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合璧 知行出新 小中见大

来源 :中国书法·翰墨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4月24日,恭王府精心策划的“笔墨随心——林阳诗书作品展”在安善堂开幕,百余位艺术家与千余观众参观了展览。此次展览的展标由沈鹏题写,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为《笔墨随心——林阳诗书作品集》作序,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发来贺信。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桂晓风、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谭跃等参观了展览。
  林阳擅诗词,写景咏物、游观感悟、况味人生、寄情咏志,意境悠远冲淡而颇具画面和色彩感。此次展览展出林阳书法作品近40幅,均是从其创作的格律诗中精选出来的佳作,尺幅虽小,但颇有精致奇巧和耐人寻味之感。张海评价林阳的书法:“以行草擅长,也涉猎行、隶、篆诸书体。他的书法多与众不同,线条碑味十足,结体富有独特的美感。他的作品强调构思和布白,这些笔墨之功是令这些作品妙趣横生的源泉所在。林阳以书法写自作诗词,书卷气之外略参奇崛,从平和中更见性情趣味。”
  书法作为一门中国传统艺术,在继承的同时还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书法艺术新的时代内涵。林阳作为书法家,自觉承担起了推动书法发展的责任,并提出“书法审美,当随时代”“以画入书”和“尚碑为线”等书法观点。在此次展览上举办的“笔墨随心——林阳诗书作品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针对林阳提出的书法观点进行了讨论,大家不仅对他的书法理论和实践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而且也对书法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李一主持研讨会时强调,林阳是一位多极的艺术家,也是著名的出版家,出版了大量美术著作;多年来坚持诗歌和书法创作;在写作方面也取得了很突出的成就,出版了多本著作。当今写诗的不少,写书法的也不少,搞出版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如果把美术出版、书法创作、诗歌、著作合到一起的人在中国为数不太多。林阳本身是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在繁忙的工作当中抽出时间来创作书法作品和诗歌作品,这个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来探讨;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树喜说,这个展览有新意。新在哪里?就是诗书合璧。这是很不容易的,有好的诗,有好的字加在一起。我们看到很多书法家拿起笔来写“天道酬勤”等等,没有新鲜感。林阳的书法,我自己的感觉就是:古朴静雅去浮躁,不偏不怪出鲜明。他的诗取材广泛,朴实无华,真切老道,灵动清新,这二者结合起来确实是很值得我们提倡的。林阳的诗与书法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真韵在焉。如“才华横溢傲江湖,谁问英雄出处!”“茫茫艺海无先后,诸友挥毫画不同。”是创新与个性之语,也是成功者的经验之谈。我看林阳的诗都是很规矩的,他讲作“诗囚”,遵守格律,但他的思想是开放的,这非常好。林阳的作品是诗和书的结合,继承和创新的结合,为我们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希望将来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诗人,这样的书法家。《荣宝斋》杂志副主编、诗人、画家徐鼎一回忆道,我非常有幸,跟林阳和他的父亲林锴都有过交往,与林阳还是10来年的同事。大概1995年,我去拜访过林锴先生,我非常崇敬他,那是真正的大学者,大艺术家。林阳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是谦谦君子。林阳的很多艺术审美,文化内涵跟他父亲一脉相承,但也有所不同。林锴先生的书法、诗,特别是诗,感觉更内敛、奇崛一些;而林阳的诗比较阔达、朴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院长、著名的画家、诗人陈平说,林阳的父亲林锴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有次我去林阳兄家,他跟我说他有些担心,是不是书法学林锴老师的太像了。我说这个事情别人像不可以,林阳兄你像是应该的,因为我觉得这是家传。林锴老师诗书画印四绝,而且在四绝中每一门里面全有特点,全有风格,创作了一个流派。林锴老师这么好的成就没有人去继承,我觉得非常可惜。像林阳兄,应当守着林家样式,守着如此雄厚的家学,诗书结合在一起;李刚田从书法专业角度分析说,他用大笔写小书,提起笔来用笔尖写字,以小中见大。我们不看展览,只看作品集,感觉每一幅作品都是大尺寸,小作品里有大气象。将小字放大开来,气象很足,是高手。他用大笔写小字,也不单单是刻意地把细节省略了。他深知审美,这种气象是文人气象,像鲁迅的字,徐悲鸿的字都是很厚重的,都是小中见大。再一个是厚重中有灵动,笔墨厚重而不呆板,都能提得起来,细节很灵动,可以看到游刃有余。他是自然抒写,不是刻意创作,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表现,是向古人精华追寻。厚重是传统的东西,灵动是自己的心声,林阳以他的聪明、智慧、睿智,对传统有自己的理解。他的字,有魏碑的味道,有隶书的意味,章草的笔触也有,融在一起形成自家面貌。不是说一看就知道临什么帖,出处不清楚。正是这种不清楚,模糊朦胧之中体现出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林阳的书法传承家学,又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深入领悟书法用笔,研习文学诗歌,并融入新时代特点,其书法体现出高古拙朴之风。林阳擅长行草书,尤喜汉碑、泰山《金刚经》、汉简、黄道周《孝经》等,其书法既有传统书体的严谨,又有黄道周的开张和随性。他的草书有魏碑的平直,也有汉简的灵动;他不求奇崛,从平和中见性情趣味,笔墨点画,结字造型,章法布局,都是独具匠心。林阳创作的诗词草书,笔墨浑厚酣畅,结体平中藏奇,或避让,或俯仰,左右映带,上下顾盼,通篇气贯神完,给人以“画图难足”的美感联想。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调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过度聚集的治疗效果,为合理使用阿司匹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01名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人(年龄73.4±7.6岁,男性352人),阿司匹林无反应的判定标准为体外花生四稀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30%。结果:共发现阿司匹林无反应者79人,占总入选人数的15.8%。阿司匹林无反应的发病率随着阿司匹林的剂量增加而显著下降,25mg组(
