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阅读四步法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son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有“道”,笔者教语文二十多载,虽然阅读了不少诗文,却总觉得不能登堂入室。偶读郑振铎先生的《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鉴赏与研究》一文,有了意外的收获。
  
  学生应该怎样阅读一篇课文?语文老师在这方面究竟应给予怎样的引导?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教师自己没有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切实可行的鉴赏方法,便只能对学生泛泛地讲些诸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大而空的道理。阅读有“道”,笔者教语文二十多载,虽然阅读了不少诗文,却总觉得不能登堂入室。偶读郑振铎先生的《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鉴赏与研究》一文,有了意外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之,收益良多,稍加整理,为“课文阅读四步法”。
  
  第一步:熟读
  
  郑振铎先生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
  浓密的绿萌底下,放了一张藤榻,一个衣衫不履的文人,倚在榻上,微声的咿晤着一部诗集,那也许是《李太白集》,那也许是《王右丞集》,看得被沉浸在诗的美境中了,头上的太阳的小金光,从小叶片的间隙中向下眼睛窥望着,微飓轻便的由他身旁呼的一声溜了过去,他都不觉得。他受感动,他受感动得自然而然的生了一种说不出的灵感,一种至高无上的灵感,他在心底轻轻叹了一口气道:“真好呀,太白这首诗!”于是他反复讽吟着……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学习一篇文字,得先读,诗要读,散文要读,小说也要读,每一篇课文都要读。读得如痴如醉,读得连一只鸟雀或者蜻蜒飞进教室也不知道,读得禁不住发出感叹,便是读的最高境界。
  我们每每教学一篇课文,虽然课前布置了学生预习,但实事求是地说,学生由于没有好的预习习惯、预习方法及预习时间保证,大多只是停留在稍稍浏览的阶段,有的甚至连看一遍也没有。总之,普遍的情况是没有预习,或虽预习也只是聊胜于无罢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上课又急于落实自己写在教案上的几个教学步骤,课自然上得磕磕巴巴。学生尚未读过一遍课文,老师就逐字逐句不厌其详地将貌似美好实则拾人牙慧的“赏析”一古脑儿地塞给学生,学生安能消化?一节课分析一首绝句或一首律诗或几段文字,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如坠五里雾中。偶尔听到齐读的声音,虽然悦耳,却有口无心。而老师那些“精彩”的分析,下课之后,三五天之后,连自己也忘了,又遑论学生?与其如此事倍功半,不如来个讨巧的方法,先让学生反复地读,诵读、轻声读、默读、背诵,直到读出困惑,读懂大意。当然,要读懂一首诗、一篇散文或者小说,需要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社会历史知识、文化修养、艺术理论修养、诗词技巧方面的知识等。学生阅读时,老师边巡视教室边给举手的学生解惑。这样,既减轻老师讲解之辛劳,又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何乐而不为?
  
  第二步:交流
  
  腻腻的美馔,甜甜的美酒,晶亮的灯光,喧哗的谈声,那几位朋友,对于文艺特别有兴趣的朋友,在谈着,在辩论着。直到了酒阑灯灭,有几个已经是被阿尔科尔醉得连舌根都木了,却还捧着茉莉花茶,一口一口的喝,强勉的打叠起精神,絮絮的诉说着。“谁曾得到过老杜的精神?他是千古一人而已,”一个说。“杜诗还有规矩绳墨可见,太白的诗,才是天马行空,无人能及得到他。所以倡言学杜者多,说自己学太白的却没有一个。”邻座的说……
  这段文字讲的是彼此的阅读交流。交流是在熟读之后的思想碰撞,是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短。孔夫子教导我们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倡自主阅读,也应主张合作与交流。
  现实中,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我们看到的学生之间的坦诚而热烈的交流太少了。有的老师虽然也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环节,但是,如果参与交流的学生没有经过熟读这一环节,怎么交流呢?不知老师是否有过这样的尴尬:老师将一个自认为挺简单的问题抛出来,想与学生展开交流,课堂上却出现冷场的现象。最后,老师只好“强行”提问几位同学,而许多同学低着头,很怕自己被提问。这样的师生交流自然只能草草收兵。这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交流的前提是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交流时应该畅所欲言,也就是学生主动举手,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应该围绕问题展开辩论,辩论者能够旁征博引并有条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或者驳斥对方的观点,教师则循循善诱,将辩论逐渐推向高潮。“万马齐喑究可哀”,课堂死气沉沉,或者只有教师的“一言谈”,势必枯燥乏味。
  
