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拉美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前,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凭借魔幻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去年,中国作家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获得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创造了一个世界,它的复杂性让人联想起威廉·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作品”,而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就恰巧来自马尔克斯的故乡拉丁美洲。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拉美文学作品被译介到中国,马尔克斯和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风靡一时。众多读者也借由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认识和了解了拉美。
  拉美输出的最著名的两样东西,除了足球,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了。何谓魔幻现实主义?简单地说就是给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的外衣,但又不损害现实的本相。这是20世纪拉美最重要的小说流派,发轫于30年代,早期主要表现为对美洲印第安人和黑人神话传说的发掘,40年代后演化为对拉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各种神话原型的显现以展示拉美文化的混杂和社会的畸形。伴随着魔幻现实主义的崛起、兴盛,拉美文学也呈现繁荣局面,在上世纪60年代发生文学“爆炸”,震惊欧美文坛。这一时期,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成为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马尔克斯也成为全世界在世作家中最受欢迎的作家。而魔幻现实主义为什么能在拉美生根开花,与这块大陆独特的文明与社会现实密不可分。
  复杂的混血文明
  自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这片原本是印第安人世代居住的大陆被撕裂开来,开始了长达300年的欧洲殖民统治。印第安人、欧洲人、非洲人,三个大陆的不同种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因不同缘由来到这里,相互融合,形成了拉丁美洲独特的文明,丰富多彩且神奇魔幻。马尔克斯获得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采访时说:“这些都应该感谢我的家乡,美丽而神奇的哥伦比亚。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让人惊叹不已的奇迹。”神奇的不仅仅是哥伦比亚,整个拉美都是如此。
  印第安人曾经在美洲大陆创造了璀璨的文明,阿兹特克、玛雅、印加文明,都有自己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神话传说,但是西班牙殖民者的到来以及数百年的统治,将它们摧毁殆尽,那些残缺不齐的关于印第安人的民族印记却深深根植于拉美人的集体记忆中。由于疾病、屠杀和压迫,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急剧减少,殖民者的庄园种植、采矿等方面急需劳动力,于是非洲的黑人奴隶被贩卖至此。黑人从此在美洲扎下了根,与印第安人、以西班牙人为主的欧洲人的后代互相通婚,构成了现代的“混血儿”拉美人。
  马尔克斯曾一再强调拉丁美洲的神奇,比如他在加勒比海岸遇到有人在为一头母牛祈祷,以医治它的寄生虫病;在墨西哥,人们会连续几个小时看着桌子上的“跳豆”在蹦,因为巫师在里面放了一条活虫;有位探险家在亚马逊河流域见过一条沸腾的大河,鸡蛋放进去几分钟就能煮熟……拉丁美洲是一块与其他任何大陆都不相同的地方,那里的现实多么神奇,以致“我们的现实向文学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那就是语言的贫乏”。
  当今的拉美依然让人觉得神奇,在这里,有两千万人口的超级城市,也有与世隔绝的热带雨林;有工业文明象征的摩天大楼,也有藏身雨林的原始棚屋;有衣着光鲜的现代人,也有赤身裸体的土著人;有高科技,也有护身符……截然不同的几种文化在这里并存且混合交融,蕴含着无限的可叙述性。每一个独属于拉美的神奇现象和文化印记,都可以成为作家的写作素材。
  畸形的拉美社会
