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壮民族“灰姑娘”型故事比较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bnw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灰姑娘”型故事流传甚广,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录的《叶限》的故事是最早的“灰姑娘”型故事。以汉、壮两个民族中有关“灰姑娘”型故事的具体流传为参照,从两个民族有关“灰姑娘”型故事的内容,故事母题,故事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几方面来具体分析汉、壮“灰姑娘”故事的异同,进而发掘“灰姑娘”型故事在不同民族的传承与变异。
  关键词:“灰姑娘”;汉族;壮族;母题;故事类型;文化内涵
  提及“灰姑娘”,更多人想到的是《格林童话》中那位金发碧眼,穿水晶鞋最终与王子团圆的外国姑娘。其实《格林童话》在德国出版的时间是19世纪初,所以,成书于9世纪的《酉阳杂俎》中的《叶限》也成为最早的“灰姑娘”型故事。在中国少数民族当中也流传各具特色的“灰姑娘”型故事,本文对汉、壮民族此类型故事试作比较。
  一、汉、壮民族“灰姑娘”型故事的基本内容分析
  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甘肃卷》记载,可归纳有关汉族的“灰姑娘”型故事分别是《白女和黑女》、《阿花和阿喳》、《状元拾绣鞋》、《牛奶娘》。《白女与黑女》中讲老牛帮助白女,使白女摆脱继母的百般刁难,后嫁给太子;《阿花和阿喳》中讲财主女儿阿花常欺负仆人阿喳,后在牛的帮助下,阿喳与书生过上幸福生活;《状元拾绣鞋》描述大女儿在牛相助下,个个难题都没有难倒她,最终和状元结为夫妻。《牛奶娘》讲大女受牛帮助,成功摆脱后母的欺辱,最终和秀才结为夫妻,或者是牛死后变成毒舌将后母咬死。
  著名学者丁乃通认为《叶限》故事很可能是一个壮族故事,蓝鸿恩先生也认为此类故事最先是在壮族地区流传。在壮族地区,确有许多与《叶限》类似并有所发展的“灰姑娘”型故事,《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记载有《达架和达伦》、《以加以冷》、《达架的故事》、《达稼和达仑》、《达乍达仑》等故事。《酉阳杂俎》中的《叶限》讲叶限养的金鱼被后母杀死,后有仙人帮她将鱼骨埋到室内,鱼骨帮叶限变出好看的衣裳和精致的鞋子,让她去赶“洞节”,最终她带着鱼骨嫁给国王。《达架和达伦》中达架得到乌鸦帮助,在歌节到来之时还穿上芭蕉树给她变得美丽衣裳和鞋子,鞋子掉入水中,有青年为达架捞鞋,最终达架嫁给青年。《以佳以冷》讲以佳受后母虐待,老母牛帮以佳吞棉籽,最后产出绫罗,员外请酒,后母刁难以佳不让她去,但以佳得到乌鸦的帮助。员外看上了以佳,决定娶以佳,而后母则使坏让自己亲生女儿以冷代替去,后被接亲人发现,赶以冷回家,后母被气死。《达架的故事》中达架母亲被继母变成牛,达架受到继母虐待,但她常受牛的帮助,后继母将牛杀死,达架在乌鸦指点下将牛骨埋在树下,后达架去赶“歌圩”,芭蕉树下有了鞋子和衣服,不料一只鞋子掉落水中,被洞主少爷拾到,后找到达架,二人结婚生子。后达架回家探亲被达仑推下深潭,而达仑则假扮达架回家,终被识破,达架儿子找到达架,全家团圆,达仑被母亲舂死,母亲也气死。而《达稼和达仑》、《达乍达仑》的情节基本与《达架的故事》情节相同,只是将金鞋换做了其他的鞋。
  故事学家将情节相同或相似的故事文本群,称为一个故事“类型”。故事学中的“类型”源于芬兰学者安蒂·阿尔图斯·阿尔奈于1910年在《民间故事类型》中对各民族民间故事作比较分析时所用的“type”一词。而匈牙利天才民俗学家汉斯·航蒂于1939曾划分出“故事类型”的三种方式:“故事类型把一些母题连接在一起;故事类型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与其他一些故事类型形成对比;多次出现的故事类型可以称为变体。”中国学者刘守华对“类型”作了更为简明的定义:“类型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类型是由若干母题按照相对固定的顺序组合而成,它是一个‘母题序列’或者‘母题链’。
