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创新是指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学生有新的见解,在学习中有新的发现;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小学阶段应重在培养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提高素质,增强创新意识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影响下,现代儿童变得非常敏感,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面对着学生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面对着学生随时的提问和质疑,我们的教师是嫌烦、哼哼哈哈、不置可否,还是及时评价,去积极地帮助他们一起解决呢?要知道,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提升自我素质,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掌握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讲述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思想、探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上要以一个导演兼演员的身份出现,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再次,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创设民主气氛的“开门锁”——诙谐的语言能够调节学生的疲劳和烦躁的心理,活跃课堂氛围。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而应是富有创造性的智慧启迪者,是学生学习时的共同探索者,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者。因此,我们要当好学生的“保护人”,及时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即使学生别出心裁得不太合理,也不要轻易否定,而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只有这样,孩子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二、善于引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是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质疑驳问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质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动力,它蕴含着创新的萌芽。教师应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的创新潜力。当然,学生创新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形成过程,这要靠教师多方指导。因此,应该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允许学生大胆假设,允许不同的假设并存,不强求同一结论;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提出问题,对老师或课本中的看法有异议的可大胆提出,比如:从题目上,课文的语句内容、表现中心上,标点符号的运用上等多方面质疑。一旦学生能随时提出问题或提出新的见解,那么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就大大提高了。
  
  三、发挥教学民主,营造创新环境
  
  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增强:反之,在消极、低落情绪的影响下,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心灵封闭,无创新可言。可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民主宽松、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和环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和紧张感,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敢想、敢问、敢做,敢争论,不怕想错、说错、做错,真正体会到“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进行创新。
  
  四、灵活使用教材,培养创新意识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尊重教材并非唯教材,而是提倡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发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原理,精心构建教学中实施创新的体系,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题,把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对教材的加工处理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结合学生现有生活实际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合理运用教材;其次是结合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处理教材;再次是着眼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空间调整教材。如:在执教中,引导学生观察小的物体时,可以把物体转动一圈进行观察:观察较大的物体时,可以围着物体走一圈进行观察。这样,学生就能有新的发现,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运用科学评价机制,激发自主创新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测手段,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学生渴求新知的动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鼓励性评价,从尊重、爱护、平等的原则出发,对学生实施积极的、适度的和科学的鼓励性评价,强化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内驱力,体现出教师评价的创新。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学生,要以宽容、谅解、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们,允许他们再想一想,即使是重复别人正确答案,也应给予肯定,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应注重分层次评价,注重因人施评,从实际出发,分层要求,既负责评价又负责指导,鼓励不同水平的学生及其小组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快、更大的进步。从学生自身出发,教师应鼓励自我评价,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出错误,加以改正,使其体会成就感,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引发自主创新的探索动力。
  只要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都注重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就能实现教育的创新,就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整个中学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实际上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占用的课时多、耗费的精力大,但从整个语文教学的效果来看,它是最让学生发愁、教师担忧的内容之一。毫无疑问,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且亟待解决。以下就是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所获取的一些经验,以求与诸位同仁探讨。  一、提高学生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阅读能力与学生听、说、写的能
期刊
课堂教学比武可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锻造一支业务素质优良、教学水平高超的教师团队,并可促进教师内涵发展和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笔者在我市组织的优质课比赛中听课多节,很是欣慰课堂教学的不拘一格、异彩纷呈,但美中不足的是与新课程要求相比,还存在大量的问题,不得不说。  一、本次活动的主要亮点  1、突出“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下,彰显学生个性  从教学设计看,把学生放在心
期刊
一、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
期刊
课程改革已经真切地向我们走来,崭新的新课程标准已整齐地摆在了每个教师的案头。教师都在认真地学、仔细地研。教师心里都明白:“新课标”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但对广大教师而言,面临的却是更严峻的挑战:如何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位置融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中去,课需不需要备?怎样备?各些什么?具体操作又该从何处着手?这一直是困扰我们教师的“经典”话题。  在实施新的课程理念下,课一定要备,更要备好,新的转
期刊
在边远的彝族地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在条件落后的彝族聚居区生活的农村儿童,由于从小缺乏汉语训练机会,不会说汉话,听不懂汉语,因此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多数学生怕说、怕读、怕学,甚至厌学,实在无法适应今天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应从语言入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知语言特殊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良
期刊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发展的未来,关键需要多方面各具特色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要坚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过去那种“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科学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具体表现如下:教材的陈旧性,不能及时反映时代
期刊
2002年3月,我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教师,在西冲镇鄢家庄小学任教。在8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在教育教学中,每个班都有一些学习困难或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教师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效果却不够理想,至此有的教师很灰心,甚至很失望。而当今的教育改革,教师的担子、责任更重大,“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现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育应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要
期刊
一、当前旅游与酒店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现状    1、擘生现状  如今,学生的服务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其关键原因在于就业观念问题:首先,在思想上缺乏对专业的认同感,以致于宁愿从事非技术工种也不愿选择服务行业。即使学有所成,也是眼高手低,进入企业后不愿从企业的基层做起,拈轻怕重,缺乏恒心和毅力。其次,当今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宠爱有加,一些学生在家庭和校园里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平时很少服务于
期刊
赏识教育是近年来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和理念。所谓“赏识”,意思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而予以重现和赞扬。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教授说过:“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赏识每一位学生。  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学生智慧幼苗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是新型课堂上师生平等交流、沟通的桥梁。实施赏识教育,要求教师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因材施教,通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
期刊
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  如:教学《比例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