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是近两年来全球大规模爆发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肺部炎症,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干咳等症状。新冠肺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呼吸道飞沫与密切接触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虽然新冠肺炎病毒很可怕,但是通过国家和民众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的疫情控制良好,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现阶段,我国基本实现了人口正常流动、各营业场所基本恢复正常,社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但是,对于新冠肺炎病毒,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积极做好防控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从做到预防为主,抓好“四早”措施,重点防控可开放的场所和防控机构,追踪健康信息等四方面,助力抗击疫情。
1.预防为主
现阶段,我国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主要以预防为主。您在生活中应采取预防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1)在人口密集且场地封闭的环境,需要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并全程佩戴好口罩,尽量不与他人发生身体接触。
(2)在与他人进行社交活动时,需要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并佩戴好口罩。
(3)处于室内时,需要经常开窗,以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4)在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动,比如聚餐、看演唱会等,以防止感染。对于必须举行的聚集性活动,需要减少每次聚集性活动的人员数量。参与者应仔细做好防控措施,佩戴好口罩。
(5)当需要打喷嚏或者咳嗽的时候,应注意做好遮挡处理。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一米安全距离、戴口罩、勤洗手、使用公勺公筷等。
(6)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在人数较多的封闭场所工作的人员,需要佩戴好口罩,坚决不能在中途取下口罩,以免发生感染。
此外,相关单位应落实好疾控要求,对公共场所、车站码头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等严格进行每日清洁和消毒处理,注意维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2.“四早”措施
“四早”措施是指尽早发现、尽早上报、尽早隔离和尽早治疗。
★对个人来说应做到:
(1)去往公共场所时,需要主动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
(2)及时关注官方公布的防控区域的相关信息,了解本地区的防控情况。
(3)已确诊的患者,需要到指定的定点医院,尽可能早的进行治疗,防止病情从轻症转为重症。
(4)确诊患者治愈并出院后,需要居家隔離14天,并且每天上报体温。隔离的14天中体温正常方可解除隔离。
★疾控中心、医院、街道等相关单位应注意:
(1)医疗机构应着重排查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的就医人员,及时做好排查工作。
(2)一旦发现确诊病例,需要在24个小时以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并掌握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做好对密切接触者的评估和追踪管理。
(3)及时隔离和治疗确诊病例,同时需要隔离疑似病例;对于无症状感染患者和密切接触者需要严格隔离14天,并进行集中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
(4)加强环境检测,对于可能发生污染的场所,需要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并暂时停止人员进入。
(5)在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需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比如限制人员进行聚集性活动、对场所进行封闭管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切断传播途径,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
3. 重点防控可开放的场所和防控机构
(1)如果需要前往可开放的场所,比如养老院、福利院、精神病院等机构,需要自觉做好防疫准备工作,佩戴好口罩,自觉在保卫处登记基本信息,并且配合完成体温检测,用免洗消毒液洗手。
(2)当人们需要前往医院时,可提前进行预约,尽可能缩短在门诊的等候时间,减少与他人接触。预约时,应主动告知本人或患者近期的出行情况,方便跟踪调查。尽量由一名家属陪同患者前往医院看病。前往医院时,尽量选择私家车作为交通工具,距离较近的可以选择步行,注意带好口罩,尽量不乘坐人流较多的公交车等交通工具。到达医院后,服从医院门诊的要求,戴好医用外科口罩,测量体温无异常后方可进入医院。候诊期间,应与其他患者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4. 追踪健康信息
对于境外人员、发热门诊人员、新住院患者、陪护人员、边防检查人员以及口岸检疫人员等重点人群,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信息追踪工作。
相关疾控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向公众解释健康信息追踪的含义,叮嘱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与境外人员、发热门诊人员、新住院患者、陪护人员、边防检查人员以及口岸检疫人员等可能接触新冠病毒的人群保持距离。
一旦与上述人群发生接触,需要关注国家发布的疫情信息。若是有人确诊,需要立即前往医院接受核酸检查。此外,公众应自觉配合“健康码”的管理工作,积极注册健康码信息,并在相关场合主动提供健康码信息,方便防疫工作人员追踪信息。