  “灰姑娘”型故事是一个跨地区、跨民族的故事类型。著名学者斯蒂·汤普森在“AT分类法”中将“灰姑娘”型故事定为编号“510A”,在此类型故事中核心母题有六个:“后母虐待、难题考验、神奇力量帮助、舞会(节日)、特殊方式的身份验证、与王子结婚”。即只要含有以上核心母题的民间故事都可被分到“灰姑娘”型故事中。
  学者刘晓春在收集了大量中国的“灰姑娘”型异文后,也划分出与外国学者基本相同的五个核心母题:后母虐待、难题考验、神奇力量帮助、特殊身份验证、与王子结婚。并提出“发展型灰姑娘故事”,此类故事是“AT510A”与丁乃通“433D” 蛇郎故事的复合型故事。在这类故事中王子与公主结婚并不代表故事结束,更侧重婚后经历坎坷最终团圆的内容。复合的情节有:谋杀女主角、女主角化身为鸟、女主角变为植物等其他化身、驱除魔惑、夫妻团圆。“发展型灰姑娘故事”成为中西“灰姑娘”型故事的最大不同点。
  二、汉、壮民族“灰姑娘”型故事的母题比较
  “母题”是故事学中的基本叙事成分,“母题”可以是一个角色,一件事情或一种特殊背景。一个或几个相似的“母题”就可构成一种“故事类型”。本文仅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甘肃卷》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中所记载故事为具体参照文本,主要采用“主题学”的研究方法,探讨“灰姑娘”故事关涉的作品。
  (一)相似的母题
  1.后母虐待
  “灰姑娘”型故事都是以女主人公失去母亲开始,然后出现后母,女主人公会受到不同的虐待,“后母虐待”在“灰姑娘”型故事中很重要,因为“后母”是所有矛盾的制造者,她与女主人公之间的斗争使故事情节不断发展,后母百般刁难,最终故事以女主人公复仇成功、获得爱情和后母受惩而结束。
  2.神奇力量的帮助
  “神奇力量的帮助”表现为动物或植物帮助、或是女主人公亲生母亲所幻化成的鱼、牛、鸟前来帮助。如汉族故事中的助手是“黄牛”,壮族故事中既得到了“乌鸦,牛”的帮助,也受到了芭蕉树的帮助。这些神奇力量所依托的动物与植物,反映了流传地的自然社会环境。这些神奇力量除了反映当时人们“动植物崇拜”的意识之外,更弥补了女主人缺乏母爱的空缺,在神奇力量的帮助下,女主人公最终才拥有幸福生活。   3.鞋
  “鞋”是“灰姑娘”型故事的一个重要母题,无论是金鞋、银鞋、还是绣花鞋,从女主人公得到鞋的那一刻起,“鞋”成了对她进行身份验证的一种特殊物品,“鞋”也成为一条隐隐的线索来引出男主人公,女主人公丢鞋、男主人公拾鞋、依鞋找到女主人公,二人终成眷属。“鞋”的母题在汉、壮民族中都有体现。
  4.贵族婚姻
  贵族婚姻成为女主人公摆脱艰苦命运的方式,汉族姑娘嫁给太子、书生、状元,壮族姑娘嫁给员外、土司少爷、洞主少爷。这些人都是有身份地位的,“灰姑娘”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种皆大欢喜的美好结局,是每个人的基本愿望。它也折射出了男权社会的影子。而壮族“灰姑娘”型故事中提到的“洞主”、“土司”、“员外”,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相异的母题
  1.洞节、喜宴和歌圩
  洞节是西南少数民族一种习俗,“歌圩”是壮族一种传统的文化活动,“洞节”这个母题在壮族“灰姑娘”型故事中出现过,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通过参加这一系列活动才得以与男主人公相见。而汉族女主人公参加的是庙会、乡中举行的巡游大会、端午节看龙舟会等。两个不同民族有关同一类型故事中活动的不同描述就反映出了不同文化赋予民间故事的民族特色。
  2.婚后的描写