  第三步:作批注
  
  斗室孤灯,一个学者危坐在他的书桌上,手里执的是一管朱笔,细细地在一本摊于桌上的书上加注。时时的诵着,复诵看,时时的仰起头来呆望着天花板,或由窗中望着室外,蔚蓝的夜天,镶满了熠熠的星。虫声在阶下唧唧的鸣着,月华由东方升起,庭中满是花影树影。那美的夜景,也不能把这个学者由他斗室内诱惑出去。他低吟道:“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随即用朱笔在书上批道“妙语在一‘开’字”,又在“开”字旁圈了两个朱圈。再看下去,是一首咏蝉的绝句,他在“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二句旁,密密地圈了十个圈,又在诗后注道:“于清物当说得如此。”
  --
  郑振铎先生说的是作批注。如今,我们随意去检查T学生的课本,—本书教完了,学生的书页很可能还是崭新的,没有留下任何笔迹,或者只是随意的涂抹。
  作批注是阅读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一个不会在自己的书本上作批注的学生必定是一个没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有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就本人的阅读经验而言,我喜欢读自己买的书,理由便是可以随便在上边圈圈点点。我经常将自己作了批注的课本向学生展示,希望学生能够养成作批注的习惯。当然,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批注符号。学生刚刚学作批注时,哪怕只将优美的句子画出来,或写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写上“此句甚妙”“好极了”等简单的评语也可以。有的同学开始作批注时,担心自己写错,老师可以将自己注的内容“塞”给学生,同时告诉学生语言表达具有含糊性,你注“生机勃发”,他写“活力无限”,并无本质的区别。另外,上课时应要求将同学或老师精彩的发言及时记录在课本上。
  
  第四步:写随笔
  
  别有一间书室,一个学者在如豆的灯光下辛勤的著作着。他搜求古旧的意见而加以驳诘或赞许或补正。他搜集这个诗人,那个诗人的轶事,搜求关于这首诗,那首诗的掌故,他又从他的记忆中,写出他师友的诗稿,而加以关于他们的交谊及某一种的感慨的话语。他一天一天的如此著作着,于是他成了一部书;那书名也许叫作《某某斋诗话》……
  郑振铎先生讲的是一般做学问者的鉴赏文本方法,我们同样可以去践行,学生固然不必作“诗话”这样的大文章,写读书随笔则是阅读的一件不可或缺之事。
  本人教每一篇课文都给学生布置一个片段写作练习,如教《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写“我心目中的 ______”,横线上可以是“贾宝玉”“林黛玉”,也可以是“王熙凤”“刘姥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上探讨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毕竟显得零散而杂乱,而一旦动笔写了,就要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重点写什么等问题。写随笔是对课堂教学的补一充与升华,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将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为了完成随笔,自然会去查找资料。由于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学生完成起来不觉得困难,乐意为之。我们一般两周才进行一次作文训练,这样的写作量显然太少了,而每上完一篇课文都布置一则随笔写作,积少成多,久而久之,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帮助。
  阅读、交流、作批注、写随笔,这四个步骤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事物的规律,适用于教师也适用于学生,适用于课堂教学也适用于课外阅读。教师引导过程中只需针对课文难易程度在时间上作一定的调整。
其他文献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 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简称“IEA”)主办的“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简称“PIRLS”,中文译为“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活动,主要以小学四年级学习结束时的学生为评价对象。2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课文很长,如何在一节课内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想首先得让学生们运用以前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快速地阅读,迅速地捕捉文中所传递的信息。第二,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既做到以学生为主,也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第三,精心处理教材,紧扣文章主线展开教学,突出重点。    教学目标    1.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五册习作二:猜猜他(她)是谁。    教学目标    1 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写人物外貌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身材、长相、表情、穿戴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2 能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写法,抓住主要特点说、写一个同学的外貌。    教学难点    如何恰当地写出人物的外貌特点。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学生齐声回答:喜欢。情绪高涨)老师
应试的作文,绝不会公开宣称“我是应试的”,不会给自己贴上“应试”的标签,有时甚至会故意模糊应试的特征。即使被揭穿,也因为它身上“好”和“坏”杂糅在一起,使人很难有明确的判断。  譬如,不少分析高考作文、中考作文的书籍,都会分析那些高分作文的立意,都会告诉你要解放思想,要大胆创新,不要落入俗套,然后告诉你,只有这样才能得高分。但你心里既然已经有一个高分的框框,又怎么可能跳出俗套呢?长年训练的目的,不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本设计用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提炼思想、丰富情感,使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和兴趣,增强他们的习作信心,同时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写自己亲身的经历,写自己的真切体验和感受最深的事。  2.写自己难忘的一次学习本领
【摘要】学校行政文化是集团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促进集团各校实现行政价值、保障各项改革顺利进行、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的灵魂指引,也是推进集团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与重要抓手。本文重点剖析学校行政文化的创新内涵,阐述学校行政文化创新对集团学校治理现代化的价值。  【关键词】学校行政文化 集团学校 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里程碑,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方向,也为学校
书名:语文学科案例教学法  作者:蔡伟  出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  ISBN:9787567563551  定价:96元  目前,教师职前培训即师范教育仍然面临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困境,师范毕业生的学科教学理论往往不能有效指导其教学实践,具体表现为语文教学和课堂设计能力低下。因此,找到一种能够提升师范生专业教学能力,并启发其不断反思、创新的指导性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案
设计理念    为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理念,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拉萨的天空,您____”的读书交流中开展一系列的紧扣文本的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流程    一、
【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为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习作5”的内容。教材图文并茂,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告诉学生,我国是菊花的王国并提出具体观察要求;第二部分是部分名贵菊花的图片资料;第三部分是学生范文。整个习作要求学生以菊花为题材,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等方式,将搜集到的信息写成一篇文章。    【训练目标】  1.以菊花为主题,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他们探究兴趣和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2
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一处秋天的景物,抓住特点写下来。  2.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景物特点写得生动、形象。  3.激发学生关注周围景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有意识地到野外走走,看看,听听,闻闻,观察有特点的秋景,感受秋天的气息,或者回忆秋游活动中感受到的秋天景象。  2.教师:有关秋天景色的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审清题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