝密侦察卫星失控,正在逐渐坠入大气层。按照国际卫星发射记录,这颗卫星是2006年12月14日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用德尔它-27900型火箭发射的,国际登
<正> 通过因特网进行打样在几年前听起来还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但现在它已不再那么遥远。过去一年,行业内的.com公司少了很多,但互联网给人类带来的方便性却毋庸置疑,它缩
德国Uhde公司开发的专有“Morphy-lane”抽提蒸馏工艺是长期以来回收芳烃(苯、甲苯、二甲苯,BTX)各种技术中的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方法,其产品纯度为99.999%,收率超过99.9%。一般工艺采
针对复杂难选铜硫化矿的浮选分离难题,结合实际矿石开展研究,根据矿石的特点,提出以酯-105作捕作剂,以硫酸锌和NaHX混合作闪锌矿的抑制剂,采用抑锌浮铜,铜粗精矿再磨精选工艺,取得理想的铜锌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并呈现出并发、群发和集中爆发的特,正,灾害损失持续加重。严峻的灾害形势对新时期的减灾救灾
一、背景林业是我国最早应用遥感技术并形成规模的行业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创建了“森林航空测量调查大队”,首次建立了航空调查和地面综合调查相结合的森林调查技术体系
列出甲子锆矿不同时期的生产流程及结果。提出粗选新工艺流,程并进行多方案的试验,给出不同方案的试验结果,指出最佳方案,为生产流程改造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