  汉族“灰姑娘”型故事中故事的情节到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结婚则止,而壮族故事中还描述了男女主人公结婚生子后的生活,如壮族《达架的故事》写达架结婚后回家探亲再次被害以及各种坎坷,最终一家人才得以团圆的故事情节。在婚后描写的情节中,会有新的由人幻化的植物出现,如《达乍达仑》中提到鸟死的地方长出竹丛。婚后故事情节的增加不仅丰富了故事内容,而且体现了壮族人民的动植物崇拜。尽管仍没有脱离其中“神奇力量相助”的母题,但当地民间故事的传承性与变异性使壮族“灰姑娘”型故事不免增添地方民族特色。
  三、汉、壮民族“灰姑娘”型故事的文化内涵
  首先,汉、壮民族“灰姑娘”型故事体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两个民族“灰姑娘”型故事的描述中可以看到汉、壮两个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通过故事的描述可以了解两个民族妇女们平时的织布、挑水等活动。
  汉族故事《白女和黑女》中的“白女”的难题之一是“从三斗麦中拣出三斗石头,再推三斗面,剩三斗麸皮”,《阿花和阿喳》中难题是“每天挑满一对尖底大水桶,分清混乱了的芝麻和绿豆”,《状元拾绣鞋》中的姐姐需要“每天担十担水,打五担柴,撕麻三大捆;拣清一簸箕的绿豆和芝麻”。壮族故事《达稼和达伦》中达稼出来帮老婆婆织布,《达乍达仑》中“达乍为了生计天天去放牛”,后母让她“先挑满一缸水,并把一簸箕的芝麻和菜籽分拣出来”。
  从两个民族故事叙述中可以看到她们生产生活中所用的一些基本工具以及她们的主要生活内容,这正是民族特色的展示。从汉族“灰姑娘”型故事的叙述中看到当地的特色农作物“麦”,同时可以看到汉族“撕麻”“作麻线”的活动较多,而壮族故事中可看到“筛”这种农具在当地挑拣谷粒的重要性。
  其次,汉、壮民族“灰姑娘”型故事反映出民间信仰。如《白女黑女》中的“黄牛”即为白女生母死后所变,最终继母被活活气死。壮族故事《达架的故事》中达架死而复生,最终后母及后母的女儿都死了,这些无疑都受到了佛教“生死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理念的影响。佛教认为众生在未解脱之前,都处于生死循环之中,人在某一处的死意味着在别处的生。无论是汉族还是壮族的故事中,都有人物的不同“变形”来体现这一理念,如壮族故事《达乍达仑》中,达乍先化鸟、后化竹。
  再次,汉、壮“灰姑娘”型故事反映不同价值观。不管是汉族还是壮族的故事,她们的命运基本相同,都是先受尽欺辱却忍受一切,从未想过报复,只等待有天“幸运之神”降临。而贵族婚姻无疑成为改变她们命运的重要契机,这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男权主义”。对“灰姑娘”形象的描写折射出当时男性对女性相貌与品质的价值期待。汉、壮民族故事中的“灰姑娘”都具有貌美的特征:
  白女:小女子长的乖,脸白起名叫白女。
  阿喳:长的美如鲜花。
  姐姐:长得很美,聪明伶俐。
  阿妹:年轻貌美。
  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
  以佳:以佳在苦难中长大,出落得像牡丹花。
  从描述中可以体会到人们的审美价值观。众人心中的“美”不仅局限于外貌的“美”,还有品质的“美”,同时也要有织布等技艺,这都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女性的一种审美价值观。本文从汉、壮民族“灰姑娘”型故事不同方面比较中,初步分析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心理意识的差异,看到民间故事“本土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壮族“发展型灰姑娘”的故事体现出壮族对“灰姑娘”型故事的传承与变异。
  参考文献:
  [1][美]斯蒂·汤普森著,郑海等译.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2]刘晓春.灰姑娘故事的中国原型及其世界性意义[J].中国文化研究,1997: 97-103.