期刊
关键词 输血前检测 规范管理 避免纠纷    医疗工作中,输血是抢救生命与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其本身又可成为致病物体的载体,成为传播传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加强输血管理,提高血液质量,保障医疗用血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规范医疗行为,做好输血前的各项检查和相关工作,才能有效遏制血源性感染疾病,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笔者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8月受血者2262人,输血前HbsAg
期刊
复查我院的甲状腺病理资料,发现原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的病例绝大多数为单结节性甲状腺肿,仅少数为真正的腺瘤。虽然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都为良性疾病,但它们的治疗方案、术后复发率及癌变率均不相同。  在常规外检,特别是术中快速冰冻切片中较易混淆。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病理水平,现就我们对本院259例原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病理切片复习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本院1976~2
期刊
关键词 闭合性颅脑外伤 EEG BEAM    颅脑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X线、CT检查对颅脑外伤引起的骨折、脑损伤较易提供证据。但较轻型闭合性颅脑外伤或脑震荡者,常遗有自觉症状,但较少阳性发现,且易引起一过性或较长时间的脑电图改变。本科室采用EEG和BEAM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颅脑外伤的患者进行脑功能动态变化的检查,现对50例颅脑外伤异常EEG、BEAM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检查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3年3月~2005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55~80岁;其中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65例,糖尿病性心脏病42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2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糖尿病合并眼底病变29例。糖尿病病史6个月~33年。    护 理  护理对策:① 增加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体贴病人,随时发现患者细微的心理、行为异常,以便采取相
期刊
COPD合并呼衰是COPD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情恶化最常由感染引起、病情危重、治疗多采取抗炎、解痉平喘、吸氧、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有的甚至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我科自2005年7月~2006年8月使用清开灵粉针剂对COPD并呼衰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76例均为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均符合COPD[1]和呼衰[2]的诊断标准。其中Ⅰ型呼衰24例,Ⅱ型呼衰52例
期刊
资料与方法  历年(1986~2006)通化市布氏菌病(布病)疫情报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布病监测和考核资料及畜间布病调查和防治资料.    结 果  人间布病流行特点:自1962年通化市东昌区发生第1例人间布病后,截至2006年通化市累计发生布病332例。1978年、 1988年、2004年为3个高发年,3年发生布病103例,占总人数的31.02%,病例主要集中在梅河口市和辉南县两地。1989~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IL-6、TNF-α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中的IL-6、TNF-α的水平,并与20例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对IL-6,TNF-α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糖、蛋白质定量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中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1),IL-
期刊
我室2000年1月~2005年10月应用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38例。本组病例均经临床手术或排石治疗后确诊。笔者分析总结输尿管的分段检查方法及其超声表现。    资料与方法  38例患者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18~62岁,平均40岁。使用仪器为日立EUB-240、GELOGIQ3彩超,探头频率为3.5MHz。临床上均有腰、下腹部绞痛,肉眼及镜下血尿,部分患者伴有会阴部放射痛。  检查方法及超声表
期刊
摘 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代謝综合征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受试者为1400名在我院参加常规体检的部队在职干部(年龄:34~65岁),检测项目为腰围、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及分型、全血高切黏度(200/秒)。代谢综合征的判断参照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ATPIII标准。结果: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8%。ANOVA分析显示全血高切黏度随着代谢异常程度的加重而升高(F=3.86,P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