  16世纪,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殖民者将三大印第安文明毁灭殆尽,代之以中世纪的封建庄园制度,后来又将资本主义的商品农业和重商主义带到了拉美大陆。到了19世纪,大庄园、单一经营、严密的阶级结构以及16世纪遗留下的封建思维仍然桎梏着拉美大陆。18世纪末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拉美各国掀起了独立运动浪潮,摆脱了宗主国的殖民统治,但这些国家并没有获得治疗社会经济弊病的良药。独立之后的拉美各国,除巴西外,后来几乎全都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了民主议会政体,但代表封建大地主阶级的“考迪罗”(考迪罗最初是称呼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作战的首领,后来用来称呼拉美各国的军事独裁者)用暴力夺得政权,继续统治着拉美诸国。军事政变和独裁统治在这些国家也频繁上演。1825—1952年间,玻利维亚共发生179次政变,甚至两天内出现了3个总统;墨西哥1813年独立后不到100年时间,就产生了72届政府,其中60个就是通过暴力方式上台的。19世纪后半期,随着外国投资的扩张和移民的流入,拉美出现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倾向,但这不过是表面的繁荣。
  在美国历史学家伯恩斯看来,“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穷苦的人民,这个难解之谜仍然是拉美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也是20世纪以来,拉美不断出现革命和要求变革的动力所在。发生在墨西哥(1910年)、危地马拉(1944年)、玻利维亚(1952年)、古巴(1959年)和尼加拉瓜(1979年)的5次社会革命,都希望能根除传统的陈旧体制,实现真正的现代化,但这种变革的结果是薄弱的,大部分拉美国家仍保留了过去的气息,动乱频仍、政治专制腐败等沉疴长久难解。
  这就是拉美地区的社会现实,拉美作家们对民族命运和现实生活的普遍关注自然就折射到了拉美的文学作品中。马尔克斯曾气愤地指出:在拉美,一夜之间强盗变成了国王,逃犯变成了将军,妓女变成了总督。1982年他在瑞典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称:“我敢说,今年值得瑞典文学院注意的,正是拉美这种异乎寻常的现实,而不只是它的文学表现。这一现实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它每时每刻都决定着我们每天发生的不可胜数的死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永不干涸、充满灾难和美好事物的创作源泉。”也许这就正好验证了“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阅历丰富的拉美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曾说过:“当今世界最好的小说家在南美。”虽然这种说法有拔高之嫌,但是拉美作家中出过6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们是智利的米斯特拉尔和聂鲁达、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墨西哥的帕斯,以及201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的略萨。   有人做过一项调查,从当代拉美地区和中国各抽出20个有影响力、成就高的作家,比较他们的学历、外语水平、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异同,调查发现中国的作家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很少,普遍不懂外语,却谙熟人情世故,经历简单,视野狭窄。而拉美作家绝大多数都具有硕士、博士等高学历,大都精通两三门甚至更多外语,且有游学国外的经历,视野格局开阔。当然,这种比较并不十分恰当,毕竟国情和文化传统存在差异。拉美的文化教育是跟随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的现代教育而发展起来的,文化体系具有相通性,这也是拉美足球明星能够在欧洲迅速适应的主要原因。虽然被殖民统治几百年,但西班牙殖民者对拉美的高等教育非常关注,其重视程度远远胜过中等教育,16世纪就出现了两所较为正规的大学(墨西哥大学和利马的圣马克大学)。来自欧洲的移民也接连不断地带来了西方新的文艺流派和先进思想,文化的碰撞非常剧烈。印第安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英语等多种语言在这里通行。