  [3]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索引类型[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
  [4]过伟等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C].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1,12.
  [5]编委会成员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甘肃卷[C].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1,6.
其他文献
摘 要:马里奥·贝内德蒂是乌拉圭著名诗人、小说家和散文家,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其诗作题材广泛,诗句形象生动,语言朴实自然,引起了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但对诗人晚年创作的俳句鲜少涉及。本文对贝内德蒂的俳句与传统的俳句进行了形式,主题,语言上的比对,从而对诗人俳句的创作手法与技巧进行研究,探索其俳句中的独特风格与深刻意义。  关键词:马里奥·贝内德蒂;俳句;形式;主题  马里奥·贝内德蒂是乌
摘要:“土豪”一词历史悠久,词义几经演变,如今已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网络热词。本文基于Fauconnier和Turner创立的概念整合理论,详细分析了“土豪”一词词义演变及其语用的认知生成机制。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土豪;认知机制  追根溯源,“土豪”一词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齐书》记载:“柏年,梓潼人,徙居华阳,世为土豪,知名州里。”意指一方有钱有势的个人及家族。网络游戏“暗黑破坏神”
摘 要:自古以来诗便是人类借以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工具。2009年,日本语文章能力鉴定协会发起了每年举办“震撼心灵的三行情书”的比赛,通过短短三行诗(60字以内)来表情达意,掀起了一股创作热潮。本文将通过列举一些优秀作品,来进一步分析日语三行情书的分类及表达效果。  关键词:三行情书;分类;表达效果  日语的三行情书由俳句演变而来。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抒情短诗,有特定的格式, 分别由五、七、五音节的
我们对1991~1997年度收治的112例阑尾周围脓肿按手术组和保守组随机进行治疗, 并观察两组的优缺点, 希望本文的治疗经验能为临床处理该疾病提供帮助.
目的:探究腔隙性梗死纯感觉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腔隙性梗死纯感觉性卒中患者116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实验
八里湾,一个富有田园色彩的名字.rn八里湾,一个山青水秀景美的地方.rn坐落在长白山脉张广才岭西麓的苇河林业局八里湾森林公园,以其丰富的森林植被、秀美的生态环境和千姿百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母语思维对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衔接手段使用的影响,重点关注了对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母语思维的影响程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母语思维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和新媒体的发展,语篇形式也日趋多模态化,多模态话语分析已经受到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以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为基础,对第87届奥斯卡最佳动画奖赢家《超能陆战队》的电影海报进行了语篇分析。文章从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深入揭示了海报如何通过语言和图像达到表意效果,从而实现海报的宣传功能。  关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适当的康复治疗对脑中风患者语言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接受中风后康复治疗的患者64名,其中男性患者34名,女性患者3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药物干预和适当的康复治疗,3个月临床治疗后根据调查测试的方式对患者的语言障碍情况进行评分,通过语言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程度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给予适当康复治疗的观察组疗效84.3
慢性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破坏性疾病,病变累及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质,又称做破坏性牙周炎.迄今为止,慢性牙周炎仍然是人类失牙的第一大原因.虽然有许多因素可以参与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