  由于国内的独裁政治和军事动乱,拉美的许多知识分子都有流亡欧美的经历。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卡彭铁尔(古巴)、阿斯图里亚斯(危地马拉),到20世纪中叶的博尔赫斯(阿根廷)、马尔克斯(哥伦比亚)、巴尔加斯·略萨(秘鲁)、何塞·多诺索(智利)、卡洛斯·奥内蒂(乌拉圭)、罗亚·巴斯托斯(巴拉圭)、科塔萨尔(阿根廷)等人,都经历过欧风美雨的熏陶。他们将西方的文学艺术思潮内化为适合自身的文化理念,并带回拉美,深深影响着拉美的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旅居巴黎的卡彭铁尔、阿斯图里亚斯亲身体验了兴起于法国的超现实主义运动,创办了西班牙语的超现实主义刊物《磁石》。后来他们回到拉美,带回了从超现实主义大师那里学到的新视野和独特的、创新的、国际化的表现手法,并用这种新的表现手法,将拉美社会大量存在的现实记录下来,就有了最初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人间王国》、《玉米人》和《总统先生》等。卡彭铁尔和阿斯图里亚斯便成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和奠基人,后者更是凭借《玉米人》和《总统先生》于196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魔幻现实主义的盛行
  魔幻现实主义最早是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对后期表现派绘画的评价,1949年委内瑞拉作家乌斯拉尔·彼特里第一个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引入拉美。“在故事情节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并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东西,就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神秘看法。对现实抑或是一种富有诗意的猜测,抑或是一种富有诗意的否定,在没有找到更确切的表达方式之前,姑且可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于是,“从原始居民的精神和宗教的腐殖质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小说,开始有了一个正式的名称: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如果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早期形成期,那么50年代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成熟期,六七十年代则是巅峰期,到了80年代有所式微。二战期间,西班牙大批知识分子流亡拉美,给拉美文化带来新冲击。随着战争结束,大量文化机构、出版社陆续成立,为文学创作和阅读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读者的阅读倾向也发生了改变,英语、法语作品不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而用西班牙语写作、关注本土自身、追寻美洲意识的作品,成为新的阅读导向。
  20世纪60年代,积蓄已久的拉美作家们推出了诸多构思新颖、情节诡秘、技巧精湛的经典作品,像科塔萨尔的《跳房子》、奥内蒂的《造船厂》和《收尸人》、巴斯托斯的《人之子》、多诺索的《漫无边际的地方》、帕斯的《太阳石》等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更是将魔幻现实主义推向高潮,使这一流派风靡一时。20世纪80年代魔幻现实主义虽然在拉美的发展势头有所衰退,但却引爆了中国大陆的先锋文学写作。中国80年代的那批作家,包括莫言在内,无不受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有意思的是,那时中国大陆还没有版权意识,国内出版的所有马尔克斯作品都是未经作者本人授权出版的,直到2011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文版正版才正式亮相。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拉美文学涌现出了诸多流派,除了魔幻现实主义,还有结构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恐怖现实主义等等,它们彼此之间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只是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略有差别。由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力更大,所以常常用它来总括这一时期的拉美文学。
  不过当下的拉美作家们开始有意识地要走出魔幻现实主义的藩篱,他们更关注当下的现实生活,更愿意用写实手法来描摹拉美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
其他文献
日本大城市的停车收费很坑爹  文/秀辉  停车难、停车贵是每一个大城市共同的难题,日本大阪、东京等大城市的自动车保有量很大,堵车是家常便饭,所幸的是日本市民的驾驶习惯很好,就算是堵车也是很有秩序,司机只需按部就班耐心通过就行了。大阪、东京等大城市寸金尺土,停车费尤其是商业区停车场的收费就更厉害了。  大阪的商业区之一、国内同胞来大阪几乎必到的道顿堀,其立体停车场的价格是每小时600日元(约41元人
中国公民在菲律宾接连遭袭或遭绑架;菲律宾恐怖组织图谋袭击中国驻菲使馆及中资机构;菲律宾政府各种反华小动作层出不穷……所有这一切,使得菲律宾成为一个危险之地,让中国人望而却步。  菲律宾的危险是实实在在的。直至今天,频发的绑架案一再表明,这个曾经的“世界绑架之都”绝非“浪得虚名”。而且,受害的不只是中国人,还有其他外国人和菲律宾人自己。  菲律宾的危险不只在于案件频发,还在于本应是安全守护者的警察乃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雄心勃勃地向世界宣布:“其他国家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只有合众国才有义务,向太平洋跨越一万英里,向大西洋跨越三四千英里,向南伸展数千英里,只有美国——我们的人口只占世界的6%——才能担负起这份义务。”在一首《约翰·布朗的遗体》的诗歌中,作者如此歌颂美国巨大的工业实力:“我们供养用以统治世界的神怪”。虽然“9·11”事件对这种傲慢提出挑战,但在接下来的反恐战争中,美国像头受伤的野兽一
核裁军后的核武新技术  傍晚,在密林深处的一个铁路小站,一列火车悄悄停了下来,其中一节车厢的顶盖缓缓打开,几分钟后,一枚巨大的导弹呼啸而去……这是1998年俄罗斯导弹列车在科斯特罗马地区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最后一次试射时的情景。仅仅这一次试射,花费至少6500万美元。它充分地说明,核武器是一个巨大的吸金黑洞,而这也是近年美俄两个核大国就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最终达成一致的一个关键原因。2011年4月,
没有人会怀疑安倍晋三领导的日本自民党会在7月底的参议院大选中出现意外。早在7月初的参议院选前党首问答会上,安倍晋三打出了GDP增长3.5%的经济成绩牌,可谓是踌躇满志,风光无限。  然而,安倍晋三的梦想却并不止于此。早在去年年底众议院大选二度出山前,安倍晋三回到山口县的老家,在父亲安倍晋太郎的墓前发下誓言,一定要把日本带回到“正常化”的道路上。  日本“正常化”,换言之就是要让日本重获国家主权,这
有人说,小清新是一种矫情;有人说,小清新是一种姿态;更有人说,小清新是一种生活态度。无论如何,地球需要小清新。  在世界范围里,小清新被公认发迹于音乐流派Indie Pop(独立流行乐),这种音乐以旋律优美清爽为特点;而在中国,小清新的精神内涵似乎更加复杂:她可以追溯到张爱玲、可以追溯到林徽因,也可以追溯到王菲、追溯到安妮宝贝。当曾经的70后小资一族或成为中产阶级,或因为生存压力成为去菜市场讨价还
基于文化模式的差异以及体制的局限,让中国人和美国人同时欣赏一个政治人物,进而长久地欣赏,十分地难;比这更难的,是在两性文化审美格局异化形态下,让男人和女人同样喜欢某个政治人物并能跨越时代价值取向的隔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则弥合了这两者之间难以逾越的的沟隙,成为了 “男人和女人的熊掌与鱼”。  基辛格能够“两全其美”,有时势的“风云际会”,有环境的机缘巧合,也与他个人的素养与性格特质息息相关。他温和
电影与骗局  如果大卫·O·拉塞尔能按执导《乌云背后的幸福线》那样正常发挥水准,那么《美国骗局》所呈现出来的精彩程度并不会亚于《纸牌屋》,也就不会出现奥斯卡评选中获得10项提名最后却全部落空的尴尬场面,也不至于让观众们大喊可惜了影帝影后级的黄金大阵容。当然正因为有了克里斯蒂安·贝尔、布莱德利·库珀、艾米·亚当斯、詹妮弗·劳伦斯等人的精彩表演,才避免了《美国骗局》滑向一个叙事散乱、情节不够紧凑的平庸
我小的时候,祖母在电影院边上开过一家小小的游戏店。那时我常常坐在那家店的角落,看着各种各样投币玩游戏的人,游戏技术好的,技术差的。有的人很在乎输赢,有的不在乎。但是基本上人人皆是望着屏幕若有所思。我当然不知道他们在想着什么。如今身在日本的我,在电车里也常常注意到这样的人,他们专注地玩着自己的小掌机,完全不理会别人的存在。到站的时候,跟着人流一边下车,眼睛还在死死盯着屏幕。我怀疑他们是否充实,但静静
“尽情玩耍,为秋天充电!”——这是芬兰赫尔辛基市青少年事务中心今年暑假活动的宣传口号。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暑假期间里,玩耍成为芬兰基础学校(相当于我国小学和初中)孩子们暑期生活的主要内容。  6月初,芬兰各种主题夏令营和其他形式的青少年集体活动便如火如荼地展开。赫尔辛基市青少年事务中心2009年在市东郊建造了一个青少年活动公园,6月1日起对18岁以下孩子免费开放,暑假期间每天都吸引大量学